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权到底是“男女平权”还是“女性特权 ”?

回答
关于女权是“男女平权”还是“女性特权”,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很多人对于女权运动的认知误区。简单来说,主流的女权主义的核心追求是“男女平权”,而不是“女性特权”。 然而,在现实的讨论和实践中,这个界限有时会变得模糊,甚至被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曲解。

让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

一、女权的核心:追求“男女平权”

女权主义(Feminism)作为一个思想和运动,其根本目标在于挑战和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基于性别的社会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并且普遍对女性造成了压迫和限制。

历史根源:父权制下的不平等。 女权主义的兴起,正是对几千年父权制(Patriarchy)的回应。在父权制下,男性在社会结构、权力和资源分配上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被置于从属地位,被赋予特定的社会角色,限制了她们的自由发展和权利。例如,历史上女性长期被剥夺投票权、受教育权、财产继承权;在家庭和社会中,她们往往承担了主要的家务和育儿责任,却在公共领域缺乏话语权和发展机会。
核心诉求:消除性别歧视与压迫。 女权主义的核心在于揭示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它主张女性和男性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机会和尊重。这包括:
政治权利: 平等的参政权、投票权、担任公职的机会。
经济权利: 同工同酬、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不受性别限制的财产拥有和继承。
社会权利: 在公共领域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能够自由选择生活方式。
法律权利: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受基于性别的歧视。
人身安全与尊严: 获得免于暴力、性骚扰和性剥削的权利,维护自身身体自主权和尊严。
“平权”不是“均等”的机械复制。 需要理解的是,“男女平权”并非简单地要求男女在所有方面都一模一样。它承认个体差异,但强调的是在法律和社会制度层面,不应因为性别而产生不平等的待遇或限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纠正历史遗留的系统性不公,可能会采取一些“积极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或“矫正性行动”(Corrective Action),例如在某些领域设定一定的女性比例目标,但这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实质性的平等,而不是为了赋予女性“特权”。

二、为什么会出现“女性特权”的误解?

尽管主流女权主义的目标是平权,但确实存在一些现象或观点,容易让一些人产生“女权等于女性特权”的误解。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对女权运动某些具体诉求的片面解读:
反性骚扰和性别暴力: 当女权主义者极力倡导反对性骚扰、性侵犯,并呼吁对施暴者严惩时,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袒护”女性,让她们在某些情况下免于责任或获得不公平的优待。然而,这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女性免受伤害,并追究施暴者的责任,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基本的安全和尊严。
争取特殊保护: 历史上,在某些方面,例如孕期、哺乳期女性的权益,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法律或政策安排。这些安排往往是基于生理差异的考虑,是为了保障她们的健康和基本权益,而非赋予普适性的特权。如果被片面地解读,就可能被视为“照顾女性”。
挑战传统观念: 当女权主义者挑战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特权(例如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应承担家庭经济重担等),并要求男性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时,一些习惯了旧有模式的男性可能会感到“被剥夺”了“应有的地位”或“特权”,从而反感并将其解读为女性想要特权。

2. 个体行为与运动本身的混淆:
任何社会运动都可能包含一些激进或极端的声音,或者有些参与者可能并非完全理性和公正。个别女性可能利用“女权”的旗号来谋取私利,或者表现出攻击性或排斥男性的言论。这些个体行为不应被代表整个女权运动,但它们确实会误导公众的认知。

3. “逆向歧视”的担忧:
当女性在某些领域取得进步,例如在教育或某些职业领域女性比例有所提升时,一些男性可能会产生“逆向歧视”的担忧,觉得男性因此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种担忧有时是真实的,有时也是对平权运动的一种误读。真正的平权应该是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凭自身能力获得成功,而不是简单地将过去的劣势方置换到优势方。

4. 对“父权制”的反思不足:
很多人并没有深入思考过父权制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对男性和女性各自造成了哪些局限。他们可能只看到了女性在某些方面寻求改变和获得权益的努力,却忽略了这些改变是为了打破对所有人都不利的僵化模式。

总结:

主流的女权主义,毫无疑问,是为了追求“男女平权”。 它的目标是消除基于性别的压迫和歧视,让每个人,无论性别,都能享有同等的权利、机会和尊严。

之所以会有“女性特权”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

对女权运动具体诉求的片面、狭隘的解读。
混淆了纠正历史不公与创造绝对“优待”之间的界限。
个体激进言行被放大,代表了整个运动。
对父权制系统性问题的认知不足,以及对改变带来的挑战感到不适。

