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市委书记表示「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防控一线,承担险重任务」,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当地防疫现状如何?

回答
上海市委书记的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可不少,值得我们仔细咂一下。

“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防控一线,承担险重任务”——字里行间透露的信号:

责任压实,层层传导压力: 这句话最直接的意义就是,领导干部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要亲自走到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去。这是一种责任的明确和压实。在当前严峻的防疫形势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新的挑战,需要领导者拿出担当,冲在前面,才能带动下面的人。
示范效应,凝聚人心: 领导干部带头,是给全市上下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大家看到党委书记、市长们都在一线冒着风险工作,普通党员、普通市民自然也会更有士气,更有信心去配合防疫措施。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员和凝聚人心的力量。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防控一线是了解真实情况最直接的渠道。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才能最快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漏洞,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点。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有效地指挥调度,制定更精准的防控策略。
提振士气,鼓励基层: 基层防疫人员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和牺牲,长时间的作战难免会有疲惫和压力。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与他们并肩作战,哪怕只是短暂的出现,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和鼓励,能极大地提振基层士气。
“险重任务”的深意: “险重任务”这四个字,暗示着当前的防控形势并不轻松,甚至可能充满未知和挑战。这些“险重任务”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高风险区域的封控管理、特殊人群的关爱和保障、医疗资源的调配、社会面的情绪疏导等等。书记亲自点出,说明这些方面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地防疫现状:需要关注的几个层面

要说上海的防疫现状,那真是一言难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局面。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维度:

1. 新增病例的“量”与“质”:
数量波动: 上海的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大家都在紧盯着。这个数字的起伏,直接反映了疫情的传播速度和防控效果。我们需要关注是整体下降趋势是否稳定,还是出现平台期甚至反弹。
区域分布: 看看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是零星散发还是聚集性爆发。高风险区的划定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自由和生活便利。
病毒毒株: 了解当前流行的病毒变异株,对判断其传播力、致病性和疫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2. 社会面的动态清零:
检测能力与频率: 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上海的检测能力和频率是否能跟上病毒的传播速度?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社会成本也是一个考量。
封控管理: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采取了哪些差异化的封控措施?封控的精细化程度如何?“精准防控”是否落到实处,避免“一刀切”。
社会面新增病例数量: 这个数据尤为关键。如果社会面新增病例数量能够降到个位数甚至零,就意味着社区传播得到了有效遏制,为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了基础。反之,如果社会面新增病例依然较多,则说明防控压力依然很大。

3. 民生保障的“温度”:
物资供应: 在封控期间,居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是否充足?价格是否稳定?物流是否畅通?政府在物资调配和价格监管方面的努力至关重要。
就医保障: 对于慢性病患者、急危重症患者,能否及时获得医疗救助?特殊时期的医疗资源分配和绿色通道是否畅通?
心理疏导与社会关怀: 长期封控对市民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如何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
复工复产的进度与风险: 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有序地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活力,是上海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4. 基层治理的韧性:
社区工作者的付出与压力: 基层社区工作者是防疫的最前线,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核查、服务、保障工作。他们的工作状态、身心健康如何?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支持和关爱?
居民的配合度与参与度: 民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防疫成功的关键。如何通过有效沟通,争取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

5. 政策的动态调整与科学性:
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上海的防疫政策是否能够根据疫情发展和科学研究进行动态调整?是否具备足够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政府在防疫信息公开方面的透明度,关系到公众的信任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是重要的环节。

总而言之,上海的防疫现状是一个多维度、复杂交织的图景。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带头,正是要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出攻坚克难的决心,并以此来带动和凝聚全市的力量,应对眼前的挑战。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增病例的变化,更要关注民生保障是否到位,基层治理是否有效,以及整体政策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程度。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关系到这座城市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思就是:之前根本没有深入防控一线?没有承担险重任务?

偶得问一下了:上海这波疫情发展多久了?是不是上海这些领导干部都沉浸在自媒体的“精准防控”的吹捧中流连忘返了?

