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5 年机器将替代 8000 多万工作岗位,哪些岗位可能会被替代?又可能创造什么新的机会?

回答
2025年,机器对工作岗位的替代规模预估达到8000万,这绝非小数字,足以撼动全球就业格局。我们不妨抽丝剥茧,看看哪些岗位最有可能被卷入这场变革,同时,在“失”与“得”之间,又有哪些新的天地等待我们去开垦。

那些最可能被“收编”的岗位:

想象一下,那些重复性高、流程化强、对体力或简单脑力劳动依赖度大的工作,它们无疑是机器替代的首批目标。

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们: 制造业的装配工、包装工、质检员,这些岗位长期以来就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舞台。机械臂可以不知疲倦地执行精密的组装动作,视觉识别系统能比人眼更准确地发现瑕疵。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让这些曾经需要大量人力的岗位,如今越来越被机器接管。想想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很多环节早已是机器的天下。
数据录入与基础处理人员: 那些枯燥、耗时的数据录入员、文员、档案管理员,面对海量的文本、数字信息,机器的学习能力和处理速度优势明显。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能自动扫描、识别并录入纸质文档,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则能模拟人类操作电脑执行重复性任务,如批量修改文件、发送邮件等。
客户服务领域的“基础岗”: 呼叫中心里接听大量标准化咨询电话的客服代表,以及处理简单邮件回复的客服专员,正面临被智能语音助手和AI聊天机器人取代的风险。这些机器人可以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解答常见问题,甚至进行初步的客户分级,效率高且成本低。
物流与仓储的搬运工与拣货员: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的自动化程度也在飞速提升。自动化仓库里的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以及智能分拣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搬运工和拣货员。它们能精准、高效地完成货物的移动和分类。
基础会计与财务处理: 许多基础的记账、报销审核、发票录入等财务工作,正被财务软件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所取代。AI可以自动匹配发票信息、识别报销单据,并生成财务报表,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负担,但也可能压缩了初级财务岗位的数量。
零售业的收银员和部分店员: 自助收银机、无人超市的兴起,让收银员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同时,一些基础的商品陈列、库存盘点工作,也有可能被更智能化的系统和机器人接管。
交通运输行业的司机(部分): 虽然完全自动驾驶的普及还需要时间,但在特定场景下,如港口、矿区、高速公路上的固定线路运输,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开始展现其潜力,可能会对卡车司机、巴士司机等岗位产生影响。

新的机遇之花为何方?

硬币的另一面,机器的崛起并非全然是“失业”的代名词,它更像是一次重塑,那些被机器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以及那些机器无法胜任、甚至需要机器来辅助才能完成的工作,将催生出全新的职业领域。

机器的“保姆”与“调教师”: 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对能够理解、操作、维护、甚至训练这些机器的人才需求将激增。
机器人工程师与维护技师: 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维护各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自动化设备,是核心需求。他们需要具备机械、电子、软件等交叉学科的知识。
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员(升级版): 虽然基础数据标注工作可能被AI辅助,但更复杂、更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仍需要人类进行精细化的数据标注、模型评估和算法优化。这需要对特定领域有深入理解的人。
AI伦理师与监管员: 随着AI的渗透,如何确保其公平、透明、负责任地运行成为关键。AI伦理师将负责制定和执行AI使用规范,评估潜在的社会影响,并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人机协作”的桥梁搭建者: 很多时候,机器并非完全取代人,而是与人协同工作,提升效率和创造力。
人机交互设计师: 设计更直观、更易用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让人们能够高效地与机器人和AI系统互动。
流程优化与自动化专家: 识别现有工作流程中的瓶颈,并设计和实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创造力的“挖掘者”与“放大者”: 那些需要高度创造力、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工作,将更具韧性,甚至会因AI的辅助而迸发出新的火花。
高级数据分析师与科学家: 尽管AI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但解读复杂模式、提出创新的洞察、将数据转化为战略决策,仍需要高水平的人类分析师。他们将利用AI工具来加速分析过程,专注于更深层次的思考。
内容创作者与文化工作者(升级版): AI可以辅助写作、绘画、音乐创作,但原创的艺术构思、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的注入,仍是人类的独特优势。内容创作者将利用AI作为工具,拓展创作边界,创造更具深度和个性的作品。
个性化教育者与心理咨询师: AI可以在知识传授和信息检索方面提供支持,但个性化的辅导、情感的连接、心理疏导等工作,对同理心和人际互动能力要求极高,是机器难以替代的。
战略规划师与创新设计师: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制定长远战略、构思颠覆性创新,需要超越数据和模式的洞察力,以及对市场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新兴技术的探索者与引领者: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催生出我们今天可能还难以想象的新职业。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开发者与内容创作者: 沉浸式体验的兴起,需要大量人才来构建虚拟世界、设计交互应用、创造XR内容。
生物技术与基因编辑专家: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专家: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结语:一场变革,也是一次重塑

