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男性平均身高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完美身高185是否跌落神坛,190成为完美身高?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完美身高”这事儿。

从前,“完美”是185,现在“完美”是不是要改成190了?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一样,答案其实很个人,也很时代。但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这个“完美身高”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的。

一、 时代变迁与平均身高的悄然爬升

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中国人的平均身高,特别是男性,确实是在不断提高的。这背后是几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摄入的改善,以及医疗保健的进步。想想咱们父辈、祖辈那时候,能长到175就算是不错的了。而现在,一个175的男性,可能在不少地方会被认为是“中等偏下”了。

这种平均身高的提升,自然而然地就会抬高大家对“理想身高”的认知门槛。当大多数人都在变高,过去那个“出类拔萃”的身高,也就慢慢变成了“普遍优秀”,甚至“不算突出”。

二、 185“神坛”的光环,是如何形成的?

说起185成为“完美身高”,这事儿有点意思。它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被社会大众认可的过程。

黄金比例的心理暗示: 185cm,给人的感觉是高挑、挺拔,但又不会显得过于“鹤立鸡群”,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压迫感”又不至于“难以接近”。在很多审美标准里,它似乎符合某种“黄金分割”的心理暗示,既有气场,又不失亲和。
明星效应的助推: 娱乐圈和体育界有很多标杆性的人物,他们的身高往往被媒体放大和强调。当很多大家喜爱的明星、运动员都是185左右时,无形中就给大众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高个子很帅”、“高个子很有魅力”。
社会观念的塑造: 很多时候,“完美”是被社会观念潜移默化塑造出来的。相亲交友场合,女性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比自己高的男性;一些招聘岗位,也可能将身高作为一个附加条件。长此以往,185就成了很多人心中一个比较稳妥、安全的选择。

三、 190“新神坛”的崛起,是必然还是偶然?

那么,为什么现在190又开始被认为是“新完美身高”了呢?这背后同样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

平均身高“拉高效应”的进一步显现: 随着平均身高继续爬升,185已经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觉得“不够高”了。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达到185,甚至超过185时,190就显得更加突出和稀缺。
对“极致”的追求: 人们总是有对“更好”的追求。当185成为“大众优秀”的代名词,那些渴望真正“鹤立鸡群”的人,自然会将目光投向更高的190。这就像汽车,当普通家用车普及后,很多人开始追求跑车一样,是对某种“极致”的向往。
文化和媒体的再定义: 一些影视作品、时尚杂志、甚至一些网络话题,开始将190身高与“模特身材”、“国际范”、“高级感”等词汇联系起来。当这种信息反复出现时,190的“光环”也就随之建立。
视觉冲击力的放大: 在人群中,190的身高确实能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在社交场合还是在工作环境中,更高的身高往往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 “完美”的边界,真的会不断刷新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完美身高”看得太死。

身高是加分项,不是唯一项: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魅力和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他的才华、性格、情商以及后天的努力,身高只是一个外在的条件。一个170的人,完全有可能比一个190的人更有魅力,更有能力。
地域差异和个人偏好: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身高的审美偏好也会有所不同。在一线城市,也许190的接受度更高;但在一些相对保守的地区,185可能仍然是“王者”。而且,每个人的审美都是独特的,有人就偏爱娇小玲珑的,有人就喜欢高大威猛的。
“完美”是相对的: 所谓的“完美身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构建的、集体认同的审美标准。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今天大家觉得190好,明天随着平均身高再往上提,可能200就成了新的目标了。

所以,185是不是跌落神坛了?190是不是成为新的神坛了?