---------4月15日增加-----------

几天下来,根本看不到有任何防疫与改善民生的有效措施,倒是看到上海卫视的魔幻操作,加上各种外溢的新闻……囤粮囤菜吧,上海这是铁了心要将全国各地再次拉入封控数月的节奏,淦

user avatar

上海此次疫情防控真的太垃圾了

建议从别的省份直接掉部队过来大换血

上面的不认真

下面的不作为

吹牛逼天下第一

user avatar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3月6号的讲话稿呢,这都4月6号啦,大佬,一个月过去了。你们在想什么?你们干了什么?你们刚睡醒吗?

user avatar

贵市终于有党组织了?

user avatar

这是我第1次听到贵市书记发言。

现在,深圳已经解封了,福建省泉州市也快解封了。大家都在喊加油,上海了!

user avatar

坐标山东。

全城静默以后除了不能出门基本上就是居家放假,吃穿都能买到,每天和楼长报备,水果蔬菜肉都很随意,超市会定点送。牛奶零食烟之类的和社区内的商店也可以送,每天定点做核酸,开始的时候稍微慢点,后来基本上下楼半个小时就完事了。对于我大部分朋友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能出门玩的假期,我们定点线上游戏,或者唠嗑。有些朋友是居家办公,但效率显著提高,没多久弄完任务就找我们玩游戏,除了开店的略惨以外,十几天井然有序,但他们也可能会迎来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过了确诊峰值之后火速就清零了,就这市委还被省级批评了,我对象的城市,据她朋友说甚至没有全封城,也很快解决了。

中间有一个插曲,有一家漏网之鱼阳性却偷偷藏家里不去检测,理由是太冷,影响了全市解禁日期三天,但是政府当晚就在市app里更新了个人核酸次数和时间,公共场所以次数和最后核酸时间以及阴性为准,第二天就接入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就可以查询,方便了下app困难的中老年人。

我以为全国疫情都是这样,我朋友说现在全国基本上都是有个流程,很快就能解决。

然后陆续这些天我就看到了上海的情况,按理说大城市的执政人员应该更有水平一些,上海还是得到了全国援助的上海,有钱有人,为什么却弄成这个样子?

user avatar

这都4月中旬了,得拿点具体指导措施出来,光说这些大而空的有什么用。

user avatar

说明:我不是SH人,更不在SH,我只是说出了我的想法。


我不知道该如何看,如何说。。。。说说我知道的吧

我爸爸是党员,我和老公也是。YQ封闭在家的时候,社区在群里通知填报住户信息,老公看了后和我说,他要去做我们楼的志愿者(微信群还是2020年第一次YQ时的下沉干部帮忙建的)。因为我们楼两个单元,共20户,入住率只有50%,大多都是老弱妇孺。以我们单元为例,5楼两家,两个男主人分别是两家医院的医生(真的蛮巧的,以前也没注意到),全去单位了;4楼一家是50岁夫妻和一个姑娘,另一家是个新手妈妈带了个几个月的宝宝;3楼没人住;2楼我家,对门回四川过年去了;1楼,在我家楼下是对60多岁的夫妻,另一家没人。然后整个封闭期间近40天,老公负责我们楼的采购送货,扔垃圾,楼下值守。

我做了一件事。楼下60多岁的夫妻不怎么看手机(我父母也这样)。有次我发现他们没出来做核酸。然后加了阿姨好友,把我的电话也告诉她。后来再做核酸,团菜什么的,我都给她打电话,提醒她看下手机。哦,还有次阿姨给我打电话说家里好像没电了。我想办法查电力公司的服务电话,联系上工作人员,开通远程购电,然后在微信上帮她充值。

我爸妈也60多岁了,住另一个小区。我希望也有人也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那段时间,大家真的是守望相助。


在这里贴一下我在另一个提问下的回答


坐标最西最美之处,自2020年起我们已经关了3回,每次30+天,这两年,普通居民周测是基本的,商铺3天。紧张时期2天3天一测是必需的。除了医院,各社区都有常驻点,甚至还有流动检测车。一切都是以方便为主。去年10月,早上社区通知要F,大家全回家了,紧接着就是警察蜀黍社区的同志在小区门口守着,小区只进不出,下午小区楼群里就有通知,所有**下沉,就近向社区报到做志愿者,我们楼的志愿者很快就进群了。小区的菜店小超市也已经由社区指派做物资供应点。整个封闭期间大家没断过肉蛋奶菜水果,除了不能出门,其他没什么影响。

