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操作把我看傻了……
当初拒诊的不止这两家吧?公立医院轻轻放过,私立医院拉出来借汝头一用?
这两家医院是自己闲得蛋疼不接病人么?显然不是啊,如果这两家医院违反上级规定,在没有核酸报告的情况下接收了病人,出了差错谁负责?说到底,这不还是「上级规定」不合理么,上头拍脑袋出政策,下头办事的背锅,什么跟什么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新区就这两家三甲医院,你把他们关了,病人去西安卫健委家里治病么?
简直就是把「平息舆情找人背锅」八个字写脸上了。
对于一个心里只有管理思维没有服务意识,只知做题交卷不食人间烟火的DFZF,停业整顿 3 个月已经是他们所能想到的“该怎么办”的极限了
之前的种种操作还可以用没预案,有侥幸心理,缺少责任意识等常见的错误来批评,因为是常见错误,所以可轻可重。
但前面高调处罚盒马,这次关闭医院,已经超脱国内常见错误的范畴了。完全达到与国际结果,学习发达国家现今经验的水平。实在是高。
不是说西安高新区就这两家三甲吗?
这俩三甲关三个月?
厉害厉害。头疼把头割了不就不疼了。
这种操作真的无话可说,超出汉语表达能力的极限,这是有高人指点啊。
武汉疫情,这两家民营医院派出了西安人数最多的医疗队,330人,全国唯一一家整个接管武汉一家三级医院。这次西安疫情医院派出2000人做了一百多万次核算检测。我只能说西安厉害啊
真是逗,如果这两家医院不是接到上头的死命令,没有核算检测不能收,真的会蠢到见死不救?
当然,如果你问上头如果病人真的快不行了怎么办,上头的回答一定是:你自己看着办啊。
你自己看着办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收了,导致院内感染,你负全责;如果你没收,导致病人出事,也是你负全责。
你看,上头永远是不粘锅,真棒。
西安这才几天没有在热搜上登顶,现在看起来又快了。
不接诊的公立医院没人处罚,120打不通给一个警告处分。民营医院直接停业整顿。
果然是好一个背锅大侠。
下一次疫情期间还有多少医院会开门?疫情可不是三个月五个月就能结束的,这样竭泽而渔有什么必要。
同时,上哪里去都要求48小时核酸报告,有报告就能表明现在是安全的?
完全可以让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商研究快速检测盒,只要使用人员够多,价钱自然就下来啦。然后在机场,火车站,公路卡点,医院这些地方自行购买检测。既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测期间感染风险,又能提高准确率。
如果核酸检测企业现在这种大规模全民核酸模式和48小时核酸提供模式一直存在,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有多少动力去发展一分钟核酸检测盒这种东西?
如果有一次性快速核酸检测盒这种检测工具,同时把单价压缩到20元左右,并且做成多人份,三人份,两人份,一人份,这几种,完全是很经济的行为,必然会有大批购买者。
天津这种千万级别人口的城市,至少有十分之一会使用这种检测盒。政府省钱,社区省事,居民省得聚集,一举数得。
现在西安卫生健康的微博下,现在已经是满满的骂声了。民意难道他们看不到吗?
在一刀切这个问题上还真的没让人失望过。
看了一下详情,一个急救组负责20万人的急救工作。总觉着还差点事
这真的不是拍脑袋做的决定?
看一下给的方案:
①指定市属三级医院9家,对口支援高新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新区的两所医院停业后,原来的病人去哪里?去社区?开什么玩笑,社区的医疗水平就在那里就算你再支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他的满负荷的服务能力就在那里,上线能有多高。
②由西安急救中心在高新区安排10个急救车组,负责高新区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
离谱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急救车组,高新区多大,多少人,10个?你拍不是开玩笑。
③高新区要对长期固定在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就诊的婴幼儿、孕产妇、血液透析、肿瘤等特殊患者摸底,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合理分流至其他医院就诊;
路程是决定你去不去医院的重要因素,所有人都想去西京医院,但是这个距离是个问题啊,加大了群众的通勤时间和费用。
④在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停诊后,就近指定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高新区群众就医的三级甲等综合保障医院。
这个没啥说的。
其实我就想说,这个决定真的不是拍拍脑袋决定的,有经过认真论证吗?这次的拒诊事件,明显是政策的问题啊。而且你这个决定就直接下发了会不会有点草率。
前面拒诊的啥事儿没有,最后一棒来接锅,卫健委真是甩得漂亮,要论责任担当,公立医院是不是也应该率先垂范。根源是政策指定,为何卫健委啥事儿没有?
