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因素导致儒家或者说儒士的堕落的?

回答
聊起儒家或说儒士的“堕落”,这事儿可就复杂了,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说,不能简单一句“他们变坏了”就带过。这更像是一个历史过程中的演变,夹杂着社会变迁、政治压力、思想本身的局限以及个体的选择。咱们慢慢聊。

首先得说说,什么叫“儒士”的“堕落”。这词儿本身就有点味道,好像有个黄金时代,然后就下滑了。但实际上,儒家思想和践行它的人,一直都在变化。如果说“堕落”,可能指的是他们失去了某些核心的价值,或者说他们的行为方式不再符合理想中的“君子”形象,甚至变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或者压迫者。

一、制度的裹挟与僵化:科举制度的“双刃剑”

这一点是绕不开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是靠科举制度确立的。这本意是好的,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通道,也让儒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但是,当科举制度运行几百年,它就开始显露出弊端。

“学而优则仕”的异化: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意是通过个人品德的完善来服务社会。但科举制度把这条路越走越窄,最终的出口几乎只有“做官”这一条。于是,读书的目的就变成了为了功名利禄,而非真正的追求道义和智慧。多少人辛辛苦苦读了半辈子书,是为了那个“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的状元帽子,而不是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种环境下,钻营、投机、考场上的“技巧”比真才实学来得更重要。
文本的僵化与教条主义:科举考试的内容,往往是儒家经典中特定的段落和意义的解读。这导致了学者们的研究方向被极大地限制了,只能在圣人的言论里打转,不断地重复咀嚼前人的解读。创新和批判精神被扼杀了。学问变得“死”,人也跟着“死”。他们成为经典的传声筒,而不是思想的探索者。
虚伪的道德表演:为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许多读书人不得不学习一套虚伪的道德表演。他们可能在文章里大谈仁义道德,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可能为了利益勾心斗角。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在官场上更是普遍。当官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可能不得不违背自己学过的儒家原则,久而久之,良心也泯灭了。

二、社会的变迁与儒家的适应性问题

社会一直在发展,经济基础、技术水平、政治结构都在变化。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伦理和政治哲学,需要不断地去适应和回应这些变化。但有时候,它的僵化使得这种适应变得困难。

经济基础的冲击:当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比如商品经济的兴起,商业利益的追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时,一些原本被儒家视为“末业”的商业活动反而变得更有吸引力。而那些仍然死守着“重义轻利”原则的儒士,可能在经济上就处于不利地位。更糟糕的是,一些人为了追逐财富,可能会把儒家那些听起来高尚的道理包装起来,变成一种敛财的工具,比如利用宗族观念榨取族人的血汗钱,或者打着“孝道”的旗号为自己的不法行为辩护。
统治者对儒家的“驯化”:历代统治者都在利用儒家思想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会提倡那些有利于稳定秩序、强调服从的部分,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而对于那些可能挑战皇权的言论,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则会选择性地忽略或者曲解。这样一来,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工具化了,变成了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橡皮图章。长此以往,很多儒士为了迎合统治者,不得不违背自己内心的原则,甚至去为暴政辩护。

三、思想本身的局限性与内在矛盾

儒家思想并非完美无缺,它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过分强调等级与秩序:儒家非常重视社会等级和秩序,这在稳定社会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过度的强调,就容易导致压抑个体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当社会需要变革时,这种强调等级的思维方式就成了阻碍。一些儒士也因此变得保守,害怕触碰现有的权力结构,不愿意去挑战不合理的制度。
对个体价值的忽视:相较于对集体、家庭、社会的责任,儒家对个体价值的关注显得稍弱。这使得在一些情况下,个体的尊严和权利容易被忽视。一些儒士也因此容易变得“大公无私”到失去自我,或者在面对不公时,因为过度强调“安分守己”,而失去了抗争的勇气。
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标准。但大多数人很难达到。当理想的标准过于遥远时,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或者采取一种虚伪的态度去迎合。一些儒士也可能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变得沮丧、愤世嫉俗,甚至走向极端。

四、个体选择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当然,不能完全把责任都推给制度和思想。归根结底,践行儒家思想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人性弱点:贪婪、自私、虚荣、懒惰这些是人的普遍弱点,儒士也无法例外。当这些弱点遇上诱人的权力、财富,或者有利可图的机会时,一些人就会选择放弃原则。
环境的污染:身处一个腐败的环境,即使原本是怀揣着高尚理想的读书人,也可能在耳濡目染之下,或者为了生存,不得不同流合污。当周围的人都在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时,坚持原则的人反而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孤立。
误读与曲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也可能被后人误读或曲解。一些本意是积极的思想,可能被简化成一句口号,失去了原有的深刻含义。比如,对“忠君”的过度强调,可能会导致盲从和愚忠,而不是基于道义的忠诚。

