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停止向美国提供火箭发动机,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俄罗斯停止向美国提供火箭发动机,尤其是RD180发动机,将会对美国的航天事业产生多方面、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和成本上,也涉及到国家安全、国际合作以及美国未来太空探索的战略布局。

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这些影响:

一、对美国国家安全与航天发射能力的影响:

对现有发射任务的影响:
Atlas V火箭的依赖性: 过去多年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的Atlas V火箭一直是其主力发射平台,而RD180发动机是其第一级火箭的核心动力。RD180因其强大的推力和可靠性,在执行美国国家安全(军用和情报)卫星、科学探测任务以及载人航天任务(如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发射窗口的限制和延迟: 一旦俄罗斯停止供应,ULA将面临手中现有RD180发动机库存是否充足的问题。如果库存不足以支撑现有和未来的发射任务,将会直接导致这些任务的推迟。每一次推迟都可能错过最佳的发射窗口(例如,为了将科学探测器送往特定行星的时机),影响研究项目的进展,甚至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对关键卫星部署的影响: 许多美国重要的军事通信卫星、侦察卫星以及用于导航和预警系统的卫星都依赖Atlas V火箭发射。供应中断意味着这些关键的国家安全资产的部署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削弱美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和情报收集能力。
载人航天安全(过去): 虽然现在载人航天已经转向SpaceX的Crew Dragon(使用自主研发的Merlin发动机)和波音的Starliner(使用ULA的Rocketdyne研制的引擎),但在过去,Atlas V也承担过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的任务,RD180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目前依赖性降低,但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对战略自主性的挑战:
过度依赖外国技术: 俄罗斯停止供应暴露了美国在关键航天技术领域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性。这在国际政治紧张时期,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脆弱点。国家安全领域不应该过度依赖地缘政治对手的技术。
国家安全顾虑: 俄罗斯可能在未来以其他方式利用发动机供应作为政治筹码,甚至在发动机技术上设置后门或限制,这对于美国而言是无法接受的国家安全风险。

二、对美国航天工业的影响:

成本的增加:
研发新发动机的成本: 为了摆脱对RD180的依赖,美国必须投入巨资研发和生产国产的替代发动机。这包括设计、测试、生产线的建立和人员培训等,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新火箭的开发与认证: 替代RD180的发动机将需要集成到新的火箭平台(如ULA的Vulcan Centaur),而新火箭的开发、测试和获取发射认证(特别是针对国家安全任务的认证)都需要数年时间和巨额资金。
生产能力的恢复与提升: 美国本土曾有强大的火箭发动机制造能力,但随着对俄发动机的依赖,一些相关技术和生产线可能有所萎缩。现在需要重新投入资金和技术来恢复甚至提升这些能力。

技术瓶颈与挑战:
RD180的先进性: RD180是一款性能优越的发动机,其采用的闭式循环燃烧技术(全流量分级燃烧)效率极高,推力强大,是其成功的关键。美国在短时间内要完全复制或超越这一技术水平,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
掌握核心技术: 失去RD180,也意味着美国失去了在高性能火箭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直接经验和技术交流。虽然美国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如SpaceX的Raptor、Blue Origin的BE4),但RD180的停止供应提醒了自主掌握全系列高性能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

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ULA的转型: ULA不得不加速其Vulcan Centaur火箭的开发和部署,以取代Atlas V。Vulcan Centaur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ULA的市场竞争力。
SpaceX的优势: SpaceX作为一家完全自主研发发动机(Merlin, Raptor)并拥有大量发射订单的公司,其市场地位可能因此得到进一步巩固。虽然SpaceX并不使用RD180,但整个行业的动荡可能会让其获得更多机会。
新兴公司的机遇: 可能会催生或促进其他美国本土火箭发动机制造商和火箭公司的发展,例如Blue Origin(其BE4发动机用于ULA的Vulcan Centaur)等。

三、对国际合作与太空探索战略的影响:

