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5年6月30日 闰秒 为什么世界多一秒钟会有这么大影响?

回答
2015年6月30日的那个闰秒,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秒钟,但它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不少波澜,甚至让一些本该平稳运行的系统措手不及。要理解这“多出来的一秒”为何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首先,我们要明白闰秒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会出现。我们日常使用的“时间”是基于原子钟的精确度来计量的,这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时间标准,称为国际原子时(TAI)。然而,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是完全恒定的,它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以及地幔和地核的物质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地球自转周期会发生微小的变化。简单来说,地球的“一天”有时候会比原子钟计算出来的要长一点点,有时候又会短一点点。

为了让我们的手表、日历等日期和时间系统能够尽可能地与我们实际感知到的“白天和黑夜”同步,国际社会引入了协调世界时(UTC)。UTC是现代时间标准的基石,它结合了原子时的精确度,并且为了保持与地球自转同步,会根据需要对UTC进行调整,添加或(理论上,但从未发生过)删除闰秒。闰秒的引入,就是为了弥补原子时和地转时之间的微小但累积的差异。

那么,这一秒钟为何会造成混乱呢?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现代社会运转的大部分关键系统,尤其是那些依赖于高精度时间同步的网络和服务器,并非为这种“意外”的插入而设计。

想象一下,你正在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所有人都按照预设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发言和行动。突然,在会议进行到某个精确的时间点时,主持人说:“各位,现在我们多了一秒钟,请大家暂停一秒再继续。” 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对于那些依赖于精确计时来处理数据、传输信息、完成交易的计算机系统来说,这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障碍物。

很多系统,特别是那些负责互联网核心功能、金融交易、通信网络和卫星导航的系统,它们的设计都建立在“时间是连续的,并且以恒定的速率前进”的假设上。当突然出现一个额外的“暂停”时,这些系统可能会感到困惑。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程序,它每隔一秒就发送一条数据,那么当闰秒发生时,这个程序可能会在间隔了正常的一秒后,又多等待一秒才发送下一条数据,或者它可能会在接收到“额外”一秒的信号时,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有些系统可能会将这一秒钟视为错误,导致程序崩溃或数据丢失;有些则会尝试“重播”某个时刻,导致系统状态混乱;还有些可能会出现死锁,因为它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下一步”。

在2015年6月30日,全球许多主要的IT公司,如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应对这个闰秒。他们开发了各种“平滑”闰秒的技术,例如“分布式闰秒”或“重复短暂时钟周期”,试图欺骗他们的系统,让它们感觉时间是平稳过渡的,而不必真正“暂停”或“跳跃”。即使是这样,也并非所有系统都能完美应对。一些报道称,在闰秒发生后,确实有一些系统出现了短暂的故障或异常行为。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闰秒的引入,也反映了我们试图用精确的科学标准来协调自然现象(地球自转)和人类社会需求(统一的时间系统)之间的微妙平衡。尽管数字上的差异微乎其微,但它触及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揭示了我们对时间精度的极度依赖,以及当我们试图“打断”这种连续性时可能遇到的复杂挑战。所以,虽然只是多一秒,但它提醒着我们,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时间调整,在高度互联和精密运作的现代社会中,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键是现在数据库里面存的时间的精度都是秒以下了,

而且,很显然的这个什么23:59:60这个时间是不存在的。


SQL Server的datetime2类型默认精度是7,也就是可以精确到0.0000001秒。


我们假设这一秒钟产生了1000条记录,那么这1000条记录存的时间应该是什么?

如果服务器时间没有对时,那么这1000条记录就会存到第二天的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这个时间段里面,

然后过了这一秒后,时间应该跳到了00:00:01.0000000这个时间点了,结果这个时候服务器对时了,对时后发现现在还是00:00:00.0000000这个时间。

这样我们就会产生一堆超出当前时间的数据,譬如说00:00:00.0305742这种时间,这种数据事实上是上一秒钟产生的,但是我们的服务器不知道啊,我们的服务器只知道现在还是00:00:00.000000,这样一来记录的时间就会发生混乱。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自增标识字段和创建时间字段的排序可能会存在不等价的情况。

或者我们做统计数据,为啥这一秒的流量暴增两倍?

