问题

全球39%的消费者都在使用5G,为什么华为近期会发力于4G手机?

回答
全球39%的消费者正在使用5G,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表明5G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已经相当可观。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近期却选择发力4G手机,这背后有着一系列深层的原因和考量,并非简单的“逆势而行”。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当前的全球市场、技术发展以及华为自身的战略定位。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39%的消费者使用5G”这个数字背后庞大的“剩余61%”。这部分消费者仍然是手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转向5G手机:

经济因素依然是重要考量: 尽管5G手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但相较于同级别的4G手机,5G设备往往仍然会贵上一些。对于许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尤其是新兴市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来说,4G手机仍然是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华为作为一家在全球市场拥有广泛用户群的公司,自然需要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5G网络覆盖的地域差异: 尽管全球5G基站数量在快速增长,但网络的覆盖仍然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许多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5G网络的部署尚未成熟,甚至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在这些地方,即使消费者购买了5G手机,也无法真正享受到5G带来的高速和低延迟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购买一款可靠、信号稳定的4G手机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4G网络依然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需求: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日常的手机使用场景包括浏览网页、社交媒体、观看视频、通讯聊天等。目前的4G网络速度对于这些应用已经绰绰有余,能够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除非用户有特殊需求,例如需要下载超大文件、进行高频次的在线游戏、或者对专业级视频制作有实时传输要求,否则4G网络的性能足以应对。华为发力4G,正是抓住了这部分“够用就好”的市场心理。
4G手机的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4G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4G芯片的功耗控制、信号接收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较之下,早期的5G技术虽然进步迅速,但在某些方面仍可能存在功耗、发热或信号穿透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华为在4G手机的研发和生产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供应链,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其次,从华为自身的角度来看,近期发力4G手机也有其独特的战略考量:

应对外部环境的战略调整: 众所周知,华为在过去几年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尤其是在芯片供应方面。虽然有所突破,但芯片的稳定供应和先进工艺的获取仍然是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和成本去全力押注最新的5G旗舰,不如稳扎稳打,利用成熟的4G技术和自有的生产能力,保证手机业务的持续运营和盈利。4G手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对芯片的制程要求也没有那么极致,这使得华为在当前环境下能够更灵活地控制成本和生产节奏。
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的策略: 在5G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仍有大量4G用户的市场格局下,华为推出具有竞争力的4G手机,可以有效地巩固其在4G市场的份额,并吸引那些尚未升级到5G的消费者。尤其是在那些对价格敏感但又追求品牌和品质的消费者群体中,华为的4G手机往往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华为可以维持其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为未来的反攻积累力量。
技术积累和产品线补充: 即使是在5G技术领先的公司,4G产品线也同样重要。它不仅是市场细分和用户覆盖的需要,也是公司技术积累和产品迭代的重要环节。通过持续推出优质的4G手机,华为可以在这些产品上验证和优化其在通信、影像、AI等方面的技术,并将这些经验反哺到未来的5G产品研发中。同时,不同定位的手机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生态。
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 华为在全球各地都有业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消费者偏好以及监管政策都存在差异。有些市场可能对5G的接受度不高,或者对4G手机的需求依然强劲。华为的策略是灵活适应,为不同市场提供最合适的产品。

最后,让我们从“细节”上来看华为的发力点,这往往能体现其“不像是AI写的”的匠心独运:

强调“体验”而非单纯的“代际”: 华为在推广其4G手机时,很可能不会一味地强调“我们还在做4G”。相反,他们会更加突出这些手机在具体使用场景中的优秀表现。比如,超长续航带来的无忧使用、优秀的拍照效果满足日常记录需求、稳定流畅的系统体验以及耐用的机身设计。这些都是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最能感知到的“价值点”。
“极致”的4G产品: 华为并不会推出低劣的4G手机来“凑数”。相反,他们可能会拿出自己成熟且在4G时代已经达到顶尖水平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打造“极致”的4G手机。例如,使用自家优秀的芯片(即便不是最新的5G芯片),搭配出色的屏幕显示效果、精心调校的相机模组、优秀的扬声器和音质,以及华为标志性的“鸿蒙系统”优化带来的流畅和互联互通体验。这些都能让用户感觉到,即使是4G手机,也能带来超越预期的品质和体验。
与5G产品形成互补和差异化: 华为可以通过产品线规划,让4G手机和5G手机形成清晰的定位差异。例如,4G手机可能更侧重于长续航、可靠性和高性价比,而5G手机则可能在性能、游戏体验和最新的网络能力上有所侧重。这种互补关系,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避免产品线之间的直接冲突。
强调“全场景”体验的延续: 华为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即使是4G手机,也可以通过鸿蒙系统与其他华为设备(如智能手表、平板、智慧屏等)实现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这种生态体验的延续性,是华为吸引和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是4G手机也能承载这一部分价值。