国际空间站(ISS)的运营:
过去的影响: 在早期,Atlas V火箭以及其搭载的Antares火箭(尽管Antares的第一级使用俄制发动机,但其第二级及以上是美国制造的)都曾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和人员。RD180的供应中断(如果波及到这些火箭)可能会影响早期的ISS补给任务,但随着美国发展了自己的载人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这种依赖性已大大降低。
长远影响: 如果冲突升级或政治关系恶化到影响其他方面的合作,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的长期运营产生间接影响,尽管直接的发动机供应问题已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太空探索的国际合作:
信任危机与合作障碍: 政治上的不信任增加会使得在太空探索等敏感领域的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困难。其他国家可能会对与美国进行技术合作产生顾虑,担心类似的供应中断会影响自身项目。
欧洲的自主化进程: 欧洲航天局(ESA)在自己的阿里安系列火箭(Ariane)上也在努力实现发动机的自主化,此次事件可能会进一步激励其加速这一进程,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美国太空探索战略的调整:
加速“太空力量”建设: 事件将进一步强化美国发展独立、可靠、可信赖的太空发射能力的决心,特别是在国家安全领域。这意味着对本土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投入将持续增加。
多元化发射选项: 美国可能会更加重视支持和培育多个独立的火箭发射服务提供商,形成更具韧性的发射市场,避免“一家独大”或过度依赖单一技术。

四、对俄罗斯自身及全球航天格局的影响:

俄罗斯的市场损失:
经济影响: 火箭发动机,特别是高性能的RD系列,是俄罗斯航天工业的重要出口产品。停止向美国出口,意味着俄罗斯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市场和重要的收入来源。
技术影响力下降: 长期来看,如果美国成功开发出性能相当甚至更优的国产发动机,俄罗斯在高性能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光环”将有所减弱,其发动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全球航天力量对比的变化:
美国自主性的提升: 美国在克服这一挑战后,其太空发射能力将更加自主和安全,这有助于其在全球太空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他国警示作用: 其他国家可能会吸取教训,更加重视关键航天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供应链安全。

总结:

俄罗斯停止向美国提供火箭发动机,尤其是RD180,并非仅仅是一次商业合同的终止,而是地缘政治因素对关键战略技术领域影响的生动体现。它暴露了美国在航天领域存在的战略脆弱性,迫使美国加速了本土高性能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长期来看,这将可能推动美国航天工业的自主化进程,提升其国家安全和战略自主性,同时也可能重塑全球航天工业的格局。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次痛苦但必要的技术升级和战略调整的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问俄罗斯反向制裁,

一问任何操作都是美国赢麻木了

这类问题直接给结论

“美国赢麻木了”

美国公司已经抄底俄罗斯公司债了

赢的不得了了

user avatar

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中国键政网站上的群体虚假高潮

user avatar

骗了一群傻叉。人家spacex的发动机是自产的,强烈建议马斯克请俄罗斯人吃饭以示感谢。

从这件事可见,俄罗斯完了。在普京治理下,俄罗斯充斥着马屁精文化。像这样停供发动机,丝毫不能影响美国的航天业,反而会促进其最大竞争对手spacex的快速发展,从局外人的角度看,这个决策都是损己又利人。

补充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是马屁精文化。俄罗斯的航天业,因为长期缺乏国家资金投入,主要靠国际合作挣钱续命,像国际空间站 一网的卫星星座,再卖卖发动机啥的,勉强维持生存。这几年,以spacex为代表的美国新型航天企业异军突起,整个是把俄罗斯的近地轨道发射业务按在地上摩擦。现在战争状态下,你可以停止和欧美官方的合作作为报复,这很正常,但是民间的公司发射啥的,好不容易拉来的生意,不能停,你要挣钱维持生计。现在好了,一网的卫星已经上了发射架了,不发射了。这一弄,别说制裁了,就是正常的合作,谁还敢找你合作?罗戈津此人,为了一己私利,讨普京欢心,把整个俄罗斯航天业弄垮,这不是马屁精文化是什么。罗戈津一把下去,清空了spacex在近地轨道发射和通信卫星星座两个主营领域的竞争对手,我都怀疑他收了老马的钱。

user avatar

罗戈津真兄弟,这马斯克不得请罗戈津吃一顿.....只有ULA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SpaceX:我家火箭发动机自研自产

RocketLab:巧了,同上

诺格(轨道科学):巧了,+1

此时一名相貌未知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网友光头贝索斯表示BE-4发动机下个月一定能交付给ULA公司,并且否认了自己与贾跃亭有交情。

ULA公司CEO Tory Bruno听闻俄罗斯不再提供发动机面对记者采访说道:

