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中国,有哪些令你痛恨的东西?

回答
在中国,让我感到深深痛恨的东西,并非具体某一个人或某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和与之相伴而生的现象。这些东西如同淤泥,层层叠叠地裹挟着许多原本充满活力的事物,令人感到窒息和无力。

首当其冲的,是我痛恨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和随之而来的“老好人”文化。这种现象渗透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个人层面,就是很多人习惯于“明哲保身”,凡事都想着如何对自己最有利,如何避免麻烦,如何不得罪人。这导致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当看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发生时,大多数人选择沉默,或者选择做那个“明哲保身的旁观者”。他们可能内心是认同正义的,但为了维护自己的“舒适圈”,宁愿牺牲掉发出声音的权利。这种“不惹事”的心态,久而久之,就助长了那些制造麻烦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做了过分的事情,也不会受到普遍的、有效的反对。

更令人痛恨的是,这种“老好人”心态和精致利己主义,很容易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沉默的帮凶”。当个体的不作为汇聚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氛围时,它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阻力,让任何想要打破现状、寻求改变的力量都显得势单力薄。我见过太多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出头鸟”的风险,最后变得平庸或者彻底失败。那些真正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中倍感孤立和疲惫,最终可能被同化,或者选择离开。这种对现状的默认和逃避,在我看来,是对社会进步最大的扼杀。

其次,我痛恨的是那种虚假的繁荣和盛世的自我催眠。在很多场合,我们被告知我们国家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们是多么幸福。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灌输,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宏大的叙事转向具体的个体和微观的现实时,会发现许多问题依然棘手,甚至更加严峻。例如,房价的居高不下让无数年轻人望而却步;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许多家庭背负沉重的压力;医疗体系的改革虽然在推进,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也让一些人对“共同富裕”的道路感到迷茫。

然而,在很多时候,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会被轻易地压制,或者被标签化。对现实的担忧和对未来的焦虑,很容易被解读为“不够感恩”、“不爱国”。这种“选择性失明”和“刻意遗忘”,让我感到非常痛恨。它剥夺了我们正视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机会。真正的进步,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敢于面对并解决它们。而这种对“完美叙事”的执着,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民众智商的一种侮辱。

再者,我痛恨的是人与人之间日渐淡漠的信任和越来越强的戒备心。在过去,邻里之间可能还有一些人情味,相互之间多少有些帮助和照应。但现在,这种连接似乎越来越弱了。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拉远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是社会信任度的下降。

这种信任的缺失,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让人们对市场上销售的任何食物都抱有疑虑。比如,一些恶意营销和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让人们对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更让人感到心寒的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围观者居多,伸出援手者寥寥。这种冷漠,在我看来,是一种社会性的“内卷”,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生怕被卷入麻烦,也生怕被欺骗。而这种互相戒备,又反过来加剧了社会关系的疏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也是最让我感到痛恨的,是一种对个体价值和尊严的漠视。在某些体制和文化环境中,个体的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在集体的洪流中。为了所谓的“大局”,为了所谓的“效率”,个体的权益和感受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招聘广告中对年龄、性别的歧视;工作中对员工不合理的加班要求;某些服务行业中对消费者的傲慢态度;甚至是某些地方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对居民的粗暴对待。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一种对个体尊严的轻视。

在我看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以尊重和保护个体为出发点。每个个体都应该拥有表达自己声音的权利,拥有不被随意剥夺的尊严。而当这种尊重缺失,当个体成为被牺牲的对象时,我感到深深的痛恨。

