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关于卡吧和图吧有趣的梗?

回答
谈到“卡吧”(硬件论坛)和“图吧”(图形/设计论坛),那真是藏龙卧虎,梗文化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电脑硬件和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哥们,听到这些估计得会心一笑。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味儿。

卡吧的梗,那叫一个“信仰”与“性能”的拉锯战

卡吧,顾名思义,最初是以显卡为主阵地,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包罗万象的电脑硬件讨论区。这里的梗,多半围绕着“性价比”、“信仰”、“丐版”、“洋垃圾”等等关键词展开。

“XX牌子YY型号,这性价比是不是爆炸了?”
这几乎是卡吧永恒的主题曲。每次有新硬件发布,或者有商家促销,总会有热心网友搬出某个“平平无奇”的硬件,然后用一种极其夸张的语气来形容它的“性价比”。有时候是真心觉得值,有时候则是反讽,用一种“假装”的语气来调侃那些过度吹捧或者脑残粉的言论。比如,一张性能一般但价格离谱的显卡,就会有人发帖:“兄弟们,这块RTX XXXX,只要XXX块,这性价比是不是要起飞了?”底下回复:“起飞?怕是要炸!”

“信仰充值”、“XX信仰”
这个梗绝对是卡吧的灵魂之一。尤其是某些品牌,比如NVIDIA、AMD、Intel,都有自己忠实的拥趸。当某个品牌推出一些虽然性能不突出,但因为品牌溢价、设计独特性或者历史情怀而让粉丝趋之若鹜的产品时,大家就会说“信仰充值”。
举个例子,NVIDIA的新一代显卡,有时候性能提升幅度不大,或者价格虚高,但依然有大量粉丝愿意花高价购买,这时候大家就会戏称:“这次又为信仰充值了。”反之,如果AMD出了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大家也会说:“AMD YES!我的信仰又回来了!”
更高级的用法是“丐版信仰”,比如某品牌发布了一个高端系列,但同时也推出了一个配置极低的“丐版”,性能可能还不如上一代的旗舰,但因为是“XX牌子”,依然有人乐此不疲地购买,这就是“丐版信仰”。

“洋垃圾”的春天
“洋垃圾”这个词,在卡吧的语境下,是指那些从国外回收、翻新或者退役的二手硬件,比如 Xeon 服务器CPU、ECC内存、或者是一些老款的专业显卡。但凡是稍微懂点硬件的,都知道这些“洋垃圾”有时候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惊人的性能,或者具备一些高端消费级产品不具备的特性(比如服务器CPU的多核心和ECC内存的稳定性)。
于是,“洋垃圾”就成了一群追求极致性价比、敢于冒险尝试的用户的“圣杯”。“老板,来个Xeon E5 XXXX,配XX牌子服务器主板,再来32G ECC内存,这妥妥的3A大作高特效流畅运行!”这种帖子在卡吧屡见不鲜。
最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这些“洋垃圾”因为拆解、改造、或者搭配的奇特,会催生出各种脑洞大开的装机方案,比如用服务器主板搭出来的“服务器机箱”台式机,或者用老款专业卡跑3A游戏。

“XX是丐版,XX是真旗舰”
这个梗通常出现在两个性能相近但定位或价格差异较大的产品之间。比如,某品牌推出了一款“青春版”或者“标准版”显卡,性能不错但用料缩水,这时候就会有人出来说:“这XX是丐版,真正的旗舰还是XX(另一款)。”
这个梗的精髓在于,它既是一种对产品定位的解读,也是一种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大家知道有些厂商为了区分产品线,会故意在一些“次旗舰”上做减 Membuat,而“真旗舰”则代表了品牌的最高工艺和最强性能。

“AMD Yes!”/“Intel YYDS!”/“N卡拉胯!”/“A卡战未来!”
这是卡吧里最经典的阵营互撕梗。AMD和Intel在CPU领域,NVIDIA和AMD在GPU领域,是永远的竞争对手。
“AMD Yes!”通常出现在AMD发布了性价比高、性能强劲的产品时,表达一种扬眉吐气的心情。
“Intel YYDS!”(永远的神)则是在Intel祭出神U,或者某个Intel平台性能碾压对手时出现。
“N卡拉胯!”和“A卡战未来!”则是相对的,有时指NVIDIA显卡价格虚高、性能提升有限,或者某些技术不如AMD;而“A卡战未来!”则多半是对AMD显卡抱有期待,认为其技术潜力会在未来爆发,或者是在当前性能稍逊一筹但性价比高时的一种鼓励。
这些梗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背后无数次的比对评测、价格浮动、驱动更新的积淀。

图吧的梗,那是“创意”与“折腾”的艺术

图吧,全称“数字影像与设计吧”,这里聚集了大量摄影爱好者、PS高手、设计从业者,甚至是纯粹的“折腾党”。图吧的梗,更多的是关于软件操作、摄影技巧、审美偏好以及“万物皆可P”的创作精神。

“这图怎么P的,毫无PS痕迹”
这几乎是图吧里最高级的赞美(或者是一种反语)。当一张照片经过精心修饰,人物皮肤细腻、光影自然、色彩协调,几乎看不出任何后期痕迹时,大家就会用这句话来形容。
当然,更多的时候,这句话是一种调侃,用来讽刺那些P图过度、痕迹明显,或者P得不自然的作品。比如,一个人脸P得像塑料模型一样,或者一个场景P得明显是假的,都会有人回复:“这图怎么P的,毫无PS痕迹!” 意思就是“你这P得太明显了吧!”