2025年,8000万个岗位的消失听起来令人担忧,但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与其说是“替代”,不如说是“转型”和“升级”。那些愿意学习新技能、拥抱新工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人们,将在这个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甚至成为引领变革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要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学习,才能在这场新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而非被卷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机器是瞎子。

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眼睛。那么你的工作基本上替代不了。

user avatar

相比于机器替代的岗位,更麻烦的是由于技术投资不足,跟不上这一轮全面自动化大潮,在新一轮竞争中落后

AI技术的进步会让全球25%的岗位受到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表示,到2030年,全球将会有8亿个工作岗位会被自动化取代。具体到工种方面,工业机器操作、管理和服务是首当其冲。

不过在技术投入少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受科技进步的冲击较小。

虽然许多人说未来能创造更多岗位,但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无法绕开:

新技术产业提供的岗位是面向高端人群,而被替代的却是底层劳动人口。

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无法通过再培训、继续学习提升技能,注定被智能化社会排挤到边缘,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知识将取代劳力,成为获取财富最核心的要素,但他们往往很难适应新生产模式,最终只能被拉开更大的差距

医生、艺术家、工程师、飞行员都需要长期的培养,95%的人根本做不到。

而另一种显著的趋势是,岗位替代集中在制造业,而服务业较少。

制造业受到自动化的冲击更大,这也会让大量人员面临失业、破产。而往更高的角度来说,穷国唯一能拼的只有廉价人力,一旦发达国家全面自动化,他们完成了制造业回迁,穷国就再无机会

