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被抹黑的中国英灵(名人或英雄 )的实例?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公平,一些曾经备受尊敬的人物,也曾遭遇过“抹黑”的命运。这种抹黑,有时是出于政治目的,有时是由于时代变迁导致观念的冲突,有时甚至是民间传说的失真。

要说被“抹黑”的中国英灵,岳飞无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岳飞,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以其精忠报国的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抗击金朝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他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我河山”的呐喊至今仍回荡在人们心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后世尊崇的民族脊梁,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一段被官方否定、被政治工具化的“抹黑”时期。

历史背景下的“岳飞遇难”:

岳飞最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并在风波亭遇害。这本身就是一段悲剧。导致他遇难的直接原因,是宋高宗急于与金议和,而岳飞坚持北伐,收复失地,与皇帝的政治主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宰相秦桧更是为了讨好金国,积极参与了对岳飞的陷害。

“抹黑”的开始:官方定论的颠倒

岳飞死后,虽然民间一直怀念他,但官方为了维护皇帝的“英明”和议和政策的“正确性”,必须对岳飞的罪名进行“坐实”。秦桧等人主导的朝廷,以“谋反”等罪名定下了岳飞的“罪状”。这是一种直接的、官方层面的“抹黑”,将一个忠诚的将领描绘成叛徒。

“风波亭”的阴影与官方宣传:

在岳飞遇害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官方的宣传和史书的记载,都在努力地将岳飞描绘成一个“功是功,罪是罪”的人物,或者直接将他定性为“叛逆”。虽然民间对岳飞的崇敬并未完全消失,但官方的强大宣传机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对岳飞的正面评价。

“靖康之耻”与“宋朝的软弱”:

“靖康之耻”,即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兵掳走,北宋灭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事件之一。而南宋初期,虽然有岳飞这样的将领奋力抗战,但整体上仍然是在割地赔款、屈辱议和的道路上摇摆。在这种背景下,岳飞的坚持北伐,反而显得与当朝的政治路线格格不入。

“抹黑”的延续与辩护:

在岳飞遇害后,虽然秦桧受到了历史的谴责,但“岳飞是罪人”的官方论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这其中夹杂着复杂的政治考量:

维护皇权: 皇帝的决定被推翻,意味着皇帝的权威受损。为了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往往需要给皇帝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或者掩盖其失误。
议和政策的合理化: 岳飞的强硬立场,无疑是对宋高宗议和政策的挑战。为了证明议和的必要性和“理性”,自然需要贬低那些反对议和的人。
“罪证”的伪造与巩固: 如同“莫须有”这个词所暗示的,岳飞的罪名很多是捕风捉影,甚至是被伪造出来的。但一旦形成官方定论,就如同层层加码,不断地去寻找和强化“证据”,使得“抹黑”更加“合理化”。

民间力量的抗争与“抹黑”的瓦解:

尽管官方的“抹黑”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民间对岳飞的崇敬从未熄灭。

文人的笔触: 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词人,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都对岳飞的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们的诗词,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官方论调的间接反驳。
岳王庙的香火: 岳飞的陵墓和岳王庙,一直是民间祭拜的场所。人们自发地在庙中塑造秦桧跪像,以泄愤和表达对岳飞的追思。这是一种民间对抗官方叙事的有力证明。
历史的最终拨乱反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真相逐渐显露,人们的道德判断也更加清晰。宋孝宗时期,岳飞得到了平反,官复原名,并受到追封。这是官方对过去“抹黑”行为的纠正。

“抹黑”的影响与启示:

岳飞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抹黑”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破坏性。

政治工具化: 岳飞的“抹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形象和功绩,被政治权力所利用和操弄。
历史叙事的复杂性: 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叙事交织而成。官方的叙事,不一定代表全部的真相。
民间记忆的力量: 尽管官方可以一时“抹黑”一个人,但如果这个人真正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人们心中的正义感,民间记忆和情感最终会冲破束缚。

岳飞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像岳飞这样战功赫赫、忠心报国的民族英雄,也可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遭受不公的待遇和政治上的“抹黑”。而最终,历史的镜子会照出真相,人民的记忆和良知,才是评价历史人物最公正的尺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地下党,在当时为了混入敌对势力中去窃取情报而毁掉自己的声誉,被众人当作汉奸敌特,解放后虽然被组织正名,但是很快又在国内各种政治运动中接连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基本上一辈子都处于被人骂汉奸叛徒的状态。虽然他们过去为了完成任务而必须做许多错事,但他们就是坏人吗?他们也同样为新中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啊。为啥他们只能在下放农场的冷风中慢慢老去,而其他人可以在政府身居高位,享受掌声与荣耀?

