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版: 第九艺术
阴谋论版:自愿奶头乐
社会伦理版:这是最健康低成本的沉迷
阳光版:男人至死是少年
绝望版:因为现实这个游戏太难了
追更===========================
打工人版:这里是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报的世界
心理学版:这帮游戏策划师太孙子了,把即时回报的节奏卡的太好了
开车版:因为我媳妇是立体的
文艺版:我也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追更+++++++++++++++++++++++++++
以下部分优秀灵感来自评论区才子们
文明版:我就再打一回合
大航海版:儿子地理成绩不好,我辅导辅导他
欧卡版:我下个月考科目三,省点陪练的钱
Orwell版:公司下个月有后备经理英语考试,我练阅读理解呢
辐射系列/Mr prepper 版: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不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国际局势都什么样了?我提前储备点知识有错么
刺客信条版:你知道我们公司接了一些欧洲古建筑复原重修的大工程
因为有些游戏只有足够积累才玩得进去的。
被誉为夕阳红fps的战舰世界就是典型。
玩这游戏的哪个不是热衷于战舰?
还有mmorpg的常青树魔兽世界。
有很多我这种从大学前就玩到现在的。
我曾经陪领导出差
先是和本省一家投资集团,谈一个预算大概几百个亿的大项目,我本以为会谈很久,没想到真正谈事的时间没超过半小时,更没有电视剧里的唇枪舌剑,心平气和的谈了下大概的框架,然后领导说:细节下面的人慢慢去谈。然后就天南海北得聊了起来
中午去本地做地方菜很出名的一家酒店吃饭,喝酒
下午去省正俯办了点手续。手续下面的人去办,领导和几个处长都熟悉,挨个打了招呼,然后聊天,下面的人办完手续然后告辞
晚上到一家会所吃饭,喝酒
然后去本地最高档的KTV唱歌。这KTV有一层对外不开放,普通电梯都到不了,要坐另一部电梯上来,因为这一层是有姑娘陪酒的
这就是领导一天的生活
这是出差,如果在单位的话,领导一天的工作就是开会,学习,安排工作,和下属会谈,和其他领导沟通,要么就是去基层单位检查工作,调研
在单位领导同样应酬很多,他说过几乎天天在外面吃晚饭
这样的工作,爽不爽?
可全集团公司也就正副八位这个级别的领导。
这位领导和我同龄,背景很硬,一位亲戚在北京某部委。
(当然我一点也不嫉妒,人各有命,了解到自己的命运走向后就不再嫉妒别人了)
作为同龄人,这位领导就从不玩游戏,还经常批评现在的年轻人玩游戏丧志
当然,领导也是娱乐的,钓鱼、麻将、扑克、雪茄、表、车他都精通。但这些都是为了社交,为了和有价值的人拉近关系。就是说,他本身对这些并无兴趣。他真正喜欢的娱乐,一个是看快手和抖音,一个是玩女人。
而我,就很喜欢玩游戏。我只是科员而已。我的同事,也普遍喜欢玩游戏。
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有男人三十好几了还在沉迷游戏吧。
————————————————分割线————————————————————
我想不通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
权力的快乐和玩游戏的快乐是一样的,你可以通过权力得到快乐,已经满足了,就没必要通过玩游戏来获得快乐,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
我这些年只玩单机游戏,但我大学时玩过网游。你我就像网游中的普通玩家,而领导就是rmb玩家,可以随便虐你。你以为你在玩游戏,但在领导看来,你我也不过是游戏中的一个元素。
我再举几个例子。