最初的一周基本上是2天一测,大家都通过平台申请了二维码,医护人员用手机一扫就成,方便快捷高效。哦,忘了说我们的核酸检测从扫码登记开始就可以在平台上查到,比如“已送检”。

我们大西北19线小城,尚且还能做到这些。上海为啥做不到?!人再多也是分区而治,说来说去说是一个统筹调度的事。还有最关键的一条,到底想不想干?!

user avatar

转发两份来自抗疫一线居委同志的信:

以下是4月初上过上海晚间新闻,被采访作为保障居民供应连夜准备大礼包优秀典型的周家渡街道昌里花园小区书记的一封信,今天4月7日撰写,4.10追更:这封信的作者,昌里花园英勇的书记截止4月10日仍组织志愿者战斗在一线,并未隔离



春天快来了

各位尊敬的昌里花园的居民朋友:

可能,这是我作为这个居民区书记,最后一次用这个身份向大家发布信息了,这一天肯定会到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昨晚街道工作群,一如既往的布置今天的工作:全员核酸检测,前一天的核酸结果小区里还有一部分的居民没有出来,今天又要开始新一轮,我们担心这样的操作模式会不会引起新的感染,我们居民、志愿者在核酸中是否会有风险,连续核酸超负荷的工作后,他们的身体免疫力是否足以抵挡病毒。

疾控信息的滞后,谁是阳性谁是密接,我们不知道;半夜偷偷跑到楼道帮居民进行采样,甚至名单管子错了都不会告知一下我们。十人一管和二十人一管的异常管子,涉及几十户人家,上门核酸后,居民健康云上自己查询阴性,但我们一直没有收到解封通知,甚至过程中出现两名健康云阴性报告已出,但收到街道确诊阳性的通知,我们也很迷茫,这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一天天说的“应转尽转”,那到底什么时候转,我们都不知道;65岁以上不转,外国人不转。面对一些在夜晚冷风中瑟瑟发抖等待转运的居民,你们可以轻描淡写的一句,车子会来的,你们等一下,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而我们面对的则是因为车子过不来居民的气愤、不解、甚至是谩骂。我们也心疼自己的居民,当听到被接走的阳性居民在大巴上辗转一夜12个小时还未找到接收点,我们也很焦虑,但是我们只能默默接受,面对新一批转运人员,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他们转运,我们不知道他们出去后会面对如何的境地。

3月11日被召集起来住在居委,历经了10天,不能回家,不能看父母不能看孩子,每天睡个2-3小时甚至不睡;

3月24日开始,我们被召集全员到岗,直至今日,不能回家,不能看望家人,不能洗澡,甚至多次早饭,午饭都没有吃到,下午2,3点吃午饭是常态化,不行吃个方便面,有些社工的药断了我们也没地方去配,还坚持在岗位上,没有人为我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整整15天了,我们没有洗过澡,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使凌晨3点街道还在发核酸检测的指令和异管派单,阳性转运,数据核对,甚至自己家人被封在小区是不是得到基本保障我们都不清楚,我开始逐渐害怕电话里听到家人诉说着:儿子,我药还有,吃的都有,你别担心,好好工作。其实药配了多少,家里还有多少菜,我们能不清楚吗?儿子不孝,无法在二老的身边服侍,请见谅!

每一次居民需要问我们相关政策也好,解封的时间也罢,相关文件也好,太多太多我们基层最需要第一时间知道的,我们都不知道。面对断药健康受威胁的居民;面对接到病危通知书要去医院的居民;面对要去医院做化疗、血透等的居民;面对出现病危症状继续等120急救的居民。我们只能一遍遍电话街道希望快速协调,哭着不断的拨打120,希望能快点接通,能帮助安排车辆,120的回答是等待,前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你们居委应该自己想办法派车送人,请问我们自己都被封控了,怎么去送,即使外面有车,普通的车他符合转运条件吗?有阳性确诊的,疑似的病人突发疾病,不是专业的负压救护车,我们能自己转运吗?谁来承担这病毒扩散的风险,谁来保护我们的社工自身安全?

