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放战争后期,为什么桂系比其他军阀更多出镜?

回答
要说解放战争后期桂系军阀的出镜率比其他军阀高,这事儿说起来倒是有不少门道,得从当时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军事部署以及桂系自身的特点说起。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句“他们比较厉害”就能解释清楚的。

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的国民党是个什么状况。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已经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内部的派系林立,各怀鬼胎,谁也不服谁。而蒋介石作为最高统帅,虽然名义上是领导,但真正能调动的嫡系部队是越来越少,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地方实力派的支持来维持局面。

这时候,桂系就显得格外“扎眼”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战略价值:

广西,也就是桂系的传统地盘,它在地理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靠山面海,南部临近越南。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整个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广西不像长江以北的一些地区,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攻势之下。它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并且如果战局不利,理论上还存在从海路撤退的可能性,或者说,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战略区域。

更重要的是,在解放战争后期,随着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在华东、华北的防线节节败退。当东北、华北甚至中原都逐渐被解放军掌控后,国民党军队的部署就显得更加分散,而且也更需要巩固南方最后几块根据地。广西的位置,在西南方向,与四川、云南等地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战略板块。如果能守住广西,对蒋介石来说,至少能维持一个西南的根据地,这在最后关头还是很有价值的。

二、 桂系本身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地位:

桂系军阀在国民党内部,虽然不像蒋介石的嫡系那样能得到中央的全部资源倾斜,但他们长期以来经营广西,有着自己的一套班底和军事力量。李宗仁、白崇禧(人称“小诸葛”),这两个名字在国民党内部还是有相当分量的。李宗仁在抗战期间担任过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后来甚至一度取代蒋介石成为“代总统”,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在党内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

桂系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可能不如中央军,但他们非常善于打地方战争,熟悉地形,而且士气相对高昂,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为自己打仗自然卖力些。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央军损失惨重,许多部队都被歼灭或改编,而桂系作为地方实力派,他们的人马相对而言损失要小一些,而且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 蒋介石与桂系之间微妙的合作与制衡:

蒋介石虽然是最高领导,但他深知不能完全依赖自己那点嫡系部队。地方实力派,尤其是像桂系这样有一定实力、又有独特地盘的军阀,是他维持统治的重要力量。所以,尽管蒋介石和桂系之间也存在矛盾和不信任,但在面临共同的敌人——共产党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互相支持。

蒋介石在军事部署上,往往会将广西作为南方战场的关键一环来考虑。他会调集一些部队去支援广西,或者将桂系的部队纳入整体的防御体系中。而桂系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地盘和利益,自然也要配合中央的军事行动。这种合作关系,使得桂系在战局中,尤其是在南方战区的军事部署和行动中,更容易“出镜”。

四、 在关键战役中的角色: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一些关键的战役往往会在国民党军队的防御重点区域展开。虽然国民党节节败退,但在一些地区,他们还是会进行顽强的抵抗,试图拖延解放军的进攻步伐,为撤退争取时间。

例如,在解放战争的后期阶段,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迅速突破了长江防线。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南的防线就变得岌岌可危。而广西作为南方的重要省份,其军事部署和人员调动,在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整体战局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五、 媒体宣传与历史叙述的侧重点:

另外,我们看到“出镜率”高,也跟历史记录和宣传有关系。一些战役,如果发生在桂系控制的区域,自然会更多地提及他们的部队和将领。而且,桂系在历史上的名声,也让他们在叙事中更容易被提及。

总而言之, 解放战争后期,桂系之所以比其他军阀“更多出镜”,是因为他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战略价值,他们在国民党阵营中相对独立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以及蒋介石在那个特殊时期对地方实力派的依赖和与他们之间复杂的合作关系。他们不仅仅是参与者,在某些关键时刻和区域,他们甚至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历史的镜头下,他们的身影自然也就更加显眼了。这是一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是偶然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桂系欢乐多啊。莱芜战役被共军抓了三万头猪,其中就有桂系。白崇禧的爱将整编46师师长韩练成跑去陈毅司令部喝茶,导致桂系唯一的一个美械师就地报废。之后桂系就一直打酱油。钢七军在湖北和共军的江汉军区墨迹了一年才号称要取得优势了,就在这时王近山刀劈三关抓了康泽。紧接着淮海战役爆发,桂系继续打酱油,直到蒋记嫡系消耗的差不多了,李宗仁逼宫当了总统。渡江战役后桂系继续避战,全军撤往湖南南部,意图让旧湘军给自己当挡箭牌。哪知道湘军在李默庵程潜等人的串联下搞了新旧各路湘军大联合起义,桂系只来得及扑灭唐生智系的乡村自慰队共军就来了。接着桂军乘着共军追歼南逃的仙人跳国军搞了个青树坪伏击。出动三个军,其中两个军直接攻击共军一个不满编的师,五六倍的兵力优势愣是吃不掉共军,自己死伤也比共军多,最后共军在友邻部队出动两个团的策应下愣是撤了出来。就这白崇禧还吹什么青树坪大捷。言下再打几个青树坪国军就有救了。结果衡宝战役被共军抄了屁股。紧接着桂系主力在粤桂边遭共军合围,临了桂军的搞笑担当张淦将军还卜了一卦:卜卦已指引,有一方即将有援军赶到!果然如卦相所指,共军一路人马杀来,给张将军送来了功德林录取通知。