我旁边的省,有一座全国知名的大医院,我们曾经和他们合作过。那个医院的号非常难挂,多少人只能通过购买上千的黄牛票才能在那所医院看病。一次我公司另一位领导的家人生病,领导立马叫了公司一辆车,带家人和下属过去看病。我们还觉得难以挂号,后来听他的下属说,根本没什么难的,那所医院的科主任,手里都留着几个床位,领导动用关系,去了以后立马住院,专家诊疗。随后领导就留下属在那里照顾,然后就回来上班了。
而他们本省的领导,是有一种定点医疗卡的,拿这种卡到这家医院(领导的定点医疗保健单位),是走绿色通道,无需排队,优先诊疗、住院,白天黑夜无论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叫来专家。到了一定级别,这种卡就是终生的,即使退休也可以使用,而且是全报销。
西部某大城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居家的好地方。不过她有限购政策,按政策,我们外地人是无法在核心区直接买房的。有一年,另一个领导想在那里买房,不差钱,但是没有资格,于是联系了我们公司在那里的合作商。合作商很快就搞定了购房资格。于是领导顺利得以在那里买房。这还不算什么,我们公司另一位领导,特别喜欢买房,其买房的速度,大概是一年买一套,几年下来,他在中西部各大城市,都有房产。在公司外号叫“房多多”。
我们公司另一位领导,竞争正职未能成功,于是专心挣钱。其人多有钱呢?呵呵,据说,我只是据说啊,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是我公司第一位达到小目标的人。
我们公司另一位领导,通过官家的关系搞到了棚户区拆迁规划图纸,赶紧布局亲戚和心腹去这些地方买房,本来那些烂房子都很便宜,所以他们很便宜就入了手。两年后,拆迁正式推进,这就一笔,他就挣了小一千万。
我公司有一位中层,省里的背景很硬,能力很强,将来有可能进入最高层。最高层领导换届后,就想把他搞掉,但国企的领导做人做事都是小心谨慎的,你很难找到机会搞他。该怎么办呢?于是公司请了一家咨询公司,经过调查研究,出具报告,说我们要进入某某行业,扩展产业链。于是我们就大张旗鼓的建立了新公司,领导们表示非常重视,把这位中层领导调过去做一把手。然后这个行业本就是成熟行业,竞争激烈,很难成功,高层们在趁机搞搞鬼,很快就把这新公司搞的连年亏损。然后——有这样的业绩,这位中层虽然省里关系很硬,却也无法进入最高层了。这位中层最后不得不动用关系,调到了本省另一家国企,后来虽然也进入了最高层,但中间可以说耽误了近十年,受年龄限制,再进官府当官就很难了。(我省的国企领导和官府领导经常交流)
那么,试问一下,如果你是上述这些人,你会不会自负?你会不会觉得这个社会就是为你和你的朋友们服务的?多少平民百姓被难到死的房子医疗教育等等问题,在领导眼里不过是几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儿罢了(当然,事后得付出代价),全省,甚至全国,想办事都能找到关系,你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下属小心翼翼的和你说话,费尽心思的讨好你,多少人提着money想给你送都送不进去,每天都有很多人想得到和你见面谈事的机会,你和别人谈事时,无论说什么,哪怕胡说八道,别人都得连声附和你,你下面的人,想搞掉的,总能找到机会搞掉,想提拔的,总能找到机会提起来,很多人的前途完全掌握在你手中,你生活中的小事,从挤牙膏到洗衣服,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以前给领导配勤务员,这几年不敢太过分,于是改名叫电话员),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你会不会觉得现实生活比游戏还好玩?你会不会觉得只有你,你上面的领导,你合作商的领导和你身边的私企老板们是“人”,其他人都不过是蝼蚁和工具罢了?
