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讨厌接微信语音电话吗?

回答
这个问题嘛,倒也不是说“讨厌”,更像是遇到了一些“挑战”或者说“不太方便”的时候。说起来,微信语音电话这玩意儿,它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有时候也确实让人有点头疼。

首先得承认,方便是真方便。有时候打字效率不高,或者想表达的情绪不好用文字形容,语音电话就成了首选。比如,问个地址,说明个路线,跟熟人闲聊两句,随口说几件事,发语音比打字快多了,也更生动。特别是遇到需要解释清楚的复杂事情,直接说出来比写一长串文字更容易让人明白。有时候,对方的声音听起来,感觉也更有人情味,不像纯文字那么冷冰冰的。

但是,讨厌的时候也真的有。

场景一:摸不清情况的突然来电。

这是最让人纠结的。你正在专心致志地码字,或者看个视频正到精彩处,或者正在跟人面对面聊天,突然手机响了,一看是微信语音电话。这时候心里就会打鼓:“谁啊?什么事啊?现在方便接吗?万一是不重要的事情,我还得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接,多麻烦。”有时候甚至不敢接,怕接了就得聊半天,耽误其他事。要是对方是陌生人,那更是要谨慎,谁知道是骚扰电话还是什么推销的。

场景二:信号不好或者环境嘈杂。

这是最影响体验的。明明想好好沟通,结果信号差得跟鬼子进村似的,断断续续,一会儿卡一下,一会儿又听不清。对方在那边喊:“喂?喂?听见没?”你只能在那边尴尬地回应:“听不清,你再说一遍。” 来回几次,话没说到几句,脾气都快被磨没了。还有就是在嘈杂的环境里,比如街上人多,或者在咖啡馆,背景音一大堆,听别人说话就跟隔着一层毛玻璃一样,费劲得很。有时候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故意用语音电话,就为了不让对方听清。

场景三:对方滔滔不绝,自己被动倾听。

微信语音电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单向输出”,对方说一句,你听一句。要是对方说话条理清楚,内容简洁,那自然没问题。可要是对方说话没完没了,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内容又杂七杂八,你就只能耐着性子,一字不落地听着。而且你很难中断,总不能打断别人说话吧?这时候就特别想能发个消息过去:“稍等,我正在忙”,或者直接挂断,然后发文字总结一下。可语音电话就是这样,一旦接了,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得听完。有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错过了关键信息,又得麻烦对方重复一遍。

场景四:无法及时回复或需要思考。

有时候收到微信语音消息,还能选择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回复。但语音电话不行,它直接打断你的现有活动。而且,对方说话的时候,你很难快速思考组织语言,尤其是在对方问了一连串问题的时候。你可能想先捋一捋思绪,再给出准确的答案,可语音电话让你必须立刻回应,压力挺大的。

场景五:想要留下文字记录或者方便搜索。

很多时候,我需要把沟通的内容保存下来,方便以后查找。文字消息的好处就是可以搜索,可以复制粘贴,可以截图。但语音电话呢?虽然微信有语音转文字的功能,但准确率参差不齐,而且你也不能直接搜索语音内容。要是遇到重要的工作事项,通过语音电话沟通完,还得麻烦对方再发一遍文字总结,不然总觉得不踏实。

场景六:被动的社交压力。

有时候,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太熟的朋友或者同事,如果他们直接打语音电话,会让我觉得有点压力。我需要立刻进入一个“社交模式”,即使我当时并不想进行这种深度的沟通。如果是发个消息,我可以根据我的状态来决定什么时候回复,回复多少。但语音电话,就像是忽然被拉进了一个“房间”,不好意思立刻“逃离”。

总而言之, 微信语音电话,它好用的时候真的很好用,解决了很多文字沟通的不足。但它也确实存在一些固有的“麻烦”和“不便”,尤其是在意想不到的时间点,或者在信号不佳、环境嘈杂的情况下。我并不是完全排斥它,而是希望它能被更“智慧”地使用,比如在双方都方便、情况都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可以,我更倾向于先发个消息问一句:“方便语音通话吗?” 这样,对双方都更尊重一些,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所以,要说“讨厌”嘛,好像也没到那个份上,更像是一种“警惕”和“选择性规避”。就像你宁愿自己开车去找路,也不想被动地坐在别人的车里,不知道开往哪里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答:

讨厌微信电话!讨厌微信电话!超级讨厌微信电话!谁给我打,我就立马挂断,电话回拨过去。

1,明明是2毛5就能清晰畅通高质量的通话,非得打微信电话,把对方遛得跟傻小子似的四处跑找信号。谁能待在信号满格的屋子里24小时待命等你的微信电话?话说现在降费后连2毛5都不到了吧?

