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是从哪个年代开始把官员称为大人的?

回答
在中国古代,“大人”这个称呼的使用,并非始于某个确切的年代,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侧重点。

早期称呼的模糊与演变

在更早的时期,比如夏商周,人们对官员的称呼可能更加多元化和具体化。例如,有“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名称直接用来称呼官员。但同时,一些尊称也已经开始出现。

周代: 周代的贵族和官员体系相对成熟,“卿”、“大夫”、“士”等爵位和官职名称更为普遍。但对于地位非常崇高、德高望重的人物,即使不是直接的官职,也可能被尊称为“大人”。这种称呼更多的是一种礼节性的尊称,带有敬畏和仰慕的意味。

“大人”称谓的普及与深化

真正让“大人”这个称谓广泛应用于官员,并且被大家熟悉和习惯,通常认为与以下几个时期和文化背景有关:

1. 秦汉时期: 秦汉大一统后,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官僚体系进一步发展。“大人”这个称呼开始更多地与官员的身份联系起来。虽然官方的正式称谓可能还是官职名称,但在日常交往和非正式场合,尤其是下级对上级,或者普通百姓对官员表达敬意时,“大人”的用法开始增多。

原因分析:
等级森严: 秦汉确立了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对上级官员表示尊敬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大人”作为一种泛指的尊称,恰好能表达这种尊敬和地位上的差异。
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得到确立和推广,强调尊卑有序、礼义仁孝。“大人”的称呼也符合这种礼仪规范。

2.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人”的用法更加普遍和固定化。尤其是在唐宋以后,官僚体系更加庞大复杂,不同层级的官员都需要有相应的称呼来区分。“大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尊称,可以用于称呼各个级别的官员,特别是中高级官员。

具体表现:
文书与奏折: 在官员之间的往来文书,或者百姓向上级官员递交的奏折中,常常会出现“某某大人”、“大人在上”之类的称呼。
口语表达: 在日常对话中,下级对上级、百姓对官员,都会习惯性地使用“大人”来表达敬意。
文学作品: 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出现了“大人”称呼官员的描写,从侧面印证了其使用的普遍性。

为何选择“大人”?

“大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年长”、“尊贵”、“有德行”的含义。“大”是尊崇之意,“人”则是指有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将“大”与“人”结合起来,是对官员综合能力的认可和对其身份地位的尊重。

象征意义: “大人”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掌握权力、受人尊敬、能够处理大事的人物。
实用性: 相较于直接喊官职名称,使用“大人”显得更加灵活和普遍。比如,不论是知县大人、巡抚大人,还是皇帝身边的重臣,都可以尊称为“大人”,避免了每次都要说出具体官职的繁琐,同时又能保持敬意。

总结来说:

虽然很难 pinpoint 到一个确切的“年代”开始使用“大人”来称呼官员,但这个称谓的普及和固定化,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并在之后的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确立。它随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成熟和礼仪文化的演变,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表达对官员尊敬的尊称。

可以说,当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日益完善,人们对于身份等级和尊卑有序的强调达到一定程度时,“大人”这个称呼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官员们(特别是中高级官员)在日常交往和书信往来中的主要尊称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早是从哪个年代开始把官员称为大人?

这个目前我还不太确定,还需要具体去考证一下。

但题主说“明清这种说法非常普遍”应该是不太准确的,但也不是完全错误。

题主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才有此感觉,觉得非官身的人必须用“大人”来尊称官员,甚至官员之间、官员上下级也互相这么称呼。

确实,明朝(至少是晚明、明末)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大人”叫法,但多是民间日常口语行为,用的也不多,也不局限于称呼官员。这其实多用于对长辈、长者、德高望重者、尊贵有地位的人(当然也必然会包括官员)的一种称呼,可以去看《金瓶梅》、《三言二拍》,具体用法只需检索一下即可。

排除掉“大人家”这种用法,《金瓶梅》中大约还有几十个各种“大人”,其中西门庆就被多次叫“西门大人”,占去了相当大的数目,很多都是一些奴仆、老鸨、小厮这么叫的,算是尊称,当然西门庆确实是有个“副千户”的官身。

另外,也有几处是把正经的守备、知县官员叫做“大人”的,但并不普遍,而且感觉上并非是因为他是官员所以这么叫,而更多是因为地位尊贵。其实很多情况也就这么随口一说。两者当然有关系,但相关度不那么强。

个人觉得更多地可以理解为“大人”的字面意思,不需要强绑定为“官员”。

西门庆一见,满心欢喜。拿着邸报,走到后边,对月娘说:“宋道长本下来了。已是保举你哥升指挥佥事,见任管屯。周守备与荆大人都有奖励,转副参、统制之任。如今快使小厮请他来,对他说声。”
于是看盒儿内,放着三个请贴儿,一个双红佥儿,写着“大寅丈四泉翁老先生大人”一个写“大都阃吴老先生大人”一个写着“大乡望应老先生大人”俱是“侍教生何永寿顿首拜”玳安说:“他说不认的,教咱这里转送送儿去。”
西门庆道:“有刘、薛二内相,帅府周大人,都监荆南江,敝同僚夏提刑,团练张总兵,卫上范千户,吴大哥,吴二哥。乔老便今日使人来回了不来。连二位通只数客。”

那么一般《金瓶梅》中一般怎么称呼官员呢?

