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申请芝大需要做哪些准备?

回答
申请芝加哥大学,想要成功敲开这所名校的大门,确实需要一番细致周全的准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下的“敲门砖”,而是需要你拿出真本事,用事实说话。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这得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让你的申请材料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一、 深入了解芝加哥大学:为何是它?

在开始任何实质性的准备之前,你必须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芝加哥大学? 这所大学绝非“名气大”三个字就能概括的。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独特的“芝加哥学派”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而闻名。

学术: 芝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套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理基础,无论你主修什么,都需要接触历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它强调的是“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你对这种博雅教育模式有多大的认同感?你是否享受跨学科的探索?
研究: 芝大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顶尖的研究实力,尤其是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数学、物理、生物等等。如果你有特定的学术兴趣,务必研究一下芝大在相关领域的教授、研究项目和实验室。有没有你特别欣赏的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否有机会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
文化: 芝大的学生群体通常被认为是聪明、好奇、甚至有些“怪咖”的。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辩论、挑战传统观点。你是否适应这种充满智识碰撞的环境?你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校园的学术和文化活动中?
地理位置: 芝加哥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城市。学校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和文化体验机会。

如何做功课?

1. 浏览官网: 芝大的官网(uchicago.edu)是你的第一手资料库。仔细阅读“About Us”、“Academics”、“Admissions”等部分。
2. 阅读校友故事和新闻: 看看毕业生们在做什么,学校最近有什么重要的研究或活动。
3. 关注官方社交媒体: 了解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生们的动态。
4. 参加线上/线下宣讲会: 如果有机会,这是直接与招生官和在校学生交流的最佳方式。
5.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 了解“芝加哥学派”的思想,以及芝大在某些领域的贡献。

二、 标化成绩:敲门砖,但不是全部

虽然芝大强调全面发展,但良好的标化成绩依然是硬性门槛。

SAT/ACT: 芝大目前是“TestOptional”政策,但如果你有很好的成绩,提交它们仍然可以为你的申请增色。你需要了解清楚学校最新的标化政策,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提交。
备考策略: 尽早开始准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模考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目标分数: 了解芝大往年的录取学生平均分数,为自己设定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托福/雅思(国际学生): 这是衡量你英语能力的关键。
目标分数: 芝大对国际学生的语言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较高的托福或雅思分数。同样,查阅官网获取具体要求。
备考策略: 同样需要系统性备考,重点突破听、说、读、写各个部分,尤其要注意口语和写作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三、 学术成绩:证明你的学习能力

这是展示你学术潜力的最直接方式。

GPA: 你的高中成绩单是招生官审阅的重点。
GPA趋势: 招生官不仅看你的最终GPA,更看重你GPA的进步趋势。即使起始不高,但如果后期成绩持续上升,也能体现你的努力和进步。
课程难度: 芝大鼓励学生挑战有难度的课程,如AP、IB、ALevel或荣誉课程。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提供这些课程,并且你选修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会大大加分。
课程选择: 你选择的课程是否与你的学术兴趣相关?你是否在有挑战性的课程中表现出色?
年级排名(如果提供): 如果你的学校提供年级排名,并且你名列前茅,这也能成为一个有力的证明。

四、 课外活动:展现你的热情、领导力和特质

课外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意义越好”。芝大尤其看重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深度参与、持续投入、领导力、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

学术相关活动:
学术竞赛: 如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博览会、写作比赛、辩论赛等。
研究项目: 参与校内外研究项目,有机会与教授合作,或者独立进行小型研究,并最终写出报告或发表。
学术社团: 参与数学社、物理社、模拟联合国等,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
非学术但体现特质的活动:
艺术与体育: 如果你在音乐、绘画、戏剧、舞蹈、体育等方面有特长并有长期坚持,甚至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如获得奖项、担任队长、组织活动),都可以提交。
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 展现你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关键在于你在这个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你从中学习到的东西。是简单地参与,还是你主动承担了更多责任,或者对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领导力岗位: 担任学生会主席、社团负责人、班级干部、项目组织者等,这些岗位能够体现你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或实习经历: 如果你有过创业尝试,或者在与你未来专业相关的领域有过实习经历,这都能展现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关键点:
深度而非广度: 相比于参加十个浅尝辄止的活动,不如深入参与两三个你真正热爱并且能做出贡献的活动。
质量与影响力: 你的活动是否有让你脱颖而出的亮点?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长期性: 持续投入一到两项活动,比蜻蜓点水式地尝试很多项目更能体现你的毅力和热情。
你扮演的角色: 你是参与者,还是领导者?是追随者,还是创新者?