停诊三个月!这是要整顿孕妇病患还是整顿医院?
忍不住想骂人了!
这就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吗!
西安的老爷们就这样的水平,不能再高了。政策一定是好的,只是下面人执行有问题,我们最多是个监督不力,疫情期间事务繁忙,难免难免,罚酒三杯下不为例。下面做坏了事的推出去砍了。
西安改名叫一刀切市吧,用新的一刀切试图纠正上个一刀切犯下的错误。民营医院以后一定不要逞英雄。
有一句老话,机关单位的老油条们深谙其中道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西安千万不能再有疫情了,下次疫情估计所有医院都不营业了,全员去支援前线做核酸好了,这样不会犯错。可怜西安的老百姓,以后再有疫情,都找不到开门的医院了
因为急危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所以我们关两个医院吧。
真就苏联笑话永不过时。
医院停业整顿?
真是笑话,派个检查组驻医院监督整改,不耽搁病人看病,医院挣钱,还能监督其工作作风。多好!
停业整顿?且不说这次事件谁的责任,那些需要看病的人谁负责?医院停业整顿要干什么?医生写检查?护士洗袜子?打扫卫生?
一刀切,简单粗暴,衙门作风,没有什么可以形容。
处罚处分都不为过,停诊也算一种措施。
但是停诊三个月,高新区的一期地块附近就没有什么知名医院了啊,老高新区居民就医需求怎么办呢?最近的三甲大医院就是交大一附院了。
而且现在西安疫情抗击还没有胜利,那么大一块医疗资源停了,在外行人看来是不是有点可惜?
更新1:据悉,由相关医院支援少量医生进入枫林绿洲卫生服务中心和丈八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常见病治疗工作。
更新2:根据西安发布微信公众号的通知(见下方链接),西安市卫健委指定市属九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九家社区卫生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指定交大一附院为高新区群众就医的三甲综合保障医院,对于婴幼儿,孕产妇,血液透析,肿瘤等患者,均指定医院进行承担,增加10个急救车组,保障高新区居民约一百一十万人的医疗需求。
更新3:国际医学公告14日停牌一天,17日复牌并且更名为ST国医。
更新4:郭树忠教授发声,为117名患儿后续治疗争取权益。
这就是这俩家医院倒霉,孕妇流产和心脏病突发的老人又不是只去过这两家医院,不是也跑了好多医院都被拒诊了,其中还包括公立医院,这就是最后出事发生在他们医院门口了,如果事发在公立医院门口呢?还不如让医院领导学学卫健委领导鞠个躬道个歉得了,再说防疫政策的指定是卫健委一家说了算?不上报省里市里?看问题不看本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整件事最离谱的是:
父母的孩子没了,
医院职工的工作没了,
而造成这些事故根本原因的那帮领导,都还好好的继续稳坐在自己的官位上
期待后续其他的领导们的惩治!
备注一下:回答的时候还没有问题的补充说明,没看到里面的人工作方案。就此删除。
再次ps一下:也请大家帮助指正,提供信息
2022年1月1日,高新医院成为产妇定点医院(信息来自医院官网)。那么有没有配套的定点医院的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设施,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两条是特殊病人也就是绿色通道和危机应对处理方案。
规章制度有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有指标
指标有考核标准
这些年来,有很多人都告诉我,庙堂上的人不比你聪明?他们站的角度不比你高?他们考虑问题不比你全面?坚决拥护服从就完事了。
可我还是觉得,人之所以官大,仅仅是因为会做官而已,与能力无关。
难道不是高新医院最后接诊了病人吗?!
难道不是前面还有两家大型三甲医院也没接诊吗?