你说蓝色起源

蓝色起源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涡轮泵方案了

改过吗啦

换汤不换药啊

你贝索斯什么的都在搞200吨级甲烷发动机

他能搞吗?搞不了 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不过玩笑归玩笑,如果不是奥巴马的改革让美国民营商业航天发展的这么好,现在真就一次性几亿美元的重型德尔塔和运力有限的安塔瑞斯硬撑了。

user avatar

马斯克:谢谢老铁的助攻(=^▽^=)。

user avatar

我敢说就算马斯克一辈子,像最近这种猛赢狂赢的赢麻时刻,都绝不多见

user avatar

罗戈津同志没买sx原始股我是不信的,以下是他最近几日的操作:

撤走法属圭亚那的联盟号技术人员,拒绝发射

取消Starlink目前最大对手OneWeb的拜科努尔发射,而且火箭卫星全都不还

停售RD180给ULA,并威胁让欧美用扫帚上天

每一个操作我都感觉有内幕,把全球客户都在往sx推,因为目前除了sx和长征火箭,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产品:

欧洲的阿丽亚娜6没有首飞,ULA火神发动机一直放鸽子 ️,宇宙神5依赖RD180发动机,也就是今天被制裁的这款,安塔瑞斯直接厂被扬了,其余的火箭要不就是贵的离谱要不就是运载能力小的离谱,用长征又有法律风险

这要不是股东能这么卖力地推客户?


至于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如果ULA再不要求蓝色起源加速其火箭发动机的交付,在剩余的24枚宇宙神5打完以后会被市场淘汰,因为没多少人愿意买4亿一发的德尔塔4

题外话,由于此次事件相关的石油,德国人决定减少化石燃料依赖,加速新能源布局,然后马斯克的柏林工厂光速过审…

user avatar

对太空网红SpaceX完全没影响,毕竟发动机全自产。要说有影响也是送生意笑着数钱,得感谢罗戈津。而对ULA之前买的RD180库存足够用到BE4完成了,实在不行就用RS68系列驱动的德尔塔四,贵是贵了点不过这时候御用(军方、NASA等)发射也不在乎了。SLS则用航天飞机主发动机(RS-25)加固体火箭,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也是工程学奇迹,推力大比冲高、很安全可靠多次重复使用。

诺格家则能玩固体火箭例如牛头怪系列,发射月球大气和粉尘探测器还吹起一只蛤留下那张著名照片。

其他的航天商例如蓝色起源、RocketLab等也自产发动机。

使用俄制发动机的宇宙神5和发射天鹅座货船的火箭都有能替代的产品。所以影响不是很大,大不了御用发射多花点钱而已。

苏俄发动机的优势在煤油机和毒发(肼与四氧化二氮)例如RD170系、RD253系,而现在的潮流是更环保而高效的氢和甲烷。傲慢的脑子不开窍只能忽悠不懂的人,还只会吃老本,RD170系列包括RD171、RD180、RD191等再战五十年,新一代的安加拉和叶尼塞火箭用的还是那些老玩意改改令人汗颜啊,多好的RD0120、RD701不用死抱煤油机,得罪欧洲无法用低纬度的法属圭亚那,而14年吞并克里米亚导致俄乌美合资的海上发射中止了,只有高纬度发射场。

再下去航天很快要被中国超过了,如果还是这么不思进取继续瞎折腾二十年那被印度跟上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没钱是搞航天的大忌,人才也会润走。

还有俄国卖的是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美国在这方面也有研究储备。AR—1和RS—84都是优秀的分级循环燃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只要给钱就能继续研制出来。分别对应RD191和RD180,比冲略低推力更大。

如果放宽一点不纠结比冲,土星5号的F1发动机拿出来改进推力更是能超过RD170,发展出F1A海平面推力达816吨而RD—170为739吨。SLS还考虑过开发F1B发动机作为助推器动力,所以不存在F1图纸丢了技术失传的事,纯属谣言。

如果实在有必要还能捡起当年研制一半的M—1氢氧火箭发动机,那是恐怖的巨兽基本型推力680吨真空比冲428秒。借助现代技术改进继续研制,真空推力超过200万磅力也就是907吨不是问题,甚至可以畅想直接改循环方式衍生出分级燃烧循环的M—2,就像燃气发生器循环的RS68为基础研制推力更大比冲更高RS83一样(参考前面图上RS83对于RS68的性能提升),搞不好真空推力超过1000吨!所以还是淡定点。

