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向孩子解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回答
宝贝,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住的这个大大的、亮晶晶的、里面有星星、月亮还有很多很多星球的家——宇宙,它是怎么出现的呢?想象一下,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或者在你爸爸妈妈很小很小的时候,再往前推很久很久,很久到连恐龙都还没出现的时候,甚至比恐龙还要早太多太多的时候,这个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它根本就不存在。

那么,它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有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也是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的故事,叫做“大爆炸”。别担心,这个“爆炸”可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会炸出火花、声音很大的那种爆炸哦,它更像是一个……嗯,想象一下,所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东西,所有的星星、所有的行星、包括你自己,包括我,包括我们身边的所有东西,它们在那一瞬间,就像一个被压缩到极致、小到我们眼睛根本看不到的小点点。

你可以想象一下,把所有的积木、所有的玩具、所有的书,全部都塞到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盒子里,小到盒子都快要破裂了。这个小点点呢,它里面包含了我们现在宇宙里所有的能量和物质,但那时候它还不能算是一个“东西”,它就是一股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一个极小的、但是拥有无穷能量的“起点”。

然后,就在大概138亿年前,这个小点点,它……“嘭”地一下!不是那种很大的声音,而是一种瞬间的、无法想象的“扩张”。就像你吹气球一样,但是这个气球不是被吹大的,它自己就在瞬间膨胀,而且速度快得不得了,比你坐过的最快的飞机还要快无数倍。

刚开始膨胀的时候,宇宙非常非常热,热到无法形容,里面只有一些很小的、我们现在叫做“基本粒子”的东西在到处乱跑,它们没有规律,就像一锅非常非常烫的水,里面有很多很多小小的、看不见的颗粒在不停地跳动。

随着宇宙一直在扩张,它也慢慢地开始变凉。就像刚从烤箱里拿出来的蛋糕,一开始烫得不行,慢慢放凉了才能吃。宇宙也是一样,它一直在膨胀,然后温度就一点一点降下来了。

当宇宙稍微凉了一点点的时候,那些乱跑的小粒子就开始慢慢地聚到一起了。就像你在沙滩上玩,沙子有时候会自己聚成一堆一堆的。这些小粒子聚在一起,就慢慢变成了更复杂的东西,比如质子、中子,然后它们又会结合,变成更小的“原子”的雏形,最开始变成的是最简单的氢原子和氦原子。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宇宙最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锅由氢原子和氦原子组成的“汤”,它们还在慢慢地漂浮,宇宙还在不断地膨胀。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星星和月亮,它们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呀。那它们是怎么出现的呢?这就需要用到一个很奇妙的力量,叫做“引力”。引力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大手,它会把所有东西都往一起拉。

那些氢原子和氦原子呢,它们就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地、慢慢地靠拢,越聚越多。想象一下,你在玩橡皮泥,你把一小块橡皮泥捏成团,然后又粘上另一块,越捏越大。宇宙里的气体也是一样,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地聚集,形成越来越大的“云”。

当这些气体云变得非常非常大、非常非常密集的时候,里面的压力和温度就会变得非常非常高,高到……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像你把两块磁铁用力地推到一起,它们会互相吸引一样,这些气体原子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它们的心脏部位就开始融合了。这个过程叫做“核聚变”。

当原子开始融合的时候,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就像一个巨大的“灯泡”亮起来了!这个亮起来的巨大气体球,就是我们说的“恒星”,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星星。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它就是这样形成的。

星星呢,它们不是永远都亮着的,它们也会有生命。当它们燃烧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用完了自己体内的“燃料”后,有些大一点的星星就会发生一场非常壮观的“爆炸”,叫做“超新星爆发”。这次爆发会产生比恒星本身还要强大的能量,并且会把一些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制造出来,比如构成我们身体的碳,还有铁等等。

这些从爆炸中散发出来的重元素,又会和宇宙中原有的气体一起,在引力的作用下,再次聚集,形成新的气体云。然后,新的恒星又会从这些新的气体云中诞生。

我们的太阳系,就是在大约46亿年前,由一块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缩、旋转,然后中间形成了太阳,周围剩下的那些尘埃和气体,就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聚集,形成了行星,包括我们居住的地球。

所以你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星星,很多都是由更老的星星“死亡”后产生的物质形成的。我们身体里的碳、铁,也曾经是很久很久以前某颗星星的一部分呢!是不是很奇妙?

