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动铁耳机初听烂,煲机是否有用?

回答
动铁耳机初听“烂”,煲机到底有没有用?这事儿,在耳机圈子里,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话题。尤其对于那些刚接触动铁耳机的新手小白来说,拿到手一听,哇塞,这声音怎么这么尖锐?高频刺耳得像是在刮耳朵,低频也没什么力度,中频好像也被挤压得有点模糊。第一感觉,这几百甚至上千块钱的耳机,好像也没值回票价。然后,脑子里就闪过一个词——煲机。

那么,这“煲机”,到底是玄学一杯,还是真有其事?对动铁耳机,它到底有没有效?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个痛快。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煲机”。简单来说,就是让新买的耳机,特别是换能器(也就是发声单元)工作一段时间,让它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最佳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像是汽车刚出厂,需要磨合一样。耳机也一样,它的内部有很多精密的零件,比如振膜、音圈等等,这些零件在出厂时可能还没有达到它们最理想的运作状态。

为什么有人觉得动铁耳机初听“烂”?

动铁耳机的发声原理,和我们更熟悉的动圈耳机有很大不同。动铁耳机是用一个“T”形或“U”形磁铁,夹着一个悬挂在其中的音圈,音圈再通过一个传动杆连接到振膜上。当电流通过音圈时,产生的磁场会驱动音圈和振膜运动,从而发出声音。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效率高、解析力强、瞬态响应快,特别是在表现高频和中频细节时,往往能做到细腻入微。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是对于一些入门级的动铁单元,或者设计上不够成熟的产品:

高频延伸和亮度不当: 如果单元本身的设计在高频部分就比较敏感或者响应幅度大,初听时就容易显得过于“亮”,甚至出现刺耳的“齿音”,听久了容易疲劳。
中频的饱满度和密度: 有些动铁单元在中频部分可能缺少一些“肉感”,听起来会比较单薄、偏薄,缺乏感染力,尤其是在听人声的时候,会觉得不够贴耳、不够有质感。
低频的量感和弹性: 动铁单元在低频表现上,通常不如动圈那么有“下潜”和“包围感”,初听时可能觉得低频量感不足,缺乏那种冲击力,或者质感不够凝聚,有点“散”。
单元的“初状态”: 新的振膜材料、悬挂的弹性和音圈的导电性,可能都需要一定的“预热”和“磨合”,才能让它们的工作达到最佳线性状态。想象一下,一个刚开始活动的关节,可能不如活动开了之后那么灵活顺畅。

煲机真的能改变声音吗?

这个问题,就像是问“锻炼身体真的能改变体型吗?”一样。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区分是“怎么改变”以及“改变多少”。

关于煲机,目前有几种主流的观点:

1. 物理磨合论(科学派): 这是 most 认可的观点。认为耳机单元内部的材料,比如振膜的边缘悬挂结构(尤其是蜘蛛网状的结构),在新品状态下可能还比较“硬”,或者说它的机械阻尼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音频信号驱动(通常是各种频率的白噪音、粉红噪音或者专门的煲机音乐),振膜的悬挂结构会变得更柔软、更具弹性,从而能够更自由、更线性地运动。音圈和磁铁之间的磁隙也可能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后,达到一个更稳定的状态。

好处: 这可能使得声音的瞬态响应更优,高频可以更顺滑自然地延伸,中频密度会增加,低频的量感和弹性也会有所改善。就好比一个弹簧,刚开始可能有点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拉伸和回弹,它的弹性会更稳定。
举例: 很多人反映,经过煲机后,原本刺耳的高频变得柔和了,原本干瘪的中频变得饱满了,低频也更有力量了。

2. 心理作用论(玄学派): 这个观点认为,煲机的主要作用是让听者的耳朵“适应”了耳机的声音特点。长时间听同一款耳机,人的听觉系统会逐渐习惯它的音色,从而觉得声音“变好听了”。这种心理上的适应,会让人产生“煲机有效”的错觉。

