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季度以来全国新房市场出现拐点,国庆黄金周多城新房成交面积持续下跌,调控政策还会持续么?

回答
三季度以来,全国新房市场确实显现出一些微妙的变化,而国庆黄金周多城的成交数据更是为这种变化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许多人都在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已经到来,而政府的调控政策又将走向何方?

市场“拐点”显现:数据背后的冷思考

要说“拐点”,我们得先看看数据。三季度,不少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和成交面积确实出现下滑。这不仅仅是季节性因素,更多的是市场内在需求在经历了一轮释放后的理性回归,加上部分城市前期涨幅过快,购买力透支,以及大家对未来预期的调整。

国庆黄金周,本应是楼市的传统旺季,但今年不少城市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成交面积的持续下跌,直接反映出购房者观望情绪的加重。大家不像之前那样急于出手,而是更倾向于“等等看”,对价格、户型、地段、配套甚至是开发商的实力,都进行了更审慎的考量。

这种市场情绪的转变,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对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有着直接影响。大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自然会更加保守。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前期过热的市场,也经历了一个挤压泡沫的过程。一些高企的房价,让刚需和改善型需求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支付能力成为制约。

此外,“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并未动摇。政府持续释放的信号是,房地产市场要回归居住属性,不能过度金融化。这种政策导向,也从根本上引导着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遏制了投机炒房的空间。

调控政策:持续性与精细化并行

面对这种市场变化,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调控政策还会继续吗?

我的看法是,调控政策不仅会持续,而且会朝着更加精细化、结构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不会变。 这是国家稳定经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战略。只要这个根本原则还在,那么限制投机、抑制过热的政策工具就会持续存在。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月份或季度的数据波动,就断定调控放松。

其次,政策的“持续性”不等于“一刀切”。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一系列“组合拳”。未来,政府更有可能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市场情况,采取更加“因城施策”的差异化调控。

对房价上涨过快、市场过热的城市, 政策可能会保持高压态势,甚至会根据实际情况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进一步收紧信贷、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严查违规销售行为等。
对于市场出现明显降温、甚至存在一定下行压力的城市, 政策可能会有微调,但这种微调绝不是“放水”,而是为了稳定市场、防止大起大落,保证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例如,在信贷政策上,可能会对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给予一定的支持,或者在限售、限购政策上,针对特定人群或区域进行一定的优化。

更重要的是,调控将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 这包括:

1.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重点在于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这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根本的“治本”之策。
2. 完善土地供应制度。 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从源头上稳定地价和房价。
3. 健全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避免出现“明斯克时刻”。
4. 推动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 虽然这在短期内可能难以落地,但从长远来看,房地产税是调节财富分配、抑制投资性需求、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也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一环。

所以,国庆黄金周的数据只是一个市场信号,它会促使政府更加审慎地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并可能在现有的调控框架内进行微调和优化。 但要说调控会就此“松懈”或者“取消”,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总结一下, 当前新房市场出现的“拐点”信号,并非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已经过去,而是市场在回归理性、在政策引导下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的调控,将更具针对性、更有层次感,并且会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购房者应该认清这个大趋势,以理性的心态去面对市场变化,而非寄希望于政策的“一松了之”。市场终将走向一个更加稳定、更具韧性的发展新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调控政策还会持续,这一轮房地产产下行周期政策调整是导火索,更重要的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和预期需求不足,这才是最要命,现在政策调控更多的不是调控不让涨价而是不让跌,至少维持价格的稳定,大的管控方向不调整目前能做的也仅仅是放松贷款审核管控,减少贷款审核周期,但这点钱对于以整个市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要解决结构性供给过剩和预期需求不足只有两种方法,全面降价和货币放水,总之就是让居民的钱包和匹配上房价。

但是全面降价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才有各地出台的限跌令,其实没出限跌令的城市大多早就在执行限跌令了,通过给开发商窗口指导下达不准降价指令,所以价格不能降,必须稳定;货币放水涉及到的面更广,目前来看还是没有做好大规模货币放水的准备。所以现在的所有政策都没办法解决本轮房地产下行的根本矛盾,只是在硬挺。

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前面两个做到很简单,但是稳预期做到太难了,尤其是管控下跌的预期甚至比管控上涨的预期更难,只要不改变现行货币政策傻子都能看的出来很多三四线城市早就已经供大于求了,而当地政府还做着大批量卖地的白日梦。

这种行情持续下稳定着房价和地价,那么迎接的只能是交易量的断崖式下降,交易量暴跌短时间可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地方政府早就和开发商捆绑在一起了,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的土地也卖不出去。

现在就是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谁坚持的久一点,我们已经见识了恒大和融创的求救信,就看地方政府机关求救信什么时候发出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