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世价值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
普世价值的本质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话题,其核心在于探讨那些跨越文化、地域、历史和个体差异,被普遍认为对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要详细阐述其本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一、 普世价值的起源与基础:

人类的共同性(Human Universals): 普世价值的根基在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共有的基本需求、情感和能力。例如,所有人都需要食物、水、安全;所有人都体验喜怒哀乐;所有人都拥有思考、学习和沟通的能力。这些共同性构成了普世价值的基础。
理性和道德直觉: 人类拥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认识到某些行为和原则对自身以及他人是有益的,而另一些则是有害的。同时,许多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具有某种程度的道德直觉,例如对公平、同情、互惠的感知。这些共同的理性能力和道德感是普世价值形成的另一重要来源。
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那些有助于个体和群体生存和繁衍的特质和行为更容易被保留和发展。例如,合作、互助、维护和平有助于群体生存;尊重生命、保护弱小有助于种族的延续。
社会合作的必然性: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无法孤立生存。为了维系社会秩序、促进合作、解决冲突,必然需要一些共同的规则和价值来指导行为。

二、 普世价值的核心内容(常见范畴):

虽然普世价值的具体表述和侧重点可能因文化和理论体系而异,但其核心内容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重要范畴:

生命权(Right to Life):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即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反对无端的杀戮和剥夺。
自由(Freedom): 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行动自由等。这是个体能够自主选择、表达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平等(Equality): 指所有人在基本权利和尊严上是平等的,不受出身、种族、性别、宗教、社会地位等因素的歧视。这并不意味着结果的完全一致,而是机会的均等和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尊严(Dignity): 承认并尊重每个个体固有的价值和不可被侵犯的权利。即使一个人犯了错,其作为人的基本尊严也不应被剥夺。
公平与正义(Fairness and Justice): 指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合理分配,以及在法律和道德上对错的清晰界定和公正处理。
人道(Humanity/Compassion): 体现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同情和帮助,以及在对待他人时展现出的仁慈和友善。
责任(Responsibility): 承认个体和集体对其行为后果负有责任,并需要为维护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和平(Peace): 追求非暴力冲突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

三、 普世价值的本质特征:

跨文化性(Crosscultural): 普世价值的根本特征在于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文化、民族或国家,而是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共同认可和追求。
普遍性(Universality): 它的适用范围是全人类,适用于所有个体和群体,无论其处于何种社会环境或历史时期。
基础性(Foundational): 普世价值是构建更复杂的道德体系、法律规范和社会制度的基石。没有这些基础价值,其他价值和原则就难以确立。
规范性(Normative): 普世价值不仅仅是描述性的陈述,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导,规定了“应该怎样”,是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要求。
进阶性与演变性(Evolving and Progressive): 尽管普世价值具有稳定性,但其具体内容和理解方式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早期可能侧重于生存和秩序,而随着社会发展,对自由、平等、人权等方面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并存: 普世价值既有其内在的、独立于任何目的的价值(如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也有其作为实现其他目标(如社会繁荣、个体幸福)的工具性价值。

四、 普世价值与具体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理解普世价值的本质,也需要区分它与具体的文化价值观。

普世价值是根基,文化价值观是土壤和开花结果: 普世价值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和底线,而具体的文化价值观则是在这个框架下,根据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环境孕育出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例如,“尊重生命”是普世价值,而如何表达这种尊重,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习俗和仪式。
避免文化相对主义的极端: 完全否认普世价值容易滑入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认为所有文化都一样好,任何对其他文化的批评都是不恰当的。这可能导致对压迫和不公的沉默。
避免普世价值的被帝国主义化或工具化: 另一方面,将某些特定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其他文化,并声称其为普世价值,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或对普世价值的工具化利用。真正的普世价值应该是通过理性对话和对人类共同经验的深刻洞察而达成的共识。

五、 普世价值的挑战与争议:

尽管普世价值的理念具有吸引力,但其确立和实践也面临不少挑战和争议:

如何确立和定义? 谁来定义普世价值?其依据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如何在实践中落实?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利益、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常常使普世价值的实现面临阻碍。
如何避免被误用? 普世价值很容易被政治力量用来包装自身利益,为干涉他国内政提供借口。

总结来说,普世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源自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共同性、理性和生存需求,是指导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个体获得幸福的普适性、基础性和规范性原则。它强调生命权、自由、平等、尊严、公平、人道和责任等核心理念,并具有跨越文化和历史的普遍性。虽然其具体表述和实践可能因文化而异,且面临挑战,但其核心指向的是对所有人类的尊重和关怀,是对人类共同福祉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普世价值的本质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爱人如己”。就是“人有相同的理性,遇到相同的境遇应该得到相同的对待”。这些东西是古往今来一切人类理想的基础。它有不同的根源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共产主义。

