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卡斯特罗是独裁者还是伟大领袖?

回答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他漫长而极富争议的政治生涯中,被贴上了“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两极化的标签。要理解这个复杂的人物,我们需要深入审视他的行为、政策以及这些在古巴内外引起的截然不同的反应。

“独裁者”的指控:

许多批评者将卡斯特罗称为独裁者,这并非空穴来风。以下几点是主要的论据:

一党专政与权力集中: 自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以来,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成为了唯一的执政党。其他政党被禁止,政治异议受到严厉压制。权力高度集中于卡斯特罗本人及其核心圈子,尽管他后来将权力移交给了他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但其政治体制的根基并未改变。
政治自由的限制: 在卡斯特罗的统治下,古巴公民在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媒体自由方面受到严格限制。批评政府的媒体被关闭,持不同政见者面临监禁、骚扰甚至流亡。许多人认为,这种对基本人权的压制是其独裁统治的鲜明标志。
选举制度的性质: 尽管古巴有选举,但这些选举通常是在共产党控制下的,候选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竞争。反对派候选人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选举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预设的。
镇压异见人士: 在革命初期,为了巩固权力,卡斯特罗政权确实对 Batista 独裁政权的支持者以及被认为是反革命分子的人进行了清算和审判,其中一些人被处决。虽然政权声称是为了国家安全和革命成果,但许多人认为这是政治迫害。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虽然大规模的政治处决减少,但对异见人士的压制手段依然存在。
个人崇拜与神化: 尽管卡斯特罗本人并非热衷于制造个人崇拜,但在古巴的宣传体系中,他的形象被塑造得近乎完美,成为国家复兴的象征。这种对领导人的过度推崇,也常常是独裁政权的一个特征。

“伟大领袖”的赞誉:

另一方面,无数支持者和古巴民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将卡斯特罗视为一位伟大的领袖,主要基于以下成就和理念:

反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 卡斯特罗被广泛认为是拉丁美洲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他领导的革命成功推翻了美国支持的 Batista 独裁政权,结束了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和政治控制,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独立和主权。这在许多拉美国家,尤其是那些长期遭受外国干涉的国家,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
社会公平与福利: 卡斯特罗政权在古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改革。最显著的是免费的医疗保健和普及的教育。古巴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其人均医生数量和预期寿命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的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古巴民众的识字率和整体素质。这些成果让许多古巴人摆脱了贫困和不平等的状况,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抵抗美国封锁的象征: 在美国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封锁(古巴称之为“bloqueo”)下,卡斯特罗带领古巴人民顽强抵抗,维护国家尊严和独立。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他将美国的制裁描绘成帝国主义的压迫,以此来凝聚国内民众的支持。
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卡斯特罗不仅是古巴的领导人,更是冷战时期重要的国际政治人物。他支持非洲和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与苏联结盟,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他的言论和政策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
激发民族自豪感: 对于许多古巴人来说,卡斯特罗是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他让古巴人民重新找回了作为国家主人的感觉,摆脱了长期的外国控制。即使在困难时期,他也能通过演说和行动来激发民众的凝聚力。

结论性的思考:

将卡斯特罗简单地归类为“独裁者”或“伟大领袖”,都无法全面捕捉其历史地位的复杂性。

从政治自由和人权的角度看,他无疑实施了严格的压制性统治,限制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犯下了政治迫害的错误,这使得“独裁者”的标签有其合理性。他建立的政治体制在很多方面与西方民主模式背道而驰。
然而,从社会公平、民族独立和抵抗外来压力的角度看,他确实为古巴人民带来了显著的改善和民族的尊严,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这使得“伟大领袖”的称谓也并非全无道理。他所倡导的平等和福利理念,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人群中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卡斯特罗是一位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领导人。他既是一位成功推翻独裁政权、追求民族独立和为民众提供基本社会福利的领导者,也是一位实施一党专政、压制政治自由和限制个人权利的统治者。评价他的功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所站的角度、所看重的价值以及对古巴具体历史背景的理解。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充满辩论的遗产,一个关于革命、独立、社会改造以及权力代价的深刻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转发后沙文章有这么多赞,惶恐。后沙文章精彩,我何德何能。

