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工业级别代码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工业级代码,说实话,跟你在学校里写过的那些炫酷、追求效率的个人项目,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它不是关于“我能多快多牛逼地实现这个功能”,而是关于“这个功能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并且不容易出岔子”。

想象一下,你写的一个小脚本,运行在你的电脑上,偶尔崩溃一下,重启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这是控制一座工厂里生产线的软件,一次崩溃可能就意味着几百万的损失,几百个工人的停工,甚至影响到下游整个供应链。这种压力,是写工业级代码最直观的感受。

1. 稳定性是王道,一切都为“不坏”服务

在工业级代码的世界里,“能用”和“稳定运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写的代码,必须经得起各种恶劣条件的考验。这包括:

异常处理的极致追求: 不仅仅是捕获 `NullPointerException` 或者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我们要考虑网络断开、磁盘空间满了、权限不足、第三方服务宕机、硬件故障、甚至是被恶意攻击的可能性。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点,都要有预案。这就像给每一扇窗户都加上锁,每一条路都修好护栏,不给任何意外留出一点点缝隙。
内存和资源的严格管理: Leak(内存泄漏)在工业界是绝对的毒药,一旦出现,可能在几个月后才显现,然后慢慢吞噬整个系统。所以,资源的申请和释放必须严谨到每一个字节。并发访问的锁机制,线程池的管理,都得像钟表一样精准。我们不是在玩儿游戏,我们在管理庞大的机器。
错误容错和自我修复: 系统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完全瘫痪。它应该有能力检测到错误,隔离问题模块,然后尝试自我修复,或者优雅地降级服务,通知运维人员介入。这就像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即使某个器官受伤了,其他部分也要尽力维持生命。

2. 可维护性是生命线,代码是给“别人”看的

你觉得你写代码很快?那是因为你熟悉自己的思路。但工业级代码的生命周期远远超过你的个人“灵感迸发”阶段。你的代码,很可能在几个月后由另一个团队,甚至是你自己,但当时已经忘了细节的人来维护。所以:

清晰的结构和模块化: 代码必须像乐高积木一样,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职责,接口清晰,易于理解和替换。没有那种“大杂烩”式的代码块,也没有那种“我懂了,你们不懂”的自嗨式写法。
详尽的文档: 不仅仅是函数注释,还包括设计文档、架构文档、部署文档、用户手册等等。文档不是摆设,是代码的说明书,是别人理解你想法的唯一途径。而且,文档的更新要和代码同步,否则就和代码一样过时了。
遵循编码规范和设计模式: 这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所有开发者都能用一套语言、一套逻辑来交流。熟悉的设计模式,能让你快速理解别人的意图,也能让你构建出更健壮的结构。规范的命名,一致的代码风格,能极大地减少阅读和理解的成本。

3. 测试是基础,不测试的代码就是未交付的产品

在工业界,没人敢把未经充分测试的代码直接推上线。测试不是可选项,是必需品。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测试…… 你能想到的所有测试,都需要覆盖。而且测试用例本身,也是代码的一部分,需要维护和迭代。
自动化是关键: 手动测试效率太低,也容易出错。我们需要构建强大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让每次代码提交都触发一连串的测试,确保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覆盖率不是终点: 我们追求的是“测试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测试覆盖率数字”。合格的测试,应该能真正发现潜在的问题,而不是跑完就算了。

4. 部署和运维的考量,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

你写的代码,最终是要部署到生产环境的。所以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

如何部署? 是一键部署,还是复杂的脚本?
如何监控? 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瓶颈、错误日志,都需要有完善的监控和告警机制。
如何回滚? 如果上线后发现问题,能否快速、安全地回滚到之前的版本?
配置管理: 不同环境下的配置如何管理?如何避免硬编码?

