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秦朝有没有越南北部?

回答
关于秦朝是否管辖越南北部,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界一直存在一些争论,但普遍认为,秦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如今的越南北部行使了统治,但其统治的性质、范围和持续时间,以及当地居民的接受程度,则需要更细致地解读。

首先,我们得明确“管辖”这个词的含义。如果“管辖”意味着直接派遣官员、征收税赋、推行法律制度,那么秦朝在越南北部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即便这种统治是粗暴且带有军事色彩的。

秦朝征服与统治的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雄心勃勃,将目光投向了南方。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大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开始征伐岭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并进一步深入南越。这次征伐的目的,除了开拓疆土,也有搜寻奇珍异宝(如象牙、犀牛角、玳瑁)以及获取当地的劳动力(如士卒、罪犯)以修建陵墓和阿房宫。

在征服过程中,秦朝军队一路南下,击败了当地的南越王赵佗。虽然赵佗最终被秦朝册封为南越王,但秦朝的实际控制力是毋庸置疑的。

秦朝在越南北部的统治实践

秦朝在征服岭南后,并没有简单地将这片土地纳入原有的郡县体系,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对特殊的设置。根据史书记载,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

象郡的设置,通常被认为是秦朝在越南北部建立统治的直接证据。象郡的地理范围,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地区。秦朝在这里设置了郡县,派遣官员进行管理。这意味着,秦朝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试图将这片土地纳入其帝国版图。

统治方式: 秦朝的统治方式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式的军事殖民。他们带来了秦朝的制度,例如郡县制、度量衡、文字(尽管可能主要是为了方便统治和记录,而非完全普及)。对于当地的百越族系居民,秦朝的统治无疑是带有强制性的。他们强迫当地人服劳役,修建道路、城池,甚至参与军事行动。

文化与经济影响: 秦朝的统治,即使是短暂的,也对越南北部地区产生了初步的汉化影响。例如,一些汉族移民的迁入,农业技术、冶铁技术、灌溉技术等可能被引入,文字的使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记录方式。

秦朝统治的局限性与灭亡

尽管秦朝在越南北部设立了象郡,并派遣了官员进行统治,但这种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统治的短暂性: 秦朝的统治本身非常短暂。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随后,赵佗趁机起兵,建立了南越国,并自立为王。虽然赵佗最初是秦朝任命的官员,但他很快就脱离了中央的控制,使得秦朝对岭南乃至越南北部的影响戛然而止。

当地居民的抵抗: 征服史从来都是伴随着抵抗史。秦朝五十万大军固然强大,但面对陌生的地域、气候和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统治的巩固并非易事。史书记载了秦朝军队在征服过程中的惨烈,以及一些当地首领的反抗。

统治的深度: 即使在秦朝统治期间,其对越南北部腹地的渗透和影响程度,是否能达到中原地区的深度,也值得商榷。很可能秦朝的直接统治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带,而内陆地区可能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自治。

总结

所以,回答“秦朝有没有越南北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秦朝在征服岭南的过程中,确实将包括今日越南北部在内的广大区域纳入了其军事征服的版图,并设立了象郡进行管理。这表明秦朝在该区域行使了实际的统治权。

然而,这种统治是粗暴的、带有军事色彩的、主要依靠武力推行的,并且由于秦朝自身的灭亡,其统治是非常短暂的,并未能完全扎根。 越南北部的居民在秦朝统治下,更多的是被征服者而非被统治的臣民,抵抗和不屈服是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说秦朝“拥有”了越南北部,不如说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范围(尽管是军事征服下的)的王朝。 这种开创性的征服,为后来的汉朝进一步开发和统治岭南地区打下了基础。

理解这一点,需要跳出简单的“拥有”或“不拥有”的二元论,而是看到历史进程中,征服、统治、抵抗和文化交融的复杂动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界多年以来一直围绕着”象郡北说“和”象郡南说“开片。

争论多年的结果似乎是,认为没有占据越南(北部边缘山区不算)——也即象郡北说——者占上风,最多视为没有完全顺服的羁糜区。

认为珠官(汉合浦郡)以南诸郡最早也是在尉佗(赵佗)平安阳王(甌駱政权)——”南服百越之君“——之后了。

推荐阅读:

[1]《长水集》之《秦郡界址考》,谭其骧

[2]陈健梅.从象郡到安南国——论历史时期中国对交州的地理认知与地域解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8):43-50.

[3]冼光位.关于记述秦代广西地情的几个问题[J].广西地方志,1994(03):38-42.