理解女权,关键在于回归其核心——“平权”。这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社会进程,需要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不断推动制度和观念的进步,最终实现一个更公正、更包容的社会。它并非要让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而是要让所有人在起点和过程中都享有公平的待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号称的是前者,但实际上的内涵是后者。

user avatar

都不是,女权的"权"字很骗人,女权的本质是女性本位的利益,男性永远只是女性仇恨的对象。

user avatar

我就贴一段女权起源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精彩历史吧:

在加州理工学院给一年级学生上完课的几年后(讲义作为《费曼物理学讲座集》已经出版),我收到一封信,信来自于一个主张男女平等的组织,信中我被指责为歧视妇女者,原因出自于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在讨论速度的微妙之处时,涉及一位被警察罚款的开车的妇女。讨论的是关于她开车有多快,以及她如何引经据典来反驳警察对速度的定义。信中说我让这位妇女看起来非常愚蠢。

他们反对的另外一件事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讲的一个故事。那时,爱丁顿刚刚发现星星从产生氦气的氢燃烧核反应中获得能量。他讲到在他完成这项发现的那个晚上,他和他的女朋友坐在一起。她说, “瞧,闪烁发亮的星星多么漂亮!”对此他回答道,“是啊,可是此时,我是世界上惟一能懂得这些星星是如何闪烁发亮的人。”他是在描述完成一项新发现时的一种奇异的孤独感。

这封信声称我是意指妇女没有能力来理解核反应。

我认为去回答他们的指责实在没有意思,于是,我回了一封短信:“你们这些人,别给我找麻烦!”

不用说,这一招儿不怎么灵。另外一封信又来了:“你对我们 9 月 29 日的信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之类,之类。信中警告说如果我不让出版者修改他们的反对之处,会让我吃不了兜着走。

我没有理睬这封信,把它忘在脑后了。

大约一年左右以后,因我的那本《物理学讲座集》,美国物理学教师协会授奖予我,并邀请我在他们的旧金山会议上作报告。我妹妹乔安住在保罗奥塔——距旧金山开车一小时——所以头天晚上我住在妹妹家,然后我们一起去开会议。

在往报告厅走去的路上,我们看见一些人站在那儿向每一个进去的人散发传单。我俩一人拿了一张,我瞟了一眼。传单上面用大字写着“抗议”,然后是我收到的那些信的摘录以及我的答复。结尾是大大的几个字:“费曼,歧视女性的猪猡!”

乔安突然停下来跑了回去;“这些挺有意思,”她对一个抗议者说,“我想多拿点儿!”

她追上我后,说,“哈,不得了,理查德,你干什么事了?”

我们边往厅里走,我边告诉她此事的始终。

在厅的前面靠近讲台的地方,站着两位来自美国物理学教师协会的著名女士。一位是协会妇女事务的负责人,另一位是菲·艾仁伯格,我在宾夕法尼亚州认识的一位物理学教授。她们看见我在朝讲台走,身旁的这位女士握着满满一把传单在跟我讲话。菲走到我妹妹面前说,“你知道吗?费曼教授有一个妹妹,他鼓励他妹妹学物理,她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我当然知道,”乔安说,“我就是他的那个妹妹!”

菲和她的助手向我解释这些抗议者是一个小组——出乎意料的是,领头的却是个男人——这些人总是在柏克莱举行的会议上制造麻烦。“我们会坐在你的两旁以示我们的团结,你讲话之前,我将讲几句话以平息这些示威者。”菲说。

在我的报告之前有另外一个报告,于是,我有点儿时间来思考一下说什么。我谢绝了菲的好心。

当我站起来准备讲话时,有一半的示威者走到了报告厅的前面,游行到讲台下面,高高举着大牌子,喊着,“费曼,歧视女性的猪猡!费曼,歧视女性的猪猡!”

