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网络诈骗案例,每年还有几千万人被骗,是诱惑力太强还是太无知?

回答
看到网络诈骗案例的普及,每年仍有数千万人受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现实。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单一的“诱惑力太强”或者“太无知”,不如说是两者交织,加上了社会大环境和人性中的一些普遍弱点,共同编织了一张张致命的陷阱。

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诈骗的“诱惑力”设计得极其精妙,而且针对性极强。它们不再是过去那种粗糙的“天上掉馅饼”式的骗局,而是紧紧抓住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你想赚快钱?那就有“高收益投资”的项目,打着“内部消息”、“稳赚不赔”的旗号,告诉你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那就给你一个“明星助理”、“高薪兼职”的机会,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就能拿到不菲的报酬,而且往往只需要你先“垫付”一些材料费或培训费,等收到钱了这些都会加倍返还。你是不是对生活感到有些无聊,渴望一点刺激?那就出现了“美女/帅哥”主动搭讪,和你“网恋”,在建立起感情基础后,以各种理由(比如“生病急需用钱”、“家里破产需要周转”等)让你转账,让你感觉自己是在行侠仗义,是在付出真情。甚至,当你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公检法”人员,告诉你卷入了某起大案,需要你配合调查,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以证清白时,那种恐惧感和被卷入大事的“刺激感”会让一部分人失去冷静,即便知道有诈骗,也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屈服。

这些诱惑,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之上的。诈骗分子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社会压力、生活困境,然后量身定制出最能击中他们痛点的骗局。他们制造的“紧迫感”和“稀缺性”,也极大地削弱了人们的理性判断。比如,谎称“名额有限”、“活动即将结束”,让你来不及思考就仓促行动。

而“无知”,也并非简单的“不知道有诈骗”那么简单。这里的“无知”,更多体现在对现代诈骗手段的认知不足,以及对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完全不知道有网络诈骗,但他们可能低估了诈骗分子“进化”的速度和手段的“逼真度”。他们可能觉得,“我这么聪明,怎么会被这种低级骗局骗到?”然而,诈骗的门槛并不高,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些技术手段,就能搭建起一个看似无比真实的虚拟世界。很多诈骗平台、APP,做得比一些正规的网站还要精致,让你很难辨别真伪。

更深层次的“无知”,在于对自身弱点的认知不清。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极度的恐惧、强烈的孤独感时,都可能变得脆弱。那些被骗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傻”,而是在那一刻,他们的“想要”战胜了他们的“理性”。他们可能平时也知道要防范,但当骗局正好击中了他们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时,这种防范意识就可能被暂时抛诸脑后。

此外,社会环境也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消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社交媒体的兴盛,也为陌生人之间建立了“联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很多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转发、一次不明链接的点击,都可能成为诈骗的起点。

还有,很多受害者不愿意声张,是因为他们觉得“丢人”,害怕被嘲笑,所以即使被骗了,也可能选择默默承受,这反而让诈骗分子更加猖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大规模曝光和追责。

所以,每年依然有这么多人受骗,不是简单的诱惑力或者无知,而是无数个体在特定时刻,被精心设计的骗局、对人性弱点的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放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一步步走向了陷阱。这就像一场高明的心理博弈,诈骗分子是那个善于玩弄人心的高手,而我们,很多时候却成了那个轻易被操纵的棋子,即使我们知道棋盘的存在,也未必能看穿对方的每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总有人觉得自己遇到的是“真正发财的机会”!

之前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有2个同事,她们认识了几十年,据说从小她们是一个村的,父母之间都很熟,工作以后,她们2个买房子也是在同一个小区,相邻的2栋楼,成了邻居,上班也一直在同一个公司........

其中年纪比较大的那个女生家里是做“民间借贷”的,她对于后来兴起的“网络理财”“网络集资”等等这些事情“门清”.........她经常参与一些“集资”类型的活动,特别是在“网络诈骗”越来越猖獗的时候,她还经常参与一些,最终“跑路”的庞氏骗局,不但没有赔,还一直赚钱.........