难道前面两家医院不需要一视同仁吗?
呵呵
看来,前面两家早早就被关掉的医院,反而不用接受停诊处罚了。
高新医院和国医中心是高新区目前仅有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也是周边最大的产科医院,停业整顿后,原有病人如何安置,原先在此建档的产妇如何生育?疫情之下,是不是更多的病人会无处可去?
一个上级下达的硬性防疫命令,产科主任有什么能力抗拒,又有什么必要背锅免职?她能否决从卫健委到医院的行政管理要求吗?
一个接诊时有问题的医院被如此处理,那么,原先拒诊的五二一和省康复医院该如何处理?如果有下次,做为一个私立医院,是不是直接选择停业得了,干嘛要背锅呢?
高新区很多街道小区都是中风险区,自己区内好好的医院关了,全市分配看病,试问有几家医院能收、敢收?这么多病人和家属从中风险区跑到外面就医,会不会造成新的疫情传染风险?
最后,是谁要求去医院必须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这不才是万恶之源吗?
这些问题,仍然缺少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回答。
——————
为外地知友直观起见,简单做个示意图,灰色是高新区,大红圈是综合医院,小红圈是专科、社区医疗服务站和诊所。
我想问,西安市是要现变两个医院来应对三个月的停诊吗?
上级的命令要是都像系统程序一样清晰明了,那岂不是没了解释空间。
先关注下面这些吧。
这两家医院因核酸而拒诊是否是在遵循上级规定?
患者在到这两个医院之前遭拒诊的几个公立医院怎么处理?
现在住在这两个医院的患者如何安置?
关闭这两家医院后的医疗量能缺口如何补足?
说一个冷知识: 武汉疫情的时候这两家民营医院派出了整个西安人数最多的医疗增援队,330人,全国唯一一家整建制接管武汉的一家三级医院。这次西安疫情的时候,这两家医院派出了2000余人次医护人员开展了100万余次核酸检测。
这事也是能笑死我,前段时间微博骂这两个医院骂的很凶,估计是领导觉得民愤这么大需要处理一下了,结果一处理一个小时微博热搜第一 被骂的更惨了。
抗疫期间,关闭医院?美国都没有这么离谱的操作吧。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微博治国吧
怎样解决医院疫情期间拒诊的问题?
把医院关了,让大家都没得看。
我只感觉应该停业整顿的是卫健委。
1.14下午情况
接到父亲电话,国际医学开了患者沟通会。现在说可以继续留院治疗,估计是跟上面沟通了。目前还算是好结果吧。
1.14情况
联系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愿意接收,目前正在安排,希望能早点安稳下来治疗。感谢大家的帮助。
1.13情况:
我父亲正在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现在因为卫健委的一纸文件,突然要求转院。父亲脑梗康复关键期,其他医院我一直在联系,目前没有联系好。据说(道听途书不做采信)国际医学还有不少待产的产妇,也被要求转院,目前联系到的医院因为疫情管控之类的原因不愿意接收。
目前住院病人正在努力争取可以不要转院。作为普通百姓,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何要停业整顿,甚至波及到那么多住院病患,作为儿子,我心中五味杂陈,父亲脑梗的治疗和康复主要都是在国际医学,突然要求停诊要求转院,我心里难以接受。更心疼自己的父亲,因为奇葩的政策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如果影响了治疗和康复,父亲落下残疾,西安卫健委,我恨你一辈子!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欺负老实人行为被发到了网上而已,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每天都在上演。
对于西安卫jw来说西安高新医院你没有按照疫情防控的规定违规接诊,最后惹出一堆事情引发舆情,不追究你的责任追究谁的责任?