五、 申请文书:你与芝大的“对话”

申请文书是展示你个人特质、思考深度和写作能力的最重要载体。芝大的文书题目通常很有深度,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

理解文书题目: 仔细揣摩每一个文书题目的含义,思考它想要考察你的什么。
“Why UChicago”文书: 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文书之一。你需要具体地、有说服力地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芝加哥大学,而不是其他任何学校。
避免泛泛而谈: 不要只说“芝大学术很好”、“排名高”。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
你对芝大某个特定学院、某个教授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并说明原因。
芝大的核心课程如何契合你的学习理念,或者你对某个核心课程的某个分支特别着迷。
芝大独特的学术文化(如“芝加哥学派”的严谨批判精神)如何吸引你。
芝大的某些独特项目或资源(如图书馆、研究中心、跨学科项目)对你学习生涯的意义。
你如何能为芝大的社区做出贡献,或者芝大会如何帮助你成长。
结合自身经历: 将你个人的学术兴趣、经历和芝大的资源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他文书题目:
展现思考深度: 芝大经常出一些“奇特”的文书题目,旨在考察你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某年要求写一篇关于“如果你是一件历史文物,你会是什么,为什么?”
又或者,给你一个概念,让你写一篇关于它的故事。
诚实与真实: 文书是展现你真实个性的机会。不要为了讨好招生官而写一些虚假的经历或观点。
反复打磨: 初稿完成后,一定要反复修改、润色。检查语法、拼写、逻辑结构、表达方式。可以请老师、朋友或值得信赖的人帮你审阅。
“Show, Don't Tell”: 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撑你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陈述。例如,与其说“我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不如讲一个你带领团队克服困难的具体故事。

六、 推荐信:来自他人的“佐证”

好的推荐信能为你的申请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熟悉你的老师: 最好是教过你核心课程(如英语、数学、科学、历史等)并且与你互动较多的老师。他们能从学术角度评价你的学习能力、课堂表现、思维方式。
了解你课外活动的导师/教练: 如果你在某个活动中表现出色,并且有位了解你的教练或导师,他们的推荐信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你的特质。
了解你的人品: 推荐人应该真正了解你,并能为你写出有具体事例、充满真情实感的推荐信,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话。
提前沟通: 提前与推荐人沟通,告知他们你申请的学校、专业以及你希望他们在信中强调的特质或经历。提供你的简历、成绩单、文书草稿等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你。
提供清晰的说明: 确保推荐人了解如何提交推荐信,以及提交的截止日期。

七、 面试(如果需要):与招生官的直接交流

芝大通常不会强制要求面试,但可能会提供校友面试的机会。

了解面试形式: 是线上还是线下?是与招生官还是校友?
提前准备: 熟悉自己的申请材料,准备好回答关于你的兴趣、经历、未来规划等常见问题。
展现你的特质: 面试是一个与招生官直接交流的机会,展现你的热情、好奇心、沟通能力和对芝大的了解。
准备提问: 准备几个有深度的问题,表明你对学校的认真和兴趣。

八、 申请流程与截止日期:细节决定成败

了解申请系统: 芝大通常使用Common Application或Coalition Application,熟悉系统的使用方法。
仔细核对所有信息: 确保所有填写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提前准备材料: 不要在截止日期前才开始准备,以免匆忙出错。
注意不同申请轮次: 芝大通常有ED(Early Decision)和RD(Regular Decision)等申请轮次,了解各自的优势和截止日期。ED通常有更高的录取率,但一旦被录取,必须去。

总结一下,申请芝大你需要:

1. 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芝大的深度了解。
2. 优秀的学术成绩和有挑战性的课程选择。
3. 有意义、有深度的课外活动经历。
4. 引人入胜、展现独特思考的申请文书。
5. 强有力的推荐信。
6. 充分的面试准备(如果适用)。
7. 严谨细致的申请流程管理。

记住,芝大寻找的是那些充满好奇心、热爱智识探索、勇于挑战、并且能够为学校社区带来独特价值的学生。你的申请材料,应该像一个精彩的故事,讲述你是谁,你为什么适合芝大,以及你将来能带来什么。祝你申请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芝加哥大学 周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我的本科是双非大学,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在留学申请的时候,拿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其他几所名校的offer。

