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对波兰东部的占领是解放还是侵略?

回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对波兰东部的占领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其性质究竟是“解放”还是“侵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者所持的视角、价值观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侧重点。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梳理条约背景、占领过程、苏联的理由、波兰的反应以及国际社会的评价。

一、 条约背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时间: 1939年8月23日。
背景:
欧洲紧张局势加剧: 纳粹德国扩张野心勃勃,意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并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但泽自由市和波兰走廊)。
西方盟国与苏联的谈判破裂: 英法两国为了阻止德国扩张,曾与苏联进行军事同盟谈判,但因政治互信不足、意识形态隔阂以及对苏联意图的怀疑而未能达成协议。苏联则担心被卷入西方国家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同时也在寻求扩大自身战略纵深。
德国的战略考量: 德国希望避免两线作战,尤其是要确保其东线不受苏联的威胁,以便集中力量攻打波兰和西线国家。
条约内容:
公开部分: 双方承诺互不侵犯,不参与任何敌对对方的联盟。
秘密议定书: 这是条约的关键,秘密划分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波兰问题上,秘密议定书将波兰划分为两国势力范围的界线,大致沿纳利夫卡河皮利察河维斯瓦河一线。苏联的势力范围包括波兰东部,而德国则占领波兰西部。

二、 苏联占领波兰东部

占领开始时间: 1939年9月17日。
时机: 在德国军队于9月1日入侵波兰,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国家机器濒临瘫痪之际。
占领过程:
苏联军队以“保护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兄弟民族”以及“德国军队入境,波兰国家已不存在,苏联有权上前保护其在波兰的利益和居民”为名,越过秘密议定书中划定的势力范围边界,迅速占领了波兰东部,包括加利西亚和比亚沃斯托克等地区。
苏联军队的行动实际上是与德国军队协调的,他们在推进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来自波兰军队的抵抗,因为波兰军队当时的主力正在与德国军队作战,并且根据协议,波兰被视为已经覆灭。

三、 关于“解放”的论点

支持苏联占领是“解放”的观点,通常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 “保护兄弟民族”:
苏联声称其占领是为了保护波兰东部地区的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居民,认为他们长期受到波兰民族主义的压迫和歧视。苏联的宣传机器将这次占领描绘成是当地居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统一的凯歌。
在占领后,苏联确实对占领区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造,例如实行土地改革,将大地产收归国有,并试图推广苏联模式的教育和文化。

2. “波兰国家已不存在”:
苏联强调,在1939年9月17日,波兰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了,其政府已经逃离,军队溃败,因此苏联进入波兰东部并非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而是填补权力真空,防止其领土被其他势力(主要是德国)瓜分。
从法理上讲,由于波兰国家机器的瓦解,其主权的确受到了严重挑战。

3. 恢复历史疆界:
一些支持者认为,波兰东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但在一战后波兰独立时,这些地区(如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居民多为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波兰的统治是后来形成的。苏联的占领在某种程度上是恢复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并与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相连。

四、 关于“侵略”的论点

反对苏联占领是“解放”的观点,并将其视为“侵略”的论点,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 违反国际法和主权原则:
尽管波兰国家机器瓦解,但其主权并未被国际社会正式剥夺。苏联在签订并遵守了《苏维埃俄国波兰友好条约》(1921年)后,通过秘密议定书单方面决定划分势力范围,并出兵占领,这严重违反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本身就包含了秘密议定书,这是一种秘密外交和阴谋,被许多人视为背叛国际信誉和原则的行为。

2. 实际的政治目的:
苏联的占领并非出于纯粹的人道主义考量或民族解放的愿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大苏联的战略纵深,将其势力范围向西推进,为未来可能与德国的冲突做准备,并重建或扩张沙俄时期的疆域。
占领后的苏联政策表明了这一点:占领区被併入苏联的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非建立独立的或自治的国家。

