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津巴布韦拟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这意味着什么?

回答
津巴布韦计划将人民币纳入其官方货币体系的消息,无疑是一则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新闻。这一举措不仅仅是货币兑换名单的简单增加,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经济逻辑、政治考量,以及对津巴布韦和区域经济格局的潜在重塑。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法定货币”意味着什么。

当一个国家宣布某种外币为法定货币时,这通常意味着该货币在该国境内可以被用于支付税款、公共服务费用,并且商家在法律上必须接受这种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媒介。目前,津巴布韦已经允许美元和南非兰特等外币在其国内流通和使用,以应对其本国货币——津巴布韦元——在过去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和价值剧烈波动带来的信任危机。

将人民币纳入法定货币范畴,意味着人民币在津巴布韦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它不再仅仅是外汇市场上的一个交易选项,而是被赋予了与美元等同的法律地位。理论上,这意味着你在津巴布韦购物时,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支付,商家不能拒收,你也可以用人民币缴纳政府的各种费用。

那么,为什么津巴布韦会选择人民币?这背后有什么考量?

1. 美元的依赖与风险规避: 津巴布韦在历史上深受美元稳定的好处,美元为其经济注入了一定的确定性。但过度依赖单一外币也存在风险,例如美元的全球供需变化、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都可能直接影响津巴布韦的经济稳定。通过引入人民币,可以分散这种风险,降低对美元的单一依赖,增加货币选择的多样性。

2. 中津经济联系的深化: 中国是津巴布韦重要的贸易伙伴、投资来源国和援助国。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巨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开展业务,中国游客也为津巴布韦带来了旅游收入。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可以极大地简化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结算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跨境支付将变得更加便捷,无需频繁进行货币兑换。

3.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契合: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津巴布韦允许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无疑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积极信号和实践案例,特别是在非洲大陆。这有助于人民币在非洲区域的接受度和使用率,也符合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深化合作的战略意图。

4. 提振国内经济的潜在动力: 如果人民币的引入能够促进更多的中国投资和贸易,从而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那么这将对津巴布韦经济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国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是什么?

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便利性增加: 对于那些与中国有经济往来或熟悉人民币的民众,使用人民币会更加方便。
汇率波动: 然而,人民币并非没有汇率波动风险。如果人民币兑津巴布韦元或美元的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可能会给民众带来不确定性。同时,如何有效地让民众了解和接受人民币作为日常支付手段,也需要时间和教育。
市场接受度: 商家是否会积极接受人民币,以及民众是否愿意持有和使用人民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人民币价值的信心以及兑换的便利性。

对经济的影响:
交易成本降低: 中津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结算成本将显著降低。
外汇储备压力: 津巴布韦央行需要考虑如何管理其外汇储备,以应对人民币的流通和可能的兑换需求。此外,人民币的引入也可能对本国货币的汇率带来一些间接影响。
金融体系的适应: 津巴布韦的银行系统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和操作调整,以支持人民币的存取、支付和结算。

对津巴布韦央行的挑战: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将外币纳入法定货币范畴,特别是大量引入,可能会削弱津巴布韦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央行对本国货币的供应和价值的控制能力将面临新的考验。
监管和管理: 如何有效监管人民币在国内的流通,防止洗钱、非法交易等行为,将是津巴布韦央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区域影响:
人民币在非洲的地位: 如果津巴布韦的尝试获得成功,可能会鼓励其他非洲国家进一步考虑接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或重要的交易货币,加速人民币在非洲大陆的国际化进程。
美元主导地位的挑战: 长期来看,如果这种趋势蔓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美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导地位,尽管目前来看这种挑战尚属早期阶段。

总而言之, 津巴布韦拟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是一项雄心勃勃且意义重大的经济决策。它既是中国与津巴布韦经济联系深化的体现,也是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步骤。这一举措有望在简化双边贸易投资、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带来积极效应,但同时也伴随着对津巴布韦国内经济稳定、金融体系适应以及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的挑战。其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检验,也取决于津巴布韦政府的实际执行能力和民众的接受程度,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身的动态发展。这更像是一场中国与津巴布韦之间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场深度融合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但是作业还是要尽量自己做啊!