[4]秦汉象郡辨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网站,李龙章,深圳博物馆

[5]秦漢象郡芻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許晨

[6]《汉书·地理志》,班固

《汉志》日南郡下班固注曰:“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

[7]《水经·温水注》,郦道元

《水经·温水注》引应劭《地理风俗记》:“日南,故秦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开”。
《温水注》引王隐《晋书地道纪》:“(日南)郡去卢容浦口二百里,故秦象郡象林县治也。”
《温水注》:“寿泠水自城南,东与卢容水合,东注郎究究水,所积下潭为湖,谓之狼湖浦口。有秦时象郡,墟域犹存。”
《温水注》:“浦西即林邑都也,治典冲……秦汉象郡之象林县也”。

[8]《淮南子·人间训》,刘安

[9]《山海经·海内东经》

《山海经·海内东经》:“沅水(山)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会洞庭中”。
《山海经·海内东经》:“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10]《汉书集解音义》,臣瓒

《汉书·高帝纪》臣瓒注:“《茂陵书》:象郡治临兰,去长安万七千五百里”。

[11]《汉书·昭帝纪》,班固

《汉书·昭帝纪》:“(元凤五年)秋,罢象郡,分属郁林, 柯”。

[12]《史记》,司马迁

《史记·南越列传》:“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史记·平准书》:“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
《西南夷传》:“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夜郎始依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

[13]《三國志》,陈寿

“昔帝舜南巡,卒于苍梧。秦置桂林、南海、象郡,然则四国之内属也,有自来矣。赵佗起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官之南是也。汉武帝诛吕嘉,开九郡,设交址刺史以镇监之。”

[14]《水经注》,郦道元

《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云:“越王令二使者典主交趾、九真二郡民”。

[15]日南说代表著作有:

A.鄂卢梭:(L.aurousseau)《秦代初平南越考》,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B.覃圣敏:《秦代象郡位置考略》,《印度支那研究》1981年第4期;又见《历史地理》第3辑,载《秦代象郡考》。

C.洪建新:《秦代北户考》,《学术论坛》1982年第1期。

D.余天炽:《秦象郡南界的辨证》,《印度支那研究》1982年第3期。

E.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郁林说代表著作有:

A.马司帛洛:(H.Maspero)《秦汉象郡考》,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四编》,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B.谭其骧:《秦郡界址考》,载《真理》杂志1卷2期,1944年版;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二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C.陶维英:《越南古代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译本。

D.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E.周振鹤:《象郡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F.王妙发:《关于秦代象郡地望问题的讨论》,《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1986年。