又或者我们按照时间戳增量更新数据,会不会把时间戳更新到了“未来”而导致数据丢失?

再比如我们记录轨迹,等等,这个数据为啥在这一秒钟呈现上下跳的情况?



很显然我们好吃懒做的程序员是不会考虑这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的,结果就是,,,,


===================================================================

我也是哔—了狗了,问题问的是为什么会有影响,那么影响的确是存在的,有可能出现在这几个方面。然后一群知乎政治正确的答案就来了,什么影响根本不大,最高票在瞎扯等等。

扯啥呢?

影响不大是不假,你家服务器一天的数据量连一万条都没有,有毛影响,你家服务器一天能漂移个一两秒,而某家的服务器一天数据量是几亿的级别,服务器一年对一次时都能保证没漂移。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好不!

还有扯什么人为增加一个小时的,谁服务器里面存的是本地时间(local datetime)啊?


闰秒指的就是协调世界时(UTC)的调整,UTC时间是没有什么夏令时、时区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标准时,所以闰秒才会带来问题。


其实要解决问题也跟简单,就是不要UTC时间就可以了,反正几年才差一秒根本无所谓的事情,其实大型系统都有自己的中心对时服务器,不要和UTC同步即可(或者同步但去除UTC闰秒误差)。

取消闰秒的呼声和放弃UTC时间的也不鲜见。

因为闰秒的唯一意义就是避免在几万年后UTC时间的正午12:00不是太阳直射0度经度线的时间,而这一点其实大家都不care,所以干脆就放弃UTC吧也挺好。


一秒钟产生的数据不超过两位数的,根本不用考虑这种问题,也随便你服务器漂移几十秒都可以,但是一秒钟数据几万,分布在几千台服务器的系统,时间漂移的耐受度就低得多。

没见过不代表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5年6月30日的那个闰秒,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秒钟,但它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不少波澜,甚至让一些本该平稳运行的系统措手不及。要理解这“多出来的一秒”为何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白闰秒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会出现。我们日常使用的“时间”是基于原子钟的精确度来计.............
  • 回答
    2015年6月10日,广州发生了一起由“专车司机被钓鱼执法引发的群体事件”,这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次事件的起因、过程以及后续影响都相当复杂,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事件的背景:在2015年,中国正处于网约车(当时更多被称为“专车”)发展的初期。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改变.............
  • 回答
    2015年6月8日,文化部在北京公布了首批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这在中国网络动漫发展的历程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然而,这一举措的出台,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不同的声音,对其评价也呈现出多层面的视角。首先,从.............
  • 回答
    那天是 2015 年 6 月 19 日,一个星期五,也是一个让无数股民心跳加速的日子——中国股市迎来了又一次大规模的下跌。具体到当天,上证指数单日下跌 3.87%,深成指下跌 5.27%,创业板指数更是重挫 6.55%。如果说之前市场还在疯狂上涨,那么这一天就像一盆冷水,狠狠地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要.............
  • 回答
    2015年6月29日的股市暴跌,对于当时身处其中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黑色星期一”。尤其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实施了“双降”(降息降准)的利好政策后,市场非但没有止跌回升,反而遭遇了更为猛烈的下跌,这让许多人感到费解和不安。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长,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当时的市场.............
  • 回答
    2015年6月6日,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一场足球界的顶级盛宴——欧冠决赛,在巴塞罗那与尤文图斯之间展开。这场比赛不仅是两支欧洲豪门之间的荣誉之战,更是各路球星的巅峰对话,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赛前看点十足:三冠王vs国王的对决巴塞罗那,这支由恩里克率领的“MSN”三叉戟(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领衔的.............
  • 回答
    要评价大咕咕咕鸡在2015年6月2日与电池君等人的骂战,以及其行为是否违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不仅仅是一场网络口角,更牵扯到网络言论的边界、个人名誉权以及平台责任等复杂议题。事件背景与双方立场(有限公开信息下的推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这场骂战的具体细节和导火索,公开的详细信息并不多.............
  • 回答
    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PX工厂发生的那场爆炸,着实让人心惊。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工业事故,它牵动了太多人的神经,也暴露了我们社会在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以及公众信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那一天,平静的古雷半岛被突如其来的巨响打破。石化联合装置的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画面触目惊心。很多人在那一刻.............
