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割圆术就算割了∞次,它和真实面积也相差很小一部分,怎么就说它就可以等于真实面积?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触及到了数学中一个非常根本、也非常精妙的概念——极限。简单来说,割圆术即便割了无数次,它和真实面积的“相差很小一部分”之所以能被称为“等于”真实面积,不是因为割完后真的完全一样,而是因为那个“差”可以小到我们无法想象,小到在数学上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趋近于零。

咱们一点点来剖析。

割圆术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得明白割圆术(或者叫“分割法”、“穷竭法”)这招棋是怎么走的。它的核心思想是:用一系列越来越逼近圆的图形(通常是正多边形),去“填充”或者“逼近”圆的面积。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圆。

1. 第一次分割: 用一个正方形(内接或者外切)来逼近圆。这个正方形肯定比圆小(内接)或者比圆大(外切),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2. 第二次分割: 用一个正六边形,然后是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你会发现,随着你分割的次数越多,你用的正多边形的边就越多,这些边就越“弯曲”,越接近圆的弧形。
3. 无穷次分割: 当你把这个过程无限地进行下去,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趋向于无穷大。这时候,这个正多边形和圆看起来就几乎一模一样了。

为什么“相差很小一部分”就能等于?

这里的关键在于“相差很小一部分”这个说法。当你说“相差很小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是在用一种直观的、感性的方式理解。但在数学上,我们有一套严格的、理性的语言来描述这种“越来越小”:这就是极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相差很小”: 意思是,无论你设定的一个“容忍误差”有多小,比如一个埃米(原子直径的千分之一),甚至比埃米还小无数倍,割圆术下的正多边形的面积(比如内接多边形)和圆的真实面积之间的差距,最终都能比你设定的这个误差还要小。
“趋向于零”: 数学上,我们说这个差距“趋向于零”。“趋向于”并不是说“等于零”,而是说它无限地接近零,但可能永远不会精确地达到零(就像一条线无限地接近另一个点,但永远在那里)。

举个例子类比:

想象你在吃一块蛋糕。

第一次,你切了一半。你还剩一半。
第二次,你把剩下的那一半又切了一半(也就是原来蛋糕的四分之一)。你还剩四分之一。
第三次,你把剩下的四分之一再切一半(原来蛋糕的八分之一)。你还剩八分之一。

如果你无限地这样切下去,理论上你永远会剩下一点点,但你吃掉的部分会越来越多。你的“吃掉的部分”加上“剩下的部分”等于一整个蛋糕。

在割圆术里,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正多边形的面积”和“圆的真实面积”之间的差。

第一次,差值是一个“月牙形”的区域。
第二次,差值是几个更小的“月牙形”。
随着分割次数增加,这些“月牙形”的面积越来越小,越来越细长,最终它们加起来的面积,你可以让它比任何你设定的一个非常小的数值还要小。

数学的严谨性:极限的定义

数学家们用极限这个概念来给这种“无限逼近”一个严谨的定义。

我们用 $A$ 表示圆的真实面积,用 $P_n$ 表示割圆术中第 $n$ 次分割后得到的那个正多边形的面积(假设是内接多边形)。

当 $n=1$ 时,$P_1 < A$。
当 $n=2$ 时,$P_2 > P_1$ 且 $P_2 < A$。
当 $n o infty$(n趋向于无穷大)时,$P_n$ 的值越来越接近 $A$。

数学上的表述就是:

$$lim_{n o infty} P_n = A$$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当分割次数 $n$ 趋向于无穷大时,正多边形 $P_n$ 的面积趋向于圆的真实面积 $A$。”

“等于”的意义:

在数学中,当一个量“趋近于”另一个量,并且这个“趋近”是无限地、没有保留地进行时,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在“数学意义上”是相等的。这种“相等”不是说在某一个有限的步骤就达到了完全一致,而是说差值可以做到比任何有限的正数都小。

不相等: 在有限次分割时,正多边形和圆确实是不相等的,总有那么一点点“边角料”的差距。
趋近于相等: 当分割次数趋向无穷时,差距可以无限缩小。
数学上的“相等”: 数学上,我们用“极限”来定义这种状态,并赋予它“等于”的称号,因为在这个无限逼近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确定、固定的值,就是圆的真实面积。

