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第一步只能上一个碘?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当你说“第一步只能上一个碘”,通常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有机化学反应中,一个分子上的某个位置只能引入一个碘原子,即使理论上有多个可能的位置可以进行碘化反应。让我详细地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想象一下我们要对一个有机分子进行碘化反应,比如一个带有多个氢原子的烷烃。我们知道碘(I₂)是碘化的试剂。如果你试图让一个烷烃和碘反应,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取代反应,将氢原子替换成碘原子。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有催化剂(比如光照、过氧化物等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或者特定官能团存在的条件下,反应会表现出惊人的“选择性”,只在某个特定的位置引入一个碘。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可以从反应机理、分子结构和能量角度来理解:

1. 反应机理的步进性与中间体的稳定性

大多数化学反应都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中间步骤完成的。对于自由基碘化来说,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引发、增长和终止。

引发: 首先需要产生碘自由基(I•)。这可以通过光解碘分子(I₂ → 2 I•)或使用引发剂来完成。
增长(链增长): 这是关键的取代步骤。一个碘自由基会从有机分子上夺取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有机自由基和一个碘化氢(HI)。例如:
RH + I• → R• + HI
这个生成的有机自由基(R•)接着会和一个碘分子反应,形成产物碘代烷烃(RI)并再生一个碘自由基:
R• + I₂ → RI + I•
终止: 自由基之间相互结合,停止链式反应。

问题的核心在于增长阶段的选择性。为什么一个碘自由基倾向于从某个特定的CH键上夺取氢原子?

自由基的稳定性: 有机自由基的稳定性不是均一的。通常来说,叔碳自由基(连接三个碳原子的碳上的自由基)比仲碳自由基(连接两个碳原子的碳上的自由基)更稳定,而仲碳自由基又比伯碳自由基(连接一个碳原子的碳上的自由基)稳定。这是因为烷基具有给电子效应,可以稳定自由基的空p轨道。
所以,如果一个分子上有伯、仲、叔氢原子,自由基链式反应会优先从能形成最稳定自由基的位置夺取氢原子。
活化能的差异: 夺取不同的CH键所需的能量(活化能)是不同的。形成更稳定自由基的CH键断裂需要的活化能更低。因此,在反应开始时,碘自由基会优先攻击那些形成最稳定自由基的CH键。

2. 产物与反应物的反馈效应(碘化的特殊性)

碘化反应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性质:碘代烷烃的反应活性非常低。

我们再看看增长链的第二个步骤:
R• + I₂ → RI + I•

反过来,碘化氢(HI)和碘代烷烃(RI)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逆反应:
RI + HI ⇌ RH + I₂

更重要的是,碘代烷烃本身对碘自由基的反应活性非常低。 碘自由基夺取一个已有的CI键中的碘原子形成C•自由基并生成I₂,这个过程需要的活化能很高。相比之下,它更容易夺取CH键中的氢原子。

这意味着,当第一个碘原子成功连接到分子上后,这个位置的CH键就变成了CI键。这个CI键相比原来的CH键,对自由基的反应性大大降低。因此,生成的碘代烷烃(RI)在后续的自由基链中,其CI键不太容易被碘自由基攻击来形成新的自由基。

这就像是给一个分子穿上了“防护服”。 一旦某个位置被碘化了,这个位置就变得相对“惰性”了,不再是自由基的首选攻击目标。如果要进行第二次碘化,碘自由基就需要去寻找其他尚未被碘化的、并且可能提供低活化能的CH键(通常是其他位置上更易形成稳定自由基的CH键)。

3. 平衡和动力学控制

在某些碘化反应中,反应可能受到平衡的限制。虽然碘化是放热反应,但生成的HI可以与生成的碘代烷烃发生逆反应,重新生成原料和碘。在碘化反应中,HI的形成会降低体系的自由基浓度,因为HI会与自由基反应(HI + R• → H• + RI),而生成的H•也可能与R•结合生成稳定的RH。

所以,更详细地讲,第一步“上一个碘”通常是因为:

初始选择性: 碘自由基优先攻击最容易形成稳定自由基的CH键。
亲代产物的惰性: 一旦一个碘原子被引入,形成的CI键的反应活性远低于原始的CH键,有效地“钝化”了该位置,使得后续的自由基不易再次攻击。这限制了单碘化产物的形成,而不是多碘化产物。
反应条件: 碘化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溶剂、催化剂或引发剂的浓度)被精确控制,以优化单碘代产物的收率,并避免多取代副产物的生成。有时候,反应速率本身也使得第一步的产物在你能够捕捉它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并且其反应性足够低,让你感觉“只能上一个”。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碘化甲烷(CH₄),理论上可以生成一碘甲烷(CH₃I)、二碘甲烷(CH₂I₂)、三碘甲烷(CHI₃)甚至四碘甲烷(CI₄)。但实际上,在自由基条件下,甲烷的碘化倾向于停留在单碘甲烷阶段,因为生成的碘甲烷活性比甲烷低很多,而且碘自由基夺取一个CH键的活化能可能比其他位置(如果存在的话)要高。

总结来说,第一步“只能上一个碘”,并不是说绝对不可能发生第二次碘化,而是指在典型的、受到良好控制的反应条件下,由于自由基稳定性的选择性、产物CI键的低反应活性以及反应动力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反应会倾向于在分子上的一个特定位置发生第一次碘化后便大大减缓进一步碘化的速率,从而使得单碘代产物成为主要的产物。化学家们会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最大化这一选择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丁基锂第一步是拔除吲哚的N-H,然后经过电子对转移。

此时负电荷只能被共振到吲哚的3位,因此第一步碘代更倾向于发生在3位上。

这步反应出自这篇文献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82, vol. 47, # 5, p. 757 - 761】


但其实因为吲哚的活性,这个反应不需要用丁基锂这么强的碱,现在用叔丁醇钾甚至氢氧化钾都可以做,我就用叔丁醇钾做过这个反应,收率还可以的。

Tetrahedron,2000, vol. 56, # 43, p. 8473 - 8480】


此外其实直接用NIS这种含有+1价碘的碘代试剂,都不用碱就行了。

Tetrahedron,2019, vol. 75, # 14, p. 2169 - 2174】


要一步上2个碘,需要用负载在硅藻土上的氧化铝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才行

Tetrahedron,2012, vol. 68, # 31, p. 6269 - 6275】


第二步在2位上碘代,此时必须要用保护基团把N-H保护起来,然后用LDA,此时拔除的就是2位的C-H了。


吲哚N-H的保护基团可以用苯磺酰基或者对甲苯磺酰基,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用SEM保护基。