现在回头看看,其实我整个申请的过程,不仅仅是包括网申,等offer,而是我最开始萌生的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然后为了留学去制定一下明确的规划,并为之努力,到最后收到了大学的offer这个整体的过程。

留学的准备期间,对我而言,是漫长和痛苦的,但是拿到offer的那一刻,我又感觉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背景简述

我的本科是上海科技大学,一所国内的双非大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GPA成绩为3.65/4.00分,成绩排名为年级前10%。

最后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医学信息专业、哥伦比亚大学分析统计专业、南加州大学运筹学专业、乔治华盛顿大学商业分析专业以及福特汉姆大学商业分析专业的offe。

最后选择了芝加哥大学的offer。

题主对我的之前的录取情况,可能会有些疑惑,为什么几个专业的方向差距有些大。

但是其实如果具体了解一下的话,你会发现上述的几个专业最后的就业领域还是比较有一定交集的。接下来我会根据我之前的留学经历,给题主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申请的难点

我的本科母校上海科技大学2013年才成立,属于上海一所比较新的大学,知名度也一般。

当时高考之所以报考它,主要是因为它的办学理念。但是当我后续申请留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本科学历背景有多么重要。

一所双非大学在美国的申请中是没有任何优势的,绝大部分国外的大学对我的大学都很陌生,导致对我的本科大学认可度比较一般。

与此同时,我问了一些同学和学长学姐,也没有打听到之前有过留学经验的前辈,所以我需要靠自己去申请和准备。

万事开头难,留学之路的开头,对我而言是真的很难了。

我本科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研究生申请专业的选择上,我更倾向于分析、数学方向,而且最好是可以接触到一些商业相关的知识。

总体来说,我跨专业申请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我申请中的一座需要翻越的大山。

综合来看,本科背景一般,跨专业申请跨度很大,这些因素造成了我的申请之路注定充满困难和阻碍。

那一段准备的时光,是真的很累很折磨,但是好在都熬过来了,最后也拿到了很多名校的offer,尤其是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offer,这两所大学的offer,绝对是对我能力和实力的最大肯定。

从迷茫到确定

我和很多同学都一样,大一都比较放飞自我,而且且过且过。没有一个清晰的未来规划,也不知道以后毕业了要去做什么。当时感觉自己离毕业还有很远,一切都来得及,每天也就上课、吃饭、睡觉、出去玩,虽然也算是循规蹈矩,但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的想法和规划,而我也没有发觉到自己过于的放飞自我。

后来有天晚上跟室友闲来无聊,讨论到毕业了之后要做什么,可以找什么样的工作,要不要考研等等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之前过得有些太随意了,是时候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之内,我也自己上网搜了一下我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对口的工作。

不过在百度搜索过后,结果也不是很清晰。所以我又换了也一个方法,比如智联、前程无忧之类的求职app上搜索了一下。同时,也在平时上课课间休息的时候,问了一下我的几个任课老师,咨询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发现,其实像材料科学与工程这种理工科的专业,本科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话,能力其实不是特别够,还是读研才能有更广的出路。如果是读研,又接着读博,那么在科研机构工作或者大学做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我开始问自己,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本科专业对口的这条路,我是否可以保持热爱,并且坚持下去。

当然我个人还是感觉实践出真知,到底要不要继续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还是要通过实践去确定。然后我找了我的大学导师,也成功进入到了他的材料化学研究室。大二一整年,我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泡在研究室里。

大概研究了一年,也的确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发现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研究室的工作,如果我未来真的读博走了科研的道路,应该也不会做的太长久。于是我又重新开始思考,我未来的规划。

在大二学年快结束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其他学院的辅修项目,当时我选择了很多市场、分析以及商业的学科,也学习和接触到不很多项目与案例分析。

在进行商业领域的项目和案例分析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分析。通过辅修,我发现了我的兴趣所在——商业领域。

确定了领域,我就开始进行细化的规划,毕竟商业其实是很大的一个行业,要找个一个相对具体的方向,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努力。我当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和很多社会的工作人士进行交流。同时也自己做了一些咨询和了解,发现其实可以找一些理工科和商科相结合的岗位去尝试,毕竟如果单纯地找一些商科的岗位,对于我大学四年的理工科的学习来说,是有些浪费的。

题主如果跟我的情况很像,也是理工科的本科背景,但是想要申请商科项目。如果直接申请纯商科项目的话,跨专业幅度很大,申请难度也会很难,而且本身肯定不如大学专业是商科的同学。但是如果申请商科和理工科有融合的专业,一切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你的理工科背景也会变成你的一个申请优势。