而其他直接拒诊的医院因为是完全无条件、无保留的根据上级规定执行,所以没有处罚的理由。
这也算是杀鸡儆猴,你们不要自作聪明,乖乖听我的话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擅自作主惹出麻烦你们的要自己兜着。
如果最后真的是两个医院把锅背了作为结束,那我宁愿你不回应。
这样的事发生了应该怪谁?结合河南许昌的生死时速来看,真正的差距不是不是医生护士,而是『院前急救』。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整个西安的医护都被莫名其妙背上了黑锅,可无论是河南产妇还是西安产妇,两件事都没有医生参与到院前这一过程。
针对西安医生护士的声讨都是没有道理的,有些医院都是新冠病人的救治医院,新冠病人都不怕,他们能怕一个没核酸的孕妇吗?而且西安在疫情期间也有很多孕妇生产,并不是全部医院拒诊孕妇。
为什么这种时候,产妇需要自己去找医院?
菜都可以用手把手传送,接电话却没有人?
希望在后面的时间里,应急指挥能主动协调医院和患者,而不是任由患者自己全城跑,而医院因为波粒二象性的政策畏首畏尾。
疫情防控这么重要的事,就应该走在人民前面,而不是发声一件事就解决一个人,一个单位。
跟处罚盒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个大字送给某方面,希望你喜欢。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他们知道他们不要碧莲了,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不要碧莲了,我们也知道他们不要碧莲了,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不要碧莲了。
可是我们却拿他们没办法!
碧莲啊!你是属实惨!
高新区就这一家三甲医院,高新医院。
现在要停业整顿三个月,那有病去哪看?
领导的责任,让所有高新区市民买单!
出台这个脑残政策的卫健委领导是第一个需要问责的。
个人建议西安市卫健委停业整顿三个月,反正一帮官僚,不干实事,就知道瞎指挥。卫健委相关领导开除公职。
拒诊的医院没事,
要求核酸然后接诊了的医院却被停诊。
说实话,我万分地不能理解。
我疑惑的是这是一种什么导向。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错不错吗?
医院要求核酸不会无缘无故,给医院下防疫指令的卫健委领导有没有事呢?
总不能舆情爆在哪里哪里就自认倒霉吧。
借人头可以,那也借领导的人头,
借一线防疫人员的人头,自己做缩头乌龟,算什么本事。
作为一名肿瘤病人的家属,实实在在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治疗了半年,我想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医院有很多以前公立医院的专家,在公立医院的时候求人找黄牛,都排不上队。起码现在我花钱能享受好的医疗服务了。
疫情期间发生的事情,不能说医院没有过错。但是过错是怎么导致的,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是不是要像ktv一样停业三个月,确实值得商榷。
1月妈妈就该去住院了,因为疫情我们外地人无法去。只能在本地住院治疗,但是跟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的水平无法比,疫情期间人人都要做出牺牲。
原本想着疫情过去可以去了,肿瘤细胞不等人,今天这一个政策让我绝望了,一天急的嘴里都是泡。对接医院我外地人根本约不上床位,已经进行了那么久的治疗要前功尽弃吗??
这个医院那么大,好的专家医生护士都要为这一个不知道该怪谁的政策买单吗?我们这些慕名去找专家看病的普通人要为那些拍脑袋的决定买单吗??
就卫健委公布的那些医院,他们自己以普通话人的身份约过床位约过检查吗?
这个新闻看得真是让人血压升高。我觉得西安出了这么两件耽误治疗的事应该真不是偶然的。
甲:我们西安最近出事了。
乙:什么事?