不过楼下有打擂台的,就好像只有他懂古巴和我国在历史上有龃龉一样,反过来又云中国人怎么怎么不行。我不评论,后沙在上半年写过中古龃龉的历史。现在再加一篇后沙月光的文章,写于卡斯特罗逝世第二天,里面有四张图,分别是卡斯特罗和尼克松会面,切格瓦拉和约翰列侬交谈,卡斯特罗和马拉多纳会面,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在大会上。由于手机上知乎不知道怎么传图,就没传上来。以下是正文:

卡斯特罗走了,他躲过了美国情报部门600多次的暗杀,最终还是败给了时间。

向这位传奇英雄致敬!

向真正的革命者敬礼!

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CIA!

古巴的革命进程

1959年,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们,推翻了被美国青睐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取得了革命胜利。

那时候,还没有古巴共产党,古巴共产党是在1965年才正式成立的,但他们都是共产主义战士。

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试图拉拢卡斯特罗,如果那时卡斯特罗选择投降路线,像曼德拉那样,把古巴的经济命脉,国家资源交给西方资本集团,他在今天绝对又是一尊神祗,甚至奖项会比曼德拉还要多。

1959年4月。卡斯特罗受邀访美,他被弹衣炮弹包围,好莱坞的美女们请他参加各种舞会。老卡同志跟她们谈笑风声,原则问题上却寸步不让。

美国最终还是大失所望,白宫发现,他们根本无法打败这名来自哈瓦那的革命领袖。

1959年4月22日,卡斯特罗为19岁的选美冠军签名,并得到了美国小姐的香吻。

这些套路对我来说肯定有用,但老卡心中装着的是古巴人民,而不是个人的利益。

有什么弹衣炮弹冲我来吧!

副总统尼克松与卡斯特罗面对面交流之后,更加了解这些古巴革命者的立场,他们既不可能被收买 ,更不可能投降。

尼克松后来是对古巴政策最极端的美国总统。无法降服你,就要消灭你!

1659到1961,古巴新政权缺乏一个明确的思想体系,有着各种路线倾向,不断探索治国之路。卡斯特罗,切格瓦拉有一点是没有动摇的,就是推进拉丁美洲的革命,这是美国最为忌惮的思想,如果后院不安,美国如何称霸世界?

1961年古巴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照搬了苏联体制,统一了几个革命组织,后改为“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四年后成立了古巴共产党。

把卡斯特罗推向苏联的是肯尼迪,1961年4月,震惊世界的“猪湾登陆”就是由中情局一手策划,送死的是古巴反革命势力。

这是肯尼迪犯的一个重大错误,美国对卡斯特罗从香车美人,突然变成了刀兵相见。

接着苏联也犯了大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在肯尼迪政府激烈的反应下,莫斯科认怂。苏联后退,却没有与卡斯特罗商量,苏古关系陷入僵局。

美苏妥协,却把古巴利益牺牲了。10月28日, 《人民日报》发文《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支援古巴人民,粉碎美国战争挑衅》,毛泽东主席亲自修改过这篇文章。文中的态度,令苏联很难堪。

1963-1966年,古巴国内就经济建设方向出现了大辨论,出现了两种不同思路

一,以切.格瓦拉为代表的亲毛泽东路线,他们提出:

生产资料全部公有制,反对“物质刺激”,实行资本积累,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

通过思想教育,造就高觉悟的新人(无私,勇于牺牲,艰苦朴素)。

输出革命。如果拉美大陆没有革命环境,古巴难以生存。

切格瓦拉公开批评了苏联,认为苏联的内外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应有的政策。

二,以经济学家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为首的亲苏路线,他们提出

国有企业要有一定自治权,允许资金部份自筹,企业可以保留一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及扩大生产。