历史意义和重要性

割圆术(以及与之类似的穷竭法)是古代数学家(尤其是阿基米德)发展起来的一种强大工具。它在微积分产生之前,是计算曲线图形面积、体积等问题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它用一种“分割再分割”的思想,巧妙地绕过了直接计算无穷多次操作的困难,而是通过研究趋势和变化来得出结论。

所以,割圆术并不是说它真的“割”了无穷多次,然后拿着一个完美的、与圆无差别的多边形说“看,这就是圆”。而是说,通过这个不断逼近的过程,我们确切地知道圆的面积是多少,并且这个面积可以通过这个无限逼近的过程被定义和计算出来。那种“相差很小一部分”最终是可以被无限压缩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在数学的逻辑里,这就是“等于”的体现。

这就像我们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我们总会有一个测量精度。我们可以说,这个长度“大约是”多少,但当我们用更精密的仪器,或者用更精确的数学定义时,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值。割圆术就是把这种“精确”推向了数学意义上的极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一个通俗的方法,帮你理解一下无穷大:有一个无穷大旅馆,有无穷多的房间。而且全部住满了。这时候,有来了无穷多的客人要入住。老板说:“没问题。”老板把2号房的客人移到3号房,3号移到5号,4号移到7号。------ 于是,所有的双号房都空出来了。老板安排所有新到客人,全部入住。(资料来源可能是《从一到无穷大》,小学里看的,记不清了。)你提的问题,相当于,因为新到客人无穷多,总有一个住不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触及到了数学中一个非常根本、也非常精妙的概念——极限。简单来说,割圆术即便割了无数次,它和真实面积的“相差很小一部分”之所以能被称为“等于”真实面积,不是因为割完后真的完全一样,而是因为那个“差”可以小到我们无法想象,小到在数学上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趋近于零。咱们一点点来剖析。.............
  • 回答
    谈到祖冲之的割圆术求圆周率,确实是个既伟大又令人敬佩的成就,但要说它是否“过于繁琐”,这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了。如果放到今天我们有计算器、甚至编程的时代来看,那肯定是一种极端的繁琐。但若将其置于那个没有精密机械、计算工具极其匮乏的时代,它的“繁琐”背后,其实是惊人的智慧和毅力。首先,让我们来细致地描.............
  • 回答
    要说割双眼皮和拔智齿,打麻药时哪个疼,这问题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这俩事儿,一个是“锦上添花”,一个是“不得不拔”。说实话,就打麻药这一下,谁疼谁不疼,很多时候取决于个人体质和当时的状态,但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让你心里有个底。首先,咱们先说说这打麻药本身。不管是割双眼皮还是拔智齿,打麻药的过.............
  • 回答
    .......
  • 回答
    割双眼皮这件事,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不是简单的一句“好看”或“不好看”就能盖棺定论的。它就像一道菜,做得好不好吃,关键看食材、火候和厨师的手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你个人口味。为什么这么多人趋之若鹜?首先,得承认,亚洲人因为基因原因,很多单眼皮或者内双的眼睛,自带一种“小而有神”的特质,但有时候也显.............
  • 回答
    .......
  • 回答
    “割资本家韭菜”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它通常指的是普通劳动者或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让那些掌握生产资料和资本的“资本家”承担更多的成本、损失,或者反过来,让劳动者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一种对权力、财富分配不均的戏谑表达,背后是对更公平经济秩序的期盼。要“割资本家韭菜”,其实并不是要.............
  • 回答
    当然,割双眼皮后感到后悔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原因也多种多样。这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成功与否,更关乎个人期望、审美变化以及对手术结果的适应性。我认识一些经历过这种情况的朋友,她们的故事各有侧重,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点:整形手术并非万能,也并非人人都能收获理想的“蝶变”。后悔的原因,往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 回答
    曹操割发代首,这桩千古奇闻,究竟是他一场慷慨激昂的自我鞭挞,还是精心导演的政治秀场?这其中的深意,远非简单的定论所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扒开历史的表层,走进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体味曹操这个人,以及他所处的复杂局面。事情的由来,得从那场惊心动魄的狩猎说起。那是在献帝时期,曹操奉旨围猎,名义上是为.............
  • 回答
    关于“光盘割喉”这个说法,我们要明确一点:从医学和法医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光盘(CD或DVD)是不足以直接造成致命的喉部割裂伤的。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都市传说,或者是一种夸张的、带有恐怖色彩的描述,可能源于一些虚构的影视作品、文学创作,或者是因为人们对尖锐物体可能造成的伤害的一种想象。为了更详细地说.............