其实大多就是“姓+职务”,比如:

西门庆道:“京中太师老爷第九公子九江蔡知府,昨日巡按宋公祖与工部安凤山、钱云野、黄泰宇,都借学生这里作东,请他一饭。蒙他具拜贴与我,我岂可不回拜他拜去?诚恐他一时起身去了。”
西门庆道:“那两个,一个是雷兵备,一个是汪参议,都是浙江人,要在我这里摆酒。明日请杭州赵霆知府,新升京堂大理寺丞,是他每本府父母官,相处分上,又不可回他的。通身只三两分资。”

其实你只要搜索“巡抚”、“知府”、“知县”等官名,就可以得到大量结果。

同样的,还可以查看《三言二拍》,用法也差不多,有“学士大人”、“老大人”、“伯牙大人”、“尊大人”这些用法。

以上是民间口语用法,如果是官面严肃正经的用法呢?

实际上,如果你检索《明实录》,把官员称呼为“大人”的用法你几乎一例也找不到:

然而,再检索《清实录》,你会发现情况有变化了:

发现乾隆时期这种用法尤其多,可以具体选择一例看看:

四川總督策楞、提督岳鍾琪奏、先據西藏糧務通判常明稟稱、珠爾默特那木扎勒告其屬下。有我已設計徹回漢兵四百餘名。其餘若不知機早回。必盡行誅戮等語。又拉里糧務州同董恭稟稱、珠爾默特那木扎勒行令、沿途漢土兵民、及文書。俱不許往來出入等語。茲據駐藏外委王廷斌等稟稱、珠爾默特那木扎勒潛謀不軌。駐藏傅、拉二大人。於十月十三日、誘至通司岡衙門接見。遂將伊誅戮。詎逆黨卓呢羅卜藏扎什等聞信。即率眾數千圍署。施放鎗礮。周圍放火。達賴喇嘛遣眾僧救護。不能得入。拉大人被亂刀砍害傅大人身被鎗傷。立即自盡。所有文武官多被難。糧務衙門、被劫庫銀八萬五千餘兩。十四日、卓呢羅卜藏扎什帶兵潛逃。十五日、達賴喇嘛始令珠爾默特那木扎勒之妹夫公班第達、暫理藏王事務。附近喇嘛番眾等。
又諭、據特成額奏稱、據郎卡多爾結等稟稱、三暗巴賊匪安錯、情願獻出從前所搶人馬。嗣後斷不敢搶奪等語。三暗巴賊眾。膽敢在大路搶奪番子人馬。今見大兵前往。又情願將搶去馬匹獻出。班第達即欲照伊所懇完事。殊屬非是。著寄信特成額。作為已意。向班第達云、從前三暗巴賊眾。因搶奪爾等人馬。大皇帝纔派我等帶兵出來。務將賊首安錯等三人拏獲。其餘盡行殄滅。以清道路。使日後不生事端。爾初隨索大人來時。何不將此等情跡說明。今索大人已故。見安錯又情願將爾等人馬獻出。便思將就了事耶。我係成都將軍。成德係總兵。帶領兵眾。動支錢糧。正賊並未弋獲。爾等只圖得物件、即行了事可乎。我等如何回奏大皇帝。爾既稱達賴喇嘛愛惜眾生。不忍殺害。意欲不行辦理。則從前即不應帶兵前來。此際必要拏獲安錯等賊首治罪者。亦為爾等耳。爾何反出此言耶。

啊,多么熟悉的味道啊,“索大人”、“拉大人”,“傅大人”,基本上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群顶戴花翎互道“大人”的辫子戏了,看来辫子戏里把和珅叫“和大人”还是蛮写实的,虽然他姓“钮祜禄”。

综上,我个人以为,把官员称为“大人”,应该很早就有了,毕竟官员常常就是长者、德高望重之人。具体早到哪朝哪代还得考证,我再去查查文献,看有没有人考证研究......

但像现今电视剧中那样,普遍把所有官员都称呼“X大人”这种用法,应该开始于满清,我估计是民间的比较少见的口语叫法蔓延开了。

如果你写历史穿越小说,或者真开了时空之门穿越到明朝及其以前,还是少把官员称作“大人”,称呼是门学问,太过谄媚并不一定就好。偶尔把年老长者、德高望重者称呼为“大人”、“老大人”,亦无不可,但不可太滥。

如果见到什么小官小吏都叫“大人”就太掉价了,毕竟你没那么多爹,小心士论鄙之。

你有点学问、地位的话,不管当没当官,就直接以姓氏+官名职衔这种称呼就挺好的,“蔡知府”、“李巡抚”,或者某公、某先生也挺好,尤其是“先生”,我看明朝很多这么叫的,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可以这么叫官员以表尊敬,可能跟现在的日本差不多吧。