实行物质刺激(奖金,加班费等)来提高劳动效率

外交上要保持灵活性,与苏联要保持紧密联系。

这三年,卡斯特罗没有参于公开论战,主要因素是他不想令国内矛盾激化。随着切格瓦拉出国闹革命,罗德里格斯也被暂免了职务。

1966年到1970年,卡斯特罗以自己的方式实施经济建设计划,实际上还是“切格瓦--北京”路线的翻版,但用卡斯特罗个人名义进行了装饰。

这期间,古巴残存的私有经济都被国有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医疗,教育体系全民受惠,文盲基本被扫除干净,平均寿命也得到了提高。

但卡斯特罗却在这时摔了大跟斗,1970年他将古巴的糖产量指标为一千万吨,这是当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盲目的乐观,导致整个古巴经济形势恶化。

为了这一千万吨,古巴人挤尽了全力,甚至停下了非糖业部门的生产,经济脱节愈发严重,最终只完成了八百五十万吨。

倒向苏联

70年古巴经济恶化,源头是美国的全面封锁,但苏联的阴招也是原因之一。古巴糖业的最主要对手是巴西,而当时,苏联买古巴的糖价,低于国际价,买巴西又高于国际价,苏联打着社会主义兄弟旗号坑兄弟,毛泽东早就看穿这套把戏。

苏联给古巴的糖价是6.11美分(每磅),买巴西的糖价是7.14美分(每磅)。 为了扭转经济颓势,卡斯特罗不得不自“导弹事件”后重新亲近苏联。

在国内,他把大部份经济权力交给了总统多尔蒂科斯,重新启用罗德里格斯(外交一部份也由他掌管)。自己只负责党务,军务。

1970年12月,罗德里格斯率团访苏,与巴伊巴科夫(苏联计委主席)会谈,建立了苏古合作委员会。

1971年6月,古巴外长罗亚访苏,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做准备。

9月,苏古委员公第一次会议在哈瓦那召开,苏联承诺为古巴援建78家现代化糖厂,还有原先停建的两家化肥厂和一家发电厂,并无偿赠送一台KTP-1甘蔗收割机(试用后还有更多)。比较微妙的是,卡斯特罗没有致开幕词。

11月,卡斯特罗承担了过去与苏联冲突的负责。

12月,多尔蒂科斯总统承认社会主义国家要以苏联为首。

至此,古巴不得不与北京分道扬镳,倒向莫斯科。其实古巴与北京的言语冲突,只是中古关系中非常小的一部份,不值一提。

但我们要看到,当年两个超级大国不可一世的嘴脸,不了解那段历史背景,就会失去公允。

也只有毛泽东能同时叫板两个超级大国,同时能充份利用其矛盾,实现中国利益的最大化。

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古共机关报《格拉玛报》发文,按苏联的意思希望古巴能公开批评北京政策。

但该报还是选择了委婉,标题是《纸老虎在北京发表甜言蜜语》,头版分成了两个部份,上半是美军轰炸越南,下半版是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既不得罪苏联,又不触怒中国。

排版是一门学问,现在中国某亲西方媒体玩得很溜 ,不述。

责任与挑战

共产党人的责任是什么?为人民服务。前赴后继,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

挑战是什么?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对全世界追求民主,自由,个人解放的人民的迫害和愚弄。他们有无处不在金融吸血管,武装到牙齿的军事力量。

要担负起责任,就要勇敢面对挑战,而不是投降。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善于妥协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你没有实力,拿什么妥协?