我开始讲话,告诉这些示威者, “我对你们来信的短短答复,把你们不必要地带到这儿来,为此,我感到抱歉。要提高妇女在物理学领域里的地位,人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教科书中出现的一些琐碎错误上——如果你们想把它们称为错误的话——有远比这更重要的东西。不过,不管怎么样,你们来了也好。因为妇女在物理领域中确实受到歧视和偏见,你们今天在这里正好提醒我们这些问题的确存在,并且有必要改变它们。”

那些示威者们面面相觑,高举着的大牌子慢慢落了下来,就像风逝去时掉下的船帆。

我继续说: “虽然美国物理学教师协会因我的教学而授奖予我,但我必须承认我并不会教书,因此,我对教学不敢妄加评论。代之,我愿意讲一些听众中的妇女们尤其感兴趣的话题:我想谈谈关于质子的结构。”

抗议者们把示威牌子放下走掉了。后来,接待人告诉我那个小组领头的男人和小组里的示威者们从来未被如此轻易地击败过。

我的报告结束后,抗议者中有些人走上前来,逼问我关于那个开车的妇女的故事。“为什么那必须是个女司机?”她们说,“你是在含沙射影所有的妇女都是很坏的司机。”

“但是这位妇女让那警察显得很坏,”我说,“你们为什么不关心关心那个警察?”

“警察本来就是坏人!”一个示威者说,“他们都是猪猡!”

“但你们是应该关心的,”我说,“我忘了提故事中的那个警察也是个女的!”


——《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理查德·费曼

user avatar

你说日本二战时期要的是“大东亚共荣”,还是“日本统治欺压整个亚洲”?

美国作为世界警察,他们要打一个国家,都会找理由说“你在威胁世界和平,所以我要打你”,你信吗?美国是真的为了维护世界秩序,还是说美国本身就是个恐怖主义头子?

你说女权要的是男女平权?我看女权主义者自己都不信。

user avatar

当然是特权,否则直接可以说追求男女平等。

她既然都已经说了,她追求女权,你还非要自我洗脑,说人家追求男女平等,这不是新时代阿Q吗?

如果女权等于男女平等,那基于男女平等的概念,男权肯定也就等于男女平等。

所以她支持女权,你支持是男权,你俩是能殊途同归的。

可是她要自己支持女权,却又反对你支持男权。这双标的背后,你还看不出来在玩弄什么心机吗?

不外乎就是污名化pua嘛!

她既然都玩儿双标了,你还相信她是要争取男女平等吗?

user avatar

我国早期的目标是男女平权。

但是现在的女拳甚至不止于女性特权,而是强调仇视国内男性了。

比如某瓣交相称赞的,随机把男宝宝扔下楼的那个,一个路人小孩子,有什么错呢?

但是在女拳眼里,生来的性别,就是原罪,就必须要消灭。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这有多荒谬,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人都有爸爸,母亲的孩子也有一半的几率是男性,男性就是原罪?

但是女拳们就把性别跟什么堕胎女婴扯在一起,于是全中国的男人居然都欠她们了。

冤有头债有主,你爸对你不好,你去跟你爸对峙;

光棍村真的堕胎女婴,男女失衡,那活该他们去打光棍;

什么时候大部分遵纪守法,道德良好的人,要为了一些极端现象背上原罪了?

凭什么要全社会正常工作生活的男男女女,为性别对立的极端思想买单?

就凭登子经费给的多?就凭极端思想的嗓门大?就凭某些阵地的屁股歪?

日你们大爷。

user avatar

早年间我去过百度贴吧三大邪教之一的女权吧

有一个帖子就是问,你为什么要成为女权主义者

几乎所有的楼层都是在强调一点:为了自己的利益

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到底是平权是特权,根本不重要

比如她们想跟男性工作者“同酬”时,她们会强调男女都一样

比如她们不想跟男性工作者“同工”时,她们会强调男人就应该多劳,女性就应该被照顾

比如公婆想要丈夫和小姑子平等继承财产的时候,她们会强调“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比如爹妈想要把财产给自己弟弟继承的时候,她们会强调“子女都享有财产继承权”

平权、特权什么的,只是她们抛出的烟雾弹,我们这些理性直男对着烟雾辩经,有意义吗?

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儒家的框架里,对道德进行讨论,没有意义,而是应该学法家,立好规矩,人人按照制度做事儿。再次引用那个12W评论的回答

谈恋爱靠感性,结婚靠理性,黑白分明清清楚楚,要以立法的心理看待婚后的一切关系,容不得半点模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