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欧洲各国试图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下分庭抗礼,同美国的关系也从原本的合作变成了对抗。
1993年欧盟成立,2002年欧元区正式构建完成,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资本人员自由流通,组成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曾一度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双方围绕贸易、货币、科技、话语权、地区主导力量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
从美国肢解南斯拉夫以来,美、欧之间进行了将近20年的内耗,同为自由民主阵营的双方互相徒劳的对抗。而这种同室操戈带来的是什么呢?
上面的图里是在2019年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TOP 100。可以看到北美(就是美国)在品牌实力远远超过欧洲,并且在科技、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上完胜。欧洲最有价值的品牌依然是20世纪的成果,没有任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领域突破。欧洲在本世纪的信息革命上,毫无建树。
二战后欧洲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美国与欧洲的密切合作,双方在许多领域是共赢的,这才有了1970—1990年的成功。但是美欧的对抗,让欧洲错过了互联网红利,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重创了欧洲仅存的科技产业,导致资本、人才大量外流美国,才有了之后12年的原地踏步。
产业的落后,直接导致欧洲各国的社会财富总量被美国越拉越远。在1994年,欧洲总量比美国高35%,而到2019年整个欧洲加起来比美国还低,即便是欧洲最高的德国,也只有美国的13.8%。单个欧洲国家已经完全不可能和美国对等了。
欧盟愈发依赖集体一致,才能在美国面前拥有一定地位。但这么多国家,怎么可能所有人的利益都一样呢?所以就有了各国右翼力量的复兴,有了英国脱离欧盟,有意大利以此敲诈德法,有波兰充当内鬼,一个团结的欧洲符合法国、德国的利益,但不符合其他成员的要求,所以就不断出现有投靠美国的叛徒。
马克龙强调团结,恰恰因为不团结。
金融服务业,是美国与欧洲争夺最激烈的领域,直接事关金融主导权。英国脱欧是直接重创了欧洲,动摇了原本就很不稳定的平衡,毕竟英国拥有全球影响力。欧元区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平衡,欧元的根基是远不如美元稳定的,而这一点在出现经济冲突时会被无限放大。
一个资本、人才、科技不断流失,经济长期停滞、缺乏发展活力、货币被打压、产业空心化、内部不团结的经济体,在国际体系里是无法成为独立的一极的。
在防卫安全上,欧洲时刻遭受俄罗斯的威胁,必须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这种时候同美国翻脸是非常愚蠢的,「北大西洋公约」完全是靠美国的力量,才能拥有实际上的威慑力,震慑东边的鞑靼人。
冷战结束后,原本整个欧洲庞大的军事力量几乎被裁撤一空,除了法国、英国还拥有地区武装干涉能力外,全欧洲挑不出一个能够进行全面战争的。更何况这不是1936年了,所有人都没有战争意愿。
如果没有美国的威慑,仅仅靠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格鲁吉亚的「军队」,究竟能挡俄国人多少小时,很成问题。更不要说现在西欧几个所谓「大国」能投入作战的单位到底有几个。
一边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另一边和美国争夺经济主导权,除了欧洲人早上没吃药以外,找不出任何合理的解释。他们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下,依靠美国生存的富裕国家。
要么继续抱紧美国,要么倒向俄罗斯,没有其他的选择。想要由自己做主(比如现在的法国和德国),就会面临美俄两大国的集中打击,还有盟友的跳反。
以后欧洲应该会继续充当美国的人才收割试验田,给美国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移民,来填补美国教育失败造成的人才缺口。在国际事务上配合美国的战略,加强军事一体化的合作,一起压榨亚非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