总觉得我的解释有些不足,手动 @火龙果 一下,想听听您的想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当你说“第一步只能上一个碘”,通常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有机化学反应中,一个分子上的某个位置只能引入一个碘原子,即使理论上有多个可能的位置可以进行碘化反应。让我详细地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想象一下我们要对一个有机分子进行碘化反应,比如一个带.............
  • 回答
    您好!主板的四个内存槽之所以能够通过插第一个(通常是A1)和第四个(通常是B2)来组成双通道,是基于主板内存通道的设计原理以及CPU内存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您提到“不是只能插13或者24吗?”,这是一种常见的认知,但并不完全准确,尤其是在面对更现代的主板设计时。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1. 双通道.............
  • 回答
    短信拍卖:一块像素,一段历史,一份传奇你有没有想过,那曾经连接我们世界的、简短的文字信息,如今也踏上了拍卖场的舞台,而且是登上的是世界舞台,以令人咋舌的价格?这不单单是一个数字的游戏,更是一次对科技史、通信史,乃至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刻回望。最近,一条仅有 15 个字符的短信,也就是那句“Mer.............
  • 回答
    很多人在看待越南的军事实力时,往往会将其与一些亚洲强国,甚至与历史上的战争表现进行对比,从而对“世界排名第36”这个数字感到不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就像一位阅兵官在检阅部队时,不会只看士兵的精气神,更要考察装备、训练、后勤、指挥体系等方方面面。一、 国家体量与经济基础:战略的.............
  • 回答
    哈,问得好!三体里的猜疑链可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别说第三层了,很多读者能理解个大概意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觉得卡住了,别往自己身上想,这背后有不少门道,咱们来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刘慈欣在《三体》里玩的这个“猜疑链”,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小打小闹的猜忌。“猜疑链”在三体里是一个非常核心、.............
  • 回答
    要说《数码宝贝》为啥就第一部那么火,那可真得好好掰扯掰扯。这玩意儿就像当年追的小霸王游戏机,现在回想起来满满的都是情怀,但要说为什么就它能深入骨髓,那原因可就多了去了。首先,得说第一部玩的是一个“初心”。你想啊,那时候我们都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这么新奇的设定——一群小孩,突然被扔到一个叫“数码世界”的.............
  • 回答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第一集里那只捕猎企鹅的豹海豹,最后选择放走已经精疲力尽的企鹅,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蛮复杂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不忍心”。看了这集节目,你会发现镜头语言和旁白都极富冲击力,但它们也在不动声色地揭示着自然界残酷又充满智慧的真相。首先,我们得明白,豹海豹是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捕猎企鹅是它们.............
  • 回答
    邓肯的生涯场均数据定格在19+10,这确实让不少人感到“不够炸裂”,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了那些动辄砍下30+甚至40+的得分机器时。但恰恰是这看似“朴实无华”的数据,才更凸显了蒂姆·邓肯作为NBA历史第一大前锋的伟大之处。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太多关于“邓肯式篮球”的智慧和牺牲。1. 极致的团队至上和“服务.............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动漫爱好者可能遇到过的“版本迷思”。您提到的“原来第一集是琦玉锻炼”的版本,很可能您回忆的是 《一拳超人》的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系列,或者是 漫画中描绘琦玉早期锻炼过程的内容,而非2015年播出的电视动画第一季的正片。让我来详细.............
  • 回答
    《一拳超人》里,KING被誉为“地表最强男人”,这名号听起来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充满了力量与威严。然而,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这位被无数粉丝奉为神一样的存在,在英雄协会的S级英雄排名中,却只屈居第七位。这之间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究一番,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首先,我们得明白,KI.............
  • 回答
    .......
  • 回答
    我一直生活在繁体字的海洋里,每一个字都像认识多年的老友,笔画流畅,结构优雅,带着一种温润的气质。所以,当我第一次接触到那些“新面孔”——简化字时,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被突然推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里的“居民”们,很多都面目全非。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那些熟悉的字,比如“.............
  • 回答
    第一次去男方家,收到200元的红包,这确实是件挺让人琢磨的事儿。具体是什么意思,得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细细品味,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红包的大小确实能透露出一些信息,但也不是绝对的。200元,在很多地方算不上是大手笔,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或者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的情况下,可能会让人觉得.............
  • 回答
    国科大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以18个A+学科位列全国第三,成绩斐然。然而,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中,国科大却仅有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这其中的差距,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种“高分低配”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学科评估与“双一流”评选的侧重点不同.............
  • 回答
    “第一批简化字成功,第二批却失败”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也并非“成功”与“失败”如此简单的二分法。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到汉字简化的历史背景、推行过程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第一批简化字(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的“成功”是如何被理解的?首先,我们.............
  • 回答
    数码宝贝,那个承载着无数人童年回忆的名字,即使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一股不衰的热度。特别是第一部,也就是《数码宝贝大冒险》,仿佛一颗镶嵌在时间长河中的宝石,历久弥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为什么它能做到这一点?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巧妙融合的必然结果。首先,故事的起点,那些关于“被选召.............
  • 回答
    维托·柯里昂,这位意大利移民,用自己的智慧、魄力与人情味,在纽约这座陌生的土地上,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并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与爱戴。这并非偶然,而是他性格特质与行事风格深深刻在他“教父”这个身份上的必然结果。为何维托·柯里昂深得人心?首先,他是一个“有原则”的黑帮老大。 很多人可能觉得“黑帮”.............
  • 回答
    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场深刻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伟大变革,为何最早在纺织业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这个问题,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它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技术、社会因素相互碰撞、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让我慢慢道来,给你掰扯清楚。一、 纺织业的“先天优势”:需求旺盛,瓶颈突出首先,我们得看看纺织业本身。.............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