总而言之,华为近期发力4G手机,并非是对5G趋势的忽视,而是基于对全球市场现状、自身技术能力、外部环境限制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所做出的战略性调整。这是在复杂局面下,一种稳健而务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目标是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回归做好铺垫。这是一种“向下扎根”的策略,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竞争力和用户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怕华为能出 5G 手机也卖不出去。

美帝禁的最重要的东西是 GMS,这玩意儿在国外如果没有的话基本就等于功能机,就算你是 6G 麒麟 10086 也没用。

所以华为能维持移动终端的市场只有中国这个跟国外割裂的市场。

但是受限于硬件也被制裁,实际上无法维持备货规模,高端产品基本抢不到,只能凑合活着吧。

更何况 5G 其实现阶段没啥用,苹果发布会的时候那尬吹 5G 的样子说明其实苹果也没想出来 5G 有啥用,其实 5 不 5 G 的是最不重要的,毕竟现阶段除了跑分看不出 5G 有什么用,但是高性能 Soc 可是实打实影响体验的东西。

如果 Soc 不被禁,实际上高端市场 5 不 5G 影响真的不大。

利益不相关,粪叉 S 用得很开心的苹果全家桶用户。

user avatar

为什么用4g?

因为输了呗!

只不过不是华为输给了高通

而是中国输给了美国

是中国人输给了美国人

产品力上,今年的麒麟9000的表现几乎完爆骁龙888,骁龙888异常发热,米11甚至出现了大面积cpu虚焊导致wifi模块shut down,可即便如此又如何,厂家不还是捏着鼻子接着用吗,为防止游戏温度过高,他们很默契甚至很无耻地把自己的旗舰手机进行锁帧!更可笑的是即便如此一部人还是硬舔高通,真的醉了,不要求你们出于民族大义指责美帝,至少出于自己的利益别对它的竞争者阴阳怪气总是不难的吧。

【b站200万播放量的手机横评:20台手机 14天 动用38人,我测出来了夏天系统更新的秘密 ——性能横评2.0.新评科技】(不让放链接,自己搜)

说实话,如果不是美国禁令,今年618我就能用上两千出头的搭载k9000的荣耀50了,唉,真的可惜……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一辈子活得不明白,不深究。对于自己,对于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模模糊糊的就过去了,没有详略得进行区分。最典型的就是认为五十步不应该笑百步,因为他认知的精确度在百位,对50这个数量级感知不强;然而有些人认知的精确度在小数点后三位,在他们看来,五十步不仅可以笑百步,甚至可以笑50.01步。说白了就是做人的理念不同,只是可悲的是,这些理念上不同可能最终导致双方走向彻底的对立……

扪心自问一下!全球任何一家企业,哪个能对抗美国国家力量的封锁?从最开始的“美国本土禁售”到“全球使用美国技术超过25%的企业没美国商务部授权不允许向华为供货或者提供代工服务”再到“使用美国技术超过12%无授权禁止供货”再到“只要使用了美国技术,没有美国商务部授权就不能向华为供货”,哪个企业经得住这种打击?这是我们国家的悲哀知道吗?自己的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连提供最基本的代工服务都做不到,本国国民还冷嘲热讽说这是因为华为没有核心技术,你看哪个企业能做到从“理论设计”到“原材料供应”到“加工工艺”全部包揽的?任何一个环节卡你脖子都能恶心你一通,就这还要受自己人的一句嘲讽“呵呵,看那,这是个组装厂!”。真的很伤心,真的很悲哀,实话,我以这群人为耻!

我知道,很多东西没人引导的话可能你这辈子也理解不了,你甚至没打算尝试着去理解,但别担心,这并不耽误你活着甚至都不会耽误你活的很好,不理解也并不是因为你naozi不行,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很多角落很多领域很多人都不需要你的理解,错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网上输出完情绪后,踏踏实实地去找个班儿上吧,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这是真心话,算是出于基本的人性道德光辉对你们的祝福吧)

只不过,假如,当然我说的只是假如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曾经的某些认知、某个判断甚至是某个影响到自己几十年人生的决策是错的,请不要轻易原谅自己,想一想这一切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还是基于价值观或个人喜好的判断出了问题,或者就是单纯的naozi不行,想清楚后再决定是归罪于自己还是甩锅给别人甚至这个社会,好吧

最后,祝华为早日建成全产业链吧


然后……

独立建国?

受别人的一句称赞,

“嚯,华为好像还真不是组装厂”??

