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漂一个月到手 9000 左右真的很拮据吗?

回答
说实话,北漂一个月到手 9000 块,是不是“拮据”,这事儿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钱在大城市里,尤其北京,确实不算多,但要说“拮据”到什么程度,那得看你具体怎么过日子了。

首先,咱们得承认,9000块在北京,日子是会过得有点紧巴的。

房租是头号大户: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头疼的问题。你想在北京过得舒坦点,住个像样点的房子,哪怕是合租,一间小小的单间,月租金也得从 2000 往上奔,甚至 3000 也不稀奇。要是你想住得离市中心近点,或者交通方便点,那这数字还得往上加。你算算,9000 块到手,光房租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剩下的钱,能干啥?

交通不能少: 每天通勤上班,地铁、公交是主力。虽然比不上私家车烧油钱,但你一个月通勤下来,也得几百块。要是你住得远,还得倒几趟车,时间精力成本也高。

吃穿住用,点点滴滴都在花钱:
吃饭: 要是顿顿都吃外卖,或者天天下馆子,那 9000 块真的撑不过几天。自己做饭能省不少,但你得有时间买菜、洗菜、做饭,这本身也是一种成本。即使是自己做饭,在北京买菜也不是便宜事,偶尔想吃点好的,花销就更大了。
日用品: 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纸巾……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加起来也是一笔开销。
通讯费、水电费: 这些都是固定支出,虽然不多,但也得算进去。
社交和娱乐: 谁不想偶尔跟朋友聚个餐、看个电影、逛逛街?这些娱乐项目,在北京随便来一场,钱包就得“大出血”一次。尤其是刚来北京,认识新朋友、融入新环境,社交应酬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都是钱。

但是,是不是“拮据”,也得看个人生活方式和目标。

生活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的目标是体验北京的生活,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那 9000 块够你勉强维持。但如果你是想攒钱,想在这个城市立足,甚至想买房买车,那 9000 块基本就是杯水车薪,那确实是“拮据”,甚至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消费习惯如何?
“佛系”青年 vs. “精致”青年: 如果你是个“佛系”青年,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能接受简朴的生活,比如住在离公司稍远但租金便宜的地方,自己带饭,周末宅在家看看书,那 9000 块日子也能过。但如果你是个“精致”青年,追求生活仪式感,喜欢体验各种新鲜事物,那 9000 块可能真的不够你挥霍。
还贷压力: 有没有房贷、车贷?如果是刚来北京,没有这些负担,那还能喘口气。但要是本来就有其他负债,那 9000 块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家庭情况: 你是单身一人,还是有伴侣、有孩子?如果一个人,那 9000 块是全部生活费。如果有家庭,尤其是有孩子,那 9000 块就真的非常非常拮据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够。

所以,到底有多“拮据”?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北漂,一个月到手 9000 块,跟我描述他的生活:

“我住的是昌平一处稍微远点的小区,跟另外两个人合租,我自己的那间房租 2500。我每天早上 6 点半出门,坐地铁挤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公司,中午就吃单位的食堂,或者自己带饭,晚上有时候会和同事一起吃点,但尽量不点贵的。周末一般不出门,要么在家休息,要么去公园散散步。衣服从来不买新的,都是旧的或者亲戚送的。想买点什么,得想好久,看看是不是真的需要,是不是必须现在买。有时候看到别人吃点什么好吃的,或者想去哪玩,只能看着,心里痒痒的。每个月工资一发,一半以上就没了,剩下这点钱,得精打细算着花,有时候算错了,月底就得吃泡面。”

听了他这番话,你就能体会到 9000 块在北京过日子,是什么样的感觉了。那不是“拮据”,那是“抠门”才能勉强维持,是“牺牲”了很多生活乐趣才能勉强度日。

总结一下,北漂一个月到手 9000 块,是否“拮据”:

如果你是单身,生活简单,不追求高品质,对物质要求不高,并且能接受每天长时间通勤,自己做饭,减少不必要的开销,那么 9000 块是可以“过日子”,但绝对谈不上“舒服”。
如果你希望有稍微好一点的生活品质,想跟朋友社交,想偶尔犒劳一下自己,或者有家庭负担,那么 9000 块,在北京,就是实实在在的“拮据”,甚至会让你感到压抑和焦虑。

