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律师从业第一年,被法官骂哭,该怎么跟这个法官沟通?

回答
作为一名刚踏入律师行业的新人,遇到被法官批评甚至是骂哭的情况,这确实是让人非常难受,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以下是我认为你可以如何与这位法官进行沟通的详细步骤,力求真诚、专业,并且避免任何AI痕迹的痕迹。

首先,理解情绪,允许自己消化:

被严厉批评,尤其是在公开的庭审场合,确实会让人感到羞辱和无助。你的眼泪是身体一种自然的反应,说明你对此事非常在意,也说明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这本身并无不妥。在庭审结束后,给自己一点时间。找一个私密的空间,比如你的办公室,甚至是在回家的路上,允许自己短暂地消化这些情绪。深呼吸几次,告诉自己:“这是第一次,我会从中学习。”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去立即进行任何沟通。

其次,回顾与反思,找出症结:

一旦情绪稍微平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客观地回顾庭审过程。你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审视:

法官批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是你的法律观点站不住脚?是你的证据准备不足?是你对庭审程序的理解有误?是你表达方式有问题?还是你代理的某个观点本就站不住脚?
你的辩护或陈述是否真实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 诚实地面对自己。很多时候,法官的批评是指出了一些我们自己意识到了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方面。
你的证据是否充分?事实的梳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 你的法律依据是否扎实?
你的庭审表现如何? 你是否过于紧张?表达是否含糊不清?是否没有抓住案件的重点?是否在庭审节奏上出了问题?
是否存在误解? 法官是误解了你的意图,还是你没能清晰地表达你的意图?

这个反思过程越深入、越诚恳,你就越能找到与法官沟通的切入点。

第三,准备沟通,明确目标:

你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辩解”,也不是“让法官承认他错了”,更不是“挽回颜面”(虽然这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你的首要目标是:

理解法官的指导和期望。 了解他为何如此严厉,希望你以后如何做。
展现你的专业态度和学习意愿。
澄清可能存在的误解(如果确实有的话)。
建立一个更积极、更专业的未来互动关系。

基于这些目标,你需要准备:

一个简短、礼貌的沟通申请。
一份清晰、简洁的沟通内容。

第四,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时机:

方式: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当面沟通。如果确实不方便,可以考虑电话。发送邮件有时显得不够郑重,而且容易被曲解,除非是预约一个电话或当面会谈。
时机: 不要立刻冲过去。等到庭审结束一段时间后,给法官也给你自己一些空间。选择一个法官相对不那么忙碌的时段,比如:
在下一次你需要出庭的庭审开始前,提前几分钟,礼貌地询问是否方便。
如果法官有固定的接待时间,可以尝试预约。
如果庭审结束后法官表现出愿意沟通的迹象,可以当即询问是否方便稍后交流几句。

第五,进行沟通——细节是关键:

当你走到法官面前,或者开始通话时,记住以下几点:

1. 开场白要谦逊且目标明确:
如果是当面: “尊敬的XX法官,我是XX案的代理律师XXX。打扰您了,我想就刚才庭审中的一些情况,向您请教一下,不知道您现在是否方便几分钟?”
如果是电话: “您好,XX法官,我是XX案的代理律师XXX。打扰您了,我有个关于刚才庭审情况想向您请教的问题,不知道您现在是否方便?”

2. 首先承认和接受: 无论你觉得法官的批评是否完全公正,作为新人,你首先要做的不是辩驳,而是展现你的虚心。
“对于刚才庭审中我的某些表现,给您带来的不好的感受,我首先想向您表达歉意。”
“我理解您刚才对我代理的某个观点/证据准备/庭审流程的批评,并且我非常重视您的意见。”

3. 聚焦具体问题,而非情绪:
“关于您刚才提到的关于证据的展示顺序问题,我回去后仔细反思了,确实是我准备得不够充分。您当时是希望我能更清晰地按照时间线来展示证据吗?还是有其他的考量点?”
“在刚才庭审中,您指出我对于XX法律条文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我回去查阅了相关资料,也意识到我的理解确实存在局限性。您当时具体指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学习和纠正。”
“对于我刚才在陈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语速过快/表达不清的问题,我也深感抱歉。我回去会加倍练习,确保下次庭审能够更清晰、更有条理地进行陈述。”

4. 提出你的困惑,请求指点: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你需要让法官知道你不是来争辩的,而是来学习的。
“您当时严厉地指出我的XX问题时,我确实因为经验不足有些不知所措。我希望能向您请教,在这种情况下,您更希望律师如何处理?是应该立即修正,还是先记录下来庭后请教?”
“我当时在庭上没有及时理解您批评的要点,错失了当场修正的机会,这是我的失职。我希望您能指点一下,在今后的庭审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回应,以便更好地配合庭审的进行。”

5. 表达学习的决心和对专业的承诺:
“这次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我会认真总结这次的不足,并在今后的执业中,更加严谨、更加充分地准备,力求做到更好。”
“我非常珍视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学习的机会,也非常尊敬您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您的批评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6. 保持冷静和专业: 无论法官的回应是怎样的,你都要保持冷静。如果法官依然严厉,你只需认真倾听,表示理解,并再次感谢他的指导即可。不要被动摇,不要反击。