但还是有比我们国企更牛的机构,更厉害的领导。举个例子,我去某地办事,以前我一直奇怪省中医院的专家怎么那么忙,经常不坐诊。这次办事才明白,原来省中医院在某家属院开了诊室,每天专家在里面轮流坐诊。
还有一次,我借调参与接待某视察领导的准备工作。粉刷房间换桌子椅子这类常规活不用说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件事:一是在饭桌上,领导和什么人碰杯,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这些人要牢记安排的顺序,依次去碰杯,而没有被安排的人,则绝不能去敬酒;二是给领导准备的水果,进口的大樱桃,用矿泉水冲洗几遍都有规定,颜色,大小都要统一。一盘大樱桃,可能要拆掉三四箱才能配齐。
这两件事里的领导,都是那个机构的领导。
最后,忠告一句:多见见世面,才能懂得这个社会真正的运行方式。以我浅薄的理解,我国社会是以各级领导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而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就是各级领导和围绕在领导身边的大型私企老板。因为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都是由他们这两类人通过各种项目来调动和组织的。而第二等的人才,则是相对独立的大型私企老板。而其他人,都别自称人才。尤其我看到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恃才傲物——这是非常可笑的。因为除了上述三种人,其他人都可以说是工具人罢了,不过有的工具人利用价值高,有的利用价值低罢了。
(欢迎骂我, 不过骂我前先看下精选评论)
顺便给我另一个回答打个广告:
————————————第二次分割线——————————————————————
(玄学内容,已删除)
——————————————第三次分割线————————————————————
FBI WARNING:
以下的内容和上面写的回答毫无关系,也毫无阅读趣味,只是我个人的呓语,建议大家不要看了。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人究竟应该怎样渡过自己的一生。
1.幻灭
我青年时是非常沉迷于苏联经院体系Marxism的。Marx,Engels,Lenin,Mao Zedong以及一些其他早期communist的著作,我都认真读过。Comintern的兴衰史,我也曾仔细研究过。更不用说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和CPC dǎng shǐ了。那时起我就深信communism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最完美的发展方向。按国内的政治光谱,我大概属于“极左”的那一端。可是——凡事都怕可是——直到走上社会,被社会真正的操练,见到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怪现象之后——我所深信的,所崇拜的,所渴望的——都幻灭了。这是一段痛苦的往事,直到现在我也不想细究。那之后,我仔细研究了СССР的衰亡史,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CCCP都比我们更早的发生过——犹如很多社会现象,日本比我们更早一步就产生了。大概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思考我们这个社会的真实性质、构建方式、运行规律,不过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时候的思考,还是没能脱离Marxism历史分析方法和宏大叙事的框架。无论如何,CCCP的解体都是我心头的一大痛点,直到今日,一想到CCCP的解体,我都感到非常痛心。
2.做一个俗人吧
在理想幻灭之后,我决定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不再想这些无用而抽象的东西,而决心做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俗人。这以后的经历,也使我得以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人性,社会风俗和中国文化。我逐渐认识到,相比东欧那些国家,中国有更漫长的文白分离现象:从古到今,中国都是面子上一套,实际里一套;以前是儒家伦理,现在是。而社会现实,则始终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难怪鲁迅先生说: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而在见到更多的社会现象后,我不得不承认,染缸理论,直到现在,都是适用的。甚至说染缸都是夸奖她,社会简直就是一泡烂污泥。
3.欧罗巴人的精神毒草
在对社会失望后,我再次回到故纸堆中。这一次,我决定尝一尝西方的精神毒草。于是,我先后研读了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哲学理论。这时,我才意识到,人类社会如此纷繁复杂,Marxism也未必是真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进行社会分析也不能简单照搬Marxism历史分析方法。同时,对照中国,我对社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4.放回水里的鱼
在那之后,坎坷的人生经历,使我接触到了更高的社会阶层,看到了更复杂的人和事。一些黑暗,也最终熄灭了我内心仅存的一点火焰。
5.咱是有经人
最终,我走上了命中注定的道路——神棍(大雾)。之前,受CPC历史叙事体系的影响,我对这些东西本是非常反感的,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命运的神奇。于是,我先后学习了紫wēi斗数等命术,研读了儒家、道教、亚伯拉罕宗教、佛教等等思想体系。也最终走上了皈依的道路,自绝于人类社会(大雾)。