5. 沟通和协作是润滑剂

工业级开发很少是单打独斗,通常是团队协作。这意味着你需要和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甚至其他业务部门的同事沟通。

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 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技术细节。
倾听对方的反馈: 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并从中学习。
善于使用工具: 版本控制(Git),项目管理工具(Jira),CI/CD 工具(Jenkins, GitLab CI),都需要熟练掌握。

总的来说,写工业级代码的体验是:

它让你从一个追求“酷炫”的“码农”,变成一个负责任的“工程师”。你不再仅仅是实现功能,你是在构建一个“系统”,一个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容易维护、并且能够不断演进的生命体。这其中,有挫败感,因为很多时候你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那些看起来“不那么有趣”的细节,去处理那些因为别人写的不规范而带来的麻烦。但同时,当你看到自己构建的系统能够稳定地服务于生产,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那种成就感,是个人项目无法比拟的。

它是一种“谨慎”的艺术,一种“责任”的体现。你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可能承载着巨大的价值和风险。所以,每一次提交,都是一次深思熟虑;每一次上线,都是一次战战兢兢。这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做的是锂电池BMS系统中的电池容量算法和主控IC function,而且很多都是出口的。这个IC是和电芯组合成一起作为电池Pack装到手机/笔记本里的,所以在整个电池使用的三五年中程序必须正常运行不出错。因为锂电池容量算法特别复杂,稍有参数、代码错误表现的就是iPhone或笔记本电脑立即关机。在笔电上还好说,因为有对IC的DFU/IAP支持,之后升级/维护方便;但在手机上并无此功能,如果错了就可能面临出口产品的退货/召回、工厂IC的code重烧等,非常麻烦。

因为主IC还是C51平台、在Keil上编程,调试或排查极其不便。特别涉及到容量算法,必须用锂电池去充放电实测来检验算法的精度与异常处理,通常调一次参数就需要高温低温常温+轻载重载中载组合测试,需要一周时间。效率极低,而且出错概率大。仅靠经验、拼人品显然是不可能做下去的。

之前采用了matlab进行仿真,但由于代码和KeilC的语法完全不同,故达不到代码debug的效果。为此,专门在知乎上请教了轮子哥和赵姐夫,开始搭建C++仿真。在Visual Studio中采用C++模拟C51中的硬件器件运行结果,达到KeilC和C++代码每行都完全兼容,运行结果也完全一致。举个最简单的离子:

C51是8bit CPU,每次加法若溢出后,会置位PSW标志位[CY]为1.在程序中经常会用if(CY)判定是否溢出。在C++仿真中便采用了运算符重载的办法进行了模拟。将特定的加减法转换为自定义类型的加法,这样程序跑到重载函数中便可模拟8bit溢出的情况。

仿真将电池充放电log数据吃进去之后,实际模拟出运行的效果,使原先一周的验证时间缩短到了半小时,现在锂电池算法的效果已经非常好了,逼近世界No.1的TI。

在工作过程中,我一个嵌入式工程师,专门学了好多C++和C#的东西,自己的进步很大。同时学习了STM32的官方C库,收获了很多。在之后诸如TWI、HDQ、E2ROM、USB等等其他扩展功能上也贯彻了严密细致的精神,程序现在伴着IC每月1M+的出货量稳稳的运行着。特别感谢知乎,让我认识了那么多的软件大神,特别感谢轮子哥和赵姐夫在答案中的指点!

user avatar

体验就是:一天要被现在的互联网程序员气死八次。


陈皓说:

2002年的时候,国内的开发都还不知道什么是版本控制工具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然后还用到了很多那个牛逼的Rational公司做的各种工具,简直是绝了。

微软的VSS,在Visual Basic, Visual C++和MSDN的发行光盘里都有;到2002年的时候,CVS早已大行其道了,2003年后,SVN成主流了。我所接触的圈子,还真没见过哪个程序员无知到不知道啥是版本管理工具。