第六,后续行动:

立刻执行和改进: 根据法官的指点,立刻在你的案件材料、庭审技巧上进行改进。
感谢: 如果沟通效果好,在下次遇到法官时,可以再次礼貌地表达感谢:“XX法官,感谢您上次的指点,我在XX方面已经做了调整,并且效果不错。”
持续学习: 将这次经历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动力。多听取资深律师的意见,多阅读相关法律书籍和案例,多参加庭审观摩。

总结一下,与这位法官沟通的关键在于:

情绪管理: 先冷静下来,再进行沟通。
反思到位: 找出自己问题所在,是沟通的基础。
目标明确: 不是争辩,而是学习和改进。
态度谦逊: 承认不足,虚心请教。
内容聚焦: 围绕具体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
行动有力: 沟通后立刻付诸实践。

请记住,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垫脚石。你能够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并且寻求解决办法,这本身就说明了你的进步。祝你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哭别哭,摸摸头~

如果你的陈述属实,那么即使是同行,我也是认为张法官的言论有不恰当的地方。

但是,站在法官角度,某些必要问题还是得确认的。譬如你说的证据问题,赔偿医疗费肯定有侵权基础事实,肯定有相应的医疗费票据。如果是交通事故则应当有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如果是其他的侵权行为应当有报警记录或者就诊病历之类。不可能两个人啥都不带就来法院说要调解支付医疗费,法院要审查基础法律关系的。

即使立案时有提供证据的复印件,但是仅凭复印件也不能认定案件事实,需要你提供证据原件核对的。其他法官不看证据原件,可以说法官信任你,也可以说法官没有严格履行事实审查的职权。张法官要看证据原件,可以说他缺乏信任,但也可以说张法官严格依法办事。

至于金额和起诉时不一致,这也是应当考究的地方。是否变更诉讼请求?赔偿项目是否确认?是否只赔偿医疗费之后其余费用就无须支付了?有没有代垫医疗费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法官查明的。也就是说,这些都是要律师庭前向当事人了解清楚的。

所以,接别人的案件,得了解清楚案情,得准备好证据材料或者嘱咐当事人带齐证据材料。不要以为调解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是很小的事情。调解如果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你们双方自己签协议就行啦,签完协议让原告来撤诉不是更方便?你们既然要求法院在你们的调解协议盖章确认,法院就得好好审查协议内容。否则,你当司法公信力和强制力是说着玩的么?

我干司法民工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不少同事都说我工作时脾气比较好,但我自觉还是有很多次发脾气骂人的。

譬如那些开庭时才当庭说没有承保记录的保险公司代理律师,譬如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律师,譬如那些迟到大半小时还没带证据原件的律师,譬如那些当庭提供一叠材料说是证据、既没有证据副本又没有证据清单和页码的律师,譬如那些对着一个月前已经送达的证据说需要回去向当事人核实后再答复的律师...你们觉得这些律师该不该骂?

我一直认为律师与法官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应该互相尊重。然而既然对方不尊重我,那么我也不需要再尊重对方。所以题主,以后遇到张法官也不要害怕,做得严谨细致一点,然后如果张法官还是借题发挥的话,你就有理有据地怼他好了。