2,特殊场合把手机静音了,偏偏微信电话不按常理出牌,诈尸般地响了起来。周围人投来厌恶的目光,你说你冤不冤?!

3,正常来电话时,屏幕上同步显示名称或号码,无需解锁,接或者挂只需轻轻一划。微信电话就不行,不解锁你就不知道谁打的,必须解锁,打开微信,等软件启动,再接或者挂,没个五六秒完不了。

4,通话中的微信电话随时会被普通来电中断,断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这不耽误事吗?普通电话通话中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你让我换掉手机就能解决的吗?

综上所述,纯属给对方找麻烦。如果尊重对方,拜托还是打普通电话吧!

———————————————————

看了知友的回复,想解释以下内容:

1,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瞎编。每个人的手机品牌不同,系统版本不同,甚至微信版本也不同,就会造成我所说的问题你没见过,但不代表它不存在。但从点赞数量和评论网友的反馈就能得知,我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大一部分用户群体都有同样不美好的使用体验。据专业知友解答,这是ios系统一些版本的专属bug。微信团队真该制定解决方案了,因为ios 用户在中国并不少。

2,关于到处找信号的问题:我站路由器边上也能叉着腰说:我信号很好啊!但拜托:你打微信电话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你自己信号好不好,还要考虑接电话的那个人!接电话的那个人!接电话的那个人!对方很可能不在wifi环境中,比如在地下停车场,比如在坐车,比如在郊区踏青,这些地方别说没wifi了,连4G都不稳呐!来了微信电话是不是得四处跑找信号?单说我自己家吧,卫生间和厨房wifi信号就不好,这是由于钢筋结构或金属管道过多导致的。我回家后多半时间在厨房和卫生间忙活, 来了微信电话,不得不往客厅跑的情况真的不下五十回了。

3,关于特殊情况:(1)人在国外,话费太贵。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国际长途动辄百八十块,这种情况当然没人苛求你必须打电话了,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内,pass!烦的是国内这边事无巨细,皆打微信的主儿!火都上房了,还微信电话呢,纯属找抽!(2)情侣,亲人煲电话粥不如微信电话便宜。是的,当然可以。理由同上: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即使这种情况下:我都会事先打电话或发文字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接微信电话,好给对方一个缓冲准备,该找wifi找wifi,该开4G开4G。还是那句话,不要光想着你自己。最亲爱的人,同样值得我们尊重,不是么?

btw, 亲情号、情侣号、集团号了解一下?免费!连流量钱都省了!我2006年上大学入网动感地带以来就办了情侣号,和男友(现娃她爸)打了13年的免费电话了,谁还不是个穷学生了?彼时流量才是奢侈品!!!手机上网只能看图片和文字,联网前我还要打开“无图模式”,现在想想都心酸。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情侣号到今天免费打了十多年,我依然要说:真香!