3. 波兰人民的抵抗和牺牲:
尽管波兰军队主力与德军作战,但占领区内的波兰民众、士兵以及其他抵抗力量对苏联占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抵抗。苏联军队对这些抵抗者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
占领后,苏联对占领区的波兰精英、军官、知识分子以及其他被视为“敌对分子”的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流放和处决,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卡廷森林大屠杀”,尽管卡廷屠杀发生在稍后,但其根源与这次占领带来的政治清算有关。这些行为显然不是“解放”。

4. “解放”口号的欺骗性:
苏联的“保护兄弟民族”的口号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一种宣传工具,用来掩盖其帝国主义扩张的真实意图。占领后对占领区居民(包括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的政治压迫、宗教压制以及强制集体化等政策,也暴露了苏联统治的真实性质。

五、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历史评价

当时的反应:
在战争初期,西方国家忙于与德国作战,对苏联的行动虽然感到不满,但由于与德国的战争处于关键时期,并未采取强硬立场反对。
一些国家,如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经历了类似的苏联占领,但这些国家在战后并未得到恢复独立。
战后评价:
随着冷战的展开,苏联在二战中的角色以及其对波兰的占领受到了广泛批评。尤其是在波兰,这次占领被视为国家遭受的又一次民族劫难,导致了大量波兰人的死亡和流离失所。
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的非法性,并为苏联的占领行为表示遗憾。然而,对于这次事件性质的定性,在不同国家和学界仍然存在争议。

结论

综合来看,从国际法、国家主权原则以及占领后的实际行动来看,苏联对波兰东部的占领更符合“侵略”的定义。

虽然苏联试图用“保护兄弟民族”和“国家已不存在”等理由来辩护,并且占领区内确实存在一些社会改造措施,但这些理由难以掩盖以下事实:

违反了国际法和国家主权原则。
具有明显的战略扩张和帝国主义意图。
伴随着对当地人民(包括波兰民族和其他族群)的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而非真正的解放。

将这次占领描述为“解放”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与历史真相和占领者的实际行为相去甚远。因此,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国际社会倾向于将其视为苏联利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对波兰进行的一次合法性存疑的侵略和瓜分行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我说,解放和侵略并不矛盾。

苏军当然把波兰人民从纳粹的残暴统治中解放了出来,此等功绩是板上钉钉,名垂青史的。

但苏军解放波兰,捣毁纳粹老巢后,没有撤回本土,而是建立了人民波兰、东德、人民匈牙利等名为加盟,实为傀儡的卫星政权,借解放之名强行改朝换代。

@且行且饮 话糙理不糙,如果波兰平民对苏军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果苏联统治下的波兰,人民生活水平同比超过萨那奇时期,说是解放无可厚非。

但人民波兰的半个世纪,到解冻之前,波兰人民都生活在食品不定期短缺,物价起伏不定,轻工业拉胯。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各种补贴达到财政预算的40%,外债高达260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和部分商品提价的措施以避免危机,长期习惯于计划价格的波兰人毫无心理准备。当政府在1980年7月宣布“议价商店”肉类价格提高40~60%的时候,群众的不满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随后就是团结工会,瓦文萨,东欧剧变,红旗落地。

所以到底是侵略还是解放,我认为这两个词都不可能概括1938~1991年发生在波兰土地上的一系列苏联相关的政治事件。但如果把时间定格在1939年底,从军事上说,当然算得上是侵略。

BUT,纠结于侵略或解放的屁股看法毫无意义

因为这种侵略,不能与纳粹的侵略划等号。我个人倾向认为,是斯大林对欧洲反德包围网破灭而采取的最后手段。波兰并非单纯的亡于苏德瓜分,实亡于以英法为主的祸水东引政策。

--------------------------------------------------------------------------------------

另外 @北海之波

“一战凡尔赛合约签订后,波兰对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占领是解放还是侵略?”