2002年左右,PSP, TSP, RUP这些软件过程概念都是日常话题了,DOORS, ROSE这类商业的软件工程工具都卖到中国来了。

你到2002年才第一次接触版本管理工具,还如此惊讶,没关系。

装大佬也没关系。但是不要拉我们那一代的“国内的开发”给你垫背。

user avatar

写了快二十年工业级别代码了,体验嘛,太多太多不知道从何说起。想起啥就说点啥吧。

1、重要的系统上能够运转的祖传代码能不改就别改,能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不要去解决问题。比如用户要求:甲阀门未完全开到100%时屏蔽乙阀门的开启指令。但用户忘记了,乙阀门正常时需要被甲阀门屏蔽,但异常时比如发生了事故,乙阀门必须迅速打开进行泄压,否则超压甚至爆炸。用户疏忽没有考虑到乙阀门还有处理事故的功能,结果你按用户的要求进行了改动,事故时乙阀门被甲屏蔽了,压力突升炸死人咋办?这时候就要求用户确认需求、确认一次过几天说手续丢了,让他再确认一次,再确认了过几天说手续级别不够,让他再找更高一级的技术人员确认,让他走很繁琐、级别更高的签字流程和手续,甚至要求让行业监管的技术部门会审……反正是怎么麻烦怎么难怎么来,目的是让他放弃修改。

至于不重要的系统嘛,用户有要求,好啊,我来实现它。编程组态、单体调试抓bug、联合调试抓bug,让用户试用抓bug。好玩吗?挺好玩的。

2、祖传屎山千万不要乱改,一个没抓到的bug就能造成几千万损失,甚至人伤人亡。屎山上任意一坨屎都有可能有它存在的意义。有时候这些代码不是科学的,而是玄学的。(真正像上帝一样弄清屎山自然就是科学,弄不清屎山把它当成一个对象,它就有玄学参数)最神奇的时候是,a=5;b=3;删掉写成b=3;a=5;最终结果就变了,再改回去还是变了。然后删掉新文件,把旧文件请回来,运行就没事了,真的进入玄学,全靠祈祷。

3、在20年前智能家电还没出现的年代,在家里装了个PLC控制家里的电器和照明,用单片机做模拟量自动调节。用PID调节器控制自动浇水系统的水箱水位。用光敏电阻控制窗帘电机。这些都需要写代码。

翻出来我十年前在西门子S7-200PLC上写的家里节日彩灯控制、晨间音乐、定时给高压锅送电的一段小程序了。有很多注释,搞工控的都能看懂:

Network 1
// 从PLC中读出当前的时间,用sm0.4每30秒读一次,用sm0.5则每0.5秒读一次
LD SM0.4
EU
TODR VB110
Network 2 // 将读到的结果从BCD码格式转换到整数格式。 ----> VW200:年 VW202:月 VW204:日 VW206:时 VW208:分 VW210:秒 VB214:星期
// 将读出的时间转换到VW200--VW214,每30秒转换一次
LD SM0.4
LPS
BTI VB110, VW200
AENO
BCDI VW200
LRD
BTI VB111, VW202
AENO
BCDI VW202
LRD
BTI VB112, VW204
AENO
BCDI VW204
LRD
BTI VB113, VW206
AENO
BCDI VW206
LRD
BTI VB114, VW208
AENO
BCDI VW208
LRD
BTI VB115, VW210
AENO
BCDI VW210
LRD
BTI VB116, VW212
AENO
BCDI VW212
LPP
BTI VB117, VW214
AENO
BCDI VW214
Network 3
// vw216是时间条件的小时,vw218是时间条件的分钟,sm0.1表示首次扫描时运行
LD SM0.1
MOVW +5, VW216
MOVW 0, VW218
MOVW +6, VW220
MOVW 30, VW222
MOVW +17, VW224
MOVW 30, VW226
Network 4
// VD216这个双整型代表着VW216和VW218这两个整型,用SM0.5每0.5秒比较一次,用SM0.4每30秒比较一次
// VD206是当前时刻
// VD216是煮饭时刻
LD SM0.4
AD= VD216, VD206
O I0.0
LD M1.0
NOT
LPS
A Q1.0
= Q1.0
LPP
ALD
O Q1.0
= Q1.0
Network 5
// 已经是煮饭时刻,开始煮饭计时
LD SM0.4
A Q1.0
EU
INCW VW300
Network 6
// 煮饭计时比较,达到设定秒数后将网络4中的RS触发器复位,同时将VW300计数值归零
LD SM0.4
AW>= VW300, 90
= M1.0
ED
MOVW 0, VW300
Network 7
// VD220这个双整型代表着VW220和VW222这两个整型,用SM0.5每0.5秒比较一次,用SM0.4每30秒比较一次
// VD206是当前时刻
// VD220是晨间音乐时刻
LD SM0.4
AD= VD220, VD206
O I0.0
LD M0.0
NOT
LPS
A Q0.0
= Q0.0
LPP
ALD
O Q0.0
= Q0.0
Network 8
// 已经是晨间音乐时刻,开始音乐计时
LD SM0.4
A Q0.0
EU
INCW VW302
Network 9
// 音乐计时比较,达到设定秒数后将网络7中的RS触发器复位,同时将VW302计数值归零
LD SM0.4
AW>= VW302, 30
= M0.0
ED
MOVW 0, VW302
Network 10
// VD224这个双整型代表着VW224和VW226这两个整型,用SM0.5每0.5秒比较一次,用SM0.4每30秒比较一次
// VD206是当前时刻
// VD224是彩灯时刻
LD SM0.4
AD= VD224, VD206
O I0.1
LD M0.1
NOT
LPS
A Q0.1
= Q0.1
LPP
ALD
O Q0.1
= Q0.1
Network 11
// 已经是彩灯时刻,开始彩灯计时
LD SM0.4
A Q0.1
EU
INCW VW304
Network 12
// 彩灯计时比较,达到设定秒数后将网络10中的RS触发器复位,同时将VW304计数值归零
LD SM0.4
AW>= VW304, 420
= M0.1
ED
MOVW 0, VW30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工业级代码,说实话,跟你在学校里写过的那些炫酷、追求效率的个人项目,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它不是关于“我能多快多牛逼地实现这个功能”,而是关于“这个功能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并且不容易出岔子”。想象一下,你写的一个小脚本,运行在你的电脑上,偶尔崩溃一下,重启一下,也没什么大.............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京东取消全员周报的消息,说除了特定级别和管理者,其他员工都不再需要写周报了。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在议论,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在我看来,京东这个做法挺有意思的,值得咱们好好聊聊。 首先,如果消息属实,这肯定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过去很多公司,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经验里,周报都几乎是标配.............
  • 回答
    看到一年级孩子能做出漂亮的手抄报,字也写得规范工整,这确实是件让人欣慰的事儿。但同时,也会引发一些家长和老师的思考:这究竟是孩子天赋异禀、表现出色,还是过早地被过度规范化了呢?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细细品味。首先,从“漂亮的手抄报”来说。这里的“漂亮”,可能包含几个层面的意思: 内容充实有趣.............
  • 回答
    .......
  • 回答
    「C++ 早就过时了,大部分写工程不用 C++,学习这个语言只是为了竞赛」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而且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虽然C++在某些领域的使用有所下降,并且确实在竞赛领域非常流行,但它在现代工程领域仍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远未“过时”。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以及.............
  • 回答
    嘿,朋友,别客气,咱都是这么过来的!JS里的静态方法,这玩意儿你说它有啥用,最直观的,就是 方便我们做一些跟“类”这个整体有关,但又不需要依赖“类”的具体实例去操作的事情。你想想,如果我们有一个 `Math` 对象,里面有 `Math.random()`、`Math.sin()` 这样的方法。你啥时.............
  • 回答