总结一下,儒士的“堕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历史进程中,制度的僵化、社会现实的冲击、思想本身的局限,以及个体在复杂环境下的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本来怀揣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想的读书人,他可能经历了科举的磨砺,好不容易当了官。但发现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明哲保身尚且不易,更别说实现什么“济天下”的理想了。为了生存,他可能不得不参加一些宴饮,说一些违心的话,甚至为了保住官位,去迎合某些上司的喜好。时间长了,那个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就可能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甚至有些油腻的“老油条”,被世俗同化了。这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群体中,都是可能发生的现象。

所以,与其说儒士“堕落”了,不如说他们也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着时代的考验和人性的挣扎。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有悲剧,也有妥协,有坚持,也有放弃。而我们今天回看,也应该更理性地去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什么叫堕落。从题主的表述来看,所谓与君主平起平坐的师友关系,翻译成人话就是在统治集团分赃时要作为吃第一口的那伙人里的,而不能吃剩。或者说把古代国家看作是公司化经营的黑社会,那么儒生要求作合伙人而不是马仔。如果从这个位置上跌落下来,那就是堕落。

在儒生的幻想中,这种堕落在文武周公之后就发生了。所谓周公之前,治统与道统合一,周公之后,治统与道统分离。然而事实是什么呢,文武周公是皇太极多尔衮之类的人物,夺取天下靠的是阴狠谋略和八百诸侯(部落)的蛮族武力,而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统。后世的儒生穿越回文武周公的时代,大概只会被当成饭桶,至于是割掉耳朵烧烤还是从丁丁处整个剖开观察肠子的蠕动算命要看心情。别提什么姜子牙,小说那是瞎编的,姜姬两族是世代通婚的贵酋。