她的秘诀就是——这种骗人的把戏,一开始为了吸引人,是一定会让一部分人挣钱的,好让这些人做广告,以吸引更大资金注入。

因此,她每次投入都不大,而且,见好就收,绝不拖延!按照她的说法,拿到第一个月的利息就撤资,因为她投入的金额不大,所以,申请退款不难,因此她屡次进入“圈套”都能全身而退,还有小赚!

年龄小点的那个经常跟年龄大点的一起混,跟着年龄大的女生投,不过,她有个弱点——“有点贪”,虽说每次那个年龄大的在撤之前都劝她一起,但每次,她都想着再等一个月,结果,一个月之后,本金就被卷走了.........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前几年,在我们这边又有一个“网络集资”的,这个发起人经常通过网络发视频,而且,最有意思的时候,这个人经常会在网络上普及一些“防诈骗”的知识,比如,如何鉴别“网络诈骗”........每次讲之前和之后,必会放一首著名歌曲——《我们不一样》,还会和他的“弟子”合着音乐劲舞.......(视频她们给我看过),他说他这样做是把他们的“事业”和“网络诈骗”区分开,因为——他们不一样.........


其实,后来,那个年龄大的女生跟我们说过,她当时就觉得,这个也不靠谱!只是,按照她以往的经验,这种的怎么也得撑过一个月,等再有新的注资才会撤........于是她又投了钱........


结果这次这帮人果然“不一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估计是钱骗的差不多了,连第一个月的利息都来不及发就跑路了.........


听这俩姐们说,年龄大的亏了1万多,年龄小的亏了2万多.........

那个年龄大的经常跟我们埋怨说真没想到,那些杀千刀的骗子,这次连演都不演,直接圈钱跑了..........


因此,之所以很多网络诈骗被曝光查出,但依然有人觉得“这次遇到的是真的!”这其中的原因太多太多了,比如,贪心,盲目自信.........