宇宙形成的故事,其实还在继续。宇宙一直在膨胀,星星在不断地诞生和死亡,星系也在慢慢地移动。科学家们还在用望远镜看着宇宙最遥远的地方,试图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秘密。

这个故事呢,是一个很古老也很庞大的故事,我们只是刚刚开始了解它。但你可以记住,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极小的点,通过一个巨大的“膨胀”开始的,然后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形成了星星、星系,直到我们今天的宇宙。是不是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神奇故事书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知乎科学的那篇文章过来的,好像说是乡村孩子的提问?那我尽量写详细一点,小朋友可能也没啥别的渠道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很多人可能觉得人类至今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但实际上当前的理论还是能回答一些事情的。接下来我将逐层递进地介绍这个话题所需的背景知识,最后(在当前宇宙学理论所能讨论的范围内)为宇宙如何形成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小朋友的疑惑。

一、序言:从地球到宇宙

先来看一张照片:

请大家仔细看,是不是看到箭头所指位置有一个稍亮一些的像素点?这张照片有一个相当浪漫的名字——暗淡蓝点,它被拍摄于1990年2月14日,是旅行者一号太空探测器在距离地球超过60亿公里的地方对地球的一次回眸。是的,这个小小的像素点就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球。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这样评价这张照片:

这是家园,这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每一个猎人与粮秣征收员,每一个英雄与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每一个国王与农夫,每一对年轻情侣,每一个母亲和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每一个腐败的政客,每一个“超级明星”,每一个“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在这里——一个悬浮于阳光中的尘埃小点上生活。

确实,也许对我们人类来说,这颗蓝色星球意味着一切。然而对宇宙来说,它实在是渺小得可怜,以至于它在旅行者一号的照片上只能占据一个像素点——那时的旅行者一号甚至没有走出太阳系。可以说我们所熟悉的一切事物在宇宙面前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宇宙”这个词说的就是这世界上所有物质、所有空间的总和。我们抬头看看,能看到的看不到的都在宇宙里面,所有的一切共同组成了宇宙。那么宇宙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层一层来比拟。

  • 第一层是行星,比如说我们的地球,它的周长大约是4万公里。这个距离如果是乘坐客机,大概要两天时间才能飞完。不过,如果让光来走这段距离,大约只需要0.13秒就可以走完,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 第二层是恒星系统,比如我们熟悉的太阳系,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之一。太阳系的尺度大约是1光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即使是让光来穿越太阳系,它也要走上一年才能走完这段距离。对比地球的尺度,可以看到太阳系的尺度大约是地球的两亿倍。
  • 第三层是星系,这是大量恒星以及它们系统中的行星所聚集而成的天体系统。我们的太阳所属的星系是银河系,这是一个包含上千亿颗恒星的系统。银河系的尺度超过10万光年,是太阳系尺度的10万倍以上。这还只是尺度,如果考虑体积的话,那就大约是10万×10万×10万=1千亿倍。
  • 在星系之上还有更大的天体结构,比如星系团、超星系团等等,直至整个可观测宇宙。这里可能要对“可观测宇宙”这个概念做一些介绍。由于种种原因(具体的原因后面会说),原则上我们观测宇宙所能涉及到的距离是有限的,当前大约460亿光年。以这个距离为半径,以我们的位置为原点,在宇宙中划出的一个球体区域就被叫做可观测宇宙,这个球的表面被称为“视界”。换句话说,当前在这个半径460亿光年的视界内的事物,原则上都是可以被我们观测到的,在这个距离之外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我们一概不知。

可观测宇宙中包含大约上千亿个星系,亿亿亿颗恒星与行星,可以说它的庞大已不能被任何言语所直观描述。然而,可观测宇宙也只是整个宇宙的一小部分,在可观测宇宙外面还有多少星系多少物质我们无从得知。或许整个宇宙是有限的,它就像一个四维球的三维表面一样,可观测宇宙只是这个表面上的一小块近乎平整的区域。又或许整个宇宙是无限的,在视界之外有着无尽的可能——另一个地球?另一个版本的人类历史?甚至可能有着另一个你和我。让我们就此打住吧,理解到可观测宇宙这一层就足够继续我们接下来的话题了。