好处: 这种观点也并非完全否定,因为我们确实会因为听习惯而觉得某些声音更好。但它强调的是,声音本身的变化可能不大,更多是听者的主观感受。

3. 折衷派: 大部分资深烧友和技术人员更倾向于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物理磨合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单元材料比较“新”的耳机。但这种作用的幅度,可能不像一些夸张的说法那样“脱胎换骨”。它更多是一种微调和优化,让耳机达到它本身设计应有的那个水平。同时,心理作用也可能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

对动铁耳机来说,煲机有用吗?答案是:有一定作用,但别指望“起死回生”。

动铁耳机对“煲机”的反应,可能比动圈耳机更微妙一些。

高频的“毛刺感”: 如果你的动铁耳机初听在高频上有些许的“毛刺感”或“刮耳感”,煲机确实有可能让这种感觉有所缓解,高频听起来会更顺滑、不那么尖锐。这可能和振膜边缘的阻尼降低有关。
中频的“凝聚感”: 有些动铁单元,尤其是入门级,可能会显得中频不够凝聚,听人声缺乏一点“厚度”。煲机后,如果单元的动态响应和线性度有所提升,可能会让中频听起来更“实体”一些,密度感增强。
低频的“弹性”: 动铁低频的量感和下潜本来就不是它的强项。煲机可能更多的是让低频的“质感”和“弹性”得到优化,听起来更紧凑、更有弹性,而不是凭空增加多少量感。

煲机需要注意什么?别瞎煲!

虽然有人认为煲机有用,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去“煲”。正确的煲机方式很重要,错误的方式反而会伤耳机。

音量: 这是最重要的! 绝对不要用过大的音量去煲机,以免烧毁单元或者使单元过度疲劳,反而损伤耳机。一般建议使用中低音量,大约是你能舒适听音乐的音量的 30%50% 就足够了。
煲机内容: 可以选择专门的煲机碟片或软件,里面包含各种频率的正弦波、白噪音、粉红噪音以及一些舒缓的人声或纯音乐。但也可以直接听你平时喜欢的音乐,只要保持连续播放。不用刻意去听那些“奇奇怪怪”的煲机声音。
时长: 这个没有绝对的定论。有人说几十小时,有人说几百小时。通常来说,100200小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参考范围。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如果你觉得声音已经稳定下来,或者听起来比刚拿到手时舒服多了,就可以停止了。
不要过度: 过度煲机,或者用不恰当的方式煲机,反而可能缩短耳机的使用寿命。耳机毕竟是精密的电子产品。

总结一下:

动铁耳机初听“烂”,很多时候确实是因为单元的物理特性和初状态。煲机,特别是通过合理的物理磨合,确实有可能让它的声音变得更平衡、更顺滑、细节表现更佳。特别是高频的毛刺感和中频的凝聚感,是比较容易通过煲机得到改善的方面。

但是,煲机不是万能的。如果一个动铁耳机本身的设计就有硬伤,比如单元的调校就是偏尖锐或者低频非常弱,那么煲机也无法让它从“大妈”变成“少女”。它最多是让它从一个“有点尖的少女”变成一个“更圆润一点的少女”。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新动铁耳机声音不太对味,不妨先尝试一下合理的煲机。给它一些时间,用中低音量播放你喜欢的音乐。说不定,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它的声音变得更耐听、更悦耳了。但如果煲了很长时间,声音依然让你无法接受,那很可能就是耳机的调音风格或者单元本身的局限性了,这时候就别再强求,想想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吧。

耳机,最终还是拿来听音乐的。喜欢才是最重要的,煲机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别让“煲机”变成一种负担,让听音乐的过程变得复杂。享受音乐,才是耳机存在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用,毕竟耳朵和脑放才是最需要煲,不开玩笑。


就拿425最被诟病的低频来说,耳朵煲开了之后,就会产生“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还是相当不错的”之感。