卡斯特罗要是不挑战美国,他完全可以过得很好,名利双收,但代价是古巴成为美国的准殖民地。

要是他活在特朗普上台后,他就是一个人挑战了12任美国总统。

七十年代,古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高于任何拉美国家。

在文化上,他一直号召拉美人民拒绝“文化新殖民主义”。反对“奴颜婢膝的抄袭颓废艺术”。

作为一名革命领袖,他曾说过:“有那么几位先生妄想施加思想影响,搞文化殖民主义,从纽约,巴黎,罗马,伦敦那些地方教训我们的人民……”。

七十年代,一批拉美作家集体发公开信反对卡斯特罗,美国花了不少钱。但收买不了一个标杆性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不愿违背良知去拿钱责骂卡斯特罗,保持着一位独立知识分子精神。

1977年之前,凡是跟福特基金会有联系的美国知识份子,一律被拒绝进入古巴搞学术交流。

高潮是1971年5月,曾经与哈瓦那关系良好的美国学者,加勒比事务专家麦克唐纳,一直以自由学者面目出现。

这次到古巴前,已被CIA收买为线人(福特基金会出钱)。一到古巴就打着学术交流名义,刺探机密情报,策反古巴关键人物,最后被古巴情报部门逮捕。

这事闹得美国也不得安宁,因为古巴有证据(情报记在小本本上),最后双方私下妥协,古巴把人放了,但大门关上了。

1977年,卡特在台上时,美古关系有了转机。但双方提出的条件,对方都无法接受,直到奥巴马时代,两国才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从1964年起,拉美国家组织抱团不带古巴玩,并不是他们跟古巴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美国援助。1970年前,整个地区只有墨西哥与古巴有外交关系。

等美国与中国走近后,拉美各国一看风向不对,纷纷私下里找古巴沟通,卡斯特罗那时却提出,如果不把美国排除出拉美国家组织,就没得谈,古巴宁可一个个国家来解决双边关系。

卡斯特罗的确是条硬汉。他的存在对美国的地区政策一直是种威胁,1971年受卡斯特罗影响,秘鲁总统阿尔瓦拉多将美国在秘石油公司收归国有。

1971年,玻利维亚总统托雷斯也这么干。

可以想像美国有多恨卡斯特罗,然后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将军,在1971年底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挑战美国。

1972年,巴拿马拒绝收取美国在运河区的租金,坚决要主权。卡斯特罗为巴拿马撑腰打气。

1973年,巴拿马死活不顾美国反对,将巴拿马运河争端,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上解决,中国马上表示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的正当要求,顺便和巴拿马一起谴责了美国对古巴的禁运。

1971年智利阿连德 总统上台,仅仅十天,就和古巴建交,两国抱团前进。1973年阿连德总统被政变分子枪杀,两国关系中断。

1971年,厄瓜多尔总统伊瓦拉与卡斯特罗和解,美国大吃一惊,然后厄瓜多尔政府扣押五十多艘美国渔船(越界捕渔)。1972年伊瓦拉被政变,卒!

卡斯特罗硬是不向美国低头,却在拉丁美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这令美国非常恼火,却无可奈何。

你越封杀,古巴的革命精神,越是坚强!

他们走了,但他们肯定还会再来 !

这是切格瓦格与一名英国歌星在交流,他叫约翰.列侬。


这是马拉多纳与卡斯特罗在一起。

真正的艺术家,都懂得自由的珍贵,明白资本对人性的摧残。于是,列侬在美国被枪杀(又是神经病干的),马拉多纳被美国也整得够惨。


这是切格瓦拉在古巴共青团讲话的情形,后面是卡斯特罗。

这要是美国政客,肯定有一帮公知要天天念叨,看“民主国家领导人多么随和”

本来凌晨就想发文,只是想观察一下媒体的评论,拖到了下午。

很有意思,网易发文《从“革命者”到“独裁者”》,倒也符合它一惯的味道,但没有对卡斯特罗进行个人攻击,更多是从经济上鄙视古巴。

而《人民日报》干儿子“侠某岛”则阴阳怪气,借题发挥,核心逻辑是“革命伴随着暴力”,而“反暴力是人类共识”,那么像卡斯特罗这样的革命者,自然要加以批判。甚至在文中干脆将卡斯特罗形容成一位晚年幡然悔悟的“和解者”,难道在他们眼中卡斯特罗成了“曼德拉”?