与其说是“跌落神坛”,不如说185正在从“少数人的优点”变成“大众的优秀起点”。它依然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身高,代表着高挑、有型,并且接受度很广。

而190,确实因为平均身高的提升,以及对更高、更突出外在形象的追求,正在逐渐获得更多人的青睐,成为一个越来越被提及的“理想身高”的标杆。

但说到底,身高只是我们构成的一个小小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丰富、能力的强大和品格的优秀。把目光仅仅聚焦在身高上,未免有些狭隘了。身高是个好东西,但它不是衡量一个人全部价值的标准。这才是最实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一下,从贪图美色的角度,我完全同意题主个人会认为190cm是完美身高的想法。如果题主是因为觉得190的帅哥有眼缘而把190视为完美身高,那对于题主个人而言190算完美身高也很正常。

比如伊丽莎白 德比齐

身高190cm

我也觉得她是如今欧美圈新一代里最漂亮的女明星,就是可惜最近有点瘦脱相了。不过我不是毒唯,我喜欢非190的美女太多了,所以个人并不想因此就直接把190cm引申为完美身高。















原回答如下

单纯好奇190完美是谁定的,题主吗……而且女性的平均身高也是越来越高啊,在这个问题下面是不是可以说我认为的女性170作为现在的完美身高即将过时,女性175才是完美身高。

我正经一点说的话,我个人光脚测身高大概是181-182cm,穿鞋也能号称185cm。但是在我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见几个比我高半头的男生,只能说是有但是不多。190是完美身高(不穿鞋)的话,女生起码也得有180cm再加高跟鞋才行,反正我日常生活中是真没见过几个180以上的女生。(有但是比190的男生更稀有)

所以我觉得从男女搭配上190貌似不算,从越高越好来说的话,那肯定姚明才是完美身高啊。

不过话说又回来,如果从贪图美色的角度看,190可以算完美身高,毕竟国内190以上的男明星确实有几个帅的比如高伟光,高以翔之类的,我也很喜欢像国内像张梓琳这样182cm身高的女明星。但是我要是把她奉为完美,总感觉完美的就太少了。