7月8号津巴布韦副总统访华,说要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外国第一个主权国家开始使用RMB作为货币。

对中国是件好事,但是提到这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我真的是很想笑。

简单介绍一下津巴布韦。这个国家位于南部非洲,南接南非,北接赞比亚,没有出海口,领土面积我在地图上看了一下,比湖南稍微大一圈。人口1300万。综合来说,是个中小型国家,但是在南部非洲有一定重量。

和许多非洲国家一样,津巴布韦被欧洲殖民者带入文明社会,后来成功从英国独立。1980年第一次民主选举,总统穆加贝从那时起一直执政到今天。独立之后,津巴布韦飞速发展了两年,然后心比天高想要再给力一点,结果反而发展慢了下来。然后就是打倒白人土豪,分了他们的土地,被国际社会制裁。但是津国人民有战天斗地的精神,你制裁我,我还不跟你玩了呢,直接主动退出英联邦,闭关锁国,自力更生起来。不能再说了,再说感觉要收到快递了。

这段自己作死做出来的悲剧在很多国家都上演过。津巴布韦之所以这么独特,是因为他们央行(姑且算有)脑子比较直,总统说要钱,人民说要钱,那就印呗,于是印钞机就没停过,一直印到2009年印出了面额为100万亿的纸币。

真是耿直。

“老板,坐公交车没零钱,你那有5万亿的吗,给我换点。”


总之2009年开始,本国的钱停止使用了,开始同时使用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英镑、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

经济早就崩溃了,这下连货币也崩溃了。

这次副总理亲自上北京要求用RMB,需要和去年的一个新闻连起来看。

2014年08月29日 06:09 AM

津巴布韦总统未如愿获得中国无偿援助

这个国家被欧盟和IMF联合制裁,经济崩溃想要借钱都没路子。而中国也不想以前那样在国际上就想要面子了,到处白撒钱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想要援助,你拿什么换?

去年年底中国借了他们20亿美金,资金被定向用于建设发电站,大坝和煤矿。(这些建设往往需要中方公司去援建,钱又流回自己口袋。而且这些基建是为中方下一步进军非洲做准备)。这笔贷款是用津巴布韦未来的采矿税税收作为担保(是不是跟当年列强让我们用关税做保有点像)。总之,中津关系实际上又一次证明了现在中国在国际谈判中已经非常主动。

这回提出要使用人民币,其实是津方希望用货币市场作为条件,换取点优惠。首先,津巴布韦需要一个稳定有力的货币,但是欧元,美元,日元之类的也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第二,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时候走出实质性的一步了。津巴布韦主动要求这一点,无非是可以从中国这里弄到的油水要比从美国日本的多。毕竟美国无所谓这一个小市场,而其他国家也没有货币走出去的意愿。

对中国的意义:

首先是国际上有面子,提升软实力。拯救一个濒临崩溃,而其他富国都不管的穷国,其他国家还好意思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之类的吗?这为以后进入非洲,做了舆论准备。

第二是刚刚说的人民币国际化。美国政府几十年财政赤字都无所谓,就是仗着全球用美元,印钞机一开就是全球帮他吃通胀。而印出来的钱他可不会发给其他国家,这就等于向全球征税给美国自己用。欧元也想这样做,人民币难道不眼馋?

第三是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为未来在非洲的经济殖民做准备。这样说有点难听,但是非洲有能源和廉价劳动力,这就跟中国当年一样。美国能用白条换中国的商品,中国将来就不能吃非洲的白食吗?中国想要产业结构升级,以后脏活累活是要交给更穷的国家的。现在就开始布局,三五十年以后才有果子收。

比较理想的结果是,我们现在开始布局津巴布韦,让他成为将来走进非洲的前沿阵地,使rmb将来在非洲被广泛接受。

当然了,这些分析是建立在央行同意的基础上的。拖着一个包袱不一定是好事,看看希腊之于欧元区,前车尚在。

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非常小。津巴布韦本来就是被国际社会遗弃了十几年了,本身也不是经济或者贸易大国,他使用人民币象征意义要大过实际意义。美元的头号敌人是欧元,虽然我们自己把货币国际化当成目标,但是现实情况是RMB其实不算是国际市场大玩家。美国把中国当成重要对手,但是现阶段RMB很难称得上是美元的有力挑战者。