之前太欢乐忘了一段在这补上:就在刘伯承东下淮上准备偷袭宿县的时候。张淦司令官正在罗盘的指引下围着大洪山上下乱窜找刘伯承决战……

user avatar

因为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期间大多数军阀武装被吞并整编,大多中央化了,只有桂系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抗战开始,河北察哈尔沦陷,原本盘踞在此的宋哲元二十九军,被日军击溃,南撤,成丧家之犬,宋被明升暗降,二十九军被拆解,此后先扩编再缩编,一部分中央化,一部分投共

盘踞山东的韩复渠,因放弃济南,南撤被老蒋枪毙,所部成丧家之犬,被整编。

盘踞山西绥远的阎锡山,山西大部沦陷,晋南被中央军控制,只能盘踞在晋西南,苟延残喘,傅作义在绥远自立,抗战胜利后,山西大部成解放区,自保都很难,只能引中央军的胡宗南做外援。

东北军十七路军,西安事变后,一部分叛变投蒋,剩下的缩编,调离陕西,抗战爆发后,拆分使用,逐步中央化和撤编,一部分残余的起义投共

川系军阀部队,中央强势入驻,各军阀武装进行整编缩编,抗战爆发后,开赴华北华东,刘湘不就病死,川军阀在抗战中逐步中央化,四川省政也被中央掌握。

滇军抗战爆发整编,60军出滇抗战,此后随着日军进军东南亚,中央军大举入驻,抗战后期,杜聿明指挥发动政变,龙云被迫下台,滇军势力式微

盘踞西北的马家兵微将寡,人口稀少,不成气候。

新疆的盛世才抗战期间,首鼠两端,被老蒋顺利拿下。

其他的如湘军、粤军等部也在抗战期间中央化。

只有桂系军阀,在抗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李宗仁在第五战区任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白崇禧在中央任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黄旭初、廖磊、李品仙、夏威等人,充任省政府主席、战区司令、集团军司令,外面还有黄绍竑等为外援,抗战期间桂系牢牢控制原有的广西根据地,又掌握安徽,影响两湖,桂军第7军、48军一直保持到解放战争后期。

