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京东取消全员周报,特定级别和各层级管理者除外,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你认为工作写周报合理吗?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京东取消全员周报的消息,说除了特定级别和管理者,其他员工都不再需要写周报了。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在议论,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在我看来,京东这个做法挺有意思的,值得咱们好好聊聊。 首先,如果消息属实,这肯定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过去很多公司,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经验里,周报都几乎是标配。写周报这事儿,说实话,有时候挺耗费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当你的工作内容没那么容易量化,或者工作本身比较分散的时候。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写周报“合理”呢?

信息同步与透明化: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周报能让团队成员、上级了解你在过去一周的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对于项目制或者跨部门协作的团队来说,信息同步非常关键,避免信息孤岛,也能让大家心里有数。
工作复盘与总结: 强迫自己一周一总结,能帮助我们回顾工作,看看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进。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有时候写着写着,自己就能发现问题,找到新的思路。
工作成果的体现: 对于管理者来说,周报是了解下属工作产出和效率的一个直观渠道。如果一个人长期周报写得条理清晰、内容扎实,那他的工作表现自然也能体现出来。
任务分配的依据: 有些时候,周报里的内容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资源是否合理分配,或者是否有成员工作量过大/过小。
沟通的缓冲地带: 对于一些不擅长当面表达或者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的人来说,周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是,为什么又会有很多人觉得写周报“不合理”或者“鸡肋”呢?

形式主义的倾向: 最常被诟病的就是“为了写而写”。很多时候,周报成了一份应付差事的文件,填满了空话套话,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稀释了。写周报的时间,如果能直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工作,效果可能更好。
低效的沟通方式: 如果团队内部沟通顺畅,比如有定期的晨会、项目例会,大家面对面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就能及时解决问题,那么一份周报可能就显得多余了。过多的层级汇报,反而会增加沟通成本。
重复劳动与负担: 当工作内容是持续性的、没有明显阶段性成果时,每周写周报就变成了一种重复劳动。而且,对于一线执行者来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苦干,写周报会占用本可以用于产出的时间,增加工作负担。
信息过载: 如果管理层接收的周报太多,信息量巨大,可能反而看不清楚重点,最终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决策。
不适合所有岗位: 像一些技术研发人员,他们的工作产出可能体现在代码提交、bug修复上,用周报去衡量可能并不全面。又比如一些支持类岗位,工作可能比较分散和临时性,周报也未必能很好地体现其价值。

那么,京东这次取消全员周报,我个人是怎么看的呢?

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京东在审视和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如果他们发现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周报的价值已经不如过去那么高,或者说有更高效的沟通和管理方式可以替代周报,那么做出这样的调整也很正常。

对特定级别和管理者的保留,说明了周报的本质价值依然存在。 管理者需要了解团队的整体进度、风险以及员工的表现,周报仍然是他们获取这些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特定级别(可能是高层或者一些需要对外汇报的岗位),他们本身的工作性质可能就要求有更正式和全面的信息汇总。
取消全员周报,可能意味着京东在推行更敏捷、更直接的沟通方式。 也许他们鼓励团队内部多进行即时沟通、项目回顾会议,或者利用更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来代替传统的周报。这种转变,如果执行得当,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让员工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这是一种“减负”和“提效”的尝试。 如果过去写周报这件事,大家更多的是一种机械性的完成,而不是深入的思考和总结,那么取消它,反而能让大家更专注于工作本身。当然,前提是公司要有其他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同步和工作的透明度。
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 如果没有有效的替代方案,取消周报可能会导致信息不流通、工作进展不明晰的问题。管理者可能会失去一个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窗口,也可能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工作写周报,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度”和“方式”。

如果周报能够真正帮助员工反思、总结,促进信息有效流通,并且是基于工作实际需求的,那么它是合理的,甚至是非常有益的。
但如果周报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形式,耗费大量时间却未能带来实质性的价值,甚至成为一种负担,那么它就不合理了。

京东这次的举动,或许是在探索一种更现代、更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更侧重于直接沟通、结果导向和灵活的反馈机制,而不是依赖于一套标准化的文档汇报。

作为员工,我们当然希望工作能更高效,投入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如果周报真的能取消并且不影响工作效率和信息同步,那肯定是好事。但如果为了效率而牺牲了必要的透明度和复盘机制,那可能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样的改革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公司的周报都是形式主义的嫁接,让员工各种汇报流水账。取消全员周报,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应该是喜大普奔的事情。

相反,管理层才是最应该做周报汇总的。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他们只是承接上司的执行者,并不是发号施令的人。

员工只需要定期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结果,并在工作的基础上给予创新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基于形式主义的周报形式,只会日渐消磨打工人的积极性。

京东全员开始取消周报,除特定级别以上的员工和管理者之外。

只能说肉眼可见是取消了周报,但是本质上的汇报形式是否取缔还犹未可知。如果不写周报改成每周开会或者钉钉在线阐述?

周报是否取消,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把控,并不在于员工的执行,要知道讲重点比写作文更合适些。

user avatar

说个我以前打工的公司,是个日企。这个公司比较牛逼,早上要读公司企业理念,下班前要交日报。没错,就是你每天做了啥,都写在日报上。然后星期五就成了一份周报。


对于老板来说,老板要的是信息共享和流通。对于员工来说,就必须要花时间整理信息。至于老板够不够时间看,就不知道了。这个规则出来之前,公司业务正常运转。这个规则出来之后,公司业务还是正常运转。并没有因为写不写周报就利润大增或者利润大减。


简单来说,公司周报就相当于公司内部的知乎,老板需要看到的重要信息其实很少,但是为了显得员工在干活,员工不得不发挥废话文学的才能,结果就是员工浪费了写作文时间,老板浪费了获取信息的时间。并且看完之后,也没什么用,还不一定缓解焦虑,反而更焦虑了,然后叫员工要多花时间在某一个解决不了的事情上,造成二次时间浪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