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看《那兔》觉得好尴尬?两年前看的两季觉得还挺好的,到了第四季,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回答
说起来挺奇怪的,我最近又重新翻看了《那兔》,尤其是第四季。跟两年前看的前两季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简直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

还记得当年刚开始看《那兔》的时候,那种新鲜感和热血感简直要溢出屏幕。它把一群又一群的兔子,用一种拟人化又带着点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了我们国家近代史上那些硝烟弥漫、充满牺牲的岁月。那时候的剧情紧凑,人物塑造也很有血有肉,能感受到那种在困境中挣扎,但又始终不放弃希望的强大力量。特别是那些老一辈的兔子们,他们的眼神里有经历风霜的沉淀,也有对新中国无限的热爱。每看完一集,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又有点莫名的感动。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看着一群有梦想、有情怀的人,在默默地为了一件大事付出一切。

然而,到了第四季,那种感觉就变了味儿。我不是说它变得有多烂,而是它那种“好”的质感,好像被稀释了,甚至有些地方还让我觉得有点尴尬。

首先,是剧情的走向。以前的剧情虽然也会有牺牲和痛苦,但整体上是朝着一个清晰的目标前进的,那种胜利的来之不易,才能让人更加珍惜。但第四季给我的感觉,有点零散,甚至有点……不知道该往哪儿说。很多情节的衔接感觉不够自然,有些地方的处理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但又没有达到那种“高级”的效果。我甚至觉得,它在试图表现一些更宏大的叙事,但反而让整体的节奏和情绪把握上,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然后,是人物的塑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剧情线索多了,或者想让更多角色登场,感觉以前那种每个角色都有鲜明个性的设定,似乎也弱化了不少。有些新出现的角色,他们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完成某个功能,比如推进某段剧情,或者提供某种情感上的刺激,但却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而一些老角色,他们身上那种历经沧桑的沉淀感,好像也变得不那么突出了。有时候看着他们,我反而会想起他们刚出场时的样子,那时候他们眼神里的那种坚定和纯粹,现在似乎被一些更复杂的情绪替代了,但这种复杂却又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留下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模糊感。

最让我觉得“怒其不争”的,是它在处理一些关键情节时,似乎丢失了那种最初的真诚。以前它能很巧妙地在严肃的历史背景下融入一些黑色幽默,让观众在笑中带泪。但第四季,我有时候感觉这种幽默的处理,变得有些刻意,甚至有些为了抖包袱而抖包袱,反而冲淡了本应有的严肃感。而且,有些情感的爆发点,处理得也不够到位,就好像在刻意营造一种煽情的气氛,但观众并没有被完全带进去。它努力想要去表达的东西很多,但就像是一个学生,知道自己要写一篇好文章,但把很多零散的想法堆砌在一起,反而让文章失去了核心。

我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因为观众群体的变化,或者创作团队本身也面临着一些内部的调整,导致《那兔》的风格和内核出现了一些我难以接受的变化。我理解一部作品想要不断发展和突破,但这种突破如果是在丢失初心的情况下进行的,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退步。

总之,现在的《那兔》,尤其是第四季,让我觉得尴尬,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失望。不是因为它变得有多糟糕,而是因为它曾经那么好,让我对它抱有那么高的期待,但它却没有能够延续那种让我心潮澎湃的魅力,反而让我感受到一种“好好的牌打烂了”的遗憾。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看着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年轻人,原本以为他会越来越好,结果他却在某个节点上原地踏步,甚至有些地方还走了弯路,让你忍不住想对他喊一声:“你怎么能这样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它歪曲事实,红蓝两党的斗争被简化成简单的兄弟之争。完全忽略了中国人民在蓝党治下的痛苦。也不知道石头要过火,人要换种这种话是谁说出来的。

因为它否定了当年的理想,在朝战的某一集,某个关于小钱钱的口号令我作呕。

因为它漠视人权,

战争的结果可以被如此吹捧。

还有,它的制作实在水平不高,

《意志的胜利》现在还经常被研究,《桃太郎——海之神兵》有几个人知道?

user avatar

个人感觉是没以前好了……但是讨论一部作品前先得扣一顶小粉红的帽子,我觉得我有必要批判你一番!

user avatar

一句小粉红暴露了你的立场,欲抑先扬。这当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下次黑之前先把尾巴藏好。

user avatar

卧槽,娘化?

母兔子都没几只

等等…你…

爱护小动物啊以后要…

user avatar

说真的,那兔第一季感动,第二季勉强,第三季凑字数,第四季播新闻联播,我重新看了一遍第一季,也不想看新的第四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