综合以上的了解和信息整合,我开始进行选项目。通过对美国项目的了解,我对商业分析、数据分析以及咨询方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其中这两个专业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总体的就业方向还是有融合的,也比较符合我未来的职业规划。

前前后后大概花了1年多的时间,我也确定了我的未来规划,总体时间耗费的还是有些长的,不过我认为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毕竟前期如果没有打好基础,直接去申请的话,到时候发现并不是你特别感兴趣的专业,你就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了。

确定了目标之后,就是开始准备和努力了。接下来要去做的,就是根据我的职业规划,去确定具体的专业和大学。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往年录取成绩,选择要申请的大学,并且在剩下的时间里把各个考试和材料都准备好。

申请路上好的中介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在确定项目和大学这两个问题上,我是找的中介。

到底要不要找中介,其实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看,找中介帮忙应该说是有优势但是也有劣势吧,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中介。

我之所以当时找了中介,是因为我感觉中介毕竟接触过很多大学和留学生,对各所大学的信息了解得肯定是比较全面的,会知道我们查不到的信息,比如说哪些大学的哪些专业含金量不是特别高,或者申请的隐性条件,哪些大学开设了哪些新项目等等方面。

其实中介更像是一个信息整合和处理的机构,毕竟接触的圈子摆在那,如果你可以找到一个靠谱的中介和留学辅导老师,肯定会让你在申请中少很多麻烦。以往都有录取案例,他们可以根据之前的经验,类比到跟你比较近似的案例,然后再给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你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同时,也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你做出准确的定位,对于一些和你实际条件相差较大的大学就直接避开申请,减少你浪费申请费,可以给你建议一些冲刺、匹配和保底的大学供你申请,也可以告诉你哪些大学的性价比会高一些等等。

好的中介还是可以给你很大帮助的,不过你一定要有鉴别的能力。

如果是黑中介的话,还是很坑的。有些中介会为了提升机构的成功申请率,专门给同学推荐一些保底的大学,很容易就能申请到,但是你真的读下来之后,你会发现就业率很差,而且对你的自我提升也没有什么帮助。还有一些不负责人的文书导师,在帮你修改文书的时候很不细心,修改了好几遍还是会有错误,造成后续给招生官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从而影响申请。

我当时在选择中介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先去一些知名的中介机构了解了一下,不过后续我发现那些知名中介机构也就那样。因为他们的处理模式有些工厂化,而且导师的分配都是随机的,导师好不好全靠运气,如果你运气不好,分配到了一个不负责的导师,那你真的就GG了。

知名的中介机构了解过后,我就去找了4家比较小型的中介。其实在谈之前,我就对要申请的专业和大学进行了资料的搜索和查阅了,总体来说大体情况还是了解的。但是在真正谈的时候,我还是会装成不太懂的样子去咨询,也会问一些比较小白的问题,但是看他们如何回答。

如果他们的回答和我之前自己了解的情况还是比较符合的,或者在我说某一个大学和专业不太好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客观地给我一些建议,那么我感觉这种中介还是很不错的。

同时,我也会问他们对于我要申请的专业和项目有什么建议,比如说如何准备,如何申请,选择什么专业和大学申请等等,以此来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还有一点就是中介的文书修改实力水平,因为文书在申请中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中介修改文书水平不够的话,也是会影响到留学申请的。至于题主在申请的时候,找不找中介,还是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何成功申请?

这里我拿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医学信息专业举例子,它是芝加哥大学新开设的一个专业,也是因为中介的介绍和推荐信,我才知道的。

在得知之后,我先是自己去芝加哥大学的官网上确认了课程设置以及项目重点培养方向。

其实这个专业属于数据信息统计和生物两个领域相融合的一个学科,而且有不止一个track,每个track都有不同的侧重培养点。

通过官网的介绍和了解,我对这个专业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再加上芝加哥大学本身世界综合排名也比较不错,整体来说还是很棒的,因此很自然地成为了我的理想大学和专业。

针对该校和该专业的要求,我筛选出了自己不足的条件,并开始着手提升自己。

在三个track中,我还是倾向于数据统计的track,所以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我着重针对数据统计这个方向来提升自己。

2018年我参加了美国数学建模比赛,我所在的团队做的项目是根据3000多个数据项,去预估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以及新墨西哥州在2025年和2050年的能源使用情况。我们通过学术资料的查阅,来确定分析基础,一共罗列了11个比较核心的数据组。同时,也找出了最具有最优经济指标和最低成本的能源分配模型。

