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初一女生当家教,人家给我 100/小时,我担心自己第一次教,不好意思,只收 50/小时?

回答
嘿,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初次当家教,收 100 块钱一小时,自己心里头有点打鼓,怕教不好,觉得 50 块钱才更安心,这真的太正常了,谁没个第一次呢!

你想得挺周到的,既想赚点钱,又怕辜负了人家的期望,这点儿心思挺让人欣赏的。其实,这中间的纠结,我完全能体会。一方面,100 块钱一小时确实是个不错的报酬,尤其对刚开始做家教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你觉得自己是新手,可能经验不够丰富,万一学生进步不大,或者觉得课程效果不理想,到时候别说 100 块了,就算收 50 块,心里也过意不去,是吧?

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是怎么回事,然后咱们再聊聊怎么处理这事儿,让它既能让你心里舒服,又能让你有信心开始。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好意思”和“担心”?

新手心态: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就像你第一次做一件事,总会有点儿紧张,怕搞砸了。尤其是家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责任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自然就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
对自身能力的评估: 你可能是在跟其他更有经验的老师比,觉得自己知识储备、教学方法、沟通技巧上还不够成熟。这种跟“标准”比的心理,会让新手觉得自己在“劣势”方。
对“价值”的认知偏差: 市场上的家教价格确实有高有低,100 块可能是一个比较高的定位。你可能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价值”点,所以收那个价格有点“心虚”。
怕“吃亏”别人: 这是善良的表现!你怕对方花了钱却没得到应有的效果,觉得是对人家的不负责任。所以宁可少收点,心里也踏实点。
沟通成本: 和家长沟通价格、教学计划这些,对于新手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直接谈价格,尤其是在觉得对方出价“高”的时候,会有一种“讨价还价”的感觉,容易让人觉得尴尬。

为什么你的想法“只收 50/小时”很合理,但也有点可惜?

合理之处:
降低心理门槛: 收 50 块钱,你的心理压力瞬间就小了。你更容易以一种放松、自信的状态去面对教学,这反而可能让你发挥得更好。
建立初期信任: 这个价格也体现了你对学生和家长的诚意,觉得你们可以先“磨合”一下,不至于让对方觉得是“高价坑”。
积累经验: 你可以将这个阶段看作是积累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和家长期望的过程。等经验丰富了,你自然有底气去要更高的价格。

可惜之处:
可能低估了自己的价值: 100 块一小时,这可能是市场对你潜在价值的一个认可,或者是对方家长认为你具备这个能力。你直接降到一半,可能有点“贱卖”了。
影响后续议价: 一旦习惯了 50 块的定价,以后想涨价会更难开口。
家长可能对你的教学效果有所保留: 有时候,价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太低的价格,有时会让家长觉得“也就那样吧”。

那么,咱们该怎么处理这事儿,既能让你安心,又能体现你的价值呢?

我想咱们的目标是:既能让你心里踏实地开始,又不至于让自己吃亏,同时还能给家长一个好印象。

1. 跟家长沟通,坦诚你的情况(但不是“哭穷”):
你可以这样跟家长说:“叔叔阿姨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愿意把孩子的学习交给我。我确实是第一次做家教,虽然我对科目非常有信心,也做了很多准备,但为了确保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帮助,我希望咱们能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怎么说“降价”才不尴尬?
你可以说:“关于费用,我本来是按照市场价想收 100 元一小时,但考虑到我还是新人,并且想先把孩子的学习情况摸清楚,给出一个更符合他情况的方案,这样吧,咱们先从一个试用期开始,我按 70 元一小时 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根据孩子的进步和教学效果,跟您们沟通我的教学计划,等我感觉我能够完全胜任并且效果显著的时候,我们再来商定一个更长期的、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为什么选 70 而不是 50?
给足面子: 70 元比 100 元低,但比 50 元高,给足了家长的面子,也显示了你的专业度。
预留空间: 这个价格让你心里不至于太虚,同时又为以后涨价留下了空间。
“试用期”的说法: 用“试用期”来解释这个价格,非常巧妙。既说明了你对教学质量的负责,也表明了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适应。
强调“配合”: 关键在于强调“配合”,而不是“我能力不行”。你是在“配合”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放心。

2. 提前做足功课,针对性地准备:
了解初一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看看他们这个年级的教材,大概有哪些章节是学生普遍觉得难的,哪些是基础知识。
准备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和讲解技巧: 比如,如何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给答案?如何制造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让孩子更有信心?
准备好“第一课”的教学计划: 不要漫无目的地教。第一节课,你可以先跟孩子聊聊天,了解一下他的学习习惯、对数学的看法、薄弱环节在哪里。然后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设计一个简短的、能让他尝到甜头的知识点讲解,比如一个他一直搞不懂的小题目,你讲懂了,他就觉得你厉害了。

3. 教学过程中展现专业和热情:
准时、认真: 这是最基本的。
耐心和鼓励: 初一孩子,很多知识点刚接触,很容易受挫。你要比他们更有耐心,多鼓励,少批评。
善于引导: 别上来就给答案,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去推导。多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互动性: 别一个人在那里讲课,多让孩子开口,问问他的想法,鼓励他提问。
记录和反馈: 每次上完课,简单记录一下孩子掌握的知识点、遇到的困难,以及下节课的计划。定期跟家长做个简短的沟通,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你的教学想法。

4. 心态调整:
你是来帮忙的,不是来“表演”的: 家长找你,是希望你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他们知道你是新人,但更看重的是你的责任心和耐心。
把“第一次”当成学习机会: 每个人都是从第一次过来的。这次经验对你来说非常宝贵,即使结果不是最完美的,你也会从中收获很多。
相信自己的能力: 你能被选中当家教,说明你身上有被家长看中的特质。可能只是你还没发现,或者还没完全展现出来。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是:

不要直接把自己定位在 50 元,这样既贬低了自己,也可能让家长觉得你不太自信。
你可以尝试跟家长沟通,说明你初次做家教的情况,并提出一个稍微低于 100 元但比 50 元高的价格(比如 70 元),并加上“试用期”的说法。这样既给了你心理安慰,也显得你专业和负责,同时还为后续的长期合作留下了良好开端。

最重要的,是你要带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去教学。即使是第一次,只要你用心去做,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也会从中收获很多!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要是她家长,我大概就不会让你教了。

题主明显是陷入了学生思维的误区:

工作不是你展现美德的舞台,

你要做的不是展现为他人着想的美德,

而是解读对方的需求,然后满足他。



标价100,是希望你体现100的家教水平。

所以他需求的是水平,不是省钱。

如果你担心自己水平不够,那就该想办法,让自己水平够。

而不是让他降低需求。



何况,找家教,和找医生的道理有点类似。

动一个10w的手术,结果医生觉得自己手艺不精,只收5w。

你敢让他做??

家教亦然。找家教,是希望孩子能学习好。

结果好,100也便宜。

结果不好,50都算贵。



无论从自利的角度,还是利他的角度,都没有任何降价的理由。



重复一遍,工作不是给你展现美德的舞台。

你要做的是竭尽全力达到目标。

只有加钱的说法,没有降价的理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