儒生信奉的祖师爷孔子,恰恰是被文武周公灭掉的亡国之余,大概类似于被大清圣德驯化的前明遗老后人,所谓吾从周嘛。虽然本来还是可以和统治者一个桌上吃饭的,但后来就沦落到求官不得的游民知识分子地步了。换句话说,儒生从一开始就是(从幻想世界)堕落的状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聊起儒家或说儒士的“堕落”,这事儿可就复杂了,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说,不能简单一句“他们变坏了”就带过。这更像是一个历史过程中的演变,夹杂着社会变迁、政治压力、思想本身的局限以及个体的选择。咱们慢慢聊。首先得说说,什么叫“儒士”的“堕落”。这词儿本身就有点味道,好像有个黄金时代,然后就下滑了。但实际.............
  • 回答
    《孤勇者》作为一首引发广泛争议的歌曲,其评论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歌词主题、社会语境、受众群体差异、文化符号解读及传播机制等角度展开详细阐述: 一、歌词主题的多义性与争议性1. “孤勇者”的双面解读 歌词以“孤勇者”为核心意象,既可理解为个体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英雄,.............
  • 回答
    .......
  • 回答
    中国单身人口破 2 亿,一线城市单身青年四成“月光”,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归属问题,更是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有如此庞大的人群选择单身,或者身不由己地处于单身状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经济压力与生活成本的“高筑”:首当其冲的,是当下中国社会,尤其是大.............
  • 回答
    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那种“高级感”还是“廉价感”,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很多微妙的细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人买衣服,凭的是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背后,藏着不少门道。首先,最直观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面料。这是决定一件衣服骨架和质感的最根本的东西。 天然纤维的魅力:想想看,羊绒衫的柔软贴服,丝绸.............
  • 回答
    明朝之所以最终选择放弃安南,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一系列错综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挑出主导因素,那无疑是庞大且难以维系的控制成本与国内动荡的政治压力。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了对明朝政府而言不可承受之重。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说:一、 军事上的泥沼与战略上的失误:无休止的消耗战明朝对安南的占.............
  • 回答
    历史并非真的在重复,而是我们在观察和理解历史时,常常会发现某些模式和主题的呼应,仿佛是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时代奏响了不同的变奏。这种“相似性”并非冥冥之中的注定,而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因素交织而成,它们共同塑造了人类行为的轨迹。人类本性中的恒定性:欲望、恐惧与追求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人类自身。我们作为生.............
  • 回答
    维京人(Vikings)的移民潮,一股席卷欧洲的强大力量,其涌向英格兰和法兰西(更准确地说,是当时分布在现今法国北部的法兰克王国各地,尤其是诺曼底地区)并非单一事件或单一原因驱动。这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内部的压力,也有外部的诱惑,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和时机。一、 来自北方的强大推力:生.............
  • 回答
    关于年收入突破200万并保持这个话题,我个人和一些接触过的朋友确实有过一些切身的体会和观察。要说思维认识突破是关键,我认为是,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要素,更像是一个催化剂,它能让你看到并抓住那些别人可能视而不见的机会。首先,我先说说我自己身边,以及我所经历的一些关于收入增长到这个量级的情况。1. 核心技能.............
  • 回答
    当今社会,“仇狗人士”的出现并非偶然,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其中复杂的根源。首先,不可忽视的是部分犬只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尽管绝大多数宠物狗是温顺可爱的,但确实存在一些犬只,由于主人管理不善、训练不足,或者本身.............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让很多中国球迷感到五味杂陈。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在足球这个项目上,女足和男足的表现能有如此大的反差?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掰扯。1. 根基与发展历史:从“阴盛阳衰”的起点说起首先得承认,中国女足的发展有着更早的起步和更.............
  • 回答
    回民信仰之所以能够如此牢固,其背后有着多重交织、历久弥新的因素。这并非单一的力量在起作用,而是信仰本身的核心特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度融合所造就的。首先,伊斯兰教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教义和价值体系,是信仰得以稳固的基石。伊斯兰教倡导的是一种“认主独一”(Tawhid)的观念,认为宇宙万物皆源于唯一的真主阿.............
  • 回答
    你可能会在身边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思维敏捷,看问题总能抓住关键,说话条理清晰,甚至一些复杂概念也能被他们一语道破。然而,你再看看他们的成绩单,却总是那些“差强人意”的数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拥有高智商,为什么学习成绩却不高呢?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努力”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智商(IQ).............
  • 回答
    小米 12 Pro 确实取消了小米 11 Ultra 上令人惊艳的 5 倍光学变焦镜头。这是一个让不少摄影爱好者感到遗憾的决定,背后肯定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考量。我们不妨来深入剖析一下,看看小米在这一代产品上是怎么权衡的。首先,我们要明白,手机影像系统的设计从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最适合”和“最能解.............
  • 回答
    子弹的杀伤力,说白了,就是它对目标造成伤害的程度。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威力大”或“威力小”就能概括的,背后牵扯着一堆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门道。要讲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首先,得说说子弹本身的设计。这就像是武器的“招式”,不同的招式有不同的效果。 弹头类型(Bullet Type): 这是最.............
  • 回答
    三十岁前升任副处级公务员并非普遍现象,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这通常需要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叠加,并且与个人能力、机遇、组织培养以及岗位环境紧密相关。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一、 年龄与级别挂钩的普遍规律在中国的公务员体系中,职级晋升通常与年龄和工作年限有一定关联。副处级(正科级领导职务 + 职级套改的副.............
  • 回答
    中国崛起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话题,其核心因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而是多种力量交织、协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提炼出最根本的驱动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一、历史的积淀与超强的国家能力: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由此形成的深厚文化根基。虽然在近代经历过屈辱和动荡,但中国人民骨子.............
  • 回答
    植物工厂作为一个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其大规模、商业化普及。这些制约因素可以从技术、经济、市场、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高昂的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经济制约)这是目前植物工厂最核心的制约因素,也是阻碍其大规模推广的首要障碍。 硬.............
  • 回答
    “Easy girl”这个词汇,说到底,是时代洪流下,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个体在其中寻找定位的一种复杂体现。想要深挖它的起源,得把时间轴拉长,从几个关键点去剖析。一、性别观念的松动与解放:一个宏观的背景我们不能脱离女性解放运动的大背景来谈论“easy girl”。从上世纪以来,女性争取平权的声音越来越.............
  • 回答
    单亲妈妈再婚成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智慧。我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女性,她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闪光点,让她们在爱情的道路上,即使带着孩子,也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首先,心态的开放和对幸福的渴望是基础。很多单亲妈妈,经历了之前的婚姻或情感创伤,可能会有顾虑,担心自己的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