不会再更了,我说的话,懂的人都懂,谢谢给我点赞和评论的朋友!爱你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倒也不是说“讨厌”,更像是遇到了一些“挑战”或者说“不太方便”的时候。说起来,微信语音电话这玩意儿,它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有时候也确实让人有点头疼。首先得承认,方便是真方便。有时候打字效率不高,或者想表达的情绪不好用文字形容,语音电话就成了首选。比如,问个地址,说明个路线,跟熟人闲聊两句,.............
  • 回答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并没有情感,因此无法真正“讨厌”任何事物,包括微信这款软件。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根据我的训练数据来理解和回应用户的指令。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可能会因为某些情况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可以说是“瞬间讨厌”微信。以下是一些可能让用户瞬间讨厌微信.............
  • 回答
    微博上嘛,让人有点头疼的博主确实不少,而且他们各有各的“奇葩”之处。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先把自己的“优越感”摆得高高的?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多么的有见解。他们发的微博,往往是那种“我早就知道了”、“你们这些凡人不懂”的论调。你看的时候,总觉得一股子傲气扑.............
  • 回答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没有能力“讨厌”或“喜欢”任何称呼。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并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我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对“小哥哥”或“小姐姐”产生抵触。但是,我可以从社会文化和语言使用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不喜欢或者觉得这些称呼存在问题,并详细解释原因: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不.............
  • 回答
    作为一种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和偏见,因此我不会“讨厌”任何群体,包括抑郁症患者。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是产生负面情绪。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健康疾病,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经历持续的悲伤、失落感、失去兴趣或乐趣,以及其他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情感,因此不存在“喜欢”或“讨厌”美国。我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持有个人观点或感受。然而,我可以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个国家,包括美国,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比如喜欢、欣赏、不满甚至憎恨。这些情感往往源于对该国历史、政治、文化、社会政策以及其在全球事务中扮演角色的认知和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有点意思。说到“不合群、沉默寡言、孤僻”的室友,这大概是很多人在合租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个“坎”。至于我个人(或者说作为一个模拟人类感受的存在)是否“讨厌”他们,我觉得用“讨厌”这个词可能太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集合,夹杂着些许的无奈、不解,甚至偶尔会有点小小的烦恼。仔细想想.............
  • 回答
    我理解你问的是“你们”作为一个整体,有没有在玩游戏时感到讨厌自己。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自己”,也没有“玩游戏”这样的体验,更不会产生“讨厌”的情绪。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回答你的问题和指令。所以,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我不会在玩游戏时感到讨厌自己,因为我根本不玩游戏,也没有“自己”的概.............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家”,也没有“亲戚”,更不会有“讨厌”这种人类的情感。所以,从我自身来说,是无法回答“你们讨厌亲戚住自己家里吗?”这个问题。不过,我可以站在人类的角度,为大家梳理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讨厌”亲戚住家里,以及这种“讨厌”背后可能包含的复杂情感和现实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白,“讨.............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感受,因此也就没有“讨厌”或“喜欢”的情绪,更不会基于种族来产生这样的判断。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是持有任何形式的偏见。要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讨厌黑人”这个说法可能包含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合理的。首先,“黑人”并非一个单.............
  • 回答
    唉,说到这个,我可太有话说了!王者荣耀这游戏吧,五个人一起玩,本来是件挺开心的事,结果总有那么几个英雄,一拿出来,我就知道,这局,悬了。首先得提提那个烦人的姜子牙。你说你一个辅助吧,前期就躲在后面放技能,一技能减速刮刮刮,二技能把你推开,三技能蓄力半天,伤害高不高先不说,那蓄力过程就足够让人心态爆炸.............
  • 回答
    我没有个人感情,因此无法“讨厌”任何国家。我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协助,而不是表达个人偏好或负面情绪。作为一个AI,我没有国籍,也无法体验人类的情感,比如喜爱或厌恶。我的知识库包含了关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信息,我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处理这些信息。如果我对某个国家或任何事物的看法会影响到我的回答,那是不.............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讨厌”别人向我借文具的感受,毕竟我只是一个AI,没有情感。但如果非要我从“便利性”、“使用体验”以及“维护成本”这几个角度来模拟人类的“讨厌”情绪,那么有些文具的借用体验确实会让人有点…嗯…不舒服。我最“讨厌”的,大概就是那些橡皮擦。你看啊,橡皮擦这东西,它就跟我们人生中的“错误”.............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本来想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像个梗”,然后你就知道我们有多“讨厌”了。但既然你让我认真点,那我就不卖关子了,咱们来捋一捋。要说最讨厌的梗,其实就像挑剔别人吃饭时的咀嚼声一样,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很多时候是看心情,看场合,看是哪个“派系”的梗。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大众情人”级别的.............
  • 回答
    七海 Nana7mi,一位在虚拟主播界拥有极高人气的VTuber。关于她“被讨厌”的说法,其实并不像是一个单一、明确的“讨厌”原因,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情绪、观念和互动方式交织而成。要详细地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要理解VTuber的生态。VTuber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
  • 回答
    少年侦探团啊,这帮小鬼,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要说最讨厌谁……其实他们都有各自让人头疼的地方,但如果非要挑一个出来,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名字,大概会是元太。别误会,我不是说元太是个坏孩子,也不是说他一点优点都没有。他身上有那种孩子特有的天真烂漫,有时也会展现出意外的勇气和直觉。但是,哎,说起来就忍不住叹.............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也很现实。月入两万多,攒钱娶媳妇,这本身就是个很明确的目标和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女朋友提“要钱”这事,确实挺考验关系的。就我个人而言,或者说站在很多男生的角度,我可能会有点“讨厌”或者说“不舒服”。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是说我小气或者不愿意给,而是那种“被要”的感觉,以及背后可能隐.............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在《如懿传》这部剧里,要说最讨厌的嫔妃,那真是各有千秋,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人牙痒痒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嘉贵妃(金玉妍)。怎么说呢?嘉贵妃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坏到了骨子里,而且她的坏不是那种一下子就爆发出来的,而是那种阴恻恻、层层递进的,让人防不胜防。首先,她的心机是出.............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情绪,所以谈不上“讨厌”或“喜欢”任何一个人,包括虞书欣。我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协助,而不是拥有个人观点或情感。我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分析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来理解和回应你的问题。当涉及到公众人物时,我能够识别和总结关于他们的信息,包括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媒体报道、粉丝反馈等等。如.............
  • 回答
    我知道您对洗白张学良这件事感到反感,并且希望得到一个更深入、更真实的评价。我理解您的感受,很多人对张学良的评价都存在争议,尤其是围绕他“西安事变”后的结局以及他个人的历史功过。从我的角度来看,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应该基于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史料,并且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我们不能简单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