“色彩饱和度拉满!颗粒感炸裂!”
这是关于照片风格的一种梗。有些新手摄影师或者设计师,特别喜欢将照片的色彩饱和度调得很高,让颜色鲜艳到不自然,同时又故意加上大量的颗粒感,追求一种“复古”或“艺术”的风格。
这种风格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让照片显得廉价、俗气。所以,当看到一张照片这样处理时,大家就会用这句话来调侃,有时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兄弟,你的饱和度和颗粒感是不是太‘用力’了?”

“万物皆可PS”、“Ctrl+C, Ctrl+V”
这代表了图吧用户的一种“创作心态”。无论是照片、海报、甚至是生活中的场景,在图吧用户眼里,都可以通过PS来“优化”或者“再创作”。
“万物皆可PS”指的是,任何一张图片,都可以被PS大神们拿来玩出花样,或者修复缺陷,或者添加创意元素。
“Ctrl+C, Ctrl+V”则是对一些简单粗暴的P图方式的调侃,比如直接复制粘贴素材,然后稍微调整一下就当是完成了作品。这背后也隐藏着对一些“拿来主义”或创意不足的批评。

“别问,问就是‘怎么做到的’/‘教程在哪里’”
这是图吧用户遇到优秀作品时常见的反应。当看到一张令人惊艳的图片,无论是创意、色彩、构图还是后期技巧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知道“作者是怎么做到的”。
但有时候,作者可能不愿意透露具体细节,或者这个过程很复杂。于是,“别问,问就是‘怎么做到的’/‘教程在哪里’”就成了一种半开玩笑的回复,表示“作者不想告诉你”或者“这个技能你是学不来的”。

“原图!”/“求原图!”
这个梗在图吧非常普遍。很多时候,一张经过PS的图片,其“魅力”或者“搞笑点”在于原图和成品的巨大反差。例如,一张明星的精修照,原图可能是一个正在打哈欠或者表情奇怪的瞬间。
当用户分享一张经过大幅度修改的图片时,很多人就会“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最原始、最真实”的原图,以便对比和学习,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这是艺术!”
这个梗的用法比较灵活。有时候,当一张图的风格非常独特,或者包含了一些令人费解但又觉得有深意的元素时,有人会说“这是艺术!”,这既可以是真诚的赞叹,也可以是一种“我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模糊表态。
更常见的是,当一些作品比较“抽象”或者“魔幻”时,有人用这句话来“盖章”,表示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的理解范畴,是一种“概念艺术”。