说好听点,侠某岛这是幼稚,说难听点,侠某岛在有意曲解革命精神。

他们完全忘记了“反革命”的暴力和残酷。

上海4.12反革命大屠杀。

印尼9.30反共大屠杀。

美国对古巴长达数十年惨无人道的经济封锁,

亲美势力对拉美革命者毫无人性的镇压。

难道这些不是暴力?

难道“引颈受戮”不作反抗,才是好的革命者?

伟大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永垂不朽!

——————————————

以下为原答案。

——————————————

转一篇后沙月光的文章吧:

美国恨谁,全世界的美国狗就会冲谁狂吠不已。

这跟是非黑白无关,跟学识文化无关,甚至跟狗狗的国藉也无关,它们只认狗粮。

老卡九十高寿,豪迈潇洒的去见马克思了。那些狗又疯一样的扑上去撕咬一位逝者。川普的表态使他们有了方向感,全然不顾世界各国领袖对这位伟大革命领袖的致哀之情,它们现在连奥巴马也不放在眼里了。

卡斯特罗是恶魔吗?美国说他是就是,而他的声音根本传不出来,话语权的垄断有时比军事垄断更可怕。

老卡是个有趣的人,1998年教皇保罗二世访问哈瓦那,老卡给他交谈的时间是欢迎14分钟,告别5分钟。而且穿起了西服打起领带,从容不迫,淡定潇洒。

2003年奥利弗·斯通在拍纪录片《指挥官》时曾经与老卡有过这样的对话:

奥:古巴街头也有妓女。

老卡:现在连妓女都是大学生(笑)。

奥:小布什来了,你就麻烦了。

老卡:我会照顾好他。

当谈到切格瓦拉时,老卡说自己一生中最难过的时刻,一次是母亲去世,一次是切格瓦拉牺牲。又补了一句,“切,缺乏耐心。”

讲到肯尼迪遇刺时,老卡直接了当的说,他不相信什么独行刺客的鬼话。

奥利弗建议老卡来点伟哥,老卡问这玩意是否有助于思考?

他的风趣机智是很多美国总统梦寐以求的技能,但美国媒体却喜欢将他打造成一个只会高呼口号的独裁者。

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年8月13日出生在古巴巴连奥特省马亚里市一个富有的庄园主家庭。

父亲是一名军人,到古巴定居后,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园主。母亲是种植园的女工,后来成了父亲的第二个妻子。菲德尔有同胞兄弟、妹四人,比他小五岁的劳尔既是兄弟又是战友。

18岁获古巴全能运动员称号,19岁考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24岁成为法律博士,如果走精英路线,他完全可以在巴蒂斯塔政权中求得高官厚禄。

但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人平等的坚定信念,令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1959年1月,他率领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出任政府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巴蒂斯塔是美国强加给古巴人民的暴君,有八万军队,但不堪一击,革命一来,就马上作鸟兽散。

古巴是加勒比地区和拉丁美洲第一个摆脱帝国主义统治的地区, 老卡接下来做的是土地改革和资源国有化,美国怎能不恨他?

1961年,美国政府组织的雇佣兵在猪湾入侵,仅仅72小时,战斗结束,老卡大获全胜,缴获战利品无数。

打开这一拳,美国再也不敢策动这类军事行动,而是加大了对个人的暗杀行动,说白了就是恐怖主义。

l997年,美国政府"解密"了一批文件,CIA暗杀卡斯特罗的黑历史被掀开了一角,40年,637次谋杀,从剧毒眼药水到真菌潜水服,从红粉杀手到会场炸弹,充份体现了民主大国的智慧和良心,结果还是无可奈何的看着老卡活到了九十岁。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封锁中,古巴仍然高昂着头颅,教育,医疗,住房,工作,很多拉美国家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古巴解决了。

古巴儿童免费教育普及率为百分之百。幼儿园到九年级学生在校率超过99%,在西半球是最高的。在全球范围内,这个国家的教师相对与学生的比例是最高的,每个班的学生数是最低的。