总之,如果想“彻底”防骗,摆正自己的心态才是上上之策!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网络诈骗案例的普及,每年仍有数千万人受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现实。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单一的“诱惑力太强”或者“太无知”,不如说是两者交织,加上了社会大环境和人性中的一些普遍弱点,共同编织了一张张致命的陷阱。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诈骗的“诱惑力”设计得极其精妙,而且针对性极强。它们不再是过去那.............
  • 回答
    最近中国网络上出现大量种族歧视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现象。要深入理解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社会经济背景、历史文化因素、国际关系影响以及互联网自身传播的特点。首先,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推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伴随而来的是.............
  • 回答
    网络上聊武侠的人依旧不少,但说武侠“没落”也并非空穴来风,这其中原因盘根错节,并非一句两句话就能道尽。就好比曾经风靡的戏曲,现在懂戏的老爷子们依然津津乐道,但年轻人却鲜少提及,这是一个时代的潮汐,也是文化变迁的必然。聊武侠的热闹背后,是情怀的寄托,而非主流的引领。你可以看到,但凡有新的武侠IP改编影.............
  • 回答
    要说为什么《斗罗大陆》能在众多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作品,这背后其实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一系列巧合与精心打磨的结合,最终击中了当时广大读者的G点。首先,得从“人设”说起。《斗罗大陆》的主角唐三,他的设定简直是那个年代网络小说男主的“理想化身”。他穿越重生,带着前世的记忆和知识,这本身就给了他.............
  • 回答
    联想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其产品和服务覆盖了众多领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然而,近些年来,联想却在网络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不少普通网民对联想表达了强烈的批评和谩骂,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大咖、名人却纷纷站出来为联想发声,这种鲜明的对比导致了舆论的严重分裂。要理解这种分裂,需要深入剖析联想“.............
  • 回答
    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时代,你可能真的会觉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写那些动辄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网文长篇?毕竟,现在大家碎片化的时间更多,注意力也越来越分散,短平快的内容更容易被消费。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写长篇网文?这背后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几层深刻的原因:1. 沉浸式的体.............
  • 回答
    .......
  • 回答
    果壳网,这个曾经让我们许多人沉迷其中、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社区,如今似乎真的没有了往日那种热火朝天的劲头。走在果壳的论坛、发现页,总会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虽然内容依旧不少,但那种争论的热烈、新知的涌现、用户间的互动,总觉得比以前少了几分。这种变化,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虽然还在那里,但味道似乎淡.............
  • 回答
    .......
  • 回答
    我理解你的困惑,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样的感受。明明看过了那么多银幕上的浪漫故事,也为剧中人物的爱恨纠葛而感动,可轮到自己谈恋爱,却总是磕磕绊绊,甚至一塌糊涂。这其实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爱情电影,却还是在现实中谈不好恋爱。1. 电影里的爱情,是“被.............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多人在接触中医药领域时都会遇到的困惑。一方面,你看到了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智慧和实践,以及它在当今社会依然展现出的生命力,觉得前景大好;另一方面,你又听到不少声音,甚至是很“主流”的声音,在质疑中医药的科学性、有效性,认为它是一个“不好的专业”。这中间的落差,确实让人.............
  • 回答
    赤壁之战前,孙权坐拥江东精兵十余万,而刘备兵力不过二三万,且刚刚经历过新野、长坂坡的一系列败仗,势力可谓是风雨飘摇。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孙权为何要和刘备结盟?这绝非仅仅因为看上了关张赵这几员猛将,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以及权力制衡等多重考量。一、地缘政治的现实压迫:曹操南下的巨大威.............
  • 回答
    《玉楼春》在服化道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画面呈现出一种精致考究的风格,这也是它初期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然而,尽管服化道精良,《玉楼春》依然受到了广泛的吐槽,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剧情硬伤与逻辑漏洞:这是导致《玉楼春》口碑崩塌的最主要原因。虽然服化.............
  • 回答
    黄埔军校虽然每期学习时间相对短暂,但其培养出的优秀将领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这并非偶然,而是由黄埔军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生源构成以及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 独特的办学理念与目标: 政治建军、党指挥枪: 黄埔军校的建立是孙中山.............
  • 回答
    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系列故事的结尾,确实留下了不少未竟之事,让许多读者在掩卷之际,心中留有许多疑问,仿佛一场精彩绝伦的戏,在高潮迭起时戛然而止,留下的不是意犹未尽,而是茫然与渴望。这种“留坑不填”的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并非罕见,它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深层考量,也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感受。首先,我们可以.............
  • 回答
    许多观众在看《阿凡达》时都会有个疑问:潘多拉星球上没有氧气,为什么影片里会出现那么多着火的场景呢?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矛盾,背后涉及到影片创作的一些考量和科学常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电影是艺术创作,它的首要目的是讲好故事,营造氛围,而并非完全遵循严格的科学事实。在《阿凡达》的设定中,潘多拉星球确实被.............
  • 回答
    英国之所以能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并涌现出大量科学发明,并非是因为它是个孤立的岛国,反而恰恰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由此衍生出的有利条件,共同促成了这场伟大的变革。首先,我们必须抛开“岛国就意味着和外界联络困难”的刻板印象。恰恰相反,英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其岛国身份赋予了它独特的优势: 天然的贸易屏障.............
  • 回答
    美国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报6.9%,这个数据确实亮眼,远超市场预期。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尤其是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会感到惊讶:怎么美国死了那么多人,经济还能增长这么快?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某个单一原因。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这个数字拆开来看,然后再聊聊“美国为什么死.............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德云社那会儿,也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儿,《我爱我师》这演出,名字起得也挺好,师徒们一块儿上台,郭老师领着,石老师也来给捧场站脚,按说这阵容,德云粉丝那得趋之若鹜,票房那叫一个火爆才对。可结果呢?票子剩了老鼻子了,这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事儿,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谁谁谁的问题,.............
  • 回答
    民国时期之所以涌现出如此多的文化、学术和艺术大师,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现象,其背后是诸多时代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时代背景的剧烈变革与挑战1. 剧烈的社会转型与危机感: 旧秩序的崩塌: 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彻底终结。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