关键是我觉得178cm高的何穗也很完美啊。









老实说,单看女明星的话,我也有种很大部分170以上的感觉。而且我也觉得她们大都很完美啊。












































































所以题主的190完美我觉得没什么道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完美身高”这事儿。从前,“完美”是185,现在“完美”是不是要改成190了?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一样,答案其实很个人,也很时代。但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这个“完美身高”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的。一、 时代变迁与平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现象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性别平等与个体差异的张力。在游戏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里,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设计,似乎与现代女性追求的与男性同等待遇的呼声有些许背离。这并非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既有历史遗留的观念,也有商业策略的权衡,还.............
  • 回答
    女权主义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男女平权之路更是布满荆棘。要理解其中的瓶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根植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体认知中的多重障碍。一、历史遗留与文化惯性: 父权制的深层烙印: 数千年来,人类社会普遍建立在父权制之上。这意味着在权力分配、资源占有、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等各个层面,男性长期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纠结的处境。一方面是你珍视的、自己思考成熟的理念,另一方面是你的父亲,他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而且是你的至亲。这种分歧,尤其是涉及到社会生存的“预言”,确实会让人感到不安和沮丧。理解父亲的角度,是处理这种分歧的第一步,虽然不代表你要认同。为什么父亲会这样说呢?我猜想可能有以下几.............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将中国放在亚洲国家的背景下进行比较,并且要详细地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法律上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
  • 回答
    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男女平等的呼声,但仔细审视,会发现不平等依然像潜流一样,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不平等,不是某个单一事件或规定造成的,而是由历史积淀、文化观念、经济结构乃至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职场中的隐形天花板和性别薪酬差距就拿工作来说,男女在职业发展上似乎摆在那里的一道“.............
  • 回答
    和男友在储蓄和理财这方面,确实是很多情侣都会遇到的“磨合期”。毕竟,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生活态度、对未来的规划,甚至是对“金钱观”的理解。当两个人在这些根本性的东西上存在较大差异时,想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智慧。你想想看,你们俩谁更倾向于“月光族”,谁又更像是“守财奴”?这其实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现实的考量。如果允许孩子任意选择冠母姓或父姓,这无疑是生育平等方面迈出的一大步,但要说因此就完全平等了,我觉得还有些言之过早。让我们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冠姓权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名字”上的平等。在很多文化里,“姓”不仅仅是一个称谓,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血脉的延续,.............
  • 回答
    谈到男女不平等,双重标准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玩意儿就像是社会潜规则一样,明面上看不出什么,但细品之下,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对男人和女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判。我随便举几个大家都能体会到的例子,讲得详细点,希望能让你觉得有共鸣。1. 关于“出去玩”和“夜不归宿”: 对女性: 晚上出去玩,尤其是到比较.............
  • 回答
    杨澜在青年Talk采访中关于“女权不是霸权,男女已经很平等了”的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既有其积极一面,也可能存在一些争议或不足之处。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语境、女权主义的内涵以及现实中存在的性别议题。一、 分析杨澜话语的积极解读与合理性:1. 反对极端化和污名化女权: 杨.............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接地气了!我太能理解了,咱们平时在学校踢球,那感觉跟职业赛场那可是天差地别。所以,说到戴不戴护腿板,这事儿呀,还真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明白护腿板是干嘛的。说白了,它就是为了保护小腿不被对手的鞋钉、踢来的球或者意外碰撞弄伤。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激烈的拼抢或者站位比较.............
  • 回答
    要理解朴志效在付费粉丝平台上的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男嫌词”这个概念。在韩国语境下,这个词汇指的是一些带有厌恶、排斥甚至侮辱男性意味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不是直接的脏话,但它们能在粉丝社群中引发一种特定的情绪共鸣,有时是作为一种“反抗”或“站队”的表达方.............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我们社会最根本的一些运作逻辑。简单来说,女权和男权,都指向了社会中权力分配和性别角色的问题。女权我们得先弄清楚,女权不是要“女性压倒男性”,也不是要“女性比男性更优越”。 女权,或者说女权主义(Feminism),它最核心的诉求是追求性别平等。这意味着,在政治、经济、社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聊聊。首先,你说“男性比女性力量大”这个前提,确实在生理上是普遍存在的。男性平均肌肉量更高,骨骼结构也可能更粗壮,这在进行纯粹的体力劳动时会体现出来。但是,“累人”这个概念,可不是光看肌肉和力量就能简单衡量的,它涉及到生理、心理、甚至是社会角色的方方面面。我们分开来分析一.............
  • 回答
    作为一个男性,我很乐意分享一下在择偶过程中,我个人以及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普遍比较看重的,以及不太在意的地方。这绝非绝对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大概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的倾向。咱们就按重要程度来排个序,尽量说得细致点,让大家听听一个普通男人的真实想法。男人择偶最看重的:1. 性格/三观契合度(重中.............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它触及到了战锤40K宇宙的核心设定,而且是一个绝妙的“如果”情景。如果星际战士的基因改造只能在女性身上成功,那么荷鲁斯叛乱后的帝国,乃至整个40K宇宙,其形态和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星际战士基因改造的核心。他们是将人类男性改造成超人战士的产物,其生理构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令人非常痛心的问题。为什么性骚扰和被偷拍的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男性则相对少见?这背后涉及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权力结构因素。性骚扰为何主要针对女性?1. 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与父权制文化: 历史遗留的权力不对等: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长期占据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社会文化、性别刻板印象以及人们对“吸引力”的多元理解。咱们来掰扯掰扯,为啥“攻气十足”的女生能收获一片迷妹,而“阴柔中性化”的男生却容易碰壁。为什么“攻气十足”的女生能成为“香饽饽”?首先得说,这里说的“受欢迎”可不是说所有女性都喜欢这样,但她们确实能吸引到一部分非常有力的.............
  • 回答
    让一个人在男性和女性身体之间自由切换,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横跨了生物学、医学、甚至哲学等多个领域。从理论和技术这两个层面来探讨,其可能性和挑战都极其巨大。理论上的可能性:在理论层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这种可能性。1. 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的性别在很大程度上由染色体(XX为女性.............
  • 回答
    男性在正式场合必须穿西装,即使在盛夏,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演变。下面我将详细地解释这一点: 历史渊源与文化象征西装作为现代男性正装的代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当时,社会阶层分明,服饰是区分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1. “现代绅士”的形成与英国维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