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确实有大肆掠夺过民女,但并没有充作军粮,主要是用来填充后宫——
先是,大发百姓女二十已下十三已上三万余人,为三等之第以分配之。郡县要媚其旨,务于美淑,夺人妇者九千余人。百姓妻有美色,豪势因而胁之,率多自杀。石宣及诸公又私令采发者,亦垂一万。总会鄴宫。季龙临轩简第诸女,大悦,封使者十二人皆为列侯。自初发至鄴,诸杀其夫及夺而遣之缢死者三千余人。荆、楚、扬、徐间流叛略尽,宰守坐不能绥怀,下狱诛者五十余人。金紫光禄大夫逯明因侍切谏,季龙大怒,遣龙腾拉而杀之。自是朝臣杜口,相招为禄仕而已。季龙常以女骑一千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裤、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游于戏马观。观上安诏书五色纸,在木凤之口,鹿卢回转,状若飞翔焉。
但这和种族屠杀无关,只是暴君个人为逞私欲而做出的恶行而已。
石虎之子石邃也确实做过吃人的兽行——
邃自总百揆之后,荒酒淫色,骄恣无道,或盘游于田,悬管而入,或夜出于宫臣家,淫其妻妾。妆饰宫人美淑者,斩首洗血,置于盘上,传共视之。又内诸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赐左右,欲以识其味也。
但这依然是石邃的个人行为。
食人的事情石勒的军队也曾经做过——
勒所过路次,皆坚壁清野,采掠无所获,军中大饥,士众相食。
但这是石勒麾下的贼兵因为缺粮而自己吃自己,并未涉及汉女。
这个段子应该是好事者把这三个材料合在一起编造出来,把石氏父子的一些个人暴行上升到民族仇恨,以为石闵的大屠杀制造正义性借口的杜撰。
后赵国中,真羯可能就石虎一个,石勒母亲姓王,羯汉混血。
剩下的不是乌丸就是汉族,像夔安还有考证他是天竺人的。
八王之乱中,散居上党一带的羯胡多数向北逃往代地拓跋鲜卑的地盘,石勒破幽州之后这帮人听说本家有个混出来的,决定起事响应,然后被拓跋鲜卑给灭了。
人也不多,万余落而已。
石勒在中原四处流窜,名声大到刘琨想要招揽,特地从盟友拓跋鲜卑地盘上把石勒母亲和石虎挖出来送给石勒,这也没带的动几个族人。
石勒称帝后招待家乡父老吃饭,最熟的是个和他打过架的邻居,姓李。
石勒的队伍,不妨叫它石家军,是石勒自己从零开始拉起来的,最初的力量是从两个乌丸人手里鼓捣来的,和张作霖的故事很像。
石勒在河北冀州拉的十八骑土匪团伙,连并州人都没几个,别说羯族了。
石勒军长期在河北中原流动作战,拉的汉人一定比胡人多。除非有人能证明司州的坞堡里全是胡人,或者苟晞王弥也领着胡人打仗,乞活后来也降了石勒。
说来可怜,石勒每次向北方边疆扩张都会挨一顿暴打,费拉不堪。
宁平战后,按照史书的套路,如果石勒军有份食人,那就根本不必带王璋的大名,直接写石勒就行了。带了王璋,那就是王璋所部的独立行为,王璋彼时并非石勒部属,代表王弥合伙而已。
至于说石勒军中自相杀食,赵括军中也自相杀食,那能说明啥?华夏传统?
对于这个题目:
第一点,羯族不存在,羯族军队也不存在,男女老幼全算上撑死十几万,还不归石勒管,军个毛线。
第二点,石勒军中从来没有过有组织的食人行为,别说食老百姓了。
第三点,大屠杀是存在的,石虎屠过青州。
有趣的是,拓跋家把治下羯胡杀绝了,石勒甚至石虎也没怎么当一回事,鼓捣什么几大恨。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个事情,最近我趁着闲暇时间看历史纪录片,然后看到这么一集。
首先这是个历史纪录片,180集的中国通史(不是100集那个),在63集里面我截了些图如下:
这就是标题,看起来很正经,很严谨。btv出品
再看下介绍
【12位著名历史学家、20余位历史学博士、120位多领域专家学者、影视编导与多媒体技术研发人员历时三年的经典巨献。一部通史,通古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未来。这是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与发展跨越了五千年的真实记录;这是一场今人与古人关于国家、社会民族以及个人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一切经验与教训的灵魂对话。延绵不绝、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力、精神气质与生命底蕴,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也由此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既记载着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也记载着我们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磨难和感天动地的奋斗;既记载着我们曾经创造的彪柄史册的伟业,也记载着我们所经历的世所罕见的困难与风险;它也正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然后里面这样说道
首先编剧告诉大家胡人有着原始的食人习惯
继而编剧告诉大家最典型的就是慕容鲜卑喜欢吃妹子,真香~~
当时的汉人被吃被杀的只有400万,显然编剧并没有计算隐户,因为编剧觉得隐户这样的概念对于普通观众太难理解,所以就帮大家省略了复杂难懂的地方,贴心~~
是他,是他,就是他,中华的英雄小石闵~~
这部纪录片有着无法预估的价值,因为编剧开着时光机回到了那个大乱之世,不惜性命追求真实,最终通过这张地图揭露了一个欺骗了我们一千多年的骗局,那就是——冉魏建立的时候,前赵依然存在。
刘曜:石勒,你肯定没想到我的前赵比你后赵活的还长吧!哈哈哈!
之后地图再次放大,有个瞩目的成字,这肯定是“成汉”的成!编剧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惊人事实,原来桓温入蜀是桓大司马瞎吹牛。
其他诸如地图上没有慕容鲜卑和张平的问题,相比之下根本不足以和以上两个历史大发现并论。
这个片段更加证明了编剧开着时光机穿越,如此才能抄录下各方史书都失佚的杀胡令详细内容并带回现代,再次体现了编剧的大无畏精神。
编剧表示正是因为冉闵,所以胡人才开始和汉人寻求合作。史书上记载的慕容皝父子和汉人合作都是不存在的,就和地图上没有他们一样。
我再一看时间,这部纪录片14年推出,17年11月又上传到b站,最近被我看见了。
各位真的以为谣言过了十余年就没有影响了吗?未必如此吧。
………………………………………………分割线……………………………………………………………………
谣言到底有多可怕呢?可怕到骆宾王都要“引用”冉闵的名句。
看来李白杜甫“引用”冉闵的名句,向大文豪冉闵学习指日可待。
好吧,其实我还是有一丁点生气了的
送给“冉闵”这个作者一首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与网络流传的民族救星冉天王传说所描述的不一样,“两脚羊”这个名词不是北朝羯胡的发明,而是两宋之交忠义人(汉族抗金武装)对本族百姓充满想象力的文艺创作——和两脚羊一起加入全家桶套餐的,还有饶把火、不羡羊、和骨烂等。
而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人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宋・庄绰《鸡肋篇》
——其实就是宋代版的《少年Pie的奇幻漂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