G.万竟君:《关于秦汉古象郡的再讨论》,《地名集刊》第二辑,1994年4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秦朝是否管辖越南北部,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界一直存在一些争论,但普遍认为,秦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如今的越南北部行使了统治,但其统治的性质、范围和持续时间,以及当地居民的接受程度,则需要更细致地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确“管辖”这个词的含义。如果“管辖”意味着直接派遣官员、征收税赋、推行法律制度,那么秦朝.............
  • 回答
    西汉初年,确实有不少人怀念秦朝,尽管这种怀念可能表现形式多样,也并非所有人都一致认为秦朝是个好时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心态。1. 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与汉初的社会现实秦朝仅存十五年便迅速灭亡,其原因复杂,主要在于: 严酷的法律和繁重的徭役: 秦朝以法家.............
  • 回答
    关于秦朗是否可能是吕布的儿子,这确实是一个有趣且引人遐想的讨论,虽然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将两人联系起来,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去推测,并且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首先,我们要明确历史的“空白”与“可能性”。历史记载往往是我们了解过去的主要依据,但我们也要知道,史书的编撰有其局限性,并非事无巨细。.............
  • 回答
    关于秦国公室的“氏”以及秦始皇是否应称“赵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和历史人物的称谓。我们来一一梳理一下。秦国公室有没有明确的区别于“赵氏”的“氏”?如果有,是什么氏?答案是:秦国公室确实有区别于“赵氏”的“氏”,这个氏是“嬴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国.............
  • 回答
    关于孔子及其弟子是否具有“黑帮性质”的说法,在学术界并没有普遍认同的观点。这种解读更像是一种新颖的、带有现代隐喻的视角,用以理解先秦时期特殊社会背景下的师徒关系和政治运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种可能性,并分析为何秦始皇“焚书坑儒”在这一框架下可能被解读为“打黑”。孔子集团:一个“文武兼备,纪律.............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把当今世界格局想象成战国时期的群雄逐鹿,而将美国比作秦国,中国比作齐国,这种类比在很多方面都说得通,但也有些地方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秦国)的“强大”与“革新”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末期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其核心在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高效的政治体制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学.............
  • 回答
    赵武灵王若是能长寿,赵国灭秦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并非板上钉钉,这其中牵涉到许多变量和变数。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如同剖析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赵武灵王为何被视为关键人物?首先,我们得明白赵武灵王为何如此重要。他的“胡服骑射”改革,绝非仅仅是换套衣服那么简单。这是一种深刻的军事和制度革.............
  • 回答
    秦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如同一颗流星般划过天际的王朝,虽然短暂,却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回溯历史的长河,探究为何这个仅仅存在了十五载的朝代,至今仍有人对其推崇备至,我们会发现,这背后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一、奠基之功:中国大一统的开创者首先,秦朝最无可争议的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游戏设计和历史认知上的考量。简单来说,在《欧陆风云4》(EU4)这款游戏里,中国(也就是游戏中的“中华帝国”)的“核心”设定,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于游戏机制和玩家的代入感,而并非完全照搬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为什么会有秦朝和唐朝的核心,却少了宋朝,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层面的.............
  • 回答
    秦朝,一个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王朝,却也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走向了灭亡,仅仅传了二代便轰然倒塌。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暴君误国”可以概括,而是深埋在制度、文化、人心之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秦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过度激进的改革。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虽然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展现了.............
  • 回答
    兵马俑的服装,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好奇,尤其是那种看起来厚实、有夹层的质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的棉衣。不过,要澄清一点,秦朝时期,中国还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棉花直到宋元时期才逐渐普及开来。那么,兵马俑的衣服为何会给人棉衣的错觉呢?这背后其实是秦朝时期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服饰制作工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秦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如果真有这么一出穿越戏码,带着现代枪械回到秦朝去刺杀嬴政,那成功概率嘛……说实话, 概率很大,但绝不是板上钉钉,也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和变数。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掰扯掰:1. 现代枪械的绝对优势:首先,咱们得承认,现代枪械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
  • 回答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常常与短暂、严苛、甚至有些悲剧的色彩联系在一起。秦朝统一六国,但二世而亡;隋朝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却也因农民起义而迅速衰落。然而,正是这两个被普遍认为“不成功”的朝代,却为之后长久而辉煌的汉朝和唐朝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使得这两个朝代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要理解汉朝和.............
  • 回答
    倘若漫画这种表现形式在秦朝便已深入人心,那对我们理解那段辉煌的历史,以及对当今的文化传承,其影响定是深远的,甚至可能改写我们现有的认知。文化层面:首先,叙事与观念的传播将更加直观生动。 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这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文化整合。如果在此基础上,漫画作为一种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语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一个根本性的区别。你说“照理说欧洲地形更有助于统一”,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视角,但事实证明,地形并非决定性因素。秦朝能实现统一,这是一个复杂历史事件的必然结果,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与欧洲的情况截然不同。咱们来掰开了说:秦朝统一中国的关键因素:1.............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秦汉那个时代,那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仔细一琢磨,就能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细节。这些东西,不是史书上那些波澜壮阔的大事,而是藏在生活缝隙里的,更真实,也更让人感到一种遥远的、不寒而栗的“人的味道”。一、 奴隶制度下的“活祭品”与“人殉”:我们都知道秦汉时期有奴隶,但很少细想奴隶在当时.............
  • 回答
    秦朝统一六国,绝非易事,这背后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斗争,其难度之大,远超许多人的想象。首先,秦之所以能够统一,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其强大的国家机器和高效的统治能力。战国时期,各国林立,实力参差不齐,但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已经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和一套鼓励耕战的社会制度。这意味着,在秦国,每一个公民.............
  • 回答
    秦代的铠甲,是那个时代军事力量的重要象征,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防护装备,更是当时金属冶炼、工艺制造以及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要说秦代铠甲的类型,不能简单地用几个名字来概括,因为随着军队的构成、兵种的不同以及时代的细微演变,其形制也各有侧重。最广为人知,也最能代表秦军威武形象的,无疑是札甲。这种铠甲的特点.............
  • 回答
    《大秦赋》这部剧,说是波澜壮阔、气势磅礴,那是真的没得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摆在那里,怎么拍都能撑起场子。但要说它是部完美无瑕的史诗级巨作,那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细究起来,这剧的槽点还真不少,而且有些还挺扎人的,让我这种看了好几遍的观众,每次重温都忍不住要翻白眼。首先,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吕不韦.............
  • 回答
    战国时期,秦国最终一统天下,这已是历史的既定事实。但如果跳出这个框架,站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审视各国强弱、战略布局和内政外交,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秦国,还有那么一两个国家,在某些时期,也曾有过问鼎中原的资本与潜质,只是最终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要说“最有可能”统一诸侯的国家,在我看来,魏国和楚国是最有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