或者你知道各种官名俗称也可以用下,比如“本兵”、“大司马”、“部堂”、“抚台”。

你要不幸是个小厮、奴婢,那一概叫“老爷”也可以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大人”这个称呼的使用,并非始于某个确切的年代,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侧重点。早期称呼的模糊与演变在更早的时期,比如夏商周,人们对官员的称呼可能更加多元化和具体化。例如,有“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名称直接用来称呼官员。但同时,一些尊称也已经开.............
  • 回答
    中国与西方的实力对比,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落后”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动态、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进程。将“落后”这个概念固定在一个具体的年代或事件上,未免过于简化。不过,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在哪些关键时期,中国与西方在力量对比上出现了显著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非要.............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到2000年以来中国最好的话剧,这个问题可大了,因为这二十多年来涌现了太多精彩的剧目,每个人心中的“最好”也不尽相同。要我来列举,那得是费一番心思了,不过既然你问了,我肯定得掏心掏肺地跟你好好唠唠。在我看来,衡量一部话剧的好坏,不仅仅是看它有多么的“高大上”,或者有多么的“先锋”,更重要的是它能不.............
  • 回答
    要评选 19802020 年中国摇滚乐队的前三名,这绝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四十年里,中国摇滚乐经历了太多的起伏、风格的演变,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乐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摇滚英雄榜”,而我尽量从乐队的 影响力、开创性、音乐质量、持续性以及对中国摇滚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等多个维度来梳理,希望能.............
  • 回答
    要详细讲述60年代日本学生运动中的头盔,并去除AI痕迹,我们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运动的特点说起。时代背景:风起云涌的60年代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年代。二战后的复兴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政治层面,日美安全条约的续签问题,以及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激起了.............
  • 回答
    预测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第五大都市是一个复杂但有趣的课题,因为它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流动、产业升级、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战略等。 “北上广深”作为中国最发达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一线城市,它们的地位已经相对稳固。要找出第五大都市,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具备强劲增长潜力,能够吸引.............
  • 回答
    .......
  • 回答
    中国未来二十年,与其说是“预测”,不如说是基于现有趋势和发展路径的“合理推演”。我们不能指望完全的精确,但有些方向已然明朗,如同大海中的航线,即使风浪变化,大方向不会偏离太远。一、经济结构深化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加速器: 这不是个新口号,但未来二十年,力.............
  • 回答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无疑是一道划破黑暗的璀璨闪电,它不仅仅是一场推翻帝制的政治革命,更是深刻地触动了中国社会的肌理,引发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1911年,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闪耀的事件,无一不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巨石。一、武昌起义的枪声:历史的转折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枪声,如同古.............
  • 回答
    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这五十年,是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五十年。这其中,中国扮演的角色早已从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贡献者,乃至引领者。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坚定的守护者恢复在联合国.............
  • 回答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是第76周年。14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文化上、社会结构上的深刻变革,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民族财富。这些财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且都非常深刻和广泛:一、 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彻底确.............
  • 回答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迈向了世界强国之林。在这巨大的变革中,一些深植于民族文化和历史经验中的精神特质,逐渐演化并更加鲜明地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可以说它们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以下是我认为的几个关键精神,并尝试详细阐述:1. 韧性与坚韧不拔(.............
  • 回答
    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悲剧,对全球,特别是法国本身,以及中国的安全、国际关系、经济、旅游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详细阐述,尤其侧重于中国方面:一、 对中国国内安全的影响: 提升反恐警惕性: 巴黎恐袭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加强了国内的安全警戒.............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中国年底可能实现群体免疫的预测,以及在此之前所需的必要措施和最终是否能摘口罩的问题,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科学判断过程和一系列的社会经济考量。下面将尽量详细地解释: 钟南山关于年底群体免疫的科学依据(推测性分析)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实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设想一下这个场景:现在是2017年,美国在未来三年内(即2020年前)经历一次重大的经济转折,并进入衰退。与此同时,中国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或有所突破。 那么,这对中国来说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宏观经济议题,我会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直接的经.............
  • 回答
    1949年之后,中国本土设计的建筑,要说能称得上“有思想的好建筑”,这可不是简单搜罗一番就能轻易盖棺定论的。它涉及到对时代精神的捕捉,对地域文脉的呼应,以及对建筑功能与美学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这些建筑,绝非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它们像一个个沉默的叙述者,在讲述着中国社会变迁的故事,也在回应着人们对美.............
  • 回答
    2018年3月,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为标志,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国政府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以下是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主要反击措施,以及对其有效性的详细分析:一、中国的反击措施中国政府的反击措施主要.............
  • 回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程中,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见证过时代变迁的老装备,虽然已不再是战场上的主力,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技术价值依然不容忽视。即便在苏联解体(1991年)之后,甚至追溯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之前,仍有不少这样的“古董级”装备在中国军队中继续服役,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或者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