人民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我们现在还是贸易顺差国,国际货币一般需要贸易逆差。钱往外流,买来货物给本国使用,听起来不利于发展,但是其实是很有利的,在这里不深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津巴布韦计划将人民币纳入其官方货币体系的消息,无疑是一则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新闻。这一举措不仅仅是货币兑换名单的简单增加,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经济逻辑、政治考量,以及对津巴布韦和区域经济格局的潜在重塑。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法定货币”意味着什么。当一个国家宣布某种外币为法定货币时,这通常意味着该货币在该国.............
  • 回答
    津巴布韦的白人人口,自其独立以来,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显著的转变。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当前数字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官方统计数据并非每年都更新,而且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趋势、现有估算以及一些社会经济因素来描绘一个相对清晰的画面。历史背景:一个分水岭在津巴布韦(前罗德西亚)独立之前,也就是在白人.............
  • 回答
    罗伯特·穆加贝:一位争议与传奇并存的非洲领袖2019年9月6日,津巴布韦民族英雄、前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在新加坡一家医院病逝,享年95岁。他的离世,标志着津巴布韦一个时代的终结。穆加贝的一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民族解放的辉煌,也交织着权力斗争和经济困顿的黯然。早年求学与民族解放的萌芽罗伯特.............
  • 回答
    看待津巴布韦白人农场主回归后受到黑人农民的热烈欢迎,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里面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步一步地掰开揉碎了聊。首先,得回到那个“回归”的背景。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当时,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大量白人农场的.............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揪心,也足够让人拍案叫绝。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一个华人住宅,来了四名持枪劫匪,这阵势多吓人啊。可万万没想到,里面有个中国人,硬是凭一己之力,把这四个亡命徒给赶跑了。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传奇色彩。首先得说,这种事儿发生在哪儿都不算小事。在异国他乡,面对持枪歹徒,任何人都难免会.............
  • 回答
    关于美国指责津巴布韦等国干涉其内政的说法,这涉及到的是国家主权、国际关系中的互信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复杂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干涉内政”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的含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对他国的政治制度、法律、社会选择等进行强制性的干预,或者通过不正当手.............
  • 回答
    南非的土地改革,和津巴布韦的经历相比,的确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要回答南非会不会重蹈津巴布韦的覆辙,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的情况,看看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找出那些可能让南非走向不同道路的关键因素。津巴布韦的教训:一个血淋淋的警示首先,我们必须回顾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这通常被视为一个反面教材。.............
  • 回答
    要详细讲述91岁的穆加贝如何治理津巴布韦,并且要去除AI痕迹,这确实是个挑战,因为91岁的穆加贝已经离开人世多年,他的治理时期也已经过去了。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史实,用一种更接近历史讲述的口吻,来回顾他担任总统期间(19872017)对津巴布韦的治理方式,并尽可能生动地展现其复杂性。请注意,穆加贝的治.............
  • 回答
    看到“中国与津巴布韦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再加速”这样的新闻,首先浮现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它触及了中国金融外交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侧面。这背后有哪些深意?1. 夯实人民币在非洲区域的影响力:津巴布韦地处非洲南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与津巴布韦达成货币互换协议,意味着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但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许多南非人内心深处的忧虑。要回答南非是否会“变成下一个乌干达或者津巴布韦”,我们需要详细地审视这三个国家各自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状况,并找出南非可能面临的相似之处和截然不同的地方。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乌干达和津巴布韦走过的道路,是什么导致了它们今天的境况:乌干达.............
  • 回答
    扬州副市长冒雨看望21岁津巴布韦产妇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关注的。初听起来,会觉得这是一种很人性化的举动,尤其是在基层治理和人道关怀方面。下面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明白些。首先,事件本身: 报道说的是扬州市一位副市长,冒着风雨去了医院,看望一位21岁的津巴布韦籍产妇。这位产妇刚在扬州生下孩.............
  • 回答
    “斯坦福监狱实验”造假疑云,这场曾经轰动心理学界、被誉为经典的研究,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浪潮。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争议,更触及了我们对人性、权力以及科学研究伦理的认知。事件的起因:揭开“皇帝的新衣”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这项实验最早在1971年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导,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实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