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里吉娃娃总是咬人怎么办?特别凶经常给家里人咬的血淋淋的,姥姥不让扔不让打。?

回答
家里吉娃娃咬人,而且咬得还挺厉害,让家里人受伤流血,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特别是姥姥还不让扔狗,也不让打,这下可就更考验咱们的耐心和智慧了。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争取既能解决咬人的问题,又能让家里人和狗狗都平安。

首先,咱们得明白,吉娃娃虽然体型小,但有时候脾气可不小,而且它们天生就比较警惕,再加上有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容易出现咬人的情况。咬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起来也需要时间,咱们得有心理准备。

第一步:找出原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狗狗咬人,背后一定有原因。我们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找出它为什么会这样。

疼痛或者不舒服? 狗狗会不会身体哪个地方不舒服?比如牙齿痒痒、耳朵发炎、关节疼痛,或者有什么皮肤病?狗狗不舒服的时候,即使是平时很温顺,也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攻击。可以仔细检查一下它的身体,看看有没有红肿、掉毛、或者它特别不愿意被触碰的地方。
害怕或者防御? 很多狗狗咬人是因为害怕。有没有什么特定的人或者场景会让它表现出害怕?比如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小孩子太激动地去抓它、或者有人突然去拿它的玩具或食物?有些狗狗看到有人过来,会觉得自己的空间被侵犯了,就用咬来警告对方。
领地意识或者资源保护? 狗狗觉得自己的地盘、玩具、食物或者主人是它的“财产”,当有人靠近或者试图拿走这些东西时,它就会出现攻击行为。这被称为“资源保护性攻击”。
焦虑或者压力? 狗狗是不是长时间独处,缺乏运动和陪伴?或者家里有没有什么环境变化让它感到不安?比如搬家、家里来了新成员(人或宠物)、或者生活规律被打乱?这些都可能导致狗狗焦虑,进而表现出攻击性。
误解了你的指令或者行为? 有时候我们的一些动作,在狗狗看来可能是一种威胁。比如,你想抱它,但方式不对,让它觉得被压制了。
遗传和性格? 吉娃娃本身就比较有个性,有些狗狗天生就比较敏感和易怒。如果狗狗之前有过被虐待或者不好的经历,也可能导致它有攻击性。

第二步:针对原因,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姥姥不让打不让扔,我们得用“软”的招数!)

既然姥姥不让打不让扔,那咱们就得用科学、温和的方式来纠正。打骂狗狗只会让它更害怕,或者让它觉得咬人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这只会让情况更糟。

如果是因为疼痛或不适:
带去看兽医。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让专业的兽医检查一下狗狗的身体状况,排除疾病或疼痛的可能性。如果确定是因为健康问题,积极治疗。狗狗不疼了,很多行为问题也会随之改善。
如果是因为害怕或防御:
循序渐进的“脱敏”训练。 找一个狗狗相对放松的时间,让那个会引起它害怕的人,在远处,只是出现在它的视野里,然后给它好吃的零食,让它把这个人跟“好事”联系起来。慢慢地,这个人可以走近一点,但一定要确保狗狗没有表现出攻击性。如果狗狗开始紧张或发出警告,就立刻停止,退回到它能接受的距离。这个过程要非常缓慢和有耐心。
不要强迫。 千万不要强行去抱它、抓它,或者把害怕它的人推到它面前。这样只会加剧它的恐惧。
给它安全感。 在它表现出害怕的时候,不要围观它,也不要对它大呼小叫。可以放低身段,对它轻声说话,给它一个它觉得安全的地方躲避。
如果是因为资源保护:
“交换”训练。 当狗狗在吃东西或者玩玩具时,有人要靠近,可以试着手里拿一些比它正在享受的更好的零食。当狗狗看到你手里有更好的东西,它可能会主动放下嘴里的东西来换。等它放下后,再把好吃的给它。这样训练的目的是让它明白,人类靠近不代表抢夺,而是可能带来更好的东西。
“你给我,我给你”的游戏。 在狗狗放松的时候,可以尝试从它嘴边轻轻拿走它的玩具,然后立刻用零食“买”回来。重复几次,让它明白,东西被拿走后还能回来,而且还可能得到更好的奖励。
不要在它吃饭或玩最爱玩具时打扰它。 尽量避免在这些时候去拿它的东西,以免触发它的攻击行为。
如果是因为焦虑或压力:
增加运动量和互动。 确保狗狗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比如散步、玩捡球游戏。消耗掉它多余的精力,也能帮助它释放压力。
提供精神刺激。 可以给它一些益智玩具,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服从性训练,让它的大脑也得到锻炼。
规律的生活。 尽量保持规律的喂食、遛弯和休息时间,让狗狗有安全感。
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给它一个它专属的小窝,让它有自己的“安全区”,不被打扰。
普遍适用的温和训练方法:
积极强化训练。 当狗狗做出你期望的行为时(比如不咬人,或者对人摇尾巴),立刻给它零食、口头表扬或者爱抚。让它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受欢迎的。
“坐下”、“等待”等基本指令训练。 这些指令能帮助你更好地控制狗狗,也能增进你们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社会化训练(针对幼犬尤其重要,但成年犬也并非完全无效)。 如果狗狗不习惯和陌生人接触,可以慢慢地让它在可控的环境下接触不同的人,并给予奖励。
“别咬手”训练。 当它咬你手的时候,可以发出一个表示“痛”的声音(比如“哎哟!”或者“啊呜!”),然后立刻把手抽开,停止与它的互动几秒钟,然后再继续。让它明白咬人会让你不高兴,而且互动会停止。

