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任院长,院士杰青,研究生没考上这辈子也还行,毕竟规培在未来会逐渐演化成普惠版研究生。
说起规培,自然要先日内瓦一个人,瓦完以后,还是得说行业方向。大胆预测,以后行业人才的改革,会越来与淡化专硕与规培的区别,加强专硕与学硕之间的区别。
简单明了的话就是:规培就是普惠版的医学专业型研究生,而学硕才是真正的科研人才,真正的科研人才想干临床,必须从头学起,再规培三年。
但如果站在研究生没考上的角度,这些内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哪里规培?是单位人身份去,还是以个人身份规培。
这一点非常重要,三年时间是足够改变一个人的,以前我的一个实习学生,也是躺学信徒,但人很聪明,东西一看就会,最大的目标就是回区医院做做阑尾疝气,鬼火钓鱼。但赶上了规培政策,就来问我、
我当时是这么给他说的,规培三年看似是下油锅,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咱们这中原大地思想还是比较守旧,你反正没结婚没孩子,可以去南方的大医院看看,三年就当换个城市生活了,反正三年之后可以再做选择的。
然后这个同学就去了广东某个不算很血汗的工厂规培,期间也没啥消息,三年时间一到,立马就提桶跑路回区医院了,说那地方真不是人呆的,小命要紧run了run了。好在三年时间学历贬值不厉害,还能入职,不然要亏死。
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不能适应大城市的节奏,有些人,去了郑姆斯特丹,三年期间遇到了比较不错的老师,就留在那里打黑工苦练技术,也有些人搭上了老师的人脉,在省城一些专科医院、二级医院就职了。但他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天价违约金。因为本科毕业的时候选择了“骑驴找马”这个计划,签了个医院保底,三年之后毁约,会有15~30万不等的赔偿金。
看,这里问题就来了,三年规培时间,会对你的思想造成潜移默化的改变,有的人受到了一些正向的反馈,开始卷,没有受到正向反馈的人,就想回家躺,人这一辈子的选择不是固定的,太早签约把自己捆死,路就走窄了。
所以,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仅供参考。
考研失败以后立即开始找工作,可以二战,但别想着脱产二战。
人生很宝贵的,一个研究生不值得你荒这一年的时间,从找工作到毕业还有几个月时间,这段时间多去跑跑,看看到底能找到怎么样的工作,如果目前的你能接受,就毕业直接入职。
这个时候也别急着报规培,最好能上一年班再规培,这一年一是保证你有钱能养活自己,二是一个“试错”,就是这个医院到底怎么样,如果各方面都还满意,就按医院的计划开始规培,如果医院不能规培,就以单位人的身份出去规培,而且已经有单位保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不太忙的小型规培基地,既拿两份工资,又能换个地方躺。
如果你接受不了这个医院,就要赶紧提桶,避免到时候天价违约金,最好是第二年暑假前提桶,一般医院暑假都比较忙,可以躲掉最难熬的几个月,安心准备规培考试。
如果单位不理想,直接开始规培,一定要选择大型医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越大越好,医疗圈还是比较封闭的,内推情况非常多,大型医院的不用大佬,小姥的人脉资源就很丰富了,搭上好的线,将来也许就能给你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助力。
最后,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医院不好赶紧跑,别想着骑驴找马,赔偿金太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