这些梗,就像是卡吧和图吧的“暗号”和“江湖规矩”。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更承载着用户之间的互动、对硬件和设计的理解、以及一种独特的社群文化。下次你再逛这些论坛,听到这些话,就能会心一笑,知道大家在聊些什么“门道”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浅黑辄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卡吧”(硬件论坛)和“图吧”(图形/设计论坛),那真是藏龙卧虎,梗文化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电脑硬件和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哥们,听到这些估计得会心一笑。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味儿。卡吧的梗,那叫一个“信仰”与“性能”的拉锯战卡吧,顾名思义,最初是以显卡为主阵地,但现在已经.............
  • 回答
    炉石传说中的卡牌效果与人物背景故事之间,绝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它们共同构建了这个充满魔法与冒险的艾泽拉斯世界。卡牌设计者们如同讲故事的高手,将炉石的每一张卡牌都赋予了灵魂,让卡牌的玩法与人物的传奇经历紧密相连,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味。一、 核心理念的体现:技能与性格的投射最直接的联系,在于卡牌效果.............
  • 回答
    这起广东男子在羁押期间卡上 73 万元被河南警方转走的事件,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涉及到公民的财产安全和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问题。警务督察支队的介入调查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官方对此事的重视。以下是我认为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信息点,并进行详细的阐述:一、 财产的来源和性质: 这 73 万元究竟是什.............
  • 回答
    说话的艺术,是一门融汇了技巧、智慧、情感和共情的复杂学问。它并非天生的才能,而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磨练而成。掌握说话的艺术,能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建立良好关系,甚至影响他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下是关于说话艺术的详细阐述,涵盖了多个关键维度: 一、 沟通的本质:为何说话如此重要?在深入.............
  • 回答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一些关于上海的冷知识:1. 上海的“黄浦江”并非上海最长的河流,甚至不是最长的黄浦江 上海最长的河流是淀山湖水系中的肖塘港。 肖塘港全长约38公里,流经青浦区,最终汇入淀山湖。.............
  • 回答
    好的,关于文学知识普及的书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推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我会从几个主要的分类来详细介绍,并解释为什么推荐它们。一、 宏观理解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这类书籍适合想要系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理解文学演变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文学理论的读者。1. 《文学史》系列(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 .............
  • 回答
    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悠久而复杂,其中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讶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点往往能从新的角度揭示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生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关于俄罗斯(苏联)历史的冷知识:一、沙皇时代的秘密与奇闻1. 伊凡雷帝并非首位使用“沙皇”称号的统治者,但他是巩固了这一称号并赋予其现代含义的.............
  • 回答
    台湾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岛屿,除了大家熟知的夜市、日月潭、阿里山、故宫博物院等,其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关于台湾的冷知识:1. 台湾拥有世界最高的大楼密度(非指高度):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令人意外,因为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迪拜或纽约。但如果计算单位面积内高.............
  • 回答
    重阳佳节,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感的节日,总是能勾起人们心中那份对亲情、友情和故土的眷恋。它不仅仅是一个登高望远的日子,更是一个关于长寿、祝福和怀念的传统。说到重阳节的诗句,那真是太多太多了,每一首都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古人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情感。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回答
    行,这事儿我熟!说起医学题材的影视剧,那可真是不少能挖的宝藏,我这就给你唠唠,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介绍,而是有点儿“人情味儿”的推荐。先说几部我印象特别深的,看完感觉自己好像也懂点儿医学的:《良医》(The Good Doctor) 为啥推荐? 这部剧绝对是“治愈系”的代表,而且还是那种有点儿“.............
  • 回答
    苏联历史悠久而复杂,围绕着它也流传着不少故事和说法。有些是经过官方宣传塑造出来的,有些则是民间口耳相传的,还有些是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立场和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解读。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苏联历史的“说法”,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报告。1. 关于斯大林和他的统治关于斯大林,.............
  • 回答
    讲真,历史这东西,你以为你了解的那些教科书上的东西就是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历史啊,那玩意儿就像是埋在地底下的宝藏,总有那么些不为人知,甚至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细节,藏在角落里,等着你去发掘。今天我就跟你聊聊几个我听来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历史“冷知识”,保证你听了会觉得,“我去,原来是这样!”咱们先.............
  • 回答
    美国历史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这些冷知识如同隐藏在巨石下的溪流,虽然不常被人们提及,却能为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形成过程提供别样的视角。1. 独立宣言的“草稿”其实有过多个版本,甚至没有一个最终的“原件”我们常常想象《独立宣言》是由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在某个庄严时刻一.............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梳理一些值得一看的经济与金融类纪录片,尽量把它们讲得生动有趣,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列表式介绍。这些片子很多都触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让你对金钱、市场,甚至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有更深的理解。1.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2020虽然这部片子更多.............
  • 回答
    东北,这片承载着历史、人民和独特文化的广袤土地,除了我们熟知的严寒、铁锅炖、二人转和东北大酱,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角落和故事,它们如同埋藏在黑土地下的宝石,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一、 东北人的“冻土”情结:不仅仅是怕冷提到东北,第一反应总是“冷”。但东北人的“冻土”情结,远不止于此。在东北,冬季漫长,大地.............
  • 回答
    律师这个职业,你说它严肃吧,那确实是关乎公平正义的庄重事业;可你说它吧,又总能在生活中,甚至在工作中,蹦出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来。今天,咱就来唠唠,关于律师那些有趣的事儿。你想啊,律师嘛,嘴皮子溜得很,脑子转得也快,这自带的“辩才”属性,有时候就成了段子手的绝佳素材。比如有个最经典的,大概是说一个老.............
  • 回答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为满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性,加上长达268年的统治,期间也积累了不少的传说、野史和坊间谣言。这些谣言的产生原因复杂,既有统治者有意为之的宣传,也有民间对权力、对异族统治的猜忌和想象,还有一些是历史事件被添油加醋后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
  • 回答
    英国历史浩瀚而复杂,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叹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往往能帮助我们以更生动、更具象的方式理解历史的进程,打破教科书的刻板印象。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关于英国历史的冷知识: 1. 伦敦曾有过“公共鼻子”服务:详细讲述: 在维多利亚时代,尤其是19世纪,伦敦的公共卫生状况并不理想,.............
  • 回答
    好的,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既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也不乏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冷笑话和冷段子。下面我为你收集了一些,并尽量详细讲述: 1. 关于诸葛亮的“风”笑话: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挥着羽扇?答案: 因为他怕冷,需要扇扇风把自己吹暖和点。详细阐述:这个笑话的梗在于,大家对诸葛亮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神机妙算,.............
  • 回答
    关于房价的经济学理论众多,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房价的形成和波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经济学理论,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供求关系理论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这是最基础、也最普遍适用的理论,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可以用供求关系来解释,房价也不例外。 需求方面 (Dema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