来对照一下俄方的RD-180参数吧

俄国研制中的新一代超重型火箭——叶尼塞(Yenisei)乃超重型火箭之耻,炒冷饭第一级用RD171,全煤油。而且箭体太细了通用核心级模块才4.1米,打不了超大直径载荷。整流罩膨大估计也难超6米,这就可惜了超过100吨的运力。

user avatar

基本算是虚空制裁了。

马斯克:罗戈津能处,给这么一波助攻。

空X,rocket lab,维珍: 我家发动机全自产毫无影响。

ULA:我家RD180全部到货了,暂时没有压力,就看蓝源BE4啥时候就位了。实在不行继续用Delta4把,贵点贵点,反正NRO和太空军有钱。

诺格:我家用固体火箭。

user avatar

俄罗斯出口美国的发动机型号是RD-180,由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生产,在美俄关系尚好的1997年,拿到美国的大合同:在2018年前,向美国提供101台RD-180发动机,每台单价仅1000万美元,考虑到向本国市场供应发动机几乎没利润,RD-180是使俄国航天巨头免于破产的重要拳头产品。

美国选择进口并不是自身技术原因,而是性价比确实不如俄国人,其实早在2014年,众议院已经通过了2019年前全面摆脱俄制发动机修正案,并且在持续研发(可能更多是翻冷战时期故纸堆),只是由于俄国人的东西性价比实在太高,美国人没办法避免真香定律,共和党一直都反对用俄国发动机,并且在行动上有未雨绸缪。

其实,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的制裁声明和美国NASA的回应比事件本身更有趣。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说:“我们无法为美国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火箭发动机。让他们用别的东西飞吧,比如他们的扫帚!”这明显是一种虚张声势。

而NASA的回应更是轻描淡写,压根没有提发动机的事情:“希望和俄罗斯航天局继续开展合作,以确保国际空间站的安全和持续运行。”

我感觉这个回应里既有对俄国制裁的不屑一顾,也多少反映出美国更担心另一个有空间站的国家,而不是经济凋敝、战事拖沓,又虚张声势的俄国人。

user avatar

看了一堆高赞答案,俄罗斯输麻了。

搞不懂啊,为啥之前美国一直要买俄罗斯火箭发动机啊,又贵又不好,美国人中有俄奸?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美国赢麻了。

哈哈哈

user avatar

完全没有影响,罗蹦床口嗨而已。

鉴于有些人看不懂中文又不愿意自己查,以下是目前美国现役(能用)火箭/预计今年内首射的火箭使用的发动机及其产地,不感兴趣可能跳过:

飞马座: 三级固推(美国)+可选第四级HAPS(美国)

金牛座: 四级固推(美国)

安塔瑞斯: 一级rd-181(俄国)+二级固推(美国)

米诺陶I: 一级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美国)+二级SR-19固推(美国)

米诺陶II: 一级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美国)+二级SR-73-AJ固推(美国)

米诺陶IV: 四级全固推(美国)

宇宙神5: 一级RD-180(俄国)+二级RL-10(美国)

重型德尔塔4: 助推级RS-68(美国)+一级RS-68(美国),二级RL-10(美国)

猎鹰9: 一级梅林1D sl(美国)+二级梅林1D vac(美国)

猎鹰重型: 助推级梅林1D sl(美国)+一级梅林1D sl(美国)+二级梅林1D vac(美国)

电子: 一级卢瑟福(美国/新西兰)+二级卢瑟福(美国/新西兰)

Launch One: 一级Newton3(美国)+二级Newton4(美国)

今年内准备首射的:

太空发射系统: 一级RS-25(美国)+二级RL-10(美国)

火神: 一级BE-4(美国)+二级RL-10(美国)

Starship: 一级raptor(美国)+二级raptor(美国)

现役的美国火箭中只有宇宙神5和安塔瑞斯需要使用俄国人的发动机。宇宙神5用美俄合作生产的rd180发动机,而宇宙神5已经准备退役,现在只剩下24发需要发射。据ULA CEO Tory Bruno,所有的RD-180已经交付完成。而美国也拥有rd-180的知识产权,即使万一发动机出现问题,也能在不需要俄国人的情况下进行修复。