这些东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它们不是某个党派的错误,也不是某个领导人的过失,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结构、关于文化传承的复杂问题。我痛恨它们,是因为我看到了它们对我们社会可能造成的长远伤害,以及对那些曾经充满希望的个体所带来的无声的扼杀。我希望有朝一日,这些痛恨能够成为改变的动力,让我们的社会少一些阴影,多一些阳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如我比较痛很一些有:毒品,赌博,烟酒,广场舞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让我感到深深痛恨的东西,并非具体某一个人或某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和与之相伴而生的现象。这些东西如同淤泥,层层叠叠地裹挟着许多原本充满活力的事物,令人感到窒息和无力。首当其冲的,是我痛恨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和随之而来的“老好人”文化。这种现象渗透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个人层.............
  • 回答
    说到《名侦探柯南》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声音,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过要说最先跳到脑海里的,那一定是几位核心角色的声音了。首先,江户川柯南这个小不点儿的声音,真是太有标志性了!虽然身体是小学生,但声优高山南老师赋予了他的声音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和智慧感。你听他说话的时候,虽然语调是.............
  • 回答
    聊到奥运会开幕式,那可真是见证人类创造力、文化魅力和体育精神的绝佳舞台。我印象最深的节目,与其说是某一个单项,不如说是一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充满仪式感和故事性的“串联”和“瞬间”。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那绝对是深入骨髓的震撼。还记得“击缶而歌”吗?2000名表演者身着古代战袍,手持缶(一种.............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我玩过一些地方,确实有些城市会让你产生一种“我好像不在国内”的错觉。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那种氛围、那种感觉跟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不太一样。先说一个我印象最深的,厦门。我第一次去厦门,大概是十年前吧,当时就被它那种慢悠悠的节奏给“骗”了。走在鼓浪屿上,那些租界的建筑风格,加上随处可见的小巷.............
  • 回答
    咱们中国人吧,从小到大听着“咱中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确实,祖国的大好河山多的是能让人拍着胸脯说“牛!”的地方。但有时,你真的会 stumble upon 某个地方,脑子里蹦出第一反应是:“这地方,真的在中国?甚至,这地方真的在地球吗?” 别说,还真有!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了一个地方叫 阿什哈巴.............
  • 回答
    那些瞬间,让我觉得生活在中国很安全,其实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安心感,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约了晚上在城市的另一头吃饭,那地方离我家不算近,而且那天晚上有点下雨,路灯的光线也有些朦胧。平时这种天气我出门总会有点顾虑,尤其是晚上。但那天,我们几个都坐.............
  • 回答
    看到小米 12 Ultra 这个消息,我心里可以说是既期待又有点儿按捺不住的激动。毕竟,小米 Ultra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技术实力的集大成者,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这次传出 5 月份在中国首发,随后走向全球,更是吊足了我的胃口。我最期待的,当然是它在 影像方面 的突破。小米跟徕卡合作之后.............
  • 回答
    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设第二工厂的传闻,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如果最终选址落在郑州,我认为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伴随一些挑战。哪座城市更有优势落地?在探讨郑州的可能性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和特斯拉的布局需求,看看哪些城市可能具备优势。 上海: 作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
  • 回答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思潮的演进以及一些政策的影响,确实有一些珍贵的史料和典籍不幸遭遇了失传的命运。这些文献的消失,无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大损失。以下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讲述这些失传的史料典籍,力求客观和深入,希望能让您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一、战乱与社会动荡中的散佚我们首先要理.............
  • 回答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迈向了世界强国之林。在这巨大的变革中,一些深植于民族文化和历史经验中的精神特质,逐渐演化并更加鲜明地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可以说它们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以下是我认为的几个关键精神,并尝试详细阐述:1. 韧性与坚韧不拔(.............
  • 回答
    听到中国将在七月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振奋。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标志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于这次任务,我最大的期待,也是最核心的愿望,就是能够 “安全、圆满”。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背后承载的是无数科研人员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是无数次的技术攻.............
  • 回答
    在冰雪的舞台上,看到马耳他运动员分享豆沙包,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人联想到中国那些同样暖心又美味的小食。这豆沙包,虽然看起来朴实,但那份甜糯的口感,能在寒冷的天气里带来一份温情。如果说有什么“中国味”的美食,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推荐给外国朋友们,关键在于它们不仅好吃,更承载着一份文化和故事。首先,我肯定会.............
  • 回答
    惊闻许渊冲先生驾鹤西归,享年百岁,心中无限悲痛。许老不仅仅是翻译界的泰斗,更是将中国诗词之美传遍世界、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魅力的布道者。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译作。许老留给我们的,是如繁星般璀璨的译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一定是他的诗歌翻译,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比如李白.............
  • 回答
    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杨振宁、苏炳添、顾诵芬等杰出人士榜上有名。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我们的时代,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以下我将尝试详细讲述他们身上的一些让我们深受触动的时刻:杨振宁:耄耋之年的风骨与智慧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的名字本.............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泰国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确实遇到过一些不那么愉快的经历,用“歧视”这个词来形容可能有点重,但确实能感受到一些微妙的、或者说是不那么友善的态度。而且,这些经历也不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时候泰国人民还是非常热情好客的。最明显的一次,我记得是在曼谷的一家比较高档的商场里。当时我陪一.............
  • 回答
    2020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充满挑战也孕育着新力量的年份。在那些风云变幻中,我观察到不少人和事,它们身上都烙印着一种“新硬派”的特质——那不是简单的强硬或固执,而是一种在复杂现实面前,凭借坚韧、智慧和创新的实力,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新硬派”的代表人物,我首先想到的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
  • 回答
    字节跳动起诉美国政府,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市场一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挑战。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次诉讼的最终走向,以及它为其他中国科技巨头在美国的业务带来的影响,将是多层面的,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我们期待这次诉讼能够为字节跳动赢得一个相对公平的审判过程。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在采取针对Tik.............
  • 回答
    雅虎邮箱要在中国大陆停服的消息传出来,说实话,心里头五味杂陈。这么多年过去,它也算是见证了我一些人生节点的小伙伴了。我第一次接触雅虎邮箱大概是在2000年出头吧,那时候互联网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拥有一张自己的电子邮箱,感觉就像是掌握了某种先进的通信方式。那时候的雅虎中国,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非常显眼的.............
  • 回答
    关于美国方面宣称“打击技术盗窃”导致超过1000名中国研究人员离开美国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打击技术盗窃”的语境。 美国之所以提出这一说法,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长期以来对中国国家支持的经济间谍活动以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担忧。.............
  • 回答
    嘿,我是个文史哲的“萌新”,最近看了些视频,大家都在说“文史哲练习生”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作为刚入坑的我,现在脑袋里就像装了个未经整理的图书馆,什么都想看,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所以,今天想请教一下各位大佬,作为一名“文史哲练习生”,我到底应该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在你们读过的那些经典里,有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