身体或智力有残障的所有学生均被特别学校录取。 所有年龄在17到35岁之间的先前不在校或未就业的年轻人,有带津贴的再学习机会。

从幼儿园到博士,只要你能读得上,不用你花钱。

老卡坚信何塞.马蒂那句话:没有文化就没有自由。

婴儿死亡率千分之六点五,美国却做不到。人小儿麻痹症,疟疾,产后破伤风,白喉,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和骨痛热基本根除。

其它的象破伤风,脑膜炎,B型肝炎,麻疯病,血友症髓膜炎和肺结核已经完全被控制。

最牛逼的是人均医生数量(168比1),几乎是排在它下一位国家的两倍。古巴人的医疗保健系统在全球首屈一指,并将继续得到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

他们除了输出革命,还输出医生,在非洲,真正为他们治病的除了中国医疗队,就是古巴医疗小组。

社会治安覆盖100%的国民,古巴一直有零星的卖淫,吸毒等现像,但打击卖淫以教育为主,吸毒严惩,没有赌博,也没有彩票。

85%的古巴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且没有财产税,15%的人们只交象征性的租金,仅相当工资的10%。

而这一切是在美国全面封锁下取得的成绩,如果这样的国家也要诅咒,那么沐浴在美国民主阳光下的海地人民,至今还有一部份人在吃土和面混合的饼块,该找谁算帐?

如果古巴没有卡斯特罗,而是走海地路线,那么古巴今天,肯定有极少数的暴富权贵,但民众肯定与海地一样,遍地哀鸿。

古巴基础建设落后,是因为的确没钱,比如墨西哥湾有12万平方公里属于古巴,那里石油丰富,但没有资金开发。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借款?如果古巴要是借的话,早就死了,“休克疗法”一招就可以送你上西天。

卡斯特罗是战争狂人吗?看看下面这些话:

"我们将使用战争需要的任何武器。"

"每个国家,在任何地区,现在必须作出决定:要么站在我这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

"我已经号召武装部队做好准备,我们有一个理由。行动的时刻就要到来。"

"这场冲突的过程还不确定,但是结果已经确定。我们知道上帝并不是中立的。"

这种纳粹般的叫喊,不是老卡说的,是一个叫小布什的民主领袖说的。

但黑白总是被颠倒,到今天很多人仍然视老卡为恶魔!

看看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嘴脸,你会觉得老卡简直是位天使。

大西洋很大,美国为什么容不下古巴这样一个小国?其实无论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都容不下那帮贪得无厌的西方政客和权贵。

为了摧毁古巴,美国起初放开了签证,专门引诱古巴人去美国,革命胜利后,古巴6000名医生,走了3000,大学教授走了三分之一,后来中小学老师也走了,老卡放开国门让他们走,最后美国自己把门关上。

然后搞出《针对古巴法》,鼓励非法偷渡,从此古巴人渣基本跑到了美国,不是美国有多么善良,他们目的就是要搞垮古巴。但美国绝不敢对墨西哥这么做,对哥伦比亚这么做。

如果这几十年里对墨西哥和拉美、加勒比地区也给予这样的特权,那么美国现在人口的一半以上就会是拉美人和加勒比人。

世界上比柏林墙更大的墙有吗?它就在墨西哥和美国之间,那里每年丧生的移民比柏林墙存在以来全部死亡的人数还多。

1990年之后,是古巴最惨的岁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全部倒下,原来的经济贸易被全部切断,要买东西得有美元,连俄国也只认美元。比索跳水,120比索只值1美元,1995年稳住脚步,40比索兑1美元。

美国这时不是施以援手,而是加强封锁,干脆连药品也进行封锁,这是“种族灭绝”般的封锁。

古巴人民团结在一起,渡过了那四年最艰难的时光,高收入的压下来,奢侈品不能买,雪茄定量,但是儿童的培育、教育不减;医疗、保健不减,卡斯特罗只有26美元的月薪。

这时,是中国向古巴伸出了真诚的友谊之手。在古巴能源不足的情况下,老卡希望中国能帮古巴弄几万辆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