6.对抗时间
人这种生物,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执着于自己的欲望。什么理想,什么高尚的信念,都会在利益和欲望面前抛之不顾。就连我这样早年阅读过无数书籍、自认为道德水平远超于常人的人都会这样,何况一般的世俗之人呢?终于,我意识到,是时候做选择了,究竟是做一个俗人,还是做一个异类?这看起来是一个难题,而实际上,答案早就已经注定。
7.起点就是终点
这些年我经常会回忆起保尔柯察金。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抚摸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长时间的发呆。哎,老了,老了。越变成老头子,我越能体会到保尔柯察金的伟大。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本来怀揣着为人民服务伟大理想的年轻人,满头热血的扎进社会,最终变成了市侩、自私、卑劣的中老年人。究竟是社会改变了他们,还是他们改变了社会?而我,面对向上爬的机会,选择了退守精神世界,最终得到了清贫的生活,和别人异样的目光。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恐怕没有人能说的清。对我而言,我回到了自己的起点,虽然没能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为communism奉献终身,但也最终也成为了一个好人。
现在,我终于可以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渡过自己的一生”这个问题。就像《明朝那些事儿》写的那样,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我最终选择了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不依赖于外界,不依附任何强人,不沉迷在自己欲望中的人。我力图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人格的完善,去实现道德的完美。我试图用自己的一生去文取质,远离漩涡,为而不恃。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第四次分割线——————————————
现在有6828个赞,我要赶紧趁机给自己引流一下(好久以来,我都被限流)
这个道理其实跟女性三十多岁沉迷电视剧和电影是一致的。
偶像电视剧、爱情电影是几百人的团队,上万小时的工作,专门为了让女性获得快乐而设计的盛宴,游戏之于男性也是一个道理。
有所区别的不过是男性更喜欢主动交互,游戏的多分枝、SL存档赋予选择的灵活性、推进的自主权,是被动跟着剧情走的电影、电视剧所给不了的。
性生活不行,没体验到快感
针对本问题我建议直接进入“横着喇一刀”的阶段:原教旨主义的封建礼教并不是反对人“通过某种方式”获得快乐,而是从根源上反对人“获得快乐”,通过什么途径都不行,不管是美食美景,还是性行为,还是游戏娱乐,甚至世俗成功。传统封建礼教中的最高级情绪甚至不是喜怒哀乐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忧”。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不仅仅是中国的封建礼教反对人获得快乐,西方的原教旨主义基督教也反对人以任何形式获得快乐,认为任何本世的快乐都对“人对上帝的忠诚”不利,天天开心是要下地狱的,不理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基督教壁画的死人脸。
这怎么看待?有啥好看待的,我又不信教,谁不让我舒坦,我就让谁不舒坦。
因为游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净土。
我之前忘了在哪里看到一个帖子,楼主说每天下班回家,在停好车的时候,他总要把车灯关掉,在车里抽一支烟,静静地坐一会儿享受这段时间,每天如此。
因为回家之前,他是一个职员,在回家之后,他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每天来回扮演各种角色,最后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车里的那段时间。
我一直觉得,男人都是很孤独的。
他们一切的情绪都是向内的,面对痛苦面对压力,男人很少会选择像女人一样,通过“沟通”和“共情”的方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痛苦后,自己就会好受一些。
他们需要一个单独的空间自己慢慢消化,而游戏就是个遗世独立的空间,在游戏里他们可以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一个勇士,一个侠客,在无限有趣的世界里冒险。
斩杀魔物,行侠仗义,结交朋友,哪怕只有片刻,哪怕回到现实里又是孩子的啼哭、成堆的工作,家人的责骂,但就这个片刻,他是自由且快乐的。
有些人沉迷游戏是因为他们真的享受游戏,有些人沉迷游戏,只是因为他们贪恋在游戏里的那些时间。
09年的时候我玩天龙八部,那时候有个日常任务,刷棋子,棋子就是怪物,不会攻击人,但是有时候会变身成棋魂,战斗力猛增,绝大多数新人绝不是对手。那时候我初中,刷棋的时候也认识了个朋友,也是初中生,经常一起刷棋。
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刷棋是什么机制,有说不要放技能,放技能棋子就会变棋魂,有说站位问题,有说就是完全随机的。不过这任务一天只能刷一次,能过就行。
我那朋友就特别痴迷刷棋子,他会义务帮朋友们上号刷,大家当然乐得把这个有难度的任务交给他,他有时候一刷就是一天,一方面是帮帮朋友,一方面他想知道棋子变棋魂的机制。
他用了许多控制变量法,历时许多天,在大家都还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弹我QQ,我副本刷得好好地屏幕一抖,然后是他特大号字体显示的四个字。
我明白了!