二、宇宙是在膨胀的

小朋友既然提问“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那就意味着他(她)意识到了宇宙并不是从始至终都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在随时间演化的。能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因为就算是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刚开始研究宇宙的时候都自然而然地以为宇宙是静态的、从始至终不变的。爱因斯坦在1915年完成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一种关于时空和万有引力的物理理论)后,立刻就尝试应用这一理论来研究宇宙。一开始他根据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宇宙是在随时间演变的,这让他无法接受。当时他认为宇宙一定是始终不变的,甚至他还修改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以期望能推导出一个静态的宇宙。虽然当时有别的物理学家也提出了宇宙在演化的观点,但爱因斯坦并没有理会那些声音。

直到1929年,爱因斯坦的想法才彻底改变。原因是这一年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夜空中绝大多数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相对我们退后的速度越快,这被称为哈勃定律。这是什么意思呢?是在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吗?显然不是,我们所在的地球或者说银河系在宇宙中只是一粒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尘埃罢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所以,从“宇宙中的一切位置平等”出发,哈勃的发现只可能意味着一件事:我们站在宇宙中的任意一个星系或星球上都将会看到其他星系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是在互相远离的

怎么理解互相远离呢?就好比小朋友们做课间操的时候成体操队形散开一样,每个小朋友都在互相远离对方。在散开之后,你会发现小朋友们的队伍占地面积比散开前要大得多对不对?同样的道理,所有星系之间互相远离也意味着宇宙空间的尺度正在随时间膨胀变大,这就是哈勃的观测结果所反映出的一个事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正在充气的气球来理解宇宙的膨胀。假设宇宙是一个气球的表面,每个星系是画在气球上的一个点,那么当我们吹气球时,随着气球表面积的增大,将会看到画在气球上的所有的点都是在相互远离的,且距离越远的两个点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快。如果整个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它和气球就只是四维球的三维表面和三维球的二维表面的区别。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第一节遗留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可观测的只是视界之内的宇宙?先来回顾一下哈勃定律:宇宙膨胀导致所有星系都在互相远离,距离越远的两个星系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说,站在我们的位置上看,距离我们越远的东西向后退行的速度越快,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 是退行速度, 是距离, 是一个常数(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希望在转述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给小朋友仔细解释一下这个公式)。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件事,存在一个足够远的距离使得那个距离上的东西相对我们退行的速度超过光速(给大人的注释:这种超光速不传递信息,不违反相对论)。而宇宙中信息传递的最高速度就是光速,因此在那个足够远的距离之外的一切都无法向我们传递信息。以我们为原点,以这个距离为半径划出的球面就是第一节所说的视界,视界之内的就是可观测的宇宙,视界之外的一切不可观测。

还有一点要补充,视界的大小,或者说可观测宇宙的尺度是在随时间变大的。这一点很好理解。当前宇宙的视界半径大约是460亿光年,假如此时此刻距离我们460亿光年的地方有个东西向我们发射了一个光信号,几百亿年后当我们接收到这个光信号时,发射光信号的这个东西已经因宇宙膨胀退行至了比如距离我们1000亿光年的地方。那么就相当于在我们看到它时它已经距离我们1000亿光年了,那时的视界半径就不再是460亿光年,而是1000亿光年。因此视界半径/可观测宇宙的尺度是在随时间变大的。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在随时间变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它里面会包含更多的物质or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星系,因为各星系之间的距离也在变大。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视界是有限大的呢?如果宇宙已存在了无限久的时间,那么视界的半径就应该在无限久的时间里扩张到无限大呀?实际上,视界是有限大的这件事恰恰暗示着一个事实——宇宙已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宇宙有一个开端。

三、宇宙的早期

既然宇宙应当有一个开端,那么它是怎么一步步演变至今天的样子的?让我们一步步反推回去,从宇宙正在膨胀这一事实我们知道空间尺度是在随时间变大的,那么昨天的宇宙一定比今天的小,前天的宇宙一定比昨天的更小。一直往前推,会不会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的尺度远小于今天?甚至那时的可观测宇宙还没我们一个巴掌大?确实是这样的,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出发,我们确实可以推理出这样一个结果。在现代宇宙学中,我们一般认为宇宙的开端就是这个尺度很小的时期。现在的理论研究和天文观测表明这个开端大约在138亿年前,当前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