甲:这不闹疫情吗?我们医疗资源欠缺,管理水平又低,结果搞得很多病人无处投医。
乙:那挺严重的呀,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甲:市委书记要求医院能开尽开呀。
乙:哦,那挺好的,这下能缓解医疗资源不足了。
甲:然后我们又把之前开着但做得不好的几家医院关闭了。
乙:哦,能开尽开,既然责令关闭,那就是有理由的不能开了呀。
以前我想头疼砸头脚疼砸脚就算到天花板了
嘿,有人还一边输血一边割腕
该处理,但是还是希望分清轻重缓急,换成其他方式处理可能更好,毕竟是医疗这种公众必须公共服务。
个人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增加了其他医院的医疗紧张(毕竟很多医院人满为患)
二是增加了患者就医便捷程度(跨区医疗交通、食宿等都成本增加)
三是那么多医生停诊,也是一个资源浪费。
西安方面作出处罚的时机很大程度是和当地疫情得到缓解有关。
下图是网传的一张图,真实性待验证。
而根据西安本土新增数据趋势来看,的确也表明当前西安的疫情正处于逐步收尾阶段。
所以,某种程度上,西安当前的医疗资源紧张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了。
但是个人依然认为,在新增未彻底清零之前,西安医疗资源依然并不充裕,这种情况下,应该依然以救治病人为主。
毕竟因为隔离,会导致相当多的病人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且对于许多慢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因为疫情期间而延缓治疗,在解封后会实现集中医疗的情况,这对于当地的医疗资源也是很大的挑战。
比如去年疫情结束后曾经报道:
《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北京、上海、武汉……全国正加快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北京市二、三级医院正在有序扩展日常诊疗服务。根据监测,3月26日与3月19日相比,全市三级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加7.7%,住院人次增加17.1%,住院手术人次增加85%,肿瘤患者住院化疗人次增加24%。
武汉市有62家医院恢复正常医疗、涵盖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医院。据统计,武汉同济医院每天透析的患者有120例,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数量。
根据新闻,高新区有超过100万人口
高新医院:
该医院拥有编制床位760张,最大床位数为1500张,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医院了,接诊量也是很大,仅2019年,该院门诊量突破100万人次。
这表明当地在该医院的就诊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一旦停诊,对于当地的医疗就诊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
而且高新医院本身的医师数量也不少,3个月这些医师要是不能从业,其实也是一种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24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53人(执业医师633名、执业护士105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221人、中级职称536人;有博士、硕士162人。在国家、省、市级学会(协会)任职997人次,其中各级主委13人次,副主委60人次,常委238人次,委员664人次,青年委员22人次。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最大床位5037张
所以,个人看法是:处理也要分轻重缓急。
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处罚。
基层的水平啊,实在是下滑到只会搞一刀切。只会搞关停了。
下令的那位,免去职务审查,罚款五十万,审查合格降三级使用。三家拒不接诊的医院,罚六百万,赔给孕妇家属。
触及钱包,自然触及灵魂。
关停,只会破坏产业链。最后搞成八公山,草木皆兵。
更新下,答案是中午听到消息后立马写的,现在临睡了,上来一看发现已经顶到第一。
解释下,我们家建档在西北妇幼。这个产检是因为要预约高新医院,高新医院那边让做的,说是要产检后才给开住院证明。我们是和社区确认后才去高新医院做的产检,产检的人很多。一套下来花了近八百,最后还好拿到了住院证明。本来住院证明拿到后算是放心下来,想着后面发动直接过来就行了,然后昨天再次打电话和高新确认,就变成不用预约,到时候有空位直接过来。想着那好吧,医院咋说我们咋做就行了。没想到今天就停业整顿了。那我这不是临着风险外出,花钱还百忙活吗?
另外,中午还接到街道的电话,说是了解街道内临产家庭情况,我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下,他让我提前联系待产医院,因为中午那会只出了个通告说要高新医院停业整顿没有说产妇如何处理,我也知道还有几个医院可以选,但是真的有些生气,就问他现在怎么办,结果他让我自己网上搜,自己预约。。。我简直无语。
还好我们小区今天封控降成了管控,又通过微信产妇群了解到西北妇幼可以接收管控区产妇。总算心里还有点底。
下面是原答案:
前几天刚根据政策在高新医院做的产检,准备过几天住院生产。现在突然就停业整顿了,请问政府有考虑过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吗?产检费用给报销吗?
高新医院是政府指定的第一类人员接诊医院,近期在高新就诊的人员很多,特别是临产孕妇,现在突然来这么一处,没有考虑过这些人的情况吗?
磨磨蹭蹭的,学前面几家一口回绝,屁事没有。没办法,你是民营这锅你要背。
资本不背锅咯,直接run咯。
背锅的医院
母公司股票都连续下跌,今天直接就是跌停
17号直接st 真他娘可怜
不能说太多了
可惜的高新区的群众
本来就不多的医疗资源
医院不愿接受病人怎么办?把医院关掉就好了呀。
牛逼牛逼牛逼!