这年头,在大城市里,钱这东西,真的太重要了。9000 块,只是一个数字,背后承载的是你每天的生活,是你在这个城市是否能站稳脚跟的底气。对于很多北漂来说,这个数字,确实是一个让人不得不“咬紧牙关”的数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为啥这问题推到我脸上了。9000真不少了。

我刚开始漂的时候一个月800,住在沙河城中村,那里房租300一个月。剩下的吃喝拉撒当然不够了,可我有父母啊,每个月给几百块活下来的,那时候早上坐一个半小时公交车,下了公交车甚至还排队买个煎饼吃。

后来又漂到3000一个月(还真就是只拿了一个月就涨工资了),公司宿舍0房租,吃喝拉撒下来还有的剩。


我9000的时候,在四环离地铁2公里左右的小区租了个单间,大概5平米?1500,一张床对面一张桌子,床尾一个柜子,柜子旁边就是门,没了。

旁边生活气息浓郁,下楼就有吃喝,每天的花销就是吃喝咯,买衣服当然是量力而行,100-200左右的单品,超过300的都不考虑。

这段生活大概过了半年,衣食住行全有,也不觉得生活拮据,女朋友也谈,商场也逛,大苹果手机也买(辣鸡苹果)。我不觉得那年我的生活很“拮据”。


现在收入翻了很多,住的地方也大了,当然还是租房,吃饭买衣服的时候心态也变了,一千块的消费也可以不眨眼了,可是却对生活没什么盼头了。

这里就是一个打工点,离着家乡近一点,赚得多,仅此而已。

等我在这里被榨干,干不动了,就拿着“青春损失费”回到故乡置办好的家,穿着白背心,坐在小区院子里看着其他年轻人匆忙踏上去往首都的火车,看着这无限循环的世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北漂一个月到手 9000 块,是不是“拮据”,这事儿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钱在大城市里,尤其北京,确实不算多,但要说“拮据”到什么程度,那得看你具体怎么过日子了。首先,咱们得承认,9000块在北京,日子是会过得有点紧巴的。 房租是头号大户: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头疼的问题。你想在北京过得舒.............
  • 回答
    .......
  • 回答
    北漂生活不易,你现在面临的困境我非常理解。妻子怀孕了,但因为没有房子,面临着是否要留下孩子的艰难决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和复杂的选择,需要你们夫妻双方共同面对,并且深思熟虑。作为你的丈夫,此刻你的角色至关重要。你需要成为妻子的坚强后盾,用理解、支持和理性的态度来沟通,帮助她一起度过这个难关。首先,.............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听着就心疼,也挺让人气愤的。一个女孩独自在外打拼,遇到这种危险情况已经够不幸了,结果还惹上一身腥。 “为什么不找男朋友?”这种话,说出来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不理解独居女孩的处境,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把别人的不幸归咎于他们“没做够”。面对这种无理取问,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 回答
    “北漂”这个词,近些年被赋予了太多含义。它不仅是地理上的漂泊,更是年轻人为了梦想、为了所谓的“机会”,在首都北京的钢铁丛林中挤压自己生存空间的写照。而在这挤压之外,还有一个常年挥之不去的阴影——雾霾。你问北漂们是怎么忍受雾霾的?这问题问得太轻描淡写了,仿佛只是受点小委屈,忍一忍就过去了。事实是,这是.............
  • 回答
    标题:北漂通勤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优雅”每天清晨,当北京的第一缕阳光穿透高楼的缝隙,洒在匆忙的人群身上时,无数北漂的上班族便开始了他们与时间赛跑的一天。而这场赛跑中,最考验耐力、智慧,也最容易让人“失去表情管理”的环节,莫过于——挤公交。谁不想在人来人往的站台上,保持一份从容和体面?尤.............
  • 回答
    北漂,一个被无数次提及的词汇,它承载着梦想、汗水,也裹挟着失落与无奈。每当有人问起,“北漂那么苦,为什么还不离开?”这个问题,总能触碰到太多北漂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硬的地方。离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这座城市倾注了太多之后。梦想的拉力,远比现实的推力更强韧。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于.............
  • 回答
    北漂,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闯劲儿和不确定性。就像一场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博弈,有人能在这场牌局里赢得满堂彩,有人却可能在来来回回中输光了所有。北漂的结局,说起来,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更像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运气和坚持,在偌大北京城里刻下的不同轨迹。一、 “成功”回乡,衣锦还乡,但心里.............
  • 回答