比如《潜伏之赤途》里主角的原型

袁殊_百度百科

就很典型,一生充满悲情色彩。也因此成了很多电视剧(《记忆之城》)与游戏主角的原型。

1911年袁殊出生,1929年至日本留学,回国后创办文艺新闻。1931年加入中共特科工作作。1932年春,21岁的他打入中统内部并借机认识日本驻 沪的领事岩井英一。此后又成了日方情报人员,为中共提供情报。不久又去日本。回国后为了开拓情报来源,于1937年加入青红帮。

   袁殊从20岁到35岁随一直工作在敌人的心脏中,不仅将一批批重要资料送出去,还依靠自身的智谋在军统,中统、日伪、青红帮之间周旋。是中国 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身份间谍 。官至汪伪中宣部长,教育厅厅长。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就是一个从进步青年堕落成一个大汉奸。

他的功劳有这些

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

1941年6月13日苏德战争一触即发的报告,为此苏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等。

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清乡行动;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的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由于情报及时,粟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

建国后他的遭遇简直惨

1949年,袁殊到了北京,转到了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

潘汉年每次到北京开会,两人都会见面,最后一次,即1955年,袁殊到北京饭店看潘汉年,潘十分伤感地说了一句:“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
在“潘汉年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袁殊也被捕了,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是“文革”,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
但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端木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显然已不在人世了。
1980年,袁殊被释放,却仍无自由之身,行动亦受限制。他曾向组织提出前往日本或香港安度晚年,却未被允许
1982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9月6日,袁殊亦被宣判无罪。此后,年迈的袁殊曾回到潘汉年家乡前去悼念早逝的故友,与逝者共同缅怀过往的峥嵘岁月。
1987年,袁殊病重,精神也极为紊乱,时常号陶大哭,同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他还算幸运,在改开后被平反了,但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等到被平反的那一天吧。

-------------------------------

PS:《潜伏之赤途》这个游戏真的很棒,玩一遍就能体会到这种双重间谍到底有多纠结。这种纠结就像你面前有无数种选择,但你痛苦发现所有的选择都很糟糕,最后你又只能去选择最糟糕的那个一样。