盒马的问题,整顿,老百姓没法买菜了。
医院的问题,整顿,老百姓没法看病了。
因为一小部分人的问题,影响一大部分人的工作,进而影响大量人的生活,西安的策略实属看不懂了。
还是请其他答主来分析吧。
不愧是西安卫健委啊,出这么多事不是没有原因的。
本来想甩一下锅,结果把自己屁股露出来了,西安的老百姓真是可怜。
谢谢大家的关注!
—————————————————————
1月15日的碎碎念:
如果把疫情期间整个医疗体系当成一个精细的程序,那孕妇的遭遇就是该程序的一个bug。
程序有bug了直接把电脑一关,它好像就没有了,甚至还省电。
高中数学,老师让我证明x≥0时,xxxx成立。我只证明了x>0的情况。老师肯定会骂我x=0让我吃了?x=0没有人权?
疫情防控政策有疏漏、实践过程中有矛盾可以理解。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您哪怕一个洞一个洞修,那也是修啊。
从“鞠躬道歉”到今天为了查漏补缺,一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应开尽开”,一件是“停业整顿”。
所以:
1、中高风险地区无核酸危重病人如何就医?
2、极端情况,核酸阳性,但突发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新冠的定点医院有没有能力治疗其他危重病症。如果不能,该患者该如何就医?
其实还有120打不通。110,120,医院信息不互通等等问题。
这么多天了,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吗?医院软硬件设施是否已经配套?(参考前一阵某省针对无核酸人员治疗流程:负压运输仓,专用手术室,核酸未出前专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正确的防护和专业的治疗流程等等)。还是害怕政策太晦涩难懂,人民群众看不懂所以不发?
就像高中听不懂课的学生,课堂上一堆知识点都不会,等到下课铃一响终于得到解脱——反正都下课了,不会的下节课再说吧。就这样一直自欺欺人,直到高考彻底崩盘。
时至今日西安疫情的战斗也快接近尾声,但漏洞不补,bug不修永远都会存在。
—————————————————————
原回答:
这事不就和有人举报高价菜,然后整个小区都没菜吃一样么。
2022年了,没想到,官僚主义猖獗至此,嚣张跋扈。
表面看是某些领导一刀切,撇清关系,怕丢帽子,赶紧抓个典型息事宁人。实际上这叫釜底抽薪,转移矛盾。把自己工作的失职成功转变成人民与医院的矛盾,甚至想转变成人民和孕妇(曝光者)的矛盾。
没菜吃去找举报高价菜的人。
现在医院关了,很多人就医受到了影响,去找医院领导和曝光事件的人?合理!
这不就是再告诉大家,有什么困难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命不好,自认倒霉。但是你要敢说出来,我有一万种方法让你和大家都不好过。
但有多少人是真正讲道理的,又有多少人能在生存面临巨大困难之际还能坚持所谓的正义。
我觉得要是我举报了高价菜,导致小区几天没菜送,等疫情结束我家门口应该有人喷漆,有人扔shi吧。我得换个小区住吧。那谁能保证孕妇以后的生活不受影响呢。
这种把矛盾推向人民群众内部的行为,就是在激化社会矛盾,埋下危险的种子。人类习惯于欺负弱小,所以才需要zf去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正确引导人心,化解矛盾。现在某些领导欺负医院,医院更怕担责开始踢皮球欺负人民,人民难道就没有可能去欺负更弱小的受害者和曝光者?
撒气本身就是一种无脑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撒气的对象并不是让我们生气的对象。而是“适合”撒气的对象,不会反抗的对象。只要我出气出的舒服了,对象是谁重要么?