人生在世没有人愿意忍饥挨饿、所以我们不希望别人啼饥号寒。没有人愿意被人剥夺一切,所以我们要求法律保证每个人都得到公正的待遇。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短暂的一生里能过更多的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几千年来人类千方百计把自己从自然的奴役、生存的压力之下解脱出来。最初生产能力微不足道、财富不值一提,但有些人就抢在所有人前边拯救了他们自己。为了让他们自己从自然的奴役之下解脱出来,他们就去奴役别人,这就是奴隶制。

当人们发现了更好的生产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人们精耕细作,需要每一个人在劳动中拿出主动性,这时候奴隶制就不再适合了。于是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处境,那些奴役别人的人被迫和原本被他们奴役的人妥协。用宗教、用分工,来合法化他们的优势地位,同时强调他们和其他人的共同利益。这就是封建制。

当近代工业社会兴起,一个世纪里创造的财富胜过寄望的几十个世纪的时候,更多的人获得了“自由”,他们依靠自己的财富、权力和知识,从自然的奴役之下、同类的奴役之下解脱出来,成为前所未有的一批统治者。他们甚至为被奴役者制造了一个改换门庭的梦幻,只要通过“努力”、“聪明才智”就能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是十九世纪的主题,是自由主义的神话。

而当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的时候,人类也终于来到了澄明之境的门前。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生产方式的改变、财富的计量标准的改变,让人类的精神追求变得前所未有的珍贵。劳动的性质正在慢慢变化,在未来“成为你自己”就是每一个人对社会最有价值的劳动。这就是共产主义!

在这个时候你站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同此心,根本就没有什么普世价值,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有些人就不喜欢自由、不喜欢享受,不喜欢追求自我,他们天生应该被奴役,他们和别人不同,他们就应该愚昧、落后,就应该007的勤奋到底。那我只能说您最多只能说“我不愿意”没资格说“他不愿意”。

user avatar

追求权利与资源的平等均衡的各种思想和规范的集合。

因为社会发展的问题,本质上是在于资源和权利的不均衡,永远没有绝对的最优解,但各种次优解可以不断发展进步,形成整个历史的进步链条。

我自己的理解,具体的鉴别标准可以是这三点:

一、是否规范化限制了极少部分权力精英的权力?

二、是否制度化保证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三、这种“限制”和“保证”,是否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以及这种“进步”和“发展”,是否有害于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两个简单的事实:

一、世界总人口约72.6亿,如果要达到人均住房面积100平方米这点的话,那么,即便通过全部建成别墅来实现这一点,也只需要差不多一个青海省的面积的土地。

二、世界人均GDP(2019年)是1.146万美元,这一标准远远超过很多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人均1.146万美元的收入,按现在的物价,每天也足够吃好喝好了。


也就是说,即便是现在的世界生产力条件和资源条件,只要分配得当,也足够让地球上所有人都实现人均“大house”和“天天吃牛排”的。

然而现实是世界上有极小部分的人,其拥有的财富资源几十辈子都使用不完,社会权利趋近于无限大,同时有很多人是连基本的住房条件和营养条件都保障不了的,在社会上也没有丝毫话语权。