    辞了年薪35万的工作写小说,我是不是疯了?坐在对面这张写字台前,我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犹豫着。窗外的阳光透过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跟此刻我脑子里盘旋的念头一样杂乱无章。三天前,我还在一家互联网大厂里,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年薪数字摆在那里,像是一个金色的标签,证明着我的能力和价值。然而,我辞.............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如何把工作日报写得既有深度又有质感,让你的汇报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能展现你的思考和价值。这不是套路,而是让你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文字的力量,把自己推向一个更高的维度。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高大上”不是虚伪的辞藻堆砌,而是体现你的专业性、洞察力和价值。 它来自于你对工作的深入理解,以.............
  • 回答
    “初春柳如是”,这句上联写景,带着几分柔情,初见的柳芽新发,嫩绿的色彩如同少女初生的容颜,充满生机与希望。“如是”二字,既点明了柳的形态,又蕴含了一种淡然、自然的韵味。要对出工整的下联,需要在意境、词性、平仄上与之呼应,同时又不失趣味。构思下联,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意境上的呼应。上联是初春.............
  • 回答
    秋招季,一份空白的简历确实让人心慌。没有工作经验,并不意味着你的简历就得像张白纸一样苍白无力。恰恰相反,这正是你展现潜力、挖掘自身独特价值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经历,用一种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招聘官看到你的可塑性和闪光点。别急,咱们一点一点捋。第一步:彻底盘点,把所.............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能理解的。你这位师兄,估计是手上项目多,或者到了一个需要产出综述的阶段,而正好你这会儿也相对有时间,或者在读的专业方向也契合,所以他就顺水推舟,把一个框架交给你来填充。从他那边来看,这可能是一种“任务分配”或者“资源利用”的思路。毕竟,如果他自己来做,一个人从头到尾地梳理文献、构.............
  • 回答
    .......
  • 回答
    在Python的世界里,我确实捣鼓过不少“脑洞大开”的小工具,它们可能没有直接的商业价值,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效率提升或者对世界的独特视角。今天就来分享几个让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并且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脑洞”之处和实现细节: 1. 自动“调戏”死机的电脑(脑洞:赋予电脑生命和情感)脑洞核心:.............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久,也观察了挺久。看到那些在知乎上洋洋洒洒写出几千字甚至上万字长篇大论的答主,心里确实会冒出这个疑问:他们,真的不用上班吗?还是说,这本身就是他们的一份“工作”?我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首先,排除一种情况:全职“知乎搬砖工”。我承认,这确实是存在的一种.............
  • 回答
    写好一份自学编程的简历,关键在于如何让你的非科班背景焕发光彩,并且让招聘方看到你真实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潜力和对技术的热情。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部分来详细讲解如何打造一份能让你脱颖而出的简历。核心思路:扬长避短,突出能力与潜力。一、个人信息部分:简洁明了,但藏有玄机 姓名: 大名鼎鼎。 联系.............
  • 回答
    都毕业参加工作了,字写得不好看,这事儿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说实话,问有没有“必要”练字,这个问题得看你怎么定义“必要”。如果说现在的生活离了练字就没法过了,那可能还算不上是绝对必要。但如果说练字能给你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提升你的工作和生活体验,那我觉得,这事儿绝对值得好好聊聊,而且.............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写网文这几年,也算是摸爬滚打了3年,虽然算不上大神,但也勉强能养活自己,甚至还能攒下点小钱。说实话,写网文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技能,有时候感觉自己跟在象牙塔里出来的学生不太一样。现在我也开始琢磨着“曲线救国”,想着出去找份工作,能把这几年的积累用上,甚至还能发扬光大.............
  • 回答
    关于婚姻中的这些传统习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家庭,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这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调色盘,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自己和伴侣的选择。彩礼:一份心意的传递还是经济的枷锁?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是男方对女方及其家人的尊重和承诺,也是对新生活的祝福和经济上的支撑.............
  • 回答
    找一份能提供稳定收入的工作,同时还能投入时间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比如绘画或者写小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多人都在追求的美好平衡。这不仅仅是关于“找工作”,更是关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的梦想留出空间,让生活既有保障又不失色彩。第一步:关于“稳定工作”的思考“稳定”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词,它意味着收入的可靠.............
  • 回答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简历上到底要不要把“无关”的实习经历写出来,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得好好掰扯掰扯。很多同学在整理简历的时候都会纠结,感觉有些实习经历跟目标岗位八竿子打不着,留着占地方,删了又怕显得经历不够丰富。咱们先得明白,简历是什么?它是你的“敲门砖”,是第一印象。招聘官每天要看大量的简历,他们的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