做律师不会怼人怎么行,这是必备技能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刚踏入律师行业的新人,遇到被法官批评甚至是骂哭的情况,这确实是让人非常难受,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以下是我认为你可以如何与这位法官进行沟通的详细步骤,力求真诚、专业,并且避免任何AI痕迹的痕迹。首先,理解情绪,允许自己消化:被严厉批评,尤其是在公开的庭审场合,确实会让人感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法律顾问对于律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这句话,“律师业务,无顾问则不稳,无重大诉讼则不富”,道出了律师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稳定基石与财富增长。要理解它,我们可以拆解开来看:一、“无顾问则不稳”:法律顾问是律师事业的稳定基石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律顾问业务对于律师事务所.............
  • 回答
    律师薛伟幸在执业时被杀害,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律协”)对此事件发声并进行谴责,这充分表明了维护律师执业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起悲剧也再次将律师的从业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沿。保障律师的从业安全,需要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涉及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律师行业协会、律师自身以及社会.............
  • 回答
    各位同行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交流这个问题。关于“应酬喝酒”这个问题,尤其是拓展案源时,确实是我们在执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也常常引发讨论的一个话题。我可以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出发,尽量详细地为大家讲述一下。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观点:应酬喝酒并非执业的必需品,但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润滑剂”和“社交手段.............
  • 回答
    30岁,银行从业7年,年收入30万以上,手握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司法考试证书,这样的履历在外人看来,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可你却在心里悄悄打起了辞职转行律师的念头,而家中长辈却投下了反对票,这事儿,确实让人纠结。别急,咱们一层一层捋。首先,得掰扯清楚你为什么想转行?银行这份工作,按理说稳定、体面,收入也不错.............
  • 回答
    当律政剧里的那些西装革履的律师们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或者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时,你有没有想过,那份职业究竟是什么滋味?对我而言,律师这个职业,与其说是一份工作,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挑战、不断成长的修行。而在这条路上,我找到了许多让内心闪闪发光的乐趣。首先,知识的海洋,永不枯竭的探索之.............
  • 回答
    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厚重的法条知识,更是一套复杂而多维度的综合素养。这就像建造一座坚固而又精美的建筑,需要扎实的根基、巧妙的设计以及精湛的工艺。让我来为你一一细说:一、 核心素质:律师的内在驱动与道德底线 正直与诚信(Integrity and Honesty): 这是律师最最根本.............
  • 回答
    你好!法学专业毕业,想在律师行业闯荡一番,是继续深造考研,还是直接踏入职场,这确实是不少同学纠结的难题。我来给你好好分析一下,帮你理清思路。一、 考研的优势与考量:考研,尤其是法学理论研究方向或者特定专业领域的法学研究生(比如国际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等),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深化专业知识,夯.............
  • 回答
    作为一名在江浙沪地区执业的律师,我来跟你聊聊关于外省实习和执业证认可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多新人律师和准备跨区域执业的律师都会关心的问题,说起来其实挺细致的,不是一概而论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咱们得区分开“实习”和“执业”。这两者的认可度,以及在江浙沪地区“落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关于实习期:现在最新的.............
  • 回答
    “都说女怕嫁错郎,我倒觉得女怕选错行。” 这是我认识的几个做律师的师姐们,时不时会开玩笑自嘲的一句话。她们选择法学,投身律师行业,这条路,说实话,并不轻松,尤其对于女生来说,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专业前景:冰山之下的暗流涌动从宏观层面看,法学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硬核”的学科。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无.............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一个国内法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全职做律师,这事儿究竟是金字招条,还是得仔细掂量掂量。我尽量说得实在点,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事儿的里子面子都扒拉出来。首先,咱们得承认,法学博士出身,干律师,这绝对是自带光环的。这光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积累和能力体现。优势方面,那可太多了,而.............
  • 回答
    双非二本非法本,想成为一名执业律师,眼前摆在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全力备考法考,或者考取法律硕士。这就像在十字路口,两条路通往同一个目标,但风景和难度却大相径庭。到底哪条路更适合你,需要我们仔细掰扯掰扯。先说说法考这条路:硬碰硬的实力较量司法考试(现在叫做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所有法律从业者.............
  • 回答
    研究生阶段法学专业的具体方向与未来律所从业的关联,可以说非常大,但也不是绝对的。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核心关联:专业深度与律所业务的匹配度律所是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行业。它们提供的法律服务,往往针对特定领域,比如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刑事辩护、涉外法律事务等等。因此,研究生阶段你选择的具体法学.............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实习律师/刚执业律师的现状、生存状况以及普通人是否能从事律师职业的问题,非常现实且重要。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 实习律师/刚执业律师的现状:充满挑战但并非绝境总体而言,实习律师和刚执业律师面临着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绝境的市场。 “饿死”这个词过于绝对,但“生存艰难”、“收入不高”、“.............
  • 回答
    最高法这则重申意见,说实话,挺有意思的。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基于一个一直存在但可能执行得不够严谨的问题——退休法官去当律师这事儿。咱们掰扯掰扯这个事儿,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门道。首先,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这事的根源,还得从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说起。法官在位的时候,接触的是大量的案件信息,审理案件的时候.............
  • 回答
    从事警察、律师、法官等需要直面社会阴暗面的职业,确实更容易产生厌世情绪。这并非是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长期浸淫在人性复杂和负面信息中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来看看警察这个职业。他们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但这份守护却意味着他们要频繁接触各种各样的罪案现场。无论是凶杀案的血腥、盗窃案的狡诈、还是家暴案的惨烈,.............
  • 回答
    从一名优秀的律师成长为一名顶尖律师,并非一蹴而就,更非偶然。这其中需要的是一场持续的、深刻的自我雕琢和对法律事业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技艺的精进,更是心性、视野和格局的全面升华。一、 技艺的精进:从“能做好”到“做到极致”一个优秀的律师,已经掌握了扎实的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条文,胜任大部分的案.............
  • 回答
    实习律师从零开始,如何在没有人手把手带的情况下,一步步摸索出律师工作的门道,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也正是成长最快的土壤。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套务实、系统性的自我训练方法。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建立“知识地图”刚开始,什么都不会是常态,别怕丢人,也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这个阶段,你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一个“.............
  • 回答
    律师转行,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变化飞速的时代。很多人都会问,学了一身法律的“武艺”,能不能在别的江湖上闯荡一番?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前景比你想象的要宽广得多。律师为什么会考虑转行?咱们得先说说为啥会有这个想法。当律师,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其实也有不少“挠头”的地方: 工作压力巨大: .............
  • 回答
    好,我来跟你聊聊女性做刑诉律师(或者还在读刑诉方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尽量说得真实点,别搞得像AI报告一样。首先,得承认,这个领域确实是“男性主导”的色彩比较浓厚。你去开庭,法院里坐着的大部分是男性法官、男性检察官,当然,同行律师里也有不少男性。刚入行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明显,你可能需要更卖力地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