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多年以来一直围绕着”象郡北说“和”象郡南说“开片。
争论多年的结果似乎是,认为没有占据越南(北部边缘山区不算)——也即象郡北说——者占上风,最多视为没有完全顺服的羁糜区。
认为珠官(汉合浦郡)以南诸郡最早也是在尉佗(赵佗)平安阳王(甌駱政权)——”南服百越之君“——之后了。
推荐阅读:
[1]《长水集》之《秦郡界址考》,谭其骧
[2]陈健梅.从象郡到安南国——论历史时期中国对交州的地理认知与地域解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8):43-50.
[3]冼光位.关于记述秦代广西地情的几个问题[J].广西地方志,1994(03):38-42.
[4]秦汉象郡辨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网站,李龙章,深圳博物馆
[5]秦漢象郡芻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許晨
[6]《汉书·地理志》,班固
《汉志》日南郡下班固注曰:“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
[7]《水经·温水注》,郦道元
《水经·温水注》引应劭《地理风俗记》:“日南,故秦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开”。
《温水注》引王隐《晋书地道纪》:“(日南)郡去卢容浦口二百里,故秦象郡象林县治也。”
《温水注》:“寿泠水自城南,东与卢容水合,东注郎究究水,所积下潭为湖,谓之狼湖浦口。有秦时象郡,墟域犹存。”
《温水注》:“浦西即林邑都也,治典冲……秦汉象郡之象林县也”。
[8]《淮南子·人间训》,刘安
[9]《山海经·海内东经》
《山海经·海内东经》:“沅水(山)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会洞庭中”。
《山海经·海内东经》:“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10]《汉书集解音义》,臣瓒
《汉书·高帝纪》臣瓒注:“《茂陵书》:象郡治临兰,去长安万七千五百里”。
[11]《汉书·昭帝纪》,班固
《汉书·昭帝纪》:“(元凤五年)秋,罢象郡,分属郁林, 柯”。
[12]《史记》,司马迁
《史记·南越列传》:“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史记·平准书》:“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
《西南夷传》:“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夜郎始依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
[13]《三國志》,陈寿
“昔帝舜南巡,卒于苍梧。秦置桂林、南海、象郡,然则四国之内属也,有自来矣。赵佗起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官之南是也。汉武帝诛吕嘉,开九郡,设交址刺史以镇监之。”
[14]《水经注》,郦道元
《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云:“越王令二使者典主交趾、九真二郡民”。
[15]日南说代表著作有:
A.鄂卢梭:(L.aurousseau)《秦代初平南越考》,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B.覃圣敏:《秦代象郡位置考略》,《印度支那研究》1981年第4期;又见《历史地理》第3辑,载《秦代象郡考》。
C.洪建新:《秦代北户考》,《学术论坛》1982年第1期。
D.余天炽:《秦象郡南界的辨证》,《印度支那研究》1982年第3期。
E.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郁林说代表著作有:
A.马司帛洛:(H.Maspero)《秦汉象郡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四编》,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B.谭其骧:《秦郡界址考》,载《真理》杂志1卷2期,1944年版;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二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C.陶维英:《越南古代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译本。
D.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E.周振鹤:《象郡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F.王妙发:《关于秦代象郡地望问题的讨论》,《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1986年。
G.万竟君:《关于秦汉古象郡的再讨论》,《地名集刊》第二辑,1994年4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