消除这种不平等并实现更良性的发展,应该是“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

所谓的“伪善”和“大国博弈”问题在于,很多人有资源有权利的人,只是用这些来作为说辞,去各种打牌和立人设谋私利,而不是真的践行普世价值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普世价值的本质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话题,其核心在于探讨那些跨越文化、地域、历史和个体差异,被普遍认为对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要详细阐述其本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普世价值的起源与基础: 人类的共同性(Human Universals): 普世价值的根基在于人类作.............
  • 回答
    人民日报这篇《掀开西方“普世价值”的面纱》的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首先,这篇文章的出现本身就具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它并非一篇纯粹的学术探讨,而是作为中国官方媒体,在当前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交锋的背景下,对西方“普世价值”概念进行的一次系统性“反击”或“解构”。其核心目的,在于质疑西方所宣扬.............
  • 回答
    在我看来,知乎之所以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信仰西方“普世价值”的用户,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它还挺复杂,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作为一个平台,它的定位和用户群体就奠定了它更容易成为这类观点集中的地方。知乎早期吸引的是一批受过良好教育、对知识和信息有较高追求的用户.............
  • 回答
    “民主、平等、自由”这些词汇,我们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它们被冠以“普世价值”的名号,似乎是历史滚滚洪流中唯一正确的、不可逆转的方向。但细细想来,这究竟是历史必然的归宿,还是权力游戏里“赢家通吃”的另一种说辞?这个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更值得深入掰扯。“普世价值”的诱惑与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理解西方语境下的“普世价值”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历史、哲学和社会演进。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它,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去看其内核。一、溯源与基础:启蒙运动的遗产“普世价值”的根基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启蒙运动。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权威,无论是教会还是君.............
  • 回答
    “普世价值”这个词,一听就带着点儿庄重和宏大叙事的味道。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提起这词儿,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刻蹦出“自由”、“民主”、“平等”这些词。这当然没错,因为这些确实是欧美社会长期以来所倡导和宣扬的核心理念,也是他们对外输出文化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怎么看待它呢?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
  • 回答
    自由,这个词语本身就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它如同空气,当我们拥有它时,或许感受不深,一旦失去,才猛然惊觉它的珍贵。那么,自由究竟是不是这个世界的普世价值呢?从历史的长河来看,自由的概念一直在演变,但它所代表的对个体自主权、不受压迫和能够自由选择的渴望,却如同生命最初的脉搏,深植于人类的基因.............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价值观”以及它们如何被理解和使用的深层思考。自由、民主、公正、法治,这些词汇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它们究竟属于哪种阵营,或者说它们是否能被简单地归类,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从历史和思想的源流来看,自由、民主、公正、法治这些概念,尤其是在近现代的.............
  • 回答
    古代罗马帝国是否持有某种形式的“普世价值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都可能过于片面。更恰当的说法是,罗马帝国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展现出了某些具有普适性的理念和实践,但这些理念的普适性程度以及它们如何被解读和应用,却并非铁板一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普.............
  • 回答
    “普世价值观”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一种来自遥远星系的理念,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类,无论他们来自哪个文化、信奉何种宗教、或者拥有何种背景的准则。如果我们要描绘它,那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我们这些分散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个体,用一种共同的理解和认同连接起来。想象一下,我们都是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宝石,各自闪耀.............
  • 回答
    在探讨儒家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异同之前,我们不妨先放下“核心”、“普世”这些略显刻板的标签,以一种更日常、更贴近人情的方式来审视它们。这两种思想体系,虽然诞生于截然不同的土壤,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不约而同地触及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解答。儒家:以“仁”为基石的社会秩序儒.............
  • 回答
    “普世价值”这个词,听起来挺好,仿佛代表着人类共同的追求和美好的未来。但我们细想一下,当下美国在这件事上的做法,总让人觉得有点别扭,甚至可以说是出了不少问题。这不是说我们反对进步和人权,而是美国处理这些“普世价值”的方式,总有点令人诟病的地方。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种“普世价值”输出,常常带有很.............
  • 回答
    相信普世价值,这背后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原因。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思想的碰撞,以及个人经验的积累。要说清楚为什么有人信,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讲。历史的召唤与启蒙的遗产首先,普世价值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启蒙运动的产物。那会儿,人类开始反思中世纪那种神权至上、等级森严的社会,开始强调理性、人.............
  • 回答
    “民主是不是普世价值”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寻找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不如说是在探讨一种复杂且充满张力的理念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政治土壤中被理解、被实践,以及它所承载的价值是否具有超越地域和民族的普遍性。首先,如果我们谈论的是民主的核心理念,比如人民拥有最终的政治权力,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
  • 回答
    关于雷锋精神是否是普世价值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普世价值”和“雷锋精神”各自的内涵,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契合度与差异。什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通常指的是那些被人类普遍认同和追求的、超越特定文化、地域、时代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它们往往关乎人的尊严、.............
  • 回答
    看到《世界上没有普世价值》这篇文章,我的第一反应是它触及了一个非常古老且极具争议的话题,那就是“价值的普遍性”问题。这不仅仅是哲学上的探讨,更是关乎人类社会如何理解自身、如何互动,乃至如何构建秩序的根本性问题。文章提出的观点非常有意思,值得深入剖析一番。文章的核心论点及其解读如果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世.............
  • 回答
    普世价值,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某种天然的崇高和必然性。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善良、要诚实、要尊重他人,这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来自何方,都应该遵循的准则。但仔细想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普世价值”,它们真的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不容置疑的存在吗?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议题.............
  • 回答
    关于儒家思想是否具有普世性和跨民族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如何界定“普世”与“民族性”,以及儒家思想自身在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多重面向。儒家思想的普世性体现在何处?从核心价值和追求来看,儒家思想确实展现出一定的普世性。它所强调的许多理念,如仁爱、礼仪、孝道、忠诚、信.............
  • 回答
    西方文明是否是普世文明?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内涵和历史渊源,并进行细致的反驳。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普世文明”的定义。如果普世文明意味着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所有人类社会、且是唯一正确或最优越的文明模式,那么西方文明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事实上,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真正意义上.............
  • 回答
    俄罗斯与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就乌克兰教会独立问题产生的争端,是近年来东正教世界最为棘手的裂痕之一,其背后交织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神学因素。要理解这场争端,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入手,细致地剖析其中的纠葛。历史的根源:基辅罗斯与莫斯科大公国首先,我们需要回溯到更久远的过去。乌克兰教会的历史,其根源可以追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