现在我们要问,宇宙在那个尺度很小的时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所有星系所有星球仅仅挨在一起吗?并不是,在那个时期宇宙中的物质还没有形成星球星系的结构,所有物质是以一团高温粒子的形式存在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物质是由粒子组成的话,就先和他们说说物质的基本结构)。这里可能需要对“高温”做一些解释,用热力学的知识可以证明一个结论:宇宙的温度反比于它的尺度。因此,在宇宙诞生初期温度是很高的,高到所有物质无法形成结构,只能以一团粒子的形式存在。那么宇宙是怎么由这个小尺度的热汤演化成今天这副样子的呢?1948年,一位名叫伽莫夫的物理学家构建了一套理论来描述这个过程,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伽莫夫认为,结构是在宇宙膨胀、温度降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最开始宇宙中有一团温度高达数亿亿℃的热粒子,包括电子、夸克、光子等(这里可能要向小朋友介绍一下有哪些常见的粒子)。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逐渐下降,当宇宙的温度下降至大约一万亿℃时(此时距离宇宙诞生才过去了0.0001秒),夸克之间无法抵挡强相互作用的束缚,开始形成质子、中子的结构。当温度下降至大约十亿℃,质子和中子无法抵挡核力的束缚开始结合成为原子核。温度下降至一万℃,电子和原子核无法抵挡电磁力的束缚开始结合成为原子。原子形成后,绝大多数粒子已从热汤中分离了出来。最后分离出来的是光子,它形成了一种被称为背景辐射的结构,此时宇宙的温度已降低至大约3000℃,距离宇宙诞生已过去了约38万年,宇宙的尺度相比质子、中子形成时已膨胀了近十亿倍。

再往后,宇宙开始由一堆粒子气体的状态向今天的结构演化,形成的原子开始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大约三千万年后,宇宙中开始出现原子的聚集体——恒星。恒星形成很多以后,它们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新的结构——星系,此时距离宇宙诞生已过去了好几亿年,宇宙的温度已经降低到了大约零下250℃。之后星系也会聚集形成更大的结构,如下图5所示。在宇宙诞生大约80亿年时,太阳开始形成了,又过了没多久,我们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陆续形成了。再往后地球逐渐稳定下来,开始形成海洋、山脉、河流,接着出现了生物,出现了人,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演化到现在,距离宇宙诞生已经过去了大约138亿年,宇宙的温度已经降低到了大约零下270℃,只比绝对零度高2.7℃了。

大爆炸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怎么证明它说得是对的呢?大爆炸理论有两个核心预言:①宇宙中氢元素与氦元素的比例是3:1,②宇宙中有前面提到的背景辐射这种结构。这两项科学预言都已在上个世纪被实验观测证实,由此坐实了宇宙真的有一个高温小尺度的早期。

四、物质的起源

(这一节如果小朋友理解不了的话就掐掉吧,我感觉如果小朋友没接触过中学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话可能没法理解这些内容)

至此,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从宇宙诞生后0.0001秒到今天的这段历史。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说宇宙一开始有一团热粒子,那么这团热粒子是从哪来的呢?或者说,在宇宙刚诞生0.0001秒内发生了什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宇宙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今天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几乎全部来源于宇宙极早期的一场剧烈的“暴胀”过程以及紧接其后的“重加热”过程。

暴胀是宇宙诞生后极短的时间内经历的一场剧烈的“指数”膨胀过程。这一时期的持续时长只有0.00...01(30个0)秒,但期间宇宙的尺度却至少膨胀了一亿亿亿倍!这种剧烈的暴胀过程是由一种被称为“暴胀子”的物质造成的,它和其他物质相比有着非常不同的性质。其他物质的密度都是随着宇宙膨胀越来越低的(宇宙体积因子增大把物质稀释了),而暴胀子这种物质的密度在宇宙暴胀过程中几乎不随宇宙尺度的增大而改变。也就是说,在暴胀过程中宇宙体积因子在急剧变大,但暴胀子的密度几乎不变,所以暴胀子的总量在宇宙暴胀过程中会剧烈增加,估算一下总量至少增加了100...0(70个0)倍。在暴胀过程结束后,重加热过程开始,此前产生的这些暴胀子会全部衰变成前面提到的那一团热粒子,这就是今天宇宙中基本粒子的产生过程。重加热过后,宇宙开始按照第三节所说的那样演化,一团热粒子最终演变成为今天宇宙的结构。