一个字,绝。
—————————————————————
补充两个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例1:
答主从小乳糖不耐受,喝牛奶容易拉肚子。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校突然要让大家订学生奶,增强体质。这种任务大家都懂,大家都订,凭什么你不订?当然,除了答主,还有几个小伙伴因为家庭经济等等原因选择不订。
果不其然早上统计完,课间操就把全班留了下来,没有指名道姓,但还是批评我们没有集体精神,经典言论:我们几个人浪费几分钟,全班浪费几小时。
后来因为我有家长撑腰,加上好像有其他同学父母举报,这事作罢。最后我们5-6个人都没有订。
一周后开始每天发奶。但不论是课间,上课,只要奶一到,我们几个同学都会被老师客客气气“请”出班里,原因是影响发奶秩序。
例2:
升入初中以后,第一节体育课。因为入学成绩不错,我是班长。
第一次体育课大家比较兴奋,嘻嘻哈哈的,班干部都是刚刚临时指定的没什么威信。大家排队比较懒散。
上课铃响,老师到。遂指示体委让我们报数。
刚入学时候做课间操排队,都是从低到高,男女各一队,1212报数,奇偶自动分成两排然后做操。大家都以为还是一样,遂1212121212。
老师脸黑,再让体委叫我们报数。
我们:1212121212....
老师怒,骂我们听不懂人话。停课,带队回班。挨骂。
老师:体委和班长站起来。我和体委胆战心惊起立。(我当时身高,坐在班里最后一排,后面要考)
老师问体委:你让他们报数还是12报数。体委答,我只说了报数,然后沉默。
老师让他坐下,全班鸦雀无声。(我还站着。)
过了几分钟,老师怒道,第一排第三个人站起来。如果你知道报3,大家就不会121212没完。全班继续鸦雀无声。
过了10分钟老师说,只要他站起来,后面时间大家出去自由活动。我看了看表,还有20分钟下课。而且我已经站了好久,既紧张,又害怕。
答主是班长,心软了一下,举手,支支吾吾说到:老师,可能是我。
老师勃然大怒,问我为什么不早承认,为什么浪费大家时间(老生常谈)。我坐在最后一排,排队站第三个真的合理么?答主从小听话的乖孩子,第一次被厉声训斥,还是当着班级将近70多新同学。还是班长。羞愧难当,红着脸低头不语。
当然老师越骂越来劲,完全忘了自己说的,有人承认了就叫其他人出去自由活动。后面他看名册,知道了我的名字和入学成绩,甚至说我学习好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用。还不是报数都不会,承认错误都不敢。答主只觉得度日如年,希望早点下课。
终于挨到下课,我趴在座位上,觉得委屈难受。因为羞愧不停的用指甲抓自己的后颈。全班只有体委过来安慰我。
答主初一只有一个朋友,那就是当时的体委。
后续:答主初中当了三年班长,后面初二初三班里同学还是比较支持我的,但就是没什么朋友。
为什么我们要解决矛盾,而不是转移矛盾呢?因为大家在切身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正常的理智和判断。很容易把自己的不满,群体的不满发泄到更弱势更小众的人身上。疫情防控如此,校园暴力如此,很多事情都如此。
群众的情绪需要正确的引导,人心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很遗憾,停诊这件事的确让人失望。甚至直接把医院和即是受害人也是曝光者的孕妇不经意的推向很多人不满情绪的浪尖。
只希望大家理智看待,不要让当事人以后受到指责,歧视,排挤,谩骂。
唉。
关医院屁事儿,到底谁的责任心里没点逼数?
闹怎样?说什么西安市高新区只有这两家大医院,关了群众没法看病,开玩笑吧?高新区GDP全省第一,怎么可能就两家大医院?
呔!我这就来打破你们的谣言!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位于高新区秦渡街道17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老、护理、120急救为一体的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
看清楚,三级医院!地址户县秦渡镇……啊呸,高新区秦渡街道!
都没出外环高速(建设中),距高新区管委会只有区区二十来公里路程,凭什么说偏远?
再说了,政府都安排各大三甲医院对接高新区各社区医院了,让你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了。
至于卧床病人,也只是让还能起床的转院出院,你爬不起来那你属于重症啊,这种情况暂时不用出院的。
这还不周到?
要忍耐,要克服,一切都是为了群众利益!