然而上级唯一的命令就是,一定要安抚好社工情绪,安抚好居民情绪,上面的指令,是死命令,必须要执行。

时至今日,我们居委社工一例阳性(已经转运),我们全员密接(至今无人问津和转运,按理密接也应及时转运),从确诊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隔离在居委,没有休息,没有对应的补给,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6个小时,凌晨核查排摸异常混管是常态,有些女同志甚至已经情绪崩溃、嚎啕大哭,每天无数个的电话,面对1847户居民的各种诉求,我们无力承担和回答,我们也是某个人的孩子、丈夫、妻子或是孩子,我们也是一群平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底线。

我们小区的垃圾清运,那么多的封控人员及阳性未转运人员,除此之外还要处理26个楼道居民的生活垃圾,保洁工连轴超负荷运转,都已经在罢工的边缘,小区保安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手少,快递搬运量极大,还有很多团购的货物首先要运送到大门以内,还要帮助居委分发运输蔬菜和大礼包,楼道的消杀,超负荷的工作,体力透支,几个保安都倒下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区的居民做了数不清的全员核酸,几乎没有一次,医护人员是准点到的,我们理解医护人员第一线的辛苦远甚于我们,但也请理解下我们几十个老中青都有的志愿者,从清晨6点就站在冷风里苦等几个小时没有医护的苦,倒春寒的清晨特别的冷,难道就不能在时间衔接上做的更精准一点吗?

去年11月,我来到这里,整整5个月,经历了3次封楼,2次封闭小区,累积九次全员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我带着自己手底下这群“小朋友”已经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但是现在的形势,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了。整整四千多人的基本保障全部压在居委8个人身上,而我们作为最底层的社工,又有多大的能力去解决如此大量人员的生活保障,没有人员,没有物资保障,街道委派的10个军保队员,第一天来了就因接触居委属于次密接,全部自我隔离在活动室,7天后解除隔离,说不做了,全部卷铺盖走人,留下一地狼藉。。。。。

今天,又要布置全员核酸,又要组织居民下楼进行采样,而小区内的阳性病例和密接人员,只转走了部分,疾控信息严重的滞后,甚至4月4日采样的管子异常,我们今天早上才收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志愿者承担着不该承担的风险,居民随时面临着可能交叉感染的风险,24小时内两次核酸,为什么就不可以等到小区的病例和密接都转运之后再进行全员筛查呢?可是,“上面的指令,是死命令”,是的,下死命令的都是从没去过核酸检测现场的人,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防护服、手套、脚套等防疫物资的缺乏,为了这样的一道命令,可能有多少一线工作人员跟志愿者会被感染,有多少的人会无眠。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社区各个楼道的志愿者们和社区的大白们,他们才是社区中的英雄,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群众,总有那么一些人始终坚持在防疫第一线不惧风险,负责送快递的,楼道管控的,建群团购的,助老服务的,核酸检测的,楼道消杀的,一场疫情让我看到人间还有真情在,虽然各种群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喜欢躲在背后放冷枪,请这些朋友们大胆的站到前台来,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还不如用你的真心来为楼道里的居民们助一臂之力,谢谢大家。

2022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看着窗外的绿意盎然,鸟鸣花香,感觉春天快来了,但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坚持到那一天。

昌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 吴颖川

2022.4.7



再补充一份微信群流传的海上传奇居委的信,不同于昌里花园(我就住昌里花园对面和他们在一个团购群)的信,这封信我本人无法判断真假,供大家参考吧

user avatar

好好想想怎么管好第一线吧,一个防疫通行证1000块钱都出来了,封禁时期浦东堵车,总理这边走那边又乱来,管不住是领导没能力吗,还是基层太放纵?

user avatar

你们俩到底谁来负责??

刚收到同学的私信。

user avatar

先把民众的温饱解决吧 闵行松江稍微偏一点地区啥吃的都没有。 就拿北蔡来说 肉蛋米面一份没有。 现在还不让团购;

稳定下大家的情绪再说让民众们配合的事情 , 现在都怨声载道了堵不住悠悠之口

user avatar

当我知道,上海封城第一时间找志愿者不是搞党员下沉之后,我是震惊的,所以之后乱糟糟出些事也就很合理了,上海是北京之后体制相关人员第二多的城市,理论上不会出现人手不够一说

user avatar

意思是这波疫情都俩月了阿拉桑害还没有领导干部去过一线???

user avatar

软弱涣散党组织有以下特征:

①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离岗、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


②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的;


③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


④基本组织制度形同虚设、不开展党组织活动的;


⑤村务居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


⑥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的;