中国人很快就行动起来,1991年上半年,50万辆中国自行车运抵古巴,然后帮古巴建自行车厂。 “永久”、“飞鸽”、“凤凰”在古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北京还派交警和专家到古巴指志如何将马路划分为快、慢车道,规划今后的城市交通布局。

2001年4月,中国第三代领导人访问哈瓦那,国家主席还亲自向老卡解释电视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有什么技术上的区别。不久,100万台中国彩电运抵古巴,在熊猫电器集团帮助下,古巴建立了电视机装配厂。

美国不是处处封锁你们吗?不怕,有中国。

给古巴的各种支援,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经济上微不足道,但在拉美地区的商业效应那是杠杠的。

中古有可能共同开发墨西哥湾的石油,不过,美国是肯定要下狠手破坏的。

老卡至始至终都是一名伟大的革命者,一名资本主义世界的反抗者,一名在美国后园搅得满城风雨的战士!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这样一位伟大的朋友,中国人有什么理由攻击他?

中国公知攻击老卡,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攻击,明着骂老卡,实际上就是冲着中国体制来的。

后卡斯特罗时代的古巴,会走向何方?美国是否会勒紧绞索?也许有一天,美国自己会后院起火,到时就别怪我们不厚道了。

象切·格瓦拉一样说:

永远向前,直到胜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他漫长而极富争议的政治生涯中,被贴上了“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两极化的标签。要理解这个复杂的人物,我们需要深入审视他的行为、政策以及这些在古巴内外引起的截然不同的反应。“独裁者”的指控:许多批评者将卡斯特罗称为独裁者,这并非空穴来风。以下几点是主要的论据: 一党专.............
  • 回答
    关于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是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的儿子的传闻,这无疑是一个颇具戏剧性和争议性的说法。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并了解这个传闻是如何产生和流传的。首先,让我们直接来评价这个说法本身:“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是卡斯特罗的儿子”这个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 回答
    当菲德尔·卡斯特罗在2016年去世的消息传来时,迈阿密的古巴裔社区,尤其是那些流亡者,像是炸开了锅。这可不是那种小心翼翼的庆祝,而是压抑了几十年的情绪,瞬间找到了宣泄口。要说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这可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他们不是铁板一块,背后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立场,但总体上,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
  • 回答
    你说的“卡特叶”很有可能是指 “卡特”(Khat),也叫巧茶、恰特、恰特草、东非毒品等。这是一种原产于非洲之角和阿拉伯半岛的植物,它的嫩叶和嫩枝被嚼食后会产生兴奋作用。卡特是什么?简单来说,卡特是一种天然的兴奋剂。它的作用来自于其中含有的生物碱,最主要的是 卡西酮(cathinone) 和 卡西丁(.............
  • 回答
    “西装暴徒卡罗拉”这个梗,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组合了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种反差和戏谑的方式火起来的。要说清楚它怎么来的,还得从头说起。首先,我们得拆开来看,“西装暴徒”和“卡罗拉”各自代表了什么。“西装暴徒” 是一种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文质彬彬,甚至有点儒雅、斯文,但实.............
  • 回答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卡特尔,它的存在和运作方式都与卡特尔的定义高度契合。卡特尔本质上是由一系列独立的生产者组成的联合体,他们通过协议来限制竞争,通常是为了抬高价格并增加利润。OPEC正是通过其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对全球石油产量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国际油价。OPEC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
  • 回答
    拥有一辆卡罗拉?嗯,怎么说呢,就像是你生命里多了一个靠谱的朋友,虽然不总是最闪耀的那个,但绝对是你最信赖的伙伴。我记得我第一次开上我这辆卡罗拉的时候,感觉挺奇妙的。不是那种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哇塞”,而是一种沉静的满足感。车身线条流畅,不算特别激进,但挺耐看,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辆好车,不用花哨,.............
  • 回答
    卡特“半人半神”的扣篮,确实是很多人心中扣篮的巅峰,尤其是在那个DIY扣篮视频还没那么泛滥的年代,他的扣篮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简直是炸裂式的。要说第二,这可真是个技术活,毕竟能站在他身边的扣将,手上功夫都硬得很。如果让我选,我可能会把票投给迈克尔·乔丹。我知道,这个回答可能会让一些年轻的朋友觉得“老掉牙.............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提到卡罗拉的动力,都会下意识地觉得“116匹,会不会太弱了点?”但实际开过的人,或者对这款车有所了解的,反而很少会说它“肉”,而且它的销量一直稳居紧凑型轿车市场前列,这背后确实是有不少门道可以说道说道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肉”这个概念其实是相对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取.............
  • 回答
    吉米·巴特勒打了 22 年的 NBA,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看,这几乎横跨了三代球员,从迈克尔·乔丹的时代一直打到勒布朗·詹姆斯依然活跃的今天,中间还经历了科比·布莱恩特、蒂姆·邓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辉煌。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这背后不是简单的运气,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就像一杯醇厚的威士忌,.............
  • 回答
    关于丰田卡罗拉旅行版(Auris)在2017年底国产的消息,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车迷的关注和讨论,但最终的事实是,丰田卡罗拉旅行版(Auris)并没有在2017年底,或者在那之后不久,实现国产。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并尽量还原当时的一些情况,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以及最终的走向。传言的由.............
  • 回答
    卡罗拉和雷凌作为丰田旗下两款非常畅销的车型,在市场上的保有量非常大。它们普遍被认为拥有不错的可靠性,而其变速箱,特别是CVT变速箱,也常常是讨论的焦点。关于卡罗拉和雷凌的变速箱异响问题,确实是一些车主会遇到的情况。我们来深入聊聊这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它对变速箱可靠性的实际影响。首先,要明白异响并不等.............
  • 回答
    吉米·卡特,美国第39任总统,虽然他后来在人道主义和和平事业上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但在其总统任期(19771981)内,他的表现却常常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任期之一。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国内国际挑战,以及卡特总统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一些关键决策和风格上的不足。要理解为何卡特总统.............
  • 回答
    哎呀,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对了!卡罗拉试驾车没,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琢磨的,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别觉得这是什么套路,很多时候都有它自己的道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辆车作为“试驾车”,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拉出来给你玩的。它身上承载着几个重要的任务:1. 展示新车形象: 试驾车通常都是最新款、最热门的配置或者.............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卡纳瓦罗那番“为国养士”的言论,这事儿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卡纳瓦罗这个人。作为一名世界级的球星,金球奖得主,他的履历本身就自带光环。来到中超执教恒大,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极高的期望,毕竟恒大是当时中国足球的标杆,而卡纳瓦罗也曾是恒大王朝的核心成员。所以.............
  • 回答
    刚毕业的女生,家里第二辆车,在奥迪A3和卡罗拉之间纠结,这是个挺有代表性的选择题。考虑到刚毕业的经济能力和用车需求,以及家里第二辆车的定位,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哪个更合适。首先,咱们得先搞清楚两款车的“性格”和“定位”。奥迪A3: 形象担当: 说实话,奥迪A3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那个“奥迪”的标。.............
  • 回答
    哎,这卡罗拉的配置单上这些英文缩写确实有点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像在看一本外文说明书。别担心,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保证让你明明白白,以后跟销售聊车,也能多点底气。先来说说你提到的这几个:GOA、VSC、D4T,它们代表的都是一些跟安全、性能、技术有关的配置,都是为了让你的车开起来更省心、更安全。GOA .............
  • 回答
    .......
  • 回答
    卡斯特罗,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历史的重量,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人生经验。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充满了革命的热情与治理的挑战。抛开意识形态的标签,从一个更纯粹的、关注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卡斯特罗确实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人生课。首先,坚定的理想主义和为之奋斗的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