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習慣這種生活罷了。
成功是種習慣,一如失敗與平庸。
當你的家人不是政府要員就是企業高管,當你的朋友不是青年才俊就是世家子弟,當你的情侶不是幽默多才就是優雅迷人……你很少有機會瞭解失敗,也就是說,你根本也就很難有失敗的機會。
你唸書,想著你那北大的爺爺哈佛的父親,這時你不會懷疑自己今後能去個target school;你聊天,聊柏拉圖的理想國、家里公司最近的併購案、某個好友去非洲打獵時的冒險,這時你不會去想象什麼叫作無趣的人生;你居家,抬頭看見的是房內的明末山水,你出門,觥籌的是各行業的才俊精英,這時你不會去考慮什麼叫作蠅營狗茍。
對一個在優秀的家庭中誕生,在一個優秀的環境中成長的人來說,所謂的努力、所謂的成功,都是很虛幻的東西。就其而言,所謂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是當然而然的事;身邊沒什麽親人好友不是如此,有何大驚小怪?
就像在這年頭,人們覺得每一頓飯只要喜歡就都能吃的上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一樣,人們所謂的成功在二三四代眼裡也是習以為常的了;然而,如果回到那些天災人禍的日子,當你對那些災民說:你會天天吃肉。他們一定氣的把你給煮了吃了。
同理,在大眾看來,二代低調踏實上進多才,是難得的;而在精英的生活之中,這不過是一種習慣罷了。
想想諸位各自的生活,對知乎上絕大多數人而言,你會覺得從小補習鋼琴、奧數是奇怪嗎?不會;
你會覺得外賣叫個必勝客買衣去個優衣庫是奢侈的嗎?不會;
你會覺得另一半找個受過良好教育有著穩定的工作的人是遙不可及嗎?不會;
……
然而,對那些偏遠山區的兒童,對那些輟學出門打工的少年,對那些整日遊蕩在城市邊緣的人們而言,這,根本是只有書本電視上才有的夢想般的生活。
可笑嗎?不可信嗎?
你我都懂得回答有多麼沉重。
如果他們也有知乎似的交流,也許會這麽提問:那些生活穩定的人,還要努力的學習去考個好大學、還要不停跳槽找更好的工作、還要花更多的精力培養他們的下一代,他們為何這麽努力?
你的回答呢,會不會是:因為生活就是該如此阿!
所謂階級固化、馬太效應,在我看來,除了現實的桎梏之外,更有這種“習慣”的推力。
最後回到題目,這回答實在簡單的無需多言:習慣而已。
一般来说这些人肯定更有动力,因为这些人有可见的前程,看得清前方的路,更容易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如何努力
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父辈就像指向灯一样,已经给自己的孩子预设好了事业的起点;在父辈的照耀下,这些二代不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样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继而投石问路;而投石问路是非常容易分心的
道路一旦明确,努力起来就有盼头,因为你知道朝着这个固定的方向努力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更有父辈的经验和人脉为自己保驾护航
更关键的,你知道你读了某个专业后一定会有相应对口的工作等着自己,你不会有那种“毕业后找不到本专业工作怎么办”的迷茫感,因为心里有了底,所以学习、努力的时候不容易分心
出身富家——金融商科类专业——子承父业或创业;出身官家——清高的文科类专业——子承父业从政;这是两条二代子弟最常见的道路
因为是二代,所以他们不用的担心读这些专业找不到工作,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努力,每一点积累都会和未来的事业发生必然关系,他们没有那种“我做了这件事没有收获怎么办”的担心;所以就会更认真、努力
这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永远达不到的状态;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普通人家的孩子总是在自我怀疑、摸索和投石问路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导致他们的努力缺乏可见目标,不如二代们有连贯性
这大概是最核心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