⑦无固定办公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设施;


⑧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

user avatar

这不是一群听见是观就骂的市民。当年卷起裤脚管去看望水灾群众的,大家到现在还记着。

user avatar

现在有饭碗就是危险的,随时随地丢饭碗,别的有什么危险的,哪来的什么险重任务……

哦,要么到小区去发菜也蛮危险的,弄不好就挤爆了……

不过,也不一定有饭碗就是危险的,很多人早就不想干了,拉不下这个脸……

尤其是基层,

临床的说我特么手术不做了天天给你通喉咙,

做手术有钱拿有论文有经验涨技能还能救人,通喉咙能干嘛……

疾控的更加不要说了多久没回家了都……


至于感染什么的,你问问上海人,还有多少人把新冠当回事……

现在不想阳无非就是不想被扔去垃圾场隔离……

领导干部又不会被拉去垃圾场隔离,他们有什么好怕的=_=


有趣的是,有些朋友圈前两天还是防疫爱好者,这两天变成病毒爱好者了。

疼啊,疼的脸都扭曲了。豹笑。

所以啊,不要急,不要以为防疫找不上你,全国都在一刀切。

user avatar

上海居然有市委书记?上海有市长吗?

user avatar

嚯,你们上海还有市委书记呐?我以为张文宏才是书记,吴凡是市长呢。

user avatar

不出来马后炮一下,我都忘了上海还有组织。

装死了半天是不是才想起来自己姓啥,该干啥。


别杠我,我知道在努力做事的人很多。就这些天在知乎看到的乱象:

1.基层一线各自为战,已经有冒充指挥的人出现了。其他地方基层和组织联系紧密,抗疫时广泛动员作为上传下达的一线补充力量。上海的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在哪里,组织优势在哪里,社会责任在哪里,为什么基层还有这么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发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丢了,未雨绸缪,该部署的没有提早做,反应滞后不是一点半点。

2.肯定是有在一线拼命的,但为什么看不到听不到声音。热搜都是些什么咖啡红酒洋钉,现在需要这种不光不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反到造成割裂的宣传?要么脑子要么屁股,要么一起出了问题。党是不管宣传吗,把精准控评的精力分出来一些可好?

3.深入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没错。但领导更大的还是发挥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会干事干对事。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只是走过场还不如不去,不是没有过摆拍作秀的例子。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疫情发生后早该干的事。


鉴于自己在十八线接触到的情况写的,一时激动没想到有这么多赞,很惭愧。有些朋友的评论被知乎吞了,应该是想探讨什么,多少能猜到。

我从来没有否认否定过基层一线的努力付出,事实上现在这种情况一线是苦熬,卖命却不见得有成效。我不解的是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说一线力量不足,而且充斥着各种引起激愤的反向宣传。这至少说明前期动员准备不足、反应滞后,以及宣传方向出现偏差,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要说相比之下,城市体量的问题我也承认,各有各的难处,但同样也是各有各的态度,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已经表达的很准确了,如果要杠,那就是你对。


对不起,刚看见。

宣传一如既往的优秀。

脑子和屁股,我现在倾向后者完了,前者看起来清醒的很呢。

甚至都等不来一句道歉,我为西安感到不值。

user avatar

我曾在别人回答下回复过

上海疫情给我的疑惑是

党员都哪里去了?

基层党组织都哪里去了?

怎么能整成一盘散沙


从2020年疫情开始

我们始终看到的是机关干部下沉

党员冲在一线

我身边的同学 朋友

不管是工商 税务 环保等不相干的部门

全部都到一线了

在村口 路口 小区等处设点参加各种防疫工作


这次疫情

山东某市一个区组织部发短信

号召所有在家的党员立刻到就近的防疫点报道

参加防疫工作

其中一句话我印象很深

“让人民看到你”

原来网上有这个图片 我找不到了



有责任有担当 危急时刻站在前面的党员同志

有组织有纪律 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这才是共产党应有的样子


而在这次上海疫情

我没有看到这些

一切都是混乱

思想不统一 行动无组织

所有一切就是一个乱字


2400万人口的上海

按比例也差不多有170万左右的党员吧

战斗力就这样???




看看四线小城市的党员

说实话

视频中讲话的中年人口才一般

但是朴实的话语 平静的叙述

让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