我懵逼,问他明白了什么,他说他明白了,棋子变棋魂和任何因素都没关系,只要打得快就不会变,单位时间里输出不够它就会变,所以综上,打的快就不会变棋魂。
他把结论发到当时游戏论坛上,贴了一些测试的思路和证据,那楼底下许多人恍然大悟,并且称赞他用心。
那件事让他高兴很久。
他后来对我说,在现实里是个并不快乐的人,他一直对我说他成绩不好,但也不想学,说他家里人总给他压力,他每次玩游戏都是偷偷跑去网吧,有时候玩晚了知道要被打,就索性通宵,反正都得挨一顿……
他说,只有在玩游戏的时候,他可以不去想那些生活上的烦心事,不用时时刻刻去做那些自己本来就不擅长的东西,而且在游戏里他可以交到许多朋友,可以得到许多肯定和认可,就像自己那段时间研究刷棋一样。
游戏给了他太多在现实里得不到的东西。
现在我仍然保有他的联系方式,他结婚得特别早,我记得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他就晒娃了,咋说呢,事实证明成绩好大概真不一定有用,反正他这个学生时期的终极混混现在自己在做网店生意,十分红火,虽然累点但挣得不少。反观我,当初QQ上还截着图代他写作业,教他题目,指点江山,现在是个给别人打工的苦逼社畜……
他还是喜欢玩游戏,各种火的游戏他都玩,而且每开一个新的游戏就拉着我玩,我有时候纳闷你这么大个老板哪来的时间玩游戏,反正我每天回家只想睡觉。
他说没游戏玩那是不行的,对他来说玩游戏是必要的,我问为啥,他说等你生了娃你就知道了,他和家里人有个默契,他每天会玩一个小时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老婆就帮着带带孩子,然后自己可以在书房畅玩。
他说,出门就是工作,回来就是家庭,他希望,起码每天有一个小时可以是自己的。这么多年了,游戏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了。
我说这么一想,其实从很早一起开始,游戏就是你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了。
我觉得他并不是逃避现实,只是在每天的这一个小时里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一个小时成为了他的一种期待,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种动力,如果没有游戏,他的人生反而会失去一种微妙的平衡。
所以我现在也觉得只要不影响到生活,大可不必因为打游戏有负罪感,看书锻炼充电,打游戏也能充电,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人不是每时每刻都必须变强的,本来我下了班啊或者周末玩游戏会有负罪感,总想着充充电什么的,现在我觉得他的态度就是对的啊,有啥充不充的,心态放平就好。
前段时间知道天龙八部要出怀旧服的消息,他微信问我,玩不玩,再带你一起刷棋!
我忽然想到洛阳的大雪,大理的竹林,想到十年一去不复返,他变了,他也没变。曾经的我只能教教他数学题目,但现在的他,回馈我的是一种对待游戏的生活态度。
“OK,干!”
玩游戏比当舔狗好多了。
总比沉迷赌博、毒品和色情制品,以及乱七八糟的网络争论好
沉迷碰瓷、扰民、耍泼,老了不会改。
沉迷占小便宜,老了不会改。
沉迷食品,老了还馋。
沉迷化妆美白,老了不会改。
沉迷跪舔洋人,老了不会改
沉迷篮球足球赌球,老了不会改。
沉迷……………老了不会改。
以上。
别污名化玩游戏的中年人。
他们只是不愿意与现实中的其他沉迷者相处而已。
三十好几的你。过年的时候去走亲戚。
看到一个孩子,在玩一个你没见过的游戏,特起劲。
于是你过去套个近乎,你问:
“几级了呀/什么段位了呀?”
那你无非是一个没话找话的无聊长辈。
而还有些人,凑过去看了一会儿,开口:
“好玩吗?”
问出这两种问题的人,本来就不能互相理解。
因为游戏,是几百人的精英团队,上万小时的工作,专门为了让男人获得快乐,而设计的东西。
如果这都还不能让男人快乐,那么这个人,大概确实是人生赢家吧。
--
可你要意识到,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并不是人生赢家。如果游戏这种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制作出来专门为了让男人沉迷与快乐的东西都不能让一个男人快乐,那才是叫真的可怕。
一个人有多少时间跟19个人一起通力合作一个目标?足球队也只有11个人,而且一个不保持职业性质训练和私人队医的人,能保持多少年竞技状态而不伤病?