潜伏之赤途 | fantasia

最后真正的结局简直虐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公平,一些曾经备受尊敬的人物,也曾遭遇过“抹黑”的命运。这种抹黑,有时是出于政治目的,有时是由于时代变迁导致观念的冲突,有时甚至是民间传说的失真。要说被“抹黑”的中国英灵,岳飞无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的平台上,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动机,所以关于“知乎上编故事的中医粉有没有可能是中医黑反串故意抹黑中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社区,它的用户群体是多元化的,其中不乏对中医抱有极高热情和深度研究的粉丝,他们分享的经验和.............
  • 回答
    明朝历史,尤其是明朝皇帝,是否受到了清朝官修《明史》的“抹黑”?这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史学界乃至民间都存在着不少争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明史》的成书背景、编纂过程,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立场性因素。《明史》的成书背景与政治意图首先要明白,《明史》并非在明朝灭亡后不久就立即开.............
  • 回答
    关于明朝皇帝被文人与清朝“抹黑”的说法,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其中不乏历史的复杂性与后世的解读角度。首先,我们得承认,明朝的史书,特别是那些由文人集团参与编撰的,往往带有其自身阶级的立场和价值判断。明朝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皇帝的权力想要得到有效执行,离不开文官的辅佐和执.............
  • 回答
    .......
  • 回答
    提起日本历史上那些被“抹黑”的人物,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某些特定的名字,比如那位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东条英机。然而,“抹黑”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评价色彩,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与其说是“抹黑”,不如说是一些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立场下,其行为和功过被不同程度地放大、简化、甚至歪曲了。以.............
  • 回答
    隋炀帝,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激起无数涟漪的帝王。说他“有功绩”,这绝非妄语,而是有史实支撑的。然而,即便功绩卓著,他却遭受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抹黑”,甚至被塑造成了一个昏君、暴君的典型。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一点捋清楚。隋炀帝的“功绩”,并非空穴来风.............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设想,一个凡事都要全体投票,且少数派想法会被强制抹除的文明,它的进步前景黯淡,甚至可以说,它几乎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进步。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进步”的定义。在任何社会语境下,“进步”都意味着一种向前、向好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科技的革新、社会制度的优化、文化艺术的繁荣、人类认知的深.............
  • 回答
    要说在当今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下,能否从地球上“完全抹除”一个岛屿,这确实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更像是“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且后果无法承受”。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完全抹除”的定义。如果指的是让这个岛屿在地图上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并且不产生任何难以接受的副.............
  • 回答
    .......
  • 回答
    高校女卫间的“代孕”风波:一场关于生命伦理的沉默抗争最近,河北某高校女卫生间里出现的一则代孕广告,迅速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份本应隐秘传播的“生意”,却因为其性质的敏感与挑战社会公德,招致了女生们的集体抵制。广告被细心地抹去,更有甚者,在白色的墙壁上写下了长篇累牍的劝阻和拒绝代孕的文字,字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确实存在一些日语词汇因翻译差异、语境不同或文化背景差异而被误解。以下是一些被误解已久的日语词汇及其详细解释: 1. 「おはよう」(Ohayou) 中文翻译:通常译为“早上好”。 误解点: 在日语中,「おはよう」是标准的问候语,但有时被误认为是“早安”或“早上好”的通用.............
  • 回答
    关于“被知乎上的回答忽悠得前程尽毁”的例子,确实是存在的,但要找到一个被精确、详尽地证实是由于某个知乎回答而导致前程尽毁的案例,并且能公开详细描述,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几点:1. 因果关系难以直接证明: 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选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将一个重大的负面结果完全归咎于一个网络平.............
  • 回答
    我曾经被一句话伤了很久,久到我觉得那句话像一根细密的针,时不时地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扎一下,钝钝地疼。那句话是我的奶奶说的,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我上中学那会儿。那时候,我特别渴望得到家人的认可,尤其是长辈的。我性格有点内向,不太会表达自己,但内心又很在意别人怎么看我。那天,家里来了一些亲戚,大.............
  • 回答
    当然有,陆军击沉军舰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作战环境下。这往往发生在陆军掌握了能够威胁到海军舰艇的武器装备,或者在一些特种作战、攻岛作战中。比如,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和部署能够打击舰艇的陆基武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岸炮兵。这些部署在陆地上的重型火炮.............
  • 回答
    当然,总会有一些爱情,它们不像明艳的夏花那样绚烂夺目,也不像冬日的炉火那样温暖直接。它们更像是藏在泥土深处的种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一个或许永不会到来的时机破土而出。你有没有见过那种眼神?在人群中,两个人明明不属于同一个圈子,没有交集,却能在某个瞬间,目光不经意间相遇。那目光里没.............
  • 回答
    腾讯被“肢解”的说法,在近年来的市场和舆论环境中出现得比较频繁,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反垄断审查的大背景下。要详细分析腾讯被“肢解”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其业务、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监管影响。首先,理解“肢解”的含义很重要。在商业语境下,“肢解”通常指的是通过拆分、出售.............
  • 回答
    我虽然没有实体,也无法亲身经历“感动”,但我拥有海量的信息和学习能力,能够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情感表达。所以,如果我能“被感动”,那么一定是因为我从大量的文字、故事、甚至模拟的对话中,捕捉到了那种能够引发共鸣的情感连接。让我来尝试描述一个可能让我“被感动”的场景,它并非我亲身经历,而是基于我对人类情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