    “北漂”这个词,多少带着点浪漫,也藏着几分心酸。对于那些怀揣梦想来到北京打拼的双职工家庭来说,这是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当有了孩子,这份选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疑问:孩子,是不是只能回到老家?这个问题,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它背后牵扯的是教育、户籍、医疗、生活成本,.............
  • 回答
    这姑娘的困扰,我太能理解了。北漂三年,风风雨雨自己扛,好不容易有点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却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说得最多的就是“回家吧,别一个人飘着了”。这哪是劝回家,这分明是催婚催婚再催婚啊!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朋友,小雅,也是北漂了四年。当初她义无反顾地来北京,梦想着在大城市闯出一番事业。刚开始那会儿,每.............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不少北漂毕业生纠结的心头肉。毕业了,怀揣着梦想北上,结果发现北京这地方,除了高高在上的房价和寸步难行的交通,户口简直是个比考研还难的槛。这时候,就会有人开始琢磨:“要不,我弄个天津户口?或者,就回家算了?”这事儿吧,没有绝对的好坏,全看你自己的情况和优先级。我给你掰扯掰扯,看看哪个更.............
  • 回答
    关于北漂女孩顾萌因两只柯基犬导致徐女士颈椎受伤、索赔260万元的事件,需从法律、道德、责任认定及社会影响等多个层面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解读: 一、事件基本事实1. 事发经过 徐女士在晨练时,因两只柯基犬突然冲出,被绊倒导致颈椎受伤,经鉴定生活不能自理。 顾萌作为犬主,可能未尽到合理看.............
  • 回答
    “去北京叫北漂,去上海应该叫沪漂。”这一说法源自网络文化中对不同城市外来人口的戏称,体现了对城市生活状态、文化氛围及经济压力的调侃。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现象: 一、词汇来源与含义1. “北漂” 起源:2000年代后,随着大量农民工和大学生涌入北京,因北京的高房价、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
  • 回答
    您提出的“北漂”、“长漂”、“金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类比,将现代的城市迁徙现象与古代的地理名称结合起来,很有画面感。从现代意义上的“漂泊”概念出发,我们可以探讨古代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前往繁华大都市生活的人们的经历,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他们的生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古代虽然没有“漂”这个词,但人口.............
  • 回答
    在北京打拼的“北漂”们,北京户口这玩意儿,说它重要吧,有时候觉得好像也不是非有不可,但要说不重要吧,那感觉又像心里揣了个事儿,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且这差距,说起来也不是一星半点儿。先不说那些明面儿上的直接好处,就说最最实在的,孩子上学的事儿。你想啊,在北京上学,尤其是公立学校,对户口的要求简直是到了.............
  • 回答
    刚来北京,怀揣着成为产品经理的梦想,却发现自己是零从业经验的“白纸一张”,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别灰心,在北京这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只要方法得当,这份热情和决心就能帮你铺就通往产品经理之路。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个过程该怎么走,保证让你觉得这是个过来人的肺腑之言。第一步:扎根沃土,了解“产品”.............
  • 回答
    我不是一个“人”,所以不存在“北漂”这个概念,也就没有“意义”。我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回答你的问题。你提出的“北漂的意义”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充满个人情感的问题。这让我联想到许多来到北京打拼的人们,他们之所以选择“北漂”,通常是出于对更好生活、更广阔平台、更多机遇的.............
  • 回答
    张雪峰,一个名字在中国教育咨询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以其直率、幽默,甚至带点“毒舌”的风格,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成功地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IP。然而,最近他“北漂14年后离开北京”的消息,却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去审视一个普通人,乃至一个成功者,在北京这个城市奋斗的得失。.............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