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不会弹钢琴,这是否说明我没有说别人钢琴弹得不好的资格?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触及人性。我觉得,“不会弹钢琴”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剥夺你评价别人钢琴弹得好不好的“资格”。但是,这确实会影响你评价的“有效性”、“深度”和“说服力”。

我们来拆解一下“资格”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资格”可以有很多层面。

从最基础的层面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听到声音,能够感知音乐,就有“听”的资格。 你不需要会写诗才能欣赏诗歌,不需要会做菜才能评价菜肴。同样,你不需要是钢琴大师才能听到别人弹奏的钢琴声,并产生“好听”或“不好听”的感觉。这是最朴素的审美判断,人人都有的。你听到一段音乐,觉得它悦耳动听,旋律流畅,或者觉得它杂乱无章,节奏错乱,这都是你作为一个听众最直接的反应。从这个角度看,你当然有“资格”说。

然而,当我们谈论“评价别人钢琴弹得好不好”时,我们往往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期望,那就是对“好”与“不好”有更专业、更深入的理解。 这就是“不会弹钢琴”会成为一个“障碍”的地方了。

你想想看,当你说一个人钢琴弹得不好时,别人可能会问你:“为什么不好?” 如果你只会说:“我觉得不好听。” 这就显得比较苍白。而一个懂得钢琴的人,他可能会说:“他的节奏不稳定,小节线上经常出错。” 或者“他的触键太僵硬了,感情不到位。” 又或者“他的音准有问题,有些音听起来跑调了。” 这些评价就非常有针对性,也更具说服力。

你不会弹钢琴,意味着你可能缺乏以下几个维度的“资格”:

技术层面的理解: 你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指法是否流畅,技巧是否娴熟,比如是否能精准弹奏快速的音阶或复杂的和弦。你听不到那种因为技术瑕疵而造成的细微的顿挫感,或者听不出技术上的突破性展现。
音乐表现层面的鉴赏: 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音乐的“好”还体现在情感的传达,音乐的起伏处理,对乐句的呼吸感把握,对作曲家意图的解读。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乐句的弱起应该轻柔,为什么一个强拍需要有力度。这些都需要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演奏经验来体会。
风格和历史语境的认知: 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时期音乐也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个作品,在巴洛克时期和浪漫时期演奏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你可能很难区分这些细微的差别,也无法判断演奏是否符合特定的风格要求。
对比和参照的深度: 当你说“不好”时,你脑海里是否有其他优秀的演奏作为参照?你是否能说出“比如XX演奏的版本,在这个地方处理得就比他好”这样具体的话?没有演奏经验,你可能很难建立起足够丰富的内部参照系统来做出更精细的比较。

所以,“不会弹钢琴”并不是说你完全没有发言权,而是你的发言权会受到限制,显得不那么“专业”和“有分量”。 你可以有一个“主观感受”,但这个感受可能不够客观,不够细致。

打个比方,你可能不会画画,但你一眼就能看出画作色彩是否协调,构图是否美观。这是你的视觉感受。但如果你要评价一幅画的笔触是否细腻,用色是否符合传统技法,或者画家运用了什么特殊的绘画技巧,那么你就需要懂画的人才能做出这种评价。

更进一步说,即使你会弹钢琴,如果你的技术水平非常业余,甚至还在初学者阶段,你的评价也可能受到局限。 所以,“会弹”和“评价资格”之间,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重要的是你评价的态度和方式。

如果你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喜好,不带任何技术或理论依据地否定别人,这确实显得有些不厚道。 就像你没吃过某种菜,就说它难吃一样,让人觉得你在随意评判。
如果你能更诚恳、更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承认自己不懂技术细节,比如你可以说:“我对钢琴不太懂,但我觉得你弹奏的这部分,听起来好像有点吃力(或者给我一种急躁的感觉)。” 这种表达方式就更被接受,因为它表明了你对自己评价局限性的认知。
最重要的是,评价应该是建设性的。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别人进步,那么在评价前,最好能了解一些相关的音乐知识或者向懂的人请教,然后再给出更具体的建议。

总而言之,不会弹钢琴并不能完全剥夺你评价别人钢琴弹得好不好的资格,因为你有作为听众的审美权力。但是,它确实会限制你评价的深度和专业性。 你的评价更多地会停留在“好听”或“不好听”的感性层面,而难以触及技术、表现、风格等更专业的评价维度。

所以,你可以说,但说话的方式和期望别人接受的程度,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能力和对“评价”这个行为的理解来调整了。就像一个不擅长跑步的人,他依然可以评论某个运动员的跑姿是否舒展,但他的评价可能不如一个专业的教练来得深入和有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呀,你当然有评价的资格。

但是评不评价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发现在知乎,好多人都特别的耿直,回答一边倒的倒向题主,都觉得题主做的没毛病。但是真的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除了专业性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关于情商问题吗?

确实,普通人在听别人演奏自己常听的曲子时,是可以听出优劣的。而且题主列举的曲子都是很常见很普遍的曲子了,想来听过的人也不在少数。题主还说过,弹奏过程中存在多处停顿和不和谐。既然这样,听出问题的也应该不是题主一个吧!

那题主是在什么情况下评价出“弹的不好”的呢?

1.在课堂上,男生弹了一首曲子,这个曲子他学习钢琴的时候很认真很努力的练过,但是由于太久没有练习了,谱子记得不是很清楚,手又有点生,再加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有一点紧张,所以发挥的并不是很好。他表演完了,有点尴尬,但是同学们并不在意他的小错误,还是很捧场的给了他掌声,他很开心。就在这个时候,传出来一声“弹的不好”,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他听到,他就那么站在台上,尴尬脸红,下不来台。

2.音乐课结束,朋友们凑到一起,你评价道:“XXX弹的不好,弹错了好多。”这时你室友怼你:“你又不会弹。”你很不服,觉得下不来台。“我评价个冰箱还得会制冷了?”

评价冰箱好不好确实不需要你会制冷,但是也没必要拿杂牌冰箱去和大牌相比。说句过分点的,杂牌冰箱好不好用都能勉强用用,要是没冰箱可就真的制不了冷了。

你觉得你室友的话让你不舒服了,那你想过你这句话会不会让那个男生不舒服吗?

你室友的话理性看来确实不对,但是从某种方面看来,如果你不会这项技能,你确实没有多大的立场去评价别人的优劣好坏,尤其是这个人不是为了取悦你而去做事的时候。

流氓逻辑是不对,但是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种社会默认的规则:我评价他的PPT做的不好,我就要做一套更好的去用事实说话;我觉得他篮球打的不好,我就亲自上场虐死小菜鸟。只有自身做好了,才能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呀!

要是实在忍不住,不吐不快,换种方法也会好一些吧:“XXX的钢琴弹的真不错,就是好像不太熟,是不是好久没练了呀?”

总而言之,表扬中的批评总会比批评更让人接受吧。

user avatar

弹得好坏是一个不太好说的话题。弹钢琴的确有高低好坏对错之分,但是这个真的需要懂行作为评价基础的,而且评判标准也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但是,即使不会弹钢琴依然可以说别人的演奏自己是否喜欢。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释,喜欢与否是个主观题,但是好坏与否却可能是个客观题。我想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可能能接受题主不喜欢他的演奏这个事实,但是可能不太能接受题主认为他弹得不好这个评价。

因此我总是建议音乐爱好者谈感受,可以讲个人好恶,但是不要说好坏,因为说不清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