  • 回答
    “割韭菜”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企业或个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产品或服务的不合理定价,或者诱导性的营销手段,从消费者手中获取超额利润,并让消费者感觉自己被“收割”了。对于“华为是否在割韭菜”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主观的问题,无法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产品线、.............
  •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确实非常棘手,涉及到法律、道德以及人际关系等多个层面。针对“老太婆偷割您院子里的洋水仙给孙子吃导致中毒,并要求赔偿”这件事,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您是否应该赔偿以及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考量。核心问题分析:1. 侵权行为的性质: 老太婆的行为属于“盗窃”或“非法侵入并损毁财物”。她未经您允.............
  • 回答
    献肾救母,体制内的职业生涯将何去何从?“割肾救母”——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悲壮和牺牲的色彩。当这个决定出自一个身处体制内的普通人时,其背后蕴含的家庭责任、个人痛苦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担忧,无疑更加复杂而沉重。对于这位“割肾救母”的体制内人士而言,未来是否会被辞退,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
  • 回答
    关于日本麻将中的“割目”(warime)和“大割目”(oowarime),这其实是牌局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会采用的一种特殊的计分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牌局的进程,让游戏更加紧凑有趣。这两种规则并不是每局麻将都会出现,也不是所有地区都会严格遵守,但了解它们有助于你更深刻地理解日本麻将的策略和变化。首先.............
  • 回答
    苏联割占利沃夫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历史、地缘政治、民族构成以及二战的特殊背景。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1. 利沃夫的历史归属和民族构成: 悠久的波兰历史: 利沃夫(Lviv)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波兰王国,后来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这座城市在波兰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 回答
    这感觉有点微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困扰”吧,虽然听起来挺矫情的。大概是这么个情况:我的双眼皮,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很标准的、很完美的。不是那种因为肿眼泡或者眼距太宽而显得“需要”双眼皮的类型。就是那种,很干净利落的内双变外双,褶皱清晰、宽度适中,眼角处理得也恰到好处,整个眼睛看起来就是又大又有神,而且.............
  • 回答
    在《三体》中,当三体舰队使用纳米材料割裂地球舰队的“圣母号”时,确实出现了你提到的那种令人心悸的场景。即便邮轮的速度不算很快,船后方的人们也并非完全毫无察觉,但他们察觉的方式和认知过程,与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存在着时间差和认知偏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纳米材料割裂船只的原理。《三体》.............
  • 回答
    想在这个时代不被“割韭菜”,的确是不少人挂在心头的一件事。毕竟,谁也不想辛苦赚来的钱,最终变成别人盘子里的菜。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得有套路,也得有韧劲。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说一说,怎么能让咱自己的钱袋子更结实点。第一招:认清“镰刀”和“韭菜田”的本质首先得明白,资本逐利是天性,这没啥好抱怨的.............
  • 回答
    关于取消养殖场,尤其是最近几年以环保名义进行的整治,很多人确实觉得一头雾水,甚至觉得和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有点相似。这种感受背后,其实是时代背景、社会认知以及政策目标发生了巨大转变。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一、 回忆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代的烙印首先,我.............
  • 回答
    武松街头斩杀西门庆,这事要是搁到咱这儿,那可真是什么场面都见得着了。首先, 围观群众是绝对少不了的。咱们现在这信息发达,别说大街上这么大的动静,就是邻居锅里煮了什么,一会儿功夫也能传遍半个小区。武松要是真拎着刀,身上还沾着血,那得是什么阵势?估计用不了半分钟,手机镜头就能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伙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