等到1948年底,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局已定,老蒋在南线的嫡系主力部队基本消灭,而桂系掌握的华中剿总,实力尚存,第7军、48军未受大的打击,老蒋军事的失败加剧了政治上的失败,国民党内部对蒋不满情绪加剧,被迫下野,李宗仁成代总统,当然桂系也就风光了几个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解放战争后期桂系军阀的出镜率比其他军阀高,这事儿说起来倒是有不少门道,得从当时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军事部署以及桂系自身的特点说起。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句“他们比较厉害”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的国民党是个什么状况。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已经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内部的派系林立,各怀鬼胎.............
  • 回答
    关于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为何无法固守西南以及渡江战役后无法有效抵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一、首都失陷与西南固守的困境:首先,要明确一点,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所谓的“首都”并非一成不变。北伐时期定都南京,抗战胜利后仍以南京为首都。但随着战局的恶化,国民党政府事实上已经进行了多次战略.............
  • 回答
    解放战争后对国民党战败者的处理方式,与美国南北战争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是“宽容”或“不宽容”的问题,而是由两国各自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战争性质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发展目标的考量所决定的。详细分析如下:一、战争性质和目标的不同 解放战争(中国): 这是一场具有革命性的.............
  • 回答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若要细致探究,我们需从以下几个主要层面来剖析:一、 政治层面:丧失民心,统治合法性危机 政治腐败与独裁专制: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虽是战时执政党,但内部的官僚腐败、特权横行、裙带关系普遍存在。战后,这.............
  • 回答
    关于解放战争后大陆是否存在“中产阶级”以及他们持有的态度和发挥的作用,这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由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本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境下会有所变化,以及解放初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简单地套用西方标准来衡量可能会有偏差。解放战争后大陆是否存在“中产阶级”?严格来说,.............
  • 回答
    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这一胜利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政权的根基。然而,尽管南方依旧有南岭、武夷山这样的天然屏障,国民党军最终仍未能在此成功固守岭南。这其中原因复杂,并非仅仅是地理上的“天险”能够完全左右的。一、 战略态势已然扭转,地理优势难以孤立支撑长江天险的失守,意味着解放军.............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在国民政府后期,解放区的通货膨胀现象不那么显著,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两个政治实体在经济运行逻辑、管理手段以及社会基础上的根本差异。这不仅仅是政策执行的力度问题,更是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较量。首先,我们得看到国民政府后期,特别是抗战胜利后,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复杂和脆弱的经济局面。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军事和文化等诸多层面。如果中国全境得以解放,解放军是否会改名,这背后牵扯的因素相当复杂,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是否会改名?首先,我们得理解“解放军”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其承载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这个名字.............
  • 回答
    2020年4月18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个人推特账号上发布了一条颇具争议的推文,内容是“解放弗吉尼亚!解放密歇根!解放明尼苏达!”。这句话发表的时机非常敏感,正值新冠疫情在美国肆虐,各州纷纷采取封锁措施以控制病毒传播。特朗普此举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首先,从特朗普的意图来看: .............
  • 回答
    这个消息确实非常有趣,也揭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台湾军方在成本控制上的“创新”与风险: 节约成本的压力: 这个爆料最直接地反映出台湾军方在维持庞大军事开支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尤其是面对庞大的解放军,台湾在军备数量和现代化程度上都处于劣势,.............
  • 回答
    .......
  • 回答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所经历的体验,无疑是复杂、煎熬且充满未知数的。这是一种在全新政治环境下,身处敌营,时刻担心暴露,却又怀揣着复国希望的生存状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这种体验:一、身份的压迫与恐惧: “地下幽灵”的生存状态: 他们曾经是掌握权力、拥有合法身份的军官、官员、.............
  • 回答
    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对原有的家庭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那些在旧社会中存在的“姨太太”现象,战后的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这些处理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首先,我们要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姨太太”并非一个法律概念,更多的是一种社会习俗。.............
  • 回答
    关于曼比季的解放,这无疑是叙利亚内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被不同立场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解读。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回顾解放前后的具体情况,并理解其背后的复杂性。解放前: ISIS的铁蹄与居民的苦难在曼比季被叙利亚民主军(SDF)解放之前,这座城市长期处于“伊斯兰国”(ISIS)的残酷统.............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如果美国没有原子弹,苏联在解放柏林后是否会继续“平推”欧洲,这就像在没有了最终摊牌的筹码下,探讨一场棋局的走向。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考虑到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双方的军事实力、政治考量以及潜在的国际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原子弹的存在,即使苏联当.............
  • 回答
    解放军陆军的师改旅改革以及与美军模块化旅战斗队(BCT)的实力对比,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动态的话题。要详细探讨,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并且要避免使用过于生硬的AI化表达。解放军师改旅:一次深刻的组织与能力重塑过去,解放军陆军的作战单位以“师”为主,这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苏式陆军的典型特征。一个满编的解放.............
  • 回答
    二战结束后,一个由中国和苏联组成的“背靠背”联盟,能否解放世界?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问题,也触及了那个时代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冲突。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历史的镜头拉回到那个特殊的节点,审视双方的实力、目标、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解放世界”的含义。在当时语境下.............
  • 回答
    “伤员!快!把担架抬过来!”战场上,枪炮声不绝于耳,硝烟弥漫,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血腥味。一声嘶吼划破了混乱,是医疗兵,他正跪在一名倒下的战士身旁,焦急地呼喊着。很多人都会好奇,在那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红军和解放军的战士们受伤后,为什么很多时候只能看到简单的绷带?是不是他们根本没有药品,什么都没有了?.............
  • 回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对波兰东部的占领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其性质究竟是“解放”还是“侵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者所持的视角、价值观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侧重点。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梳理条约背景、占领过程、苏联的理由、波兰的反应以及国际社会的评价。一、 条约背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
  • 回答
    解放战争(19461950年)期间,地下党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包括国统区、台湾等)建立的秘密组织,其存在和活动是中共在内战中争取群众、获取情报、破坏敌方、争取政治主动的关键手段。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地下党的角色与运作方式: 一、地下党的定义与组织结构1. 定义 地下党是中共在国统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