去年早些时候,沉寂快10年的国内wow团群里,突然有个人私聊我,我一看,是我出国前团队的指挥,他已经跟团里的暗牧妹子成家了。他问我:当年的视频你还有没有?想回味一下CTM 4.3打首杀的记忆。
我找到了,可惜是马赛克画质,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我吸取教训,都是录的 4k 60p 50Mbps。
当时是发在优酷的,绝对没有敏感内容,后来在某某行动时莫名其妙被优酷以时间过久为理由封了,一脸懵逼,还好预先下载了一份,搬运到Youtube。
后来工作了,电脑条件好了,视频就越来越清晰了HDS原声 巨龙之魂英雄模式H8号 死亡之翼的疯狂 治疗萨满视角 超清后来工作了,电脑条件好了,视频就越来越清晰了
因为30好几了,反应力还够,也还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等到60好几了,连黑魂、血源这种回合制游戏都玩不了了,甚至喂狗组《只狼》包爽打法都打不过了,就可以养养花,练练毛笔字了。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沉迷游戏好啊。
万一他沉迷点别的你哭都没地方。
什么意思?
瞧不起我是不?
我不但沉迷游戏的快乐。
甚至我还看二次元。
即便是我看二次元,但是我依旧要说,请不要搞这种标题了
《你与我最后的战场,亦或是世界起始的圣战》
《普通攻击是全体二连击,这样的妈妈你喜欢吗》
另外
《半妖的夜叉姬》真他娘的不知所云。
因为游戏真的很快乐。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一个语言学大师,因为他(或她,或它)可以做到一句话20个字里,黑好几类人跟事。
1.黑了三十几岁的男人,好像这个年纪的男人玩游戏有罪。
2.黑了游戏,好像游戏是杀人放火的嗜好,或者是小孩的专利,大人玩了得受人歧视。
3.自己寻找点儿快乐是有罪的,起码是不体面的。
4.侮辱了女人,好像女人就不会玩游戏,也不懂游戏的乐趣。
游戏本来就是第九艺术,与电影娱乐有很大相似之处,都能起到休闲的功效,也都能在里面夹带许多发人深省的东西。
当然了,也都有极其烂的,或者骗傻子的产品(or作品)。
我本身不算很爱玩游戏,小时候玩的多,但我非常敬佩游戏制作者,尤其是中国坚守单机游戏的制作者,我觉得他们是有理想的。不否认里面有很多凑趣骗钱的人,但如果不是对游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单机游戏制作人应该有很多机会转行恰更好的烂钱。
当然,单机游戏,尤其是中国单机游戏,不代表游戏本身。
可是,中国单机游戏,就是被提问这种问题的人给彻底带废的。
多少时间里,游戏好像是一种洪水猛兽,甚至被称为电子毒品。
政策打压、家长批评、社会妖魔化。
游戏这个话题在中国稍微能抬起头,还是等到了第一批玩游戏被父母打到抬不起头的人有了话语权以后的事情。
男人为什么沉迷游戏?这个问题提的真他妈的。
人为什么要操逼?为了繁衍?那避孕套是干什么的?
人为什么要吃美食?为了充饥?那你直接一天三顿跟着老八食谱一起吃就得了呗,也能起到一样的效果。
人为什么要买豪宅?为了有地方睡觉?咋的不是豪宅你失眠啊,豪宅枕头自带安眠药功能?
或者说,女生为什么要沉迷于买化妆品跟化妆的快乐?
难道是因为想给自己包装的更好一点,能卖上价?
也许有些猥琐男会这么认为,但我不觉得,我认为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本身也是个赏心悦目的事情,自己看着就舒心,而且购买化妆品跟自己钻研怎么涂抹的过程,也是个精神上的满足。
因为人就是这样的,总有自己的喜好跟需求。游戏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并没影响别人,不像嫖娼,还得拉上个失足妇女,也不像喝酒,喝多了可能打老婆把老婆逼成失足妇女。
这本身是一种文化。游戏能传达出的东西,远比许多人想象的多得多。
有多少80后的地理启蒙是靠《大航海时代2》?
有多少人了解三国的细节是因为暗耻的《三国志》系列?