暴胀理论是一个关于物质起源和宇宙结构起源的十分深刻的理论,不用公式是没法讲清楚的。所以这里就点到为止吧(总不能给小朋友讲弗里德曼方程吧)。想更深入了解暴胀理论又不想看教科书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下个月我可能会写一篇暴胀理论的简介放在我的专栏。

五、总结

下面这个表格通常被称为“宇宙热历史”,它按时间顺序总结了前文提到的那些在宇宙形成过程中发生过的标志性事件。当然,也包含一些前文没提到但足够重要的事件。这就是当前的宇宙学理论对宇宙形成历史的基本认识。为避免误导大家,我用“**”来标记宇宙学家们猜测发生过的事件,用“*”来标记有一定依据但没有实锤的事件,没有标记的是观测证据充分基本实锤的事件。(注:下表中温度单位1GeV=10^13℃)

事件 发生时刻/对应的宇宙温度
**普朗克时代:宇宙诞生,一开始被某个未知的量子引力理论统治。 <10^-43秒 / >10^18GeV
**大统一时代:引力与其他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分道扬镳。 >10^-43秒 / <10^18GeV
**大统一对称性破缺:强相互作用与电弱相互作用分道扬镳。 ~10^-36秒 / ~10^15GeV
*暴胀:宇宙被某种标量场(暴胀子)的真空能主导,开始指数膨胀,宇宙中物质的总量开始飞速增加(主要是暴胀子的总量)。 ~10^-32秒 / ~10^13GeV(此为暴胀的能标,暴胀期间温度远低于这个数值)
*重加热:暴胀结束,宇宙由指数膨胀转变为减速膨胀,增加的能量从暴胀子转移到其他基本粒子,今天宇宙中的这些基本粒子逐渐产生。 >10^-30秒 / <10^13GeV
*重子合成:宇宙中正反物质根据某种未知的机制不等量产生,正物质略多于反物质,它们相互湮灭后反物质几乎全部消失,遗留下今天宇宙中的正物质——电子和夸克。 <10^-10秒 / >10^3GeV
*电弱对称性破缺: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分道扬镳,希格斯机制开始起作用,赋予基本粒子质量。 ~10^-10秒 / ~250GeV
夸克强子化:宇宙中的夸克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态中脱离,开始形成质子、中子等强子。 ~10^-4秒 / ~0.1GeV
中微子退耦:中微子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变得足够微弱。 ~1秒 / ~10^-3GeV
原初核合成:质子和中子开始结合为原子核。 ~3分钟 / ~10^-4GeV(10^9K)
物质-辐射相等:宇宙中的物质开始由近光速运动为主转变为低速运动为主。 ~5万年 / ~10^-9GeV(10^4K)
重结合:大多数电子与质子结合为氢原子 ~24万年 / ~3700K
背景辐射形成:光子与其他基本粒子退耦,形成充满宇宙的背景辐射。 ~38万年 / ~3000K
第一颗恒星形成。 ~3000万年 / ~100K
第一个星系形成。 ~6亿年 / ~25K
太阳系形成。 ~80亿年 / ~4K
暗能量时代:暗能量开始主导宇宙演化,宇宙由减速膨胀转变为加速膨胀。 ~90亿年 / ~3.9K
今天 ~138亿年 / ~2.726K

宇宙学是一门相当宏大的学科,这篇文章篇幅所限只能向小朋友以及正在读这句话的大朋友们展现这门深奥学科的一小部分。有很多更加有趣的内容本文无力去涉及,比如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真空与粒子、霍金的量子宇宙等等。小朋友如果对宇宙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些科普书给小朋友看,比如《今日天文》系列、《宇宙学是什么》、卡尔·萨根《宇宙》、霍金《时间简史》等(想当年我也是看了《时间简史》之后开始对宇宙感兴趣)。