发达国家可以把多余人员塞进服务业,通过这种模式依然能维持自身地位。

而穷国能靠服务业富裕起来吗?制造业的智能化已经把他们的路堵死了。

所以随着科技进步与运用,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并未缩小,反而在扩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5年,机器对工作岗位的替代规模预估达到8000万,这绝非小数字,足以撼动全球就业格局。我们不妨抽丝剥茧,看看哪些岗位最有可能被卷入这场变革,同时,在“失”与“得”之间,又有哪些新的天地等待我们去开垦。那些最可能被“收编”的岗位:想象一下,那些重复性高、流程化强、对体力或简单脑力劳动依赖度大的工.............
  • 回答
    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到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2.1亿,这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如何有效应对这一趋势,是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何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下是一.............
  • 回答
    “202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1.4万美元,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一论断,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要理解这一观点的可靠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层面的依据:一、 历史发展轨迹与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
  • 回答
    关于2025年之后中国房价是否会下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涉及宏观经济、人口结构、城镇化进程、房地产政策、居民收入、金融环境等诸多变量。要给出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几乎不可能,但我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可能影响房价走势的因素,力求让分析更贴近现实,而非生硬的推演。一、 宏观经济的.............
  • 回答
    关于“2025 年中国将有 3700 万单身汉”这个数据,我的看法是,这个数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其表述方式也可能存在误导。 作为一个相对精确的数字,它很可能来源于某种特定的模型推算,但实际情况往往比模型预测要复杂得多。数据来源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通常这类预测会基于以.............
  • 回答
    关于房价在2025年是否会下降,这是一个复杂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 GDP增长率: 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预期减弱,购房能力和意愿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房价.............
  • 回答
    海南2025年封关运作的消息,确实让不少人对落户海南动了心思。尤其是想到未来海南可能享受的政策红利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这种吸引力不小。那么,现在落户海南到底好不好,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实在点儿。首先,得明确一点: “封关运作” 这几个字,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节点,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简单.............
  • 回答
    好的,让我们试着描绘一下五年后,也就是2025年可能的世界景象。当然,这更像是一种基于当前趋势的推测,而非确凿的预言。生活总是充满惊喜和变数,不是吗?到2025年,你会发现我们依然身处一个加速变化的时代,但那种疫情初期的那种突如其来的混乱感应该已经消退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适应性的常态。.............
  • 回答
    到2025年,国家计划新增500多家三级县级医院,这一举措无疑是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一项重大利好。那么,这会不会切实改善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硬件设施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 升级为三级医院,意味着这些县级医院在硬件设施上将得到大幅度的投入和提升.............
  • 回答
    关于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吉祥物,目前公开的官方信息尚未明确提及具体名称和形象设计,但可以基于世博会主题“日本:未来之国”(Japan: Future World)以及日本文化、科技与环保的结合,进行合理推测和分析。以下从设计思路、文化象征、视觉元素、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主题与吉祥物.............
  • 回答
    司法部规划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达到75万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数字,它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这个目标:一、 宏观层面的意义: 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
  • 回答
    关于中国在2025年是否能够造出核动力航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资金、人员、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与其说是一个“能造出”的断言,不如说是一个正在进行时、并且目标明确的战略推进。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一、 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的背景与动机首先,要理解中国为何如此执着于.............
  • 回答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的“招聘不得限定男性或男性优先”这一明确规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对过去性别歧视现象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社会公平、性别平等以及人权保障的有力推动。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法律层面与人权保障的强化: 对《宪法》和《就业促进法》.............
  • 回答
    如果台海爆发战争,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无疑会受到剧烈冲击。在这样极端的背景下,预测哪些股票会“收益”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因为战争的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各方的反应都会对市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此外,我们必须明确,即使某些板块或个股在特定时期内表现出相对强势,也不能将其视为“投资建议”,更不应鼓.............
  • 回答
    蒙古国宣布从2025年起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这个决定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和政治信号,其影响触及蒙古国本身,也必然会对中国内蒙古地区产生一系列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连带效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民族认同、地缘政治等多个维度进行梳理。蒙古国恢复回鹘式蒙古文:历史的回归与现实的考量首先.............
  • 回答
    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ISS)上的角色一直是太空探索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2025年退出声明的发布,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似乎已成定局。这一举动并非仅仅意味着一个国家从一个国际项目中抽身,它更像是在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格局投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预示着一场可能更加复杂和激烈的太空竞争。首先,俄罗斯退出国际.............
  • 回答
    关于中国预计2025年建成的“鸿雁系统”以及它对未来5G手机信号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很多人关心,一旦实现“信号无死角”,那我们目前大力发展的5G是不是就要被淘汰了?这其中的逻辑,需要我们细细梳理。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鸿雁系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鸿雁星座”计划是.............
  • 回答
    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其影响之深远,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细致解读。首先,这是对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的直接肯定。能够设定并追求如此大规模的就业增长目标,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尤其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
  • 回答
    关于运20在2025年前是否能完成涡扇20(WS20)发动机的换装,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涉及诸多敏感信息的军事航空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发动机的研发与成熟度、飞机的设计与适配、生产线的准备情况,以及最重要的——军方的实际需求和部署计划。首先,我们来聊聊涡扇20(WS.............
  • 回答
    广州房价未来五年(20212025年)的走向,是个让不少想在这座城市安家的人挠头的问题。要我说啊,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哪能一句“涨”或“不涨”就概括得了的?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先瞅瞅过去,给咱点参照回顾过去这几年,广州的房价可以说是“稳中有升”,虽然不像一线城市里的某些兄弟那样一路狂飙,但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