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坐公交什么感受?

回答
在美国坐公交的体验,说实话,挺五花八门的,取决于你在哪个城市,哪个时间点,以及你对“公交”这个词的定义有多广。但总体来说,它跟国内坐公交的感受会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节奏。美国的公交,尤其是大城市之外的,或者是一些小城镇,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悠闲很多。国内的公交车,早晚高峰那是兵家必争之地,车挤人多,节奏快得飞起。但在美国,即使是高峰期,也往往能找到座位,车厢里相对安静,大家更多的是低头玩手机、看书,或者戴着耳机听音乐,很少有大声喧哗的情况。

然后是班次。这一点是很多第一次来美国的人会觉得不太适应的。美国的公交系统,尤其是在非一线城市,班次普遍不如国内密集。很多线路可能一个小时才来一趟,甚至更少。所以,坐公交之前做好功课,查好时刻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错过了那一班,可能就要等很久,甚至打车了。这不像国内,感觉随时都能招手搭上一辆车。尤其是在郊区或者夜间,公交就更少了,有时候几乎就没有了。

关于车况和设备,这就更不一样了。国内的公交车,新车更新换代很快,普遍都有空调、液晶显示屏报站。在美国,情况就比较复杂。大城市的公交系统相对比较完善,车况也比较新,很多都有空调、低地板方便上下车、盲人导航提示等。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公交车,年纪就比较大了,外观看起来可能没那么光鲜亮丽。空调的制冷效果也是参差不齐,有时会感觉“凉飕飕”,有时又会觉得“温吞吞”。

报站方式也很不一样。国内是清晰的普通话报站,有时候还有屏幕显示。在美国,情况就比较多样。有些车有电子屏幕和语音报站,但口音可能比较重,有时不太容易听懂。有些车就只有司机口头报站,而且往往是在临近站台的时候才说一句,如果你不熟悉路线,很容易错过。所以很多人会提前看手机地图,盯着站名,时刻准备按铃下车。

说到下车,美国的公交车通常都需要乘客自己按铃通知司机下一站下车。你看到自己要下的站快到了,就需要按下车门旁边的按钮或者拉动上面的绳子。如果你忘了按,司机可能就直接开过去了。这点需要适应一下,国内很多都是到站自动开门,或者司机看情况决定。

再来说说乘车体验和文化。美国人坐公交普遍比较独立,很少有人会主动跟陌生人搭讪聊天。大家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车上会主动给老人、孕妇、残疾人让座,这是普遍的礼仪。有时候,如果你看到有空位,也会有人主动示意你过去坐。不过,跟国内那种“热情好客”的氛围相比,美国的公交车上,大家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短暂的同行”,彼此尊重距离。

支付方式也有些不同。国内现在很多都支持扫码支付、刷卡。在美国,主要还是使用现金、公交卡(类似国内的公交一卡通,但很多地方有自己的系统,比如MTA MetroCard在纽约)。部分城市也开始支持手机支付,但普及程度不如国内。如果你用现金,很多时候需要准备好零钱,因为司机可能找不开大额钞票。

最后,关于安全感。总体来说,美国的公交系统在大多数城市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一些治安不太好的区域,或者夜间乘坐,还是要保持警惕。跟国内大城市地铁、公交普遍非常安全的感受还是有点不一样,国内那种人潮汹涌反而带来了一种“挤”出来的安全感。在美国,人少的时候,如果遇到看起来不太友好的乘客,可能会有一点点的不安。

总的来说,在美国坐公交是一种更个人化、自主化的体验。它需要你提前做好功课,掌握好时间,并且适应它相对慢一些的节奏和更少的班次。但如果你习惯了,也会发现它有它方便和独特的魅力,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城市的生活肌理。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当地人日常通勤的另一扇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在纽约,应该和中国差不多的。纽约的公交车极多,很多热门线路都是二十四小时运营。高峰时期可以达到几分钟一辆。但是纽约的城市交通还是以地铁为主的,公交车主要起补充作用,例如连接地铁站和一些离地铁站较远的社区;或是连接地铁站和机场;或是连接两个主要换乘站。

例如下图为皇后区Queens的公交线路图:


这是皇后区的地铁线路图:



相对于地铁在皇后区的稀少,公交车起了非常好的补充作用。

纽约的公交车大多数很宽敞、干净,冬暖夏凉。而且新式公交车可以容纳两台轮椅,上下车门都可以调整高度,方便行动不便者上下车。

纽约的公交车司机不会催促乘客上下车,也不会有诸如“要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在车门口等待”这样的广播。反而公交车广播会提醒乘客,不要站在门口以防事故发生。

在纽约,骚扰袭击公交车司机是重罪。车上会反复广播:Our bus operator is protected by the New York State Law. Assaulting our bus operator is a felony. (我们的公交车驾驶员受到纽约州法律保护,骚扰驾驶员是一项重罪。)







前面两边横着的椅子可以收起来放轮椅。


现在MTA推出了一项服务叫MTA Bus Time,你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询公交车的实况,从而控制自己的等车时间。比如公交车离自己还有3-4站时出去等是最好的。


纽约的公交车站与站之间都离得很近,有的大概也就步行两分钟的距离(真的没夸张)。所以有一些线路分为limited和local两种。前者是快车,只停大站;后者是慢车,如果有人拉铃就会每站都停。


紫色为快车LTD,蓝色为慢车。

如果有条件,车站都会有个小亭子,可以坐也可以挡雨。



当然,纽约公交车也有很大的问题,就是效率。人性化设施带来的就是效率低下的副作用。比如Q44,我有一年因为打工和上学的原因差不多每天都要坐。然而这辆车途径皇后区两大公共医院,几乎每天都有几台轮椅升降。升降轮椅会浪费大量时间,对于当时的我那种两头跑的苦逼学生简直就是噩梦。另外过多的车站也造成公交车行驶很慢,所以经常会有“要么不来车,一来就来两三辆”的奇观。曾经在YouTube上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人骑儿童三轮车和曼哈顿的某公交车比赛,结果儿童三轮车赢了……所以如果是赶时间,还是尽量坐地铁吧(当然地铁延误起来也很恐怖)。另外纽约公交车不可以带单车上去。