一些感想

最近在看B站一位叫做 @乡村教师日记 的up主的视频,深深地感受到乡村孩子在获取知识方面有多么得不容易。在城市里的孩子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上网或者去图书馆很方便地获取有关的内容资料,但是乡村的孩子有了疑惑可能直到他们长大都无法得到解答。所以我觉得 @知乎科学@橡果科学 发起的这个为乡村孩子答疑的活动真的非常好,一篇内容详实的回答说不定真的可以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激发他们对自己山村之外更广大世界的向往,甚至影响孩子将来选择的道路。(说不定我的这篇回答也可以激发某个小朋友对宇宙的兴趣,从而走上探索宇宙的道路呢( •̀ ω •́ )✧


最后再推荐一些我关于宇宙的回答:

user avatar

我不想知道他是怎么来的,我就想知道他是怎么没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宝贝,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住的这个大大的、亮晶晶的、里面有星星、月亮还有很多很多星球的家——宇宙,它是怎么出现的呢?想象一下,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或者在你爸爸妈妈很小很小的时候,再往前推很久很久,很久到连恐龙都还没出现的时候,甚至比恐龙还要早太多太多的时候,这个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它根本就不存在。那么.............
  • 回答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的开庭,无疑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围绕着这起案件的一些细节,尤其是吴谢宇姑父的表态,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案件的基本情况。吴谢宇,曾是北京大学一名优秀的学生,却犯下了弑母的罪行。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一方面是因为他过往优秀的学习经历与残酷的犯罪行为.............
  • 回答
    向孩子解释蜂窝为什么是六边形,可以用简单、形象的方式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和科学原理,让孩子的理解更直观。以下是分步骤的解释: 1. 蜂窝的“任务”是什么?首先,蜜蜂建造蜂窝是为了储存蜂蜜、养育幼虫,所以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 空间要足够(给幼虫和蜂蜜足够的地方)。 材料要节省(蜜蜂的蜂蜡是宝贵的资源,不.............
  • 回答
    宝贝,你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大的铁疙瘩——飞机,竟然能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吗?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来一起揭开这个秘密吧!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张纸。如果你平着把纸放在嘴边,然后用力吹气,你会发现什么?是不是纸会被吹起来?飞机翅膀的形状,就有点像我们手里这张纸,只不过它不是平的,而是上面鼓鼓的,下面比.............
  • 回答
    “宝贝,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大人说话,你就得听呢?感觉我们说的话好像比你的话更有分量,是不是?”(停顿一下,给孩子回应的空间,观察他的表情,如果他点头或者表现出疑惑,就继续。)“这其实不是说你说话没用,宝贝,你说的那些话,我们的确都有认真听,而且你也说得很好,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呢,这里面.............
  • 回答
    宝贝,你问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爸爸也很想一直陪着你玩,但是为什么爸爸不是那种“一天到晚在家陪我玩”的很有钱的大富翁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爸爸跟你好好说说。首先,你想想我们家里现在住的房子,你上学用的书本和文具,你爱吃的零食和水果,还有你平时穿的衣服和鞋子,这些都需要“钱”才能买到,对不对?钱就像是维.............
  • 回答
    宝贝,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把东西扔出去,它总是会掉下来,而不是飞到天上消失不见?这就好像地球妈妈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总是紧紧地拉着我们,还有我们身边的一切东西。这双手,我们就叫它“吸引力”。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只有地球有这双手,而别的地方就没有呢?嗯,这就像咱们家,妈妈会做饭,爸爸会开车,而隔壁的王.............
  • 回答
    嘿,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每次我们选班干部的时候,为什么要在黑板上写好多好多小勾勾或者小杠杠来算票数呢?这背后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哦!你们可以想想,就像玩游戏一样,有时候我们要数数谁赢了,谁输了,对不对?那我们在黑板上写“正”字,其实就是一种记数的方法。想象一下,如果班上有三十个小朋友,每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阿喀琉斯猴”,嗯,我知道你在说的可能是“阿喀琉斯腱”。说到它为什么“轻”,这得从咱们身体的结构和它扮演的角色说起。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小小的侦探,要去调查“阿喀琉斯腱”这个家伙的秘密。1. 什么是阿喀琉斯腱?它藏在哪里?首先,咱们得找到它。它藏在我们小腿的后面,就在脚踝往上一点.............
  • 回答