而安塔瑞斯虽然使用俄国产的rd181,但他的一级箭体是乌克兰产的。有未经证实的信息称生产一级的工厂也已经被炸毁,即使俄国提供发动机,在可预见的未来实际上也没什么用。目前格鲁曼仓库里的安塔瑞斯足够天鹅座完成此阶段国际空间站的货运订单。而下一阶段,天鹅座估计能够转移到火神或者f9上执行(马一龙赢麻了,虽然NASA可能会对美国只能通过SpaceX发射而缺少冗余能力感到不大高兴)。另外格鲁曼也早已开始研究在美国国内生产安塔瑞斯,如果是真的极有可能会用洛克达因的发动机。

另外说个题外话,欧洲的织女星火箭上面级发动机用的也是和安塔瑞斯一级同一个生产商生产的rd843,目前不清楚欧洲有多少库存。

至于罗蹦床现在最需要担心的大概是俄罗斯自己的民用太空计划。本来roscosmos自从他来了之后,管理就变得一团糟,经费基本靠欧美通过合作项目(火箭发动机,iss)输血顺便拿一下国际订单,现在合作项目基本上都完蛋了,国际订单也估计要没了,那钱从哪来呢?

ps:连联盟号要用的燃料目前都是德国产的

ps2:米帝买俄罗斯发动机是政治产物,是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让前苏联火箭工程师吃饱饭,不去别的国家搞弹道导弹才买的,说白了就是输血,这个决定和具体发动机性能基本没有关系


user avatar

那马斯克真是非常感谢俄罗斯了!美国更加扶持SPACEX了!FAA快点发通行证,等着马斯克的星舰上天!!