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无耻。
虽然是张三听我命令行事造成的问题,但你李四王五也该罚,谁让你们被报道了,严厉处罚,不严厉不足以掩盖我内心的羞愧。
后续又会处罚,通知上说了,确实病情危重的要转院,但不适合转走的你咋也转院了?有没有保证转院途中的绝对安全?转院过程中如有人员意外,那就是你没有以人民为中心,死板顽固,继续罚。
开始是必须48小时的核酸才能就诊,但有人看不上病是你不以人民安全为中心;
后来是“不得”以核酸结果耽误诊治,但造成院感是你工作不到位;
再后来是,能出院的出院,不能出院的转院,但转院过程中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还是你的问题。
哈哈哈,虽然你们很委屈,但是终于能歇歇了。
复盘一下孕妇流产事件
根据烧伤超人阿宝的公众号文章[1],孕妇居住地为210社区。我们查看地图,可以发现,高新医院并不是距离孕妇所在地最近的大型医院,其中陕西省康复医院就在孕妇家对面,而距离孕妇家1.5公里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是西北地区排名前二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此外,包括陕西省人民医院,五二一医院距离孕妇家都更近一些,
那么孕妇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道理很简单,疫情防控规定。
根据2022年1月1日发布的陕西发布疫情期间群众就医指南[2],西安市在当时,共有5家黄码定点医院,而由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由于任务调整,实际能处理封控区、管控区风险人员诊疗的,只有4家医院。这也就是为什么,孕妇会舍近求远,放弃了门口的康复医院,放弃了全国闻名的交大一附院,去了4.3公里以外的高新医院。
现在问题来了,风险人员数量究竟有多少?
根据2021年12月29日的消息,西安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重新划定了风险地区,由按楼、按小区改成了以街道为主要划分区域。[3]
外地人可能对这些区域覆盖多大范围不敏感,我特意在抖音上找了一张1月1日的中风险地区图(图片有一点问题,比如太乙路街道、小寨街道划分的不太完整不全,所以有些明明是中风险的地方被化成了低风险,但是大体不差),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西安城内绝大部分区域都处于中风险地区,而且,风险地区与人员密集区高度重合!
是不是只有这四家医院能够满足就诊需要了呢?
不是。根据官方信息[4]在2022年1月1日,包括康复医院,交大一附院以及西京医院等绝大多数西安地区三级医院均正常开诊,只是,按照规定,他们只允许低风险人员的就医需求。
那么,我有理由推论,在那个当口,有可能发生了
这个结果不太合理,之前拒诊的医院也应该受到相应处罚。
这两家医院是违背了生命至上的原则,该受到惩罚与警告,但是不能因为最后事故在这两家医院发生,就认定所有责任都是这两家医院。
在这之前多家医院拒诊是不是也漠视了生命?
现在西安疫情还没有完全的好转,医疗资源仍然处于紧张状态,现在停业整顿3个月,还不是一般的社区门诊,是两个三级甲等医院。
西安总共也就24家三甲医院,如果两个医院停业,先不说医生护士以及医院的各项开销所带来的损失,那么老百姓的医疗生活还能得到保障嘛?
医院不像是餐馆,餐馆因疫情停业,我自己在家做饭吃,可是医院停业,自己能看病嘛?反倒只会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医疗资源更为窘迫,陷人民于水火之中,
虽说同时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挽救措施,但是谁都知道远水难救近火,慢性病人还好,那些急救的人员很多都是来不及去医院就已经去世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不认为这个惩罚是遵循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
「反而有一刀切的痕迹:使西安形象在全国人民面前受损,那么就应该被采取措施。」
医院不对该惩罚就惩罚,可以先罚钱警告,或者处罚责令一些人,都不该让医院停业,
如果已经到了非要停业整顿的地步,也建议延后停业,至少要等西安疫情得以控制。
真是服了这帮人的脑回路。
省委书记才说了“能开尽开”,按通常的思维和逻辑,接下来就该是努力开。而他们的逻辑是“我只要证明不能开,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开了么”?
别跟我扯什么可以分流到其他医院。
这少了两家医院的力量就是少了。
话说,我记得解放战争那会儿,解放大城市之后,为了保障民生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医院照开不误,实在是不放心,可以派驻工作组或者由军管会接管。但总之,门是要开的,事也要做的。
总不至于建国至今,当地的施政和管控能力还不如刚解放的时候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