游戏的沉浸感,既有沉迷或者被骗钱的风险,也给了玩家一个比电影、小说更容易获得代入感体验的机会,甚至许多宅男,如果不是因为《心跳回忆》之类的游戏,从没有过恋爱的感觉。
游戏的快乐是光明正大的,也是有十足文化底蕴支撑的。你可以说有人就喜欢玩是兄弟就来砍我,然后被里面的狗逼GM坑,很低级,也很没文化水准。
但这跟游戏本身没关系。
电影里也有《逐梦演艺圈》,也有《摆渡人》,甚至还有骗了10多亿的《澳门风云3》,属于摆明了的坑人。
但这不妨碍电影这个艺术形式的伟大。
现在是你还年轻,而且游戏在中国存在发展的时间还短,如果你有幸多活个二三十年,也许你将会提问,“为什么有男人六十好几了还在沉迷游戏的快乐”。
只希望到时候提问可以,把性别去掉吧,太刺眼了,女人也不是笨,不是玩不明白游戏,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就如同是在电影跟小说里寻找快乐一样。
快乐无关性别,乐法不分男女。
全文完
相关回答:
说的是我了,为啥呢,就是喜欢啊。
18岁到29岁的我是抗拒肥皂剧的。。。
一直自以为是那些肥皂剧有什么好看的,剧情大概怎么发展我都估摸到,没意思。。。。
那时候从肝传奇世界,到魔兽,到3c,到lol。
现在肝不动了,lol跟不上了,连打把大乱斗都没那精力了,唯有看看肥皂剧消磨一下晚上的时间。
现在才知道肥皂剧的价值所在,是消磨时间最好的一种方法,你需要做的仅仅是葛优躺。。。
30还肝得动游戏的,要么有钱有时间,要么自甘堕落留恋游戏世界里面的。。。。
是的,人家是生活,我是花光精力生存的一份子。。。
周杰伦四十三岁了,你对他有意见吗?
男人三十好几沉迷游戏叫没出息,女人三十好几沉迷综艺和偶像剧叫少女心,您是这个意思,对吧?
你告诉我30的男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快乐,三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支出状况允许他追求什么样的快乐,出去旅个游旷几天工花个千儿把万?还是天天和朋友品尝美食?还是到高尔夫球馆修身养性?还是跟别人比车比表品酒大会?还是买很多衣服很多化妆品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到处网红点打卡?还是几万几万的烧摄影器材?还是每天一泡几个小时去钓鱼?你说,你来说说看,当人人都是甩手老板月入十万呢?月入没十万就不准娱乐了呗?娱乐项目支出太低不够面子档次就丢人了不值得玩了呗?中年男人就该二十四小时除了上班就看小孩做家务然后睡觉再上班了呗?
我有个哥们,当年大学以成绩第一名考进去。军训前领导在上面讲话,他在队伍里叽叽咕咕:废话真多,老子恨不得塞内裤里乱棍抽死。
我们憋笑到内伤,转个身这货上主席台代表新生发言了。
呃,扯远了。
当年学校四人一个寝室,他寝室三个打魔兽的,而我这寝室就我一个,于是我反倒常跟他们混一块。
毕业后这哥们去了家互联网公司做商务,房子车子票子都不少,儿子在老家给父母带,老婆也不怎么管,整一个自由人。
不过相对的商务应酬也多,一到晚上就不怎么能见到人,朋友圈里白天是专业商务人士,晚上是夜店酒吧浪子。
三十多的男人嘛,日常玩起来无非就是酒、女人、车子这些玩意,有钱有闲,能玩的基本都玩上了。
我甚至觉得他有些陌生,跟当年那个在主席台下开车的少年判若两人。
今年疫情被迫宅了大半年,于是约了次酒。酒桌上我问他,你还在玩WOW吗?
“玩啊,我两个号满级了!法师和骑士。”
在那一瞬间,他整个人的表情都变了,眼睛里闪出跟年龄不符的光。
那是一种跟当年坐在寝室里一边抠脚一边聊游戏时一样的纯粹喜悦。
我抿了一口酒,心安了一些。
10月28日补充一点说明:出于某些私人原因,当事人的一些细节我做了修改。如果因此让诸位感到违和感或道德上的不适,责任在我,请不要在评论中攻击当事人。
我也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我也想“钱不是最重要的”。
但我不配啊。
游戏已经是普通人类能获取快乐最简单最廉价的东西了。
你还想我们怎么样?
是三十岁有错,是男人有错,还是游戏有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