user avatar

普京一部分资产是不是买狗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停止向美国提供火箭发动机,尤其是RD180发动机,将会对美国的航天事业产生多方面、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和成本上,也涉及到国家安全、国际合作以及美国未来太空探索的战略布局。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这些影响:一、对美国国家安全与航天发射能力的影响: 对现有发射任务的影响: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那番话的影响,争取说得透彻点,也尽量避免那种一本正经、冷冰冰的AI腔调。俄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最近放出话来,说要“停止向美国提供火箭发动机”。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挺多层面的东西,咱们一样样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美国在火箭发射上的“断供”危机。咱们得知道,.............
  • 回答
    俄乌冲突进入第五轮谈判,战场之外,市场传递出的积极信号不容忽视。尽管战火未熄,但交谈桌上释放出的停火希望,如同久旱逢甘霖,迅速在全球金融市场激起涟漪。欧洲股市集体上扬,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更是传来兑现升值的消息,这无疑为紧张的局势注入了一丝暖意。然而,在这些表面的利好之下,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关注.............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北溪2”项目的声明,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夕,释放了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信号。这些信号不仅针对俄罗斯,也针对欧洲盟友,以及美国国内的政治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俄罗斯的强硬警告与威慑: 直接的经济制裁威胁: “停止‘北溪2’项目”是美国对俄罗斯施加的、最直接且最具.............
  • 回答
    如何看待R星、暴雪等游戏公司停止向俄区销售游戏?R星(Rockstar Games)、暴雪(Blizzard Entertainment)等知名游戏公司停止向俄罗斯地区销售游戏,这一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影.............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媒体报道俄罗斯提出的“停火六条件”,其中五项要求写入乌克兰宪法,这无疑是一个牵动人心的重大信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理解其背后可能的含义、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关注的其他方面。一、 俄方提出的“停火六条件”究竟是什么?虽然报道中提及了“六条件”,但具体的细节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了解这六个.............
  • 回答
    俄罗斯宣布停止与日本就和平条约进行的谈判,这无疑是俄日关系近年来最重大的挫折之一,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俄罗斯做出这个决定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追溯到日本近期一系列的对俄不友好举动。自从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日本政府不仅迅速加入了西方国家对俄实施的严厉制裁行列,而且在政治和.............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停止日俄和平条约谈判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可能的考虑因素1. 领土争端与外交僵局 北方四岛(争议领土)问题:日俄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争议岛屿包括齿舞群岛和库页岛南部)是谈判的核心问题。俄罗斯可能认为日本在谈判中未能做出实质性让步,或.............
  • 回答
    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务公司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新增投资活动,这无疑在俄罗斯的能源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将是多层次、深远的,而且很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更为严峻。首先,从技术和生产能力的角度来看,这家公司在俄罗斯的业务范围很可能涵盖了钻井、勘探、油气开采设备提供、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等关键环节。它们在俄罗.............
  • 回答
    第三轮俄乌谈判结束,关于停火和停止敌对行动的相关问题仍没有实质性结果,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局面。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它所意味着的含义:1. 战争的持续与加剧的可能性: 短期内难以停止冲突: 最直接的含义就是,短期内战争不太可能停止。双方在最核心的停火和停止敌对行动问题上未能达.............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民间团体提出的对俄罗斯的“停火五点条件”,我需要先澄清一下,目前公开报道中并没有广泛流传或被乌克兰官方或主流民间团体明确、统一地提出的“五个”具体停火条件。通常,与停火相关的议题,都是围绕着俄罗斯军队的撤离、领土完整、战争罪追究、赔偿以及安全保障等核心关切来展开的。不过,我们可以从乌克兰民.............
  • 回答
    俄乌双方准备了一份有条件的停火撤军计划,这是否意味着俄乌冲突会告一段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简而言之,这份计划的出现是冲突走向的一个积极信号,但其最终能否实现“告一段落”,则取决于众多尚未明确的因素。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有条件停火撤军计划”的含义与潜在内容首先,我.............
  • 回答
    俄乌第二轮会谈于当地时间3月3日结束,双方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和临时停火达成一致,这无疑是谈判取得的积极进展。然而,要评估这轮会谈对局势带来的具体改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并且要认识到这些改变是初步的、有条件的,并且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这轮谈判可能带来的改变及其详细解读:一、 最直接的积极改变.............
  • 回答
    2022年2月28日进行的俄乌首轮会谈,确实是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其后续发展备受关注。当时乌克兰方面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立即停火”和“俄罗斯军队撤出乌克兰全境”。在分析这次会谈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一、 谈判的背景与动机: 俄方动机: 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
  • 回答
    看待俄乌谈判,尤其是乌克兰提出的“立即停火,撤出乌领土(含克里米亚)”这一核心诉求,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复杂性和背后蕴含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直接对话,更牵涉到国际法、国家主权、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人道主义危机等多重因素。乌方诉求的合法性与道义性:从国际法和国家主权的角度来看,乌克兰的诉求是.............
  • 回答
    关于阿勒颇突然停火,以及政府军同意反对派武装从包围圈内撤出,这背后牵扯到的美俄之间可能存在的“秘密交易”,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历史的视角、地缘政治的利益以及实时的战场态势都考虑进去。首先,我们得承认,叙利亚阿勒颇的战局,特别是东阿勒颇的围困,在突然停火前已.............
  • 回答
    日本政府针对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独立而宣布的制裁措施,虽然在具体内容上可能不如欧美国家那样严厉或全面,但仍然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对俄罗斯的象征性及外交影响: 国际立场的一致性: 日本此举是为了与西方主要国家(如美国、欧盟成员国).............
  • 回答
    据报道,乌克兰代表团成员透露,俄乌两国之间的谈判将于4月1日以线上方式恢复。这一消息无疑为饱受战火蹂躏的乌克兰人民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至于双方是否有望实现停火,情况依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何俄乌双方会选择通过线上方式恢复谈判。在经历了数轮面对面会谈未果,甚至出现外交僵局之后,线上谈.............
  • 回答
    拉夫罗夫的这番话,无疑给本已扑朔迷离的俄乌冲突局势又添了一层迷雾。他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方面在谈判上态度消极,而且似乎还在不断改变条件,这让俄罗斯感到不满。这当然也反映了俄方在当前阶段对局势的判断和立场。那么,目前俄乌两国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 回答
    2016年12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一项旨在就叙利亚阿勒颇停火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这项决议由新西兰、西班牙和埃及共同提出,呼吁立即对阿勒颇及其周边地区实施为期七天的停火,并允许联合国监测和协助人道主义援助的运送。然而,这项决议草案最终未能获得通过,因为它遭到了俄罗斯和中国的否决。这两个常任理事国给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