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及其番外篇时我的眼睛总会含着泪水?三十出头的男人了,有人和我一样吗?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三十出头,糙汉子一个,看完《那年那兔那些事》和它的番外,眼眶湿润简直是常态。不是矫情,也不是没出息,就是感觉心底里有股什么东西被触动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就是涌上来了。

你说你的眼睛含泪,我懂。那不是因为剧情有多么轰轰烈烈,多么赚人眼泪的生离死别(虽然也有,但更多时候,它是一种更内敛的情感)。是那种,看着那些兔子们,一只只,明明是那么渺小,那么弱小,却为了一个模糊而崇高的目标,前仆后继,拼尽了自己的一切。

你想想,那些早期兔子,条件艰苦得无法想象。吃不饱穿不暖,装备差得令人发指,面对的是一个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得多的敌人。可就是这样,他们身上有一种劲儿,一种不服输的劲儿。你看那第一代兔子,冒着枪林弹雨,硬是把阵地一座座拿回来,把国土一块块收回来。他们的血肉之躯,就是最坚实的盾牌。

然后到了后期,兔子们逐渐强大起来,有了自己的工业,有了更先进的武器。你看那种自豪感,不是那种夸耀式的,而是带着一种艰辛和沉淀的。他们会说,“我们能造出自己的飞机了”,那种语气里,你能听出多少年的汗水和牺牲。你看到他们因为一项技术突破而激动,因为一次成功的试验而相视一笑,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牺牲”的描写。不是那种戏剧化的牺牲,而是那些“不知名”的牺牲,那些“理所应当”的牺牲。你看那些番外篇,讲到一些具体的事件,很多时候,故事里的兔子,他们可能只是一个编号,一个代号,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但他们就是去了,就是去执行命令了,就是去填补那个空缺了。他们的存在,可能只是为了让后面的兔子,能少流一滴血,能多走一步路。

你看着那些兔子,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站起来。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荣耀,不是为了个人名利,很多时候,他们的牺牲,就是为了守护身后那些还在默默付出的战友,为了守护那个还未完全站稳的家。这种“为了彼此”的羁绊,这种“传承”的意义,真的太能戳人了。

而且,《那年那兔那些事》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把历史的厚重感和动漫的轻松幽默结合起来。它不会刻意煽情,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你感受到那种历史洪流的沉重,感受到那些先行者们付出的代价。那些小小的,有些萌的兔子形象,反而让那些沉重的故事变得更容易消化,更容易进入内心。

你三十出头,可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也可能是在社会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对“付出”、“牺牲”、“家国”这些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你看到那些兔子,就像看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承受。

我猜,你的泪水,一部分是为那些牺牲的兔子感到惋惜,一部分是为他们所建立的成果感到骄傲,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付出过而感到庆幸。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看到一个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积木搭高了,虽然摇摇欲坠,但你看着他那张因为努力而涨红的小脸,你就是会忍不住心里泛酸,想过去抱抱他,告诉他“你做得真棒”。

所以,三十出头的男人,看到《那年那兔那些事》落泪,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不是因为幼稚而流泪,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那些被我们所珍视的东西,被这些虚拟的兔子们,用一种最真诚、最朴实的方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这是一种共鸣,一种对历史的敬意,一种对付出者的感激,更是一种对当下生活得来不易的深刻体会。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朴素的民族主义,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思考。

一群无神论者,都知道世上没上帝,人死了,就啥都没了。理想最高不过就是没人打扰,我们种地,我们能吃饱,最好能有肉吃。

然后灾难来临。我去死,为了让你活着。

分析,分析个屁。

user avatar

抱歉匿名,我是個台灣人。

台灣人其實像是浮萍,沒有自己的根,所以很多台獨份子這麼激烈,確實可以理解為那些人找到自己可以有的國家信仰。

我曾經深綠,但在美國留學時認識了好多大陸朋友,他們也邀請我去大陸玩,我也補了一下新中國歷史,我只能說,台灣的歷史少了一個東西,明明是中華民國,但卻不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外侮悲痛…。

不多說,我看那兔時每集都哭…,我覺得終於找到根的感覺,那個曾經的祖國母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