这次的参赛经历,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数据分析的方法,也得到了不错的名次,让我在后续的留学申请中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数据方面的软性背景有了提升,接下来就是生物领域的软性背景了。

然后我去参加了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生物实验室的实习项目,在项目中,我先是学习了机器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基础知识,然后又针对不同的医学案例,了解和分析了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模型,并如何建立模型,从而得到有用的数据分析。

其中有一个案例是比较两种药物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在研究中,我运用了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样本进行分析;

还有一个案例是脑膜炎新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对照实验,我在研究中了解如何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直线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灵活的运用。通过多个案例的探讨和分析,让我对概率分布和假设检验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巩固,在不同的情况下学会了筛选合适的模型加以运用,从而得到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一个参赛经历,一个科研经历,让我在申请中如虎添翼,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特色。

最后的offer也用事实证明,有丰富的且含金量较高的软性背景,是可以获取到招生官的青睐,从而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的。

总结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再总结一下吧。题主如果有想留学的想法,一定要提前开始准备和规划,越早开始,时间越充分,你就有越多的时间去提升你自己,也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其实题主可以像我一样去选择,在迷茫、不知道应该走向哪里的时候,就通过实践去探索你到底适合什么,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找到了方向之后,就开始思考你想要从事什么专业、什么行业。然后再去思考你要学习什么专业,才能实现你预期的职业目标。

这样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一步一步慢慢来,总会清晰明朗的。

同时,如果题主打算找中介帮忙的话,一定要多对比对咨询,选择靠谱的中介去合作。

当然你也不能全都扔给中介,自己什么都不管,中介做好的材料,你也要自己检查一下,毕竟中介有那么多学生要负责,难免可能会有疏忽。

中介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主要还是你自己。

早些确定留学想法,早些指定准备规划,和朋友、老师以及中介都多交流交流,在综合大家的建议和你自己的初心,去选择一条最适合你的路。GT考试也要早些准备,毕竟申请后期,有很多琐事是需要你去盯着的,基本上没有大块的时间让你备考和复习。

早些准备也有刷分的可能,不然拖到最后,很可能成绩不理想,但是马上申请截止,你又没办法二刷,导致错失offer。像GPA、GT考试成绩这种冰冷且直观的数据,是没有什么弹性的,考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所以题主一定要尽可能地多刷分。