    宝贝,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红色的太阳,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和蝴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这背后呀,藏着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光的故事:颜色的魔术师你看,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颜色,全是因为一个叫做“光”的东西。白天,太阳会给我们.............
  • 回答
    嘿,宝贝!你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你想知道为什么苍蝇那么喜欢去那些看起来脏兮兮的地方,比如垃圾堆、剩饭剩菜,甚至是我们不小心打翻的果汁,但它们好像一点事儿都没有,不像我们人生病了要吃药一样,对吧?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科学问题,咱们来好好聊聊,好不好?首先,苍蝇有个“特殊护照”——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免疫系.............
  • 回答
    你是不是也和小蜘蛛一样,对这个关于它们自己的“房间”感到好奇?尤其是,为什么它们能在自己辛辛苦苦织好的网上自由穿梭,却不会像我们不小心碰到黏糊糊的虫子一样被粘住呢?这可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小蜘蛛们聪明的小脑袋瓜和它们身上神奇的“防粘胶”!首先,咱们得知道,蜘蛛网到底是个啥。蜘蛛网就像是它们用一种特别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小宝贝,你有没有摸过那些躺在地上、或者在公园里堆起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它们是不是总是稳稳地待在那里,好像一块块小小的山一样,不容易被弄碎?这神奇的“不容易被弄碎”的特性,我们就叫做“硬”。那么,为什么这些石头会这么硬呢?这就要从石头们最最基本的小伙伴——叫做“原子”的东西说起啦。你可以把石.............
  • 回答
    嘿,宝贝!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皮肤颜色都不一样呢?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的皮肤像巧克力一样黑,有些人的像牛奶一样白,还有些人介于两者之间,像咖啡加了点奶?这可不是因为大家吃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而是因为我们身体里藏着一个叫做“黑色素”的秘密武器!想象一下,我们的皮肤就像一.............
  • 回答
    宝贝,今天我们来聊聊人民币,你知道我们家里用的钱,上面都有数字,比如10块、50块、100块,那为什么最大的纸币是100块,没有200块、500块,甚至1000块、10000块呢?这可不是随便定的哦,里面有很多门道,而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想想看,咱们出门买东西,是不是需要拿钱?小到买一颗糖,大到.............
  • 回答
    宝贝,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能在海底看到滚烫的岩浆冒出来,就像火山一样?是不是觉得很奇怪,火山不是应该在陆地上吗?其实呀,火山爆发可不只发生在陆地上,在海底也能发生,而且海底的火山比陆地上还要多很多呢!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得从地球的“脾气”说起。你有没有玩过那种拼图?地球内部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全球变暖,用一种好玩又容易懂的方式跟孩子们讲。想象一下,我们住的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住在太空里的房子。这栋房子外面有一层非常非常薄的“被子”,这层被子我们叫它“大气层”。它就像我们盖在身上的被子一样,能让地球保持一个温暖、舒适的温度,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这样我们才能舒服地生活,小草才.............
  • 回答
    “宝贝,你知道我们家用的电是怎么来的吗?有的是从发电厂来的,那是靠烧煤或者水轮机发的。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太阳能”,就像给咱们家的屋顶安上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太阳能板”,它能直接把太阳的光变成我们能用的电!是不是很神奇?咱们先从太阳说起。太阳啊,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会发光发热的火球,离我们特别特别远,但它.............
  • 回答
    嗨,宝贝!你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让我想想该怎么给你说清楚。你想知道我们住的地球是不是在转,还有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它在转,对吧?这就像我们坐在飞驰的汽车里,但有时候又感觉不到车在动一样。地球真的在转!首先,要告诉你一个很酷的事实:我们住的地球,它真的在转圈圈!而且转得可快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
  • 回答
    宝贝,你知道吗?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叫做刘邦。他跟你差不多大,甚至比你还要再大一些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喜欢读书写字。那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好玩的书,很多学习的东西都写在竹简上,搬着也挺沉的。刘邦呢,他更喜欢跟朋友们一起玩,喜欢到处跑跑跳跳,看看外面有什么新鲜事。他住在小地方,家里也不是特别有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