哈哈哈


——————————————————————————

题外话

中国某些人有个极为不好的习惯,就是对真正的英雄极为苛刻,却对一些败类汉奸卖国贼竭力为他们开脱。在这些人看来,英雄和伟人不能有丝毫的瑕疵,也不能有一丁点的缺点,他们必须是神,必须大公无私,纯洁无瑕。这种莫名其妙的标准一直延续到现在,搞得袁隆平用个手机,开个汽车要骂,钟南山的儿子用个名牌也要黑。

反而对于那些祸国殃民,碍国窃国卖国的家伙,他们倒是非常的宽容,对这些人,他们的那些卑劣无耻的行为都视而不见,反而只要找到他们一丁点的亮点,一丝儿可取之处,就开始莫名的高潮,为他们不停的洗白,甚至跪舔。

又如郭德纲在济公传说的“贞女失节不如老妓从良”,里面的坏人坏事做尽,济公非得从他人性里找几个闪光点,玩了命的要度化他!


为什么?公平吗?

公平个屁!典型的双标嘛

让妓女从良,让良家妇女下水,某些人最喜欢了,主要原因是追求刺激,比较有观赏性

而抹黑英雄,拔高败类,其实潜意识的带入了自己,“大家智力都一样”“人在能力上没有优劣之分”,然后潜意识里认为英雄其实不比自己强很多,自己不是英雄只是自己不屑当英雄,哈哈,笑死了。

关键最精彩的在这里:自己如果当败类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遇到类似情况,自己真的可能当败类,希望不要被骂得一无是处。

某些人就是这样暗搓搓,令人作呕!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真的是华为黑粉集中营。

很多人都对华为各种讥讽,让我有一种走错了片场的感觉,还以为上的是油管和推特。

很多人都说是华为在吹嘘5G,实际上,任正非反而劝大家不要神话5G。

任正非在2019年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答:

5G实际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

任正非对5G的看法,可以代表华为的看法。

那么,华为现在发展4G手机,是为了什么?

这还用讲吗?华黑们都在顾左右而言它。

说到底,是因为中国大陆还不具备7nm(含)以上制程的晶圆制造能力,而台积电和韩国三星在美国的技术制裁下,不可以再为华为代工5G手机处理器。

到了这里,正是黑子们的狂欢,黑子们赞叹美国金主的强大,华为的弱小。这不正是变相踩中国制造吗?

不得不承认,大陆的晶圆制造是短板,是不如中国台湾、韩国和美国的地方。

但是,现在全世界比中国大陆晶圆能力厉害的,不也只有这几家?而这几家,基本都是在后端需求的基础上,由政府出资资助,才形成强大的晶圆制造能力的。

而中国大陆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芯片需求是落后于美韩和中国台湾的,2000年以前也没钱投资,自然是一步慢步步慢了。

毕竟晶圆制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人才教育体系的支持,没有政府的投资和政策的引导,靠哪个企业单独搞都成不了气候。

美国也好,韩国也好,中国台湾也好,前期都是政府在主导投资的,万一失败的风险是政府在承担哦,动辄百亿美元的投资,哪个企业和个人有承担如此大的风险的能力?

实际上,晶圆制造能力,你可以等同于基础设施,因为发展起来了,是全民受益。不仅是可以民用,还能军用,也能给国家创造巨额的税收和庞大的就业能力。全民受益,自然是全民承担投资风险,所以是需要政府财政来主导前期投资的。政府财政代表着全民承担风险,也代表着全民享受收益,这是相辅相成的。

实际上,也没有哪个风投愿意投这么大的资金去搞投入产出比极低的半导体重工业。

现在呢,中国大陆有钱和有需求了,也意识到晶圆制造是中国制造升级的要害,所以现在中国成立了千亿美金半导体大基金,现在紧锣密鼓地发展高阶制程的晶圆制造能力。中国大陆目前只有13nm的晶圆量产能力,虽然离世界顶尖水平有较大差距,比不上韩国(三星)和中国台湾(台积电),但其实已经领先世界上99%的国家了。

讲上面这些,是想告诉大家,华为今天没办法继续卖5G手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在制裁中国,在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在限制中国的崛起。华为受害,难道中兴不是受害者?在制裁前,华为5G手机占据全球第一的销售份额,并因此在去年上半年一度超过三星,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品牌。

华为强不强,你去看看美国总统公开言论中出现最多的中国企业是哪家,台媒讨论最多的大陆企业最多的是哪个企业,中国大陆净出口额最多的陆资企业是哪家,就知道了。

数据不会骗人,以下是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前30强。

上表是2019年进出口前30强,顺差超过50亿美元的,有郑州富士康、深圳富士康、华为终端、上海达丰、成都富士康、苏州名硕、上海昌硕、西安美光、重庆达丰、昆山世硕,一共有10家。