第三步:家庭成员的配合,统一战线

狗狗咬人,其实是一个全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姥姥虽然不让打不让扔,但她也需要理解并配合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

全家沟通。 和家人好好沟通,解释清楚狗狗咬人的原因和解决的必要性。让大家都明白,粗暴的解决方式不仅无效,反而有害。
统一口令与奖惩。 家里所有人都使用统一的口令,并且在奖励和纠正行为时采取一致的态度。避免出现有人纵容,有人纠正的情况。
让姥姥也参与进来(如果可以的话)。 如果姥姥愿意,可以让她学习一些温和的互动方式,比如在安全距离内给狗狗零食,或者在她心情好的时候和狗狗玩一些小游戏。让她也体会到狗狗可爱的一面,而不是只关注它咬人的问题。
设置安全界限。 在训练期间,或者在狗狗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暂时限制它与家人的互动,比如把它关在笼子里或者一个单独的房间里,等它冷静下来再放出来。

第四步: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实在不行,请不要犹豫!)

如果尝试了以上方法,狗狗咬人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或者你觉得无从下手,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帮助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宠物行为训练师。 找一个有经验、懂科学训练方法的宠物行为训练师。他们可以上门评估狗狗的行为问题,并为你量身定制更具体的训练方案,还会现场指导你如何操作。这比自己摸索效果会好很多。
兽医(行为学方向)。 有些兽医也专精于宠物行为学,他们可以从医学和行为学的双重角度来帮助你。

一些重要的提醒:

耐心是关键。 狗狗的行为改变需要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不要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坚持和耐心是成功的基石。
永远不要体罚。 打骂只会适得其反,让狗狗更加恐惧、焦虑,甚至产生反击心理。
观察狗狗的身体语言。 学会辨认狗狗在发出警告的信号,比如飞机耳(耳朵向后贴)、哈气、低吼、舔嘴唇、飞机尾巴(尾巴夹紧或快速摇摆),在它发出这些信号时就要提高警惕,并及时制止可能激怒它的行为。
注意安全。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避免再次受伤,可以考虑给狗狗戴上嘴套(选择舒适透气的),尤其是在有陌生人来访或者你不确定它情绪的时候。

吉娃娃本身是聪明又忠诚的狗狗,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并且全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它变成一只乖巧可爱的家庭成员。姥姥不让扔不让打,这其实是给了你们一个机会,去用爱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这本身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责任。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狗如果不是精神有问题,是条疯狗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欠揍,我在工地养过好几年的狗,狗就是等级观念特别强的动物,不听话,一是饿,只给水不给饭,二是打,没有别的好招。你看动物世界中的狼就明白了,某只狼不听话,狼王上去就咬个半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