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8月31日发布的2020年8月份PMI数据?

回答
想了解8月31日发布的2020年8月份PMI数据?这事儿得这么看,说起来还有些门道。

首先,咱们得明白PMI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就是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的简称。这东西不是政府部门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对企业里负责采购的经理人进行调研,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比如对订单、生产、就业、价格等方面的看法)汇总计算出来的一个指数。

为什么PMI重要?因为它是一个 先行指标。也就是说,它能比较早地反映出经济活动的状况,比我们常听到的GDP增长数据要快。采购经理们是站在经济活动最前沿的人,他们对未来的订单、原材料需求等都有比较直接的感受,所以他们的看法往往能预示着未来经济是走向繁荣还是衰退。

PMI怎么解读? 最关键的数字是 50%。

高于50%:说明经济处于扩张区间,也就是大部分的采购经理认为经济在向好,企业活动在增加。
低于50%:说明经济处于收缩区间,经济活动在放缓,很多企业可能感受到了压力。
等于50%:理论上是荣枯分水线,但实际操作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它是在上升还是下降。

2020年8月份的PMI数据,特别是中国制造业PMI,在当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为什么这么说?

1. 疫情后的复苏迹象:2020年上半年,全球尤其是中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经济活动几乎停滞了一段时间。到了8月份,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开始逐步复苏。所以,8月份的PMI数据,是对这种复苏力度和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检验。大家都在看,制造业是不是真的“活”过来了。

2. 政策效果的体现: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保就业、促生产的政策。8月份的PMI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看看它们有没有把企业拉出困境。

3. 全球经济的参照:中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制造业PMI的表现,不仅关乎中国国内经济,也会对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在当时全球经济普遍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中国PMI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国际参考意义。

具体到2020年8月份的PMI数据,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指数:首先看制造业PMI的总指数是多少。如果高于50%并且比上个月有所回升,那说明经济扩张的势头在加强。反之,如果低于50%或者出现回落,则表明复苏势头可能受到阻碍。

细分项指数:PMI报告通常会包含一些细分项,比如:
新订单指数: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直接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情况。如果新订单指数高,说明企业接到的订单在增加,未来生产会更活跃。
生产指数:直接衡量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否在扩张。
就业指数:反映了企业用工情况的变化。失业率高企是经济衰退的一个典型表现,所以就业指数的变化很重要。
原材料库存指数:如果企业开始增加原材料库存,通常意味着他们对未来生产和销售有信心。
出厂价格指数:反映了企业产品的价格变化。价格上涨可能意味着需求旺盛,也可能是成本上升。

新出口订单指数:在2020年这种全球性疫情下,这个指数尤为关键。看看国际市场需求是否也在恢复,中国的出口订单是否在回升。

PMI的构成结构:有时候,我们还要看是哪些因素在支撑PMI的上升或下降。是需求端的拉动,还是供给端的恢复?是内需还是外需?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的真实状况。

与季节性因素和历史数据的对比:将当月PMI数据与前几个月的数据以及往年同期的PMI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经济走势是处于改善还是恶化。

总而言之,看2020年8月份的PMI数据,就像在给中国经济把脉。 大家都希望看到一个积极的信号,证明经济正在摆脱疫情的阴影,重新焕发生机。这份数据不仅对国内的经济决策者和企业至关重要,对于全球经济的观察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窗口。

当时很多人会关注这个数据,就是想确认,经历了上半年那么艰难的时刻,到了8月底,经济是不是真的迎来了转机,而且这个转机有多稳固。所以,看到具体的数值和各项细分指标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当时经济的实际情况,是温和复苏,还是强劲反弹,又或者依然面临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资本市场,经济数据的持续回暖,利好商品市场。今天早盘玻璃冲击涨停,铁矿大幅上涨,其他如焦炭、纯碱及化工产业链同样表现不俗。对于股票市场而言,从技术面上来分析,目前上证位于前高3450点附近,上一次冲击3450点后,出现了小幅的回调。但连续几次回调的最低点位均在抬升,显示市场依旧看好后市。今天的成交量有望突破4000亿,较昨天继续放量。在宏观经济数据连续向好的背景下,有望助力股市突破前高,开启一轮新的上涨。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前值为51.1,相比上个月略降0.1个百分点,预期为51.2,基本符合预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前值为54.2,相比上个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预期为54.2,超预期。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5,前值为54.1,相比上个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以下是详细内容。

从需求端来看,内外部需求均继续回升。新订单指数为52,7月份为51.7,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9,7月份为49.1,指向内部需求继续改善。内需的增强,预计与房地产开工火热和基建投资大幅增长有关。一方面前期房地产销售的火热带动了房地产相关建设的走强。另一方面,从政府支出来看,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财政预算支出完成度明显偏低,政府支出有继续加速的动力,与此同时,前期专项债及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完成,资金被快速发放到基层政府,中央要求将资金尽快转换成实物产出。以上因素有望拉动内需继续走强。外需订单也在持续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在7月份大幅增长5.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8月继续维持增长,这一数据与出口的超预期回暖相印证。

生产端继续维持在高位,带动就业回升。8月生产指数为53.5,随着水灾等影响因素的减少,生产继续在高位。与此同时,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升到49.4。表明稳就业保就业政策逐步收到效果。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回升,就业压力有望继续减小。

从价格上来看,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8.3,从4月份的42.5.低点回升,并持续维持在高位。出厂价格为53.2,较7月上涨1个百分点。这两项价格的上涨,与前期报告中指出的ppi见底回升的结论相印证。8月份PPI有望继续走高,带动工业企业盈利继续上涨。

库存指数目前偏震荡趋势。产成品库存在上月小幅上升到47.6后,本月回落至47.1。原材料库存回落到47.3,较7月份下降0.6个百分点。库存指数目前的趋势是偏震荡下行。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目前是在去库存的尾部,为下一轮的补库存周期震荡蓄势。震荡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行业的分化造成的。对于早周期行业及受政策利好比较明显的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补库存周期,而晚周期行业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所以从整体的库存周期来看是震荡的。

本号主要对经济或者投资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解析资本市场的买卖策略,另外对于突发消息及最新政策,会第一时间解读,欢迎关注我或者我的微信公众号“扶摇投资笔记”。

原创不易,求转发,求点在看,觉得好请关注,谢谢。

------------------------------------------

历史文章:

如何评价8月27日发布的2020年1-7工业企业利润?

中方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释放哪些信号?

美媒称特朗普政府放风,允许包括苹果在内的美企继续在华使用微信,你怎么看?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和目前的执行情况、美方的评价

现在到底是经济周期的哪一个阶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