另,我实在想不通426也会收到“乐器都糊在一起”的评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动铁耳机初听“烂”,煲机到底有没有用?这事儿,在耳机圈子里,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话题。尤其对于那些刚接触动铁耳机的新手小白来说,拿到手一听,哇塞,这声音怎么这么尖锐?高频刺耳得像是在刮耳朵,低频也没什么力度,中频好像也被挤压得有点模糊。第一感觉,这几百甚至上千块钱的耳机,好像也没值回票价。然后,脑子里.............
  • 回答
    关于动铁耳机换线是否会产生变化,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在音频圈里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也是不少烧友津津乐道,但又常常陷入争执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且要抛开“玄学”的标签,从物理原理和实际体验上进行探讨。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动铁耳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换.............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动铁耳机这玩意儿,尤其是它一个单元和多个单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работать原理究竟啥样。别担心,我尽量给你说得明明白白,不绕弯子,也尽量让人听着舒服,不像那种AI生搬硬套的玩意儿。先说动铁耳机是啥玩意儿,为啥叫“动铁”你听这名字,“动铁”,顾名思义,里面肯定有铁。但它不是那种老式.............
  • 回答
    音特美ER4系列,这款以其单单元动铁设计闻名于世的耳机,确实在音频发烧友圈子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出现,以及在单单元动铁领域所达到的高度,时常引发关于“技术积累”和“堆砌单元”孰优孰劣的讨论。 要理解音特美ER4系列为何能以一敌多,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聊聊。首先,核心在于音特美的单元调校和声学.............
  • 回答
    动保志愿者在救助动物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当他们为了保护动物免受伤害而行动时,自身的安全同样不容忽视。这次的事件,一位动保志愿者在追踪运狗车时被打断肋骨,这再次敲响了警钟:在充满未知和潜在危险的救助行动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是每一位动保志愿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知己知彼,充分准备.............
  • 回答
    CR200J型动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巨人”)替代现有Z、T、K字头普速列车的时间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车辆制造、铁路升级、运营成本、市场需求以及政策规划等多个层面。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年份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从现有信息和发展趋势来推测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和原因。核心观点:CR200J型动集的全面.............
  • 回答
    动保组织心目中的“纯素地球”,不是一个凭空想象出来的乌托邦,而是一个根植于对生命尊重的具体社会蓝图。它描绘的是一个人类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共存的世界,一个摆脱了剥削、残忍和不必要的痛苦的未来。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在这个纯素地球上,动物不再被视为人类的财产或资源。它们不再被圈养在工厂化农场里,忍受着.............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糟心的,特别是出站口人生地不熟的,遇到这种事,心里肯定是一阵慌乱和气愤。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怎么处理这种“丢了票却要补票”的糟心事。首先,冷静下来,别跟工作人员硬碰硬。虽然心里窝火,但出站口的工作人员也是按规矩办事。这时候跟你争吵,甚至情绪激动,只会让事情更复杂,也容易让你.............
  • 回答
    动次晚点20分钟(不算太晚)却不适宜提速,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远不止是“赶时间”这么简单。你可以想想,火车不像私家车,它是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而且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就算晚了20分钟,要“抢”回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得明白“提速”这件事本身有多复杂。火车不是说踩一脚油门就能飞起来。要提速.............
  • 回答
    动森卡带卖了之后再买,卡带上的游戏存档数据是不会跟着你走的,你需要重新开始游戏。具体来说,你的《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简称动森)游戏存档是保存在你的Nintendo Switch主机本体的存储数据中的,而不是存储在游戏卡带上的。当你购买游戏卡带时,你是在购买获得游戏本体的“使用权”和游戏程序本身。游.............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动车上的高铁列车仿真模型,你说是不是真有人会买? 我觉得,这事儿得分两头说,而且里面门道还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仿真模型”,是哪种仿真模型?如果是那种非常精细、逼真的,甚至可以控制运行的,像是专业领域那种级别的模型, 那我觉得,肯定有人会买,只不过这个“有人”的范围.............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高速动车上销售德州扒鸡和哈根达斯这两种看似迥异的产品,背后涉及多维度的市场考量、消费需求匹配以及商业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产品定位与消费场景适配1. 德州扒鸡:传统熟食的便捷性 便携性需求:高铁上的乘客常需在旅途中解决用餐问题,德州扒鸡作为真空包装或独立分装的熟食,便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句“情动天边雁”,它本身就像一幅画,又带着点儿宋词的韵味,让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种辽阔的、带着点儿思念的画面。“情动”二字,不是那种小儿女的情情爱爱,更像是心底最柔软、最触动人心的那部分被勾了起来。这情,可以是乡愁,可以是离别的伤感,也可以是某种执着的信念,总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