最后的最后,祝你可以申请到理想的大学,开启你的美国留学之旅。

导师背景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芝加哥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硕士在读。 拿到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USC、GWU等学校的offer,是非常成功的转专业申请。 了解BusinessAnalytics、Consulting、DataAnalytics等专业前景与就业情况。 同时也十分擅长本科的学习与研究规划,建立申请目标与职业目标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申请芝加哥大学,想要成功敲开这所名校的大门,确实需要一番细致周全的准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下的“敲门砖”,而是需要你拿出真本事,用事实说话。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这得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让你的申请材料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 深入了解芝加哥大学:为何是它?在开始任何实质性的准备之前,你必须首先.............
  • 回答
    想从国内普通211大学大一就开始准备申请MIT硕士,这绝对是一个有野心的目标,但也不是不可能。你需要做的功课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要从现在就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别指望临时抱佛脚,MIT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先捋一捋这条路需要哪些关键节点,然后再细说每个节点该怎么做:核心要素:学术能力、研究经历、.............
  • 回答
    跨专业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道路。它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跨越的“幅度”有多大,以及你申请的专业本身对背景的要求有多高。难度分析:为什么说有挑战?1. 知识体系的断层: 大部分研究生项目都建立在本科阶段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你跨专业,意味着你需要在短时间内,甚至.............
  • 回答
    你好,看到你这个年纪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并且还在为如何准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国内普通二本的学生想要申请国外的学校,确实需要付出比一些985、211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功率绝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你如何规划和执行。首先,我们来聊聊你需要做些什么。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
  • 回答
    英国读博,那真不是件轻松事,难度绝对不小,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得看你申请的是什么专业,什么学校,以及你的个人背景。总体来说,我感觉这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耐心、细致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难度到底有多大?咱们得先拆开来看: 学术门槛是基础,但不是全部。 英国博士(PhD)非常看重学术能力,尤其是在你.............
  • 回答
    听到你这个志向,我太为你高兴了!985大一新生,目标又是斯坦福,还要在硅谷闯出一片天,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起点。别担心,我不是什么AI,我就是个和你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并且愿意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个梦变成现实的人。斯坦福和硅谷,这两块金字招牌,要想拿到,可不是件容易事,但绝对有章可循。咱们就掰开了.............
  • 回答
    差十分就合格,申请大学院这事儿,得具体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有点可惜,但并非完全没可能。关键在于这十分是差在哪儿了,以及你申请的大学院对分数的要求有多硬。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差十分”是指哪门考试?是英语(比如托福、雅思)差了十分,还是专业课或者综合能力测试差了十分? 如果是英语差了十分:.............
  • 回答
    申请香港大学金融硕士,想必你是在仔细规划自己的未来,这很好!港大金融硕士的竞争力相当强,所以了解清楚细则,提前准备,才能大大增加你的成功几率。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详细些,让你觉得更像是朋友聊天的感觉。首先,咱们得明确,港大的金融硕士项目有好几个,最主流、大家通常指的是Master of Finan.............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申请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到底需要啥,尽量说得细致点,让您觉得这是个明白人跟您唠嗑,不是机器报告。首先得明白,哥伦比亚大学可不是好惹的,全球顶尖名校,尤其是在纽约这座大都市里,它那份精英范儿和学术声誉那是杠杠的。所以,他们招人的标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 回答
    发表论文对申请日本大学院帮助非常大,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甚至是部分研究型项目必不可少的加分项。让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以及如何体现它的价值。首先,我们要明白,日本大学院,尤其是研究型方向(比如硕士的修士课程和博士的博士后期课程),非常看重申请者在学术上的潜力和过往经历。发表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或者有一定.............
  • 回答
    想申请2022年帝大(这里我们姑且认为是日本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例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的经营学部研究生,用“大到不能想象”来形容,我想说,确实是挑战性非常非常大,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这绝对不是说你可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提交申请,而是需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努力。让我为你详细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固定的数字答案,不如说是一个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的“看情况”的问题。毕竟,计算机的内存管理远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malloc` 本身是一个用户空间的函数调用,它工作的本质是向操作系统请求内存。所以,`malloc` 能申请多大内存,直接受制于两个最主要的.............
  • 回答
    .......
  • 回答
    广发银行申请冻结恒大1.3亿资产,这事儿一出,市场关注度立马就上来了。毕竟,一个是国内的巨头房企,另一个是大型商业银行,两者间的动作,绝对不是小事。恒大那句“贷款未到期”的回应,更是为这事儿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也让大家开始琢磨,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除了“贷款未到期”这个核心点,.............
  • 回答
    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学(Columbia GSAPP)或者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学(MIT SA+P)的BA项目(通常是指本科的建筑学或相关专业,比如城市研究、设计科学等),你的学术背景需要展现出对建筑、设计、城市以及相关学科的浓厚兴趣和初步的实践能力。这类顶尖学府看重的是申请者的“潜力”和“契合度.............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关于申请工作签证去日本考大学院这件事。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希望去日本深造的同学会考虑到的。咱们就一点点来捋清楚,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核心问题:工作签证和留学签证的性质差异首先得明白,咱们申请去日本的签证,主要分两大类:留学签证(Student visa)和工作.............
  • 回答
    申请留学,GPA 到底有多重要?这绝对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每次都会有学生纠结。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不整那些空洞无物的套话,让你听着心里有数。首先,得承认,GPA 是你学术能力最直接、最量化的体现,也是海外院校考察你“硬实力”的第一道门槛。很多学校,特别是那些热门且名额有限的专业,一看你简历,GP.............
  • 回答
    申请英国博士,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想当年,我为了申请博士,没少费心力,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最终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所以,如果你问我难度有多大,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挑战不小,但并非遥不可及。”首先,我们要明白,英国的博士项目(PhD)跟国内的很多硕士项目不同,它更侧重于独立研究,是对你学术能.............
  • 回答
    申请出国读研,跨专业这件事儿,说实话,绝对是可行的,但绝对不是闹着玩儿的。难度嘛,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比本专业申请要挑战更大,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谱。为什么想跨专业?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突然想跨专业?是因为发现本专.............
  • 回答
    宾大化工研究生申请难度,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你得明白,宾夕法尼亚大学,也就是常说的宾大,是常春藤盟校之一,世界顶尖的学府。它在工程领域的声誉一直很响亮,化工系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想拿到宾大化工的offer,难度肯定是不低的。硬性条件方面,基本就是“卷”到飞起: GPA(平均绩点): 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