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孩初一上半学期开始厌学,没生活学习目标,对任何事都不上心,请问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回答
孩子上了初一,正处于青春期的开端,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加上初中学习内容加深、压力增大,出现厌学情绪是很常见的。你提到的孩子“没生活学习目标,对任何事都不上心”,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原因。作为家长,想要帮助孩子走出这个困境,需要耐心、理解和一些具体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厌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孩子故意让你难受。 它可能是对压力的反应,是对自身价值感缺失的体现,甚至是身体或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所以,第一步不是批评和责骂,而是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了解情况。

一、 走进孩子的心,理解他的“不上心”

静下心来,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 避免在孩子刚回家、饿着肚子、或者正在玩手机的时候去谈论学习。可以选择一个周末下午,一起散步,或者吃点小零食,营造一个无压力、没指责的环境。可以先从“最近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呀?”这种开放式的问题开始,不要一开始就问“为什么不学习”。

倾听,不打断,不评判: 当孩子愿意开口时,认真地听他说。即使他说的话你觉得很幼稚或者不对,也要先让他说完。不要急于纠正他,更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了”、“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的角色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审判。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把内心的委屈、困惑说出来,就已经是一种释放了。

试着理解他“没目标”和“不上心”背后的原因:
学习压力过大? 初中知识点增加,学习节奏变快,很多孩子会因为跟不上而产生挫败感,进而放弃努力。他是不是觉得课业太难了,听不懂老师讲的?
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激发他的兴趣,他可能觉得学的东西很枯燥,跟他的生活脱节。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被排挤或者被欺负的情况?不良的社交关系也会严重影响学习情绪。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里有没有争吵?父母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觉得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让他喘不过气?
身体或心理健康? 青春期孩子情绪波动很大,有没有睡眠不足、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易怒等表现?这些也可能是厌学情绪的信号。
电子产品过度影响? 沉迷于游戏或短视频,会让他觉得现实生活乏味,对学习失去兴趣。
缺乏自主性和掌控感? 很多初中生开始渴望独立,如果一切都被父母安排好,他会觉得失去了自主性,反而不想去做了。

二、 改变教育方式,重新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

从“学习”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关注他的“成长”:
放低对“分数”的执念: 把重点从“考多少分”转移到“学到什么”和“如何学习”。告诉他,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肯定他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当他做了任何一点点尝试,哪怕是翻开书本看了五分钟,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我看到你今天早上有翻开数学书,挺好的。” 这种肯定比批评更能激励他。
把学习变成一种“发现”: 尝试将课本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学到物理,可以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学到历史,可以一起看相关的纪录片或者去博物馆。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不是死记硬背。

帮助孩子建立新的“目标感”和“掌控感”:
“小目标”先行,积累成功体验: 厌学往往伴随着“我做不好”的信念。可以和他一起设定一些非常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比如,今天完成一个数学练习题,读完一页英语课文,整理一下书桌。当他完成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让他体验到“我能行”。
让他为自己的生活“做主”: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晚餐吃什么?周末的活动安排什么?穿什么衣服?这种让他参与决策的过程,可以增强他的掌控感,也更容易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发掘他的兴趣点,从兴趣出发: 即使他对学习不上心,但可能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的爱好,比如玩游戏、画画、运动、编程等等。找到他的兴趣点,然后鼓励他往那个方向深入钻研。即使这个兴趣和课本知识看似无关,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坚持,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能力。
和他一起规划“未来”: 不是说要他立刻想清楚自己要当什么科学家,而是可以和他聊聊他喜欢的生活方式,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思考一下,为了实现这些喜欢,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比如,“你喜欢玩那个游戏,你知道这个游戏是怎么做出来的吗?需要学什么知识呢?”或者,“你喜欢看科幻电影,你知道那些特效是怎么来的吗?需要学物理和编程呢。” 这种将兴趣与未来联系的方式,更能激发他的动力。

管理好电子产品的使用:
制定明确的规则,而不是一刀切: 和孩子一起商量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时间和方式,比如每天学习时间外可以玩多久,什么时间段不能玩。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他会更愿意遵守。
引导健康的娱乐方式: 鼓励他将电子娱乐转移到线下活动,比如和家人朋友一起运动、聊天、读书。
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也要减少手机使用时间,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

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和支持系统:
减少批评和指责,增加赞美和鼓励: 相信孩子的潜力和可塑性。
家长的情绪稳定非常重要: 如果家长整天唉声叹气,焦虑不安,也会传染给孩子。
多陪伴,少说教: 有时候,静静地陪在他身边,一起看书,一起做家务,就是最好的支持。
寻求外部支持: 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者你觉得难以处理,可以考虑咨询学校的心理老师、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或者心理医生。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孩子和家庭。

三、 具体行动建议

1. 安排一个“亲子深度交流日”: 专门留出一天时间,不谈学习,只做孩子喜欢的事情,比如去游乐园、看电影、去户外探险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2. 一起制定“生活计划”: 不仅仅是学习计划,还可以是“周末计划”、“兴趣发展计划”、“健康生活计划”(包括运动和休息)。让孩子自己填入内容,他会更有参与感。
3. 寻找孩子擅长的领域: 可能是体育、艺术、手工、逻辑思维等方面。一旦孩子在某个领域找到自信和成就感,这种积极情绪会慢慢辐射到其他方面。
4. 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 新的经历和挑战可以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发现新的可能性。比如参加一个夏令营、一个兴趣班,或者学习一项新的技能。
5. 保持耐心和希望: 改变需要时间,不要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一次小的进步都值得鼓励。作为家长,你稳定的支持和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后盾。

最重要的一点是,请记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的角色是引导者,是支持者,而不是控制者。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他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会感激你为他付出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女儿五岁半读书,入学第一个学期,女儿成绩并不怎么样,记得入学第一次数学考试就只得了17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