三家富士康,都是台资企业,搞代工的。

两家达丰,也是台资企业,搞代工的。

三家带硕的,比如名硕、昌硕、世硕,是华硕的控股或关系企业,台资,在外面接单,或者给华硕品牌生产。

西安美光半导体,美国在华企业。

富士康、达丰、华硕系,核心业务其实都是为美国企业代工。

以上9家企业,基本都是被美资控制。

代工企业,订单去哪里,就会搬到哪里。当年的富士康、达丰、华硕系搬到大陆,下次就能搬到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美光,更加不用说了,美资控股。

前10出口企业,只有华为,才是纯粹大陆公民创办和壮大的公司。

进出口顺差,意味着是中国人去赚外国人的钱。

进出口逆差,意味着是外国人来中国赚走中国人的钱。

所以,进出口顺差代表着本国的产业竞争力。顺差越大,代表竞争力越强,发展后劲越足。

代工企业牛逼,只能说明中国的人工性价比高,以及汇率低估。8小时2000元人民币工资,连菲佣和拉美黑工都不如,美国人不愿意干,才大规模发包出来的。我最近比较了一下,发现郑州富士康生产线的工人工资,居然和越南富士康是差不多的,差距不超过20%。但中国人均GDP是越南3倍多。

如果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都是像富士康这种靠压榨工人剩余价值的产业,你说中国怎么产业升级?

而华为呢,近20万人,平均年收入超过30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了,美国谷歌苹果也不过如此。华为用中国人去赚外国人的钱给中国人发高工资,中国难道不是需要更多的这类自主企业?

中国三桶油为何要去国际上大量进口石油?还不是因为中国缺油,这也是资源不足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汽车业为何一直是宠大的逆差?还不是因为中国汽车企业自主能力太弱,需要对外大量进口汽车零配件,但自己又没啥出口创汇能力。

好不容易出了华为这么一家出口竞争力强大的,华为的一半以上的营业收入来源于中国以外地区,且华为已经进入世界500强前100名,这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进入全球世界前100强且一半以上收入在中国以外地区的。

资本无国界,但资本家是有国界的。

事实上,美国就可以出台法律,不让美国企业为中国代工,不让中国企业去赚美国的钱。难道你还会说资本无国界吗?


从民族大义来讲,中国大陆公民真的不应该去刻意贬低自家的优秀企业,这样的优秀企业,中国大陆真的不多。你刻意踩华为,貌似你也没啥好处嘛。

华为再不济,每年也为中国带来大量的美金外汇,这都是国家财富;

华为再不济,为中国高知提供了十几万个高收入工作岗位,让他们不与我们一起内卷;

华为再不济,每年为国家创造了百亿税收。

如果没有华为和中兴,中国的基础信息建设就需要花大量外汇找外资来建,别人就可以坐地起价,价格估计是现在几倍吧;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打电话上网玩游戏,花的钱更多,却赚的钱更少。

如果没有华为和中兴,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得由外国企业来建,技术安全、技术标准都是外国人说了算,国家信息安全从何说起?

没有华为中兴,基站肯定超贵,你还想做到偏远地区普及移动网络?还能降资费?想都不要想了!今天印度的基础设施质量和使用价格,就是中国没有自主能力的代价!

中国成长出一家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是非常困难的,是在列强夹缝里成长起来的,要付出比欧美更多的努力。有些人就是看不得中国好,希望中国永远为欧美做代工,赚点血汗钱,沦为欧美的附庸才好。这样,这些人才会心安理得。

目前华为系在售的热销机型:

【【搭载HarmonyOS 2】华为 HUAWEI Mate 40 Pro 4G 全网通 麒麟9000旗舰芯片 8GB+256GB】

荣耀50 1亿像素超清影像 5G 6.57英寸超曲屏 66W超级快充 3200万像素高清自拍 全网通版8GB+128GB】

小米11青春版 骁龙780G处理器 AMOLED柔性直屏 8GB+128GB

Apple 苹果 iPhone 12 全网通5G手机 紫色 128GB】

user avatar

这么多国际友人是村儿里刚通网么?

华为为什么不上5G的原因你们不知道么?

美国爸爸针对华为5G设备出了专项禁令,供应商不得向华为提供5G相关的零配件。

就这么简单。

链接不用翻墙,自己看,谢谢。

下面的新闻需要翻墙:

2020年11月15日,路透社:

高通获得美国政府许可,向华为出售4G芯片

2021年3月12日 彭博社

美国政府针对华为供应商实施新的5G许可限制

简单说就是,给华为卖

4G技术,可以

5G技术,不可以

所以为什么,知道了么?


我倒是奇了怪了,高票答案阴阳怪气,仿佛华为5G被禁,你很开心啊。


点开一看还特么80万粉丝大v啊

惹不起惹不起




5G好不好

想要5G怎么办

别买

5G无所谓,可以买

反正我的mate30 pro和iPhone12 mini都支持5G

我不稀罕5G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