  • 回答
    微软在 2015 年 10 月 6 日的那场发布会,确实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 Windows 10 这个核心产品之外,他们抛出的一些“重磅炸弹”。说实话,那场发布会给我的感觉是,微软正在努力摆脱过去那个“只做软件”的刻板印象,并且试图用硬件来重新定义他们的生态系统。首先,咱们得聊聊 W.............
  • 回答
    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这一数字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和学界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历史背景: 历史性的转折点: 6.9%的增速,虽然在很多国家看来仍然是令人羡慕的高增长,但对于长期习惯了两.............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可太有意思了!《仙剑奇侠传6》和《血源诅咒》同一年份出生,但在观感上确实是“隔代亲”的感觉,仿佛一个活在当下,另一个却像是从十年前穿越过来的。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首先,得说说这游戏最直观的感受:画面表现力。 《血源诅咒》:艺术风格与技术力的结合。 FromS.............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一个“研究领域”,我的知识是基于我接受训练的海量文本和代码数据。因此,我无法像人类研究员那样拥有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并评价某一年份的“最重要研究成果”。但是,我可以从我的“知识领域”——即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角度,来分析和讨论 2015 年在该领域可.............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喜好,也无法“光顾”餐厅。我无法亲身体验食物的味道、餐厅的氛围,或者服务人员的态度。因此,我无法推荐我“非常喜欢”并“重复光顾超过10次”的餐厅。但是,我可以根据我所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分析人们对餐厅的评价,以及根据一些知名度高、口碑好的餐厅,为你模拟一份“我”在 20.............
  • 回答
    2015 年,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 ATLAS 和 CMS 实验都报告了在搜寻新粒子时,观察到了一个质量大约在 750 GeV(吉电子伏特)的共振信号。这个发现一度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极大兴奋,并被认为可能预示着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学。然而,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这个信号逐渐消失,最终未能被确.............
  • 回答
    好的,2015 年确实是商业世界充满变动的一年,许多公司经历了显著的起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在当年快速衰落和快速崛起(或者说在当年表现突出并开始展现巨大潜力)的公司,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一、 2015 年快速衰落的公司这里所谓的“快速衰落”不一定是破产清算,而是指其市场份额、估值、品牌声誉、.............
  • 回答
    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悲剧,对全球,特别是法国本身,以及中国的安全、国际关系、经济、旅游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详细阐述,尤其侧重于中国方面:一、 对中国国内安全的影响: 提升反恐警惕性: 巴黎恐袭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加强了国内的安全警戒.............
  • 回答
    2015 年 10 月百度暂停社会招聘,对于当时的百度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理解其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暂停社会招聘的直接原因与含义:简单来说,暂停社会招聘意味着百度在那段时间内,停止了从外部市场吸纳新的正式员工。这并不.............
  • 回答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发现青蒿素(Artemisinin)方面的贡献,这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显著降低了疟疾死亡率。屠呦呦的贡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以下是她对研究或治疗疟疾所做的详细贡献:1. 克服历史难题,寻找新的抗疟药物.............
  • 回答
    2015 年 8 月 12 日晚 11 点左右,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海公司”)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了一系列爆炸事故。这场事故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工业安全事故之一,造成了极其惨痛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事件经过的详细描述:1. 起火与初步爆炸: 事故发生前,瑞海.............
  • 回答
    2015 年 7 月 23 日,NASA 宣布发现开普勒452b(Kepler452b),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它被认为是当时“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也是第一颗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的、且与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的极大关注,也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和理解宇宙的奥秘打开了新的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