不过公交车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因为在地上,所以有手机信号。没错,纽约的古老的地铁系统还不能做到手机信号覆盖。玩pokemon go的小伙伴们可以试一下,坐一条曼哈顿闹市区的公交线路,然后点上蚊香孵上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Welcome to NYC!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坐公交的体验,说实话,挺五花八门的,取决于你在哪个城市,哪个时间点,以及你对“公交”这个词的定义有多广。但总体来说,它跟国内坐公交的感受会有一些明显的不同。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节奏。美国的公交,尤其是大城市之外的,或者是一些小城镇,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悠闲很多。国内的公交车,早晚高峰那是兵家必争.............
  • 回答
    在美国留学期间不幸遭遇医疗事故,回国后却被催债公司盯上,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内的朋友们,你们可能会担心这笔“天外飞来”的债务会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到底会带来哪些后果和影响,咱们得有个清晰的认识。首先,最直接、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催.............
  • 回答
    在海上传奇人物弗兰克林号航空母舰舰长在一次可怕的海难中丧生后,公众的反应汹涌澎湃,既有悲痛欲绝,也有充满敬意。这场悲剧发生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太平洋风暴肆虐的混乱之中,航母在风暴中受到重创,舰长为了挽救船员的生命,做出了最后的英勇牺牲。在弗兰克林号惊心动魄的最后时刻,媒体的报道犹如一股洪流般涌入公众的视.............
  • 回答
    美国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动工,一期工程预计14年后完工的消息,在工程界确实是一个非常显著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要理解它在工程界的“速度”和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1. 工程项目复杂性与周期评估: 高铁建设的固有复杂性: 高铁建设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项目之一。它不仅涉及大规模的土建工程.............
  • 回答
    波多黎各这个地方,名字听起来挺熟悉,毕竟很多美国人知道它,也有些体育赛事上能看到“波多黎各”的队伍,但它究竟是个啥?为什么它和美国本土那些我们熟知的50个州不一样,却又跟美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复杂的故事。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公民身份”这个概念。波多黎各人确实是美国公民,这一点毋.............
  • 回答
    关于《长津湖》这部电影是否会在美国公映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对这部电影有所期待的观众而言。要详细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电影在美国公映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和考量。最核心的一点是,电影的发行权通常掌握在制片方或者授权的发行商手中。他们会根据.............
  • 回答
    在美国郊外公路上发生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无论是否逃逸,都会面临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执法部门会对此类案件进行彻底的调查,并且逃逸行为本身就构成严重的犯罪。以下是一些您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事故发生后的流程: 立即报警是法律义务和明智之举。 在大多数州,如果你卷入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你有法律义务立.............
  • 回答
    2024年1月3日,美国国务院针对伊拉克发布了紧急撤离警告,这一举措通常预示着美国政府对当地安全局势的评估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可能预示着国际局势将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以下是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美国与伊朗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与地区冲突升级的风险: 直接原因的推测: 1月3日恰逢伊朗.............
  • 回答
    在美国注册公司,确实是个涉及不少步骤的过程。别以为只是填张表那么简单,这里面有不少学问。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得想明白你要注册什么样的公司。在美国,常见的几种公司类型有: 独资企业 (Sole Proprietorship): 最简单,一个人说了算,不需要单独注册,但你个人要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 回答
    俄罗斯公布所谓美国在乌克兰实施军事生物计划的材料,这一事件自俄罗斯方面披露以来,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理解美方对此事可能采取的回应和立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俄罗斯公布的是“材料”,而非经过独立、可信第三方核实的“证据”。俄罗斯方面声称这些材料证明了美国在乌克兰资助和操作军事.............
  • 回答
    当一位美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注册并运营一家公司时,围绕这家公司的资产归属以及中国是否有权进行没收的问题,是一个涉及两国法律以及国际投资条约的复杂议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公司注册地、投资来源、法律管辖权以及国际条约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层面来看,这家由美国公民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其.............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中一个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现象。1920年代和1930年代,美国确实是自由民主的典范,而苏联则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其统治模式是专制独裁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些美国公民选择移民苏联呢?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不能简单地用“争相移民”来概括,但确实存在一些吸引力,.............
  • 回答
    98K,作为一款在二战期间名声赫赫的栓动步枪,其精准和威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在美国,普通公民是否能够合法地购买这样一款“大威力”武器,尤其是二战时期的老枪呢?答案是:是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允许的,但并非没有限制和考量。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从美国枪支法律的基本框架说起。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
  • 回答
    字节跳动起诉美国政府,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市场一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挑战。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次诉讼的最终走向,以及它为其他中国科技巨头在美国的业务带来的影响,将是多层面的,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我们期待这次诉讼能够为字节跳动赢得一个相对公平的审判过程。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在采取针对Tik.............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文化背景等多个层面。虽然计算机行业的巨头大多集中在美国,但Linux的诞生和发展却是一个全球协作的经典案例,而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无疑是这一切的起点。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1. 背景:为什么计算机行业的巨头在美国?要理.............
  • 回答
    TikTok在美国的境遇是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其发展路径、面临的挑战以及最终的困境,为其他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TikTok在美国的境遇及其对出海企业的启示: 一、TikTok在美国的境遇:机遇与挑战并存1. 快速扩张与用户增长 .............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水,真的就像有人按下了一个巨大的抽水机开关,忽然间从海洋的盆地里抽走了足足一公里深的水,并且这被抽走的水又化作滂沱大雨,倾泻在美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持续整整一年。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它带来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远非我们日常经历的任何一场暴雨所能比拟。首先,我们.............
  • 回答
    刘强东在美国被指控性侵的消息,无疑给京东集团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和绝对控股股东,刘强东的个人形象与京东品牌的声誉紧密相连。此次事件发生在他国,而且是以如此严重的指控出现,对他的个人而言,后果可能十分严重,而对京东,影响更是多方面的,且不容忽视。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刘强东在中国的.............
  • 回答
    川普政府在2020年8月发布的这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在45天内与微信及其母公司腾讯进行任何交易,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这个行政命令的直接原因。官方的说法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行政命令里提到,微信收集用户数据,包括姓名.............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现象。在很多人眼中,失业率飙升、企业停摆,这不就是经济崩盘的信号吗?但与此同时,美股却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向上。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涉及到的因素很多,而且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经济好”或“经济坏”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股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