当然是侵略,这种侵略与法国占领鲁尔,德国侵占捷克,苏联吞并东乌、波罗的海三国没有任何区别。但你不能因为壮小孩欺负瘦小孩,然后被更壮的小孩欺凌就是正义的。硬要说下去,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毫无瑕疵的白莲花。

但这种抬杠式的套娃比烂毫无意义,我们要反对和反思的应该是欺凌本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希望大家研究一国之史的时候,可以去购买,下载权威、专业的相关史料阅读学习。切莫仅凭几十年前的,非当事国的,断章取义的,明显情绪诱导向的几张报纸被带了节奏。

user avatar

严格来说,这是个简单的外交问题,但由于参与各方的意识形态问题,被后世史家反复政治化、立场化、道德化了。当然,这都是大家的自由,这里只想提出一个事实:

英国外交部在1939年对于苏联西扩的官方意见是“非侵略”。

需要注意,波兰通过1921年里加和约实际获得的寇松线以东土地(西乌西白),起码没获得英国等协约国各国承认,因为里加和约是凡尔赛体系之外的东西。所以从英国等协约国看,西乌西白的主权并不属于波兰。

这一点,英国下议院议员在1939年10月15日、即苏联占领波兰东部领土以后专门提问:“凡尔赛条约所定地区外,波兰军队又于何时、从哪些国家占领了哪些领土,(英国)政府准备承认哪些地区作为波兰边界?”很明显,这就是在问,波兰1921年通过里加和约获得的土地,在1938年慕尼黑会议以后占领的切欣地区,是否应算作波兰领土。

英国外交部的官方声明非常明确:“凡尔赛和约并未规定波兰国家的全部领土,仅仅规定了波兰与德国的边界。和约未准确界定的边界将在全民公投后由大使会议决定,这不应因波兰的行动而有所改变。”——尤其注意“不应因波兰的行动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英国在1939年并不认可凡尔赛和约以外波兰在中东欧新获得的土地,起码是需要“待定”。

正因如此,才有了1939年10月26日英国外相哈利法克斯勋爵的名言:“必须明白:德国与苏联在波兰的行为有所不同……苏维埃政府推进的边界,大体上正是凡尔赛会议后寇松爵士提倡的边界。”

凡尔赛体系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他确实对战败国的规定非常严苛,但同时也给了战胜国,尤其是英法两国极高的事实权力。中东欧各国的大小争端,英法两国理论上都可以插一脚,而且不需要看别人脸色。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国际联盟成立了,英法依然可以在慕尼黑会议上卖掉捷克斯洛伐克(当然会议上还有另一个一战战胜国意大利),而可以完全不顾苏联的反对,因为在凡尔赛体系创建的时候,kπcc还是个人人喊打的角色。

至于拿来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类比,那估计根本没读过有关中国东北的国际条约条文。即便是清末最危急的时刻,作为侵略者的俄罗斯帝国与日本帝国也从来都说“满洲主权属于中国”,只能在中国拥有主权的前提下允许驻军、经商、开矿、修铁路、租借土地等等。但苏波矛盾中,波兰对于西乌西白的主权甚至都没有被英国认可,英国唯一认可的就是“寇松线”(当然即便两国都退到寇松线,也还要通过英国议会审核),在这种前提下把西乌西白与中国东北作对比,真不知道到底是要黑苏联还是黑中国。

谁说苏联侵略波兰,我是不反对的,只是建议你们同时把反对援助波兰、纵容苏联侵略的英国政府给扬了。

当然,你们要觉得英国无权规定波兰领土,英国对波兰领土的官方声明就是一团废纸,那还是建议把随意分割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英国给扬了。

顺便,把整个凡尔赛体系都扬了吧。

user avatar

有些小鬼会搬出教员写的材料,全然忘记了这篇1939年文章发表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款尚未曝光,卡庭惨案尚未暴露,最重要的是1945年苏联拒绝归还侵占波兰土地。

1945年,西方要求苏联归还1939年占据的寇松线以东波兰土地,苏联断然拒绝。


那么请问是苏联帮助建立的新波兰不够解放波兰人民?那你建立了个什么新波兰政权?

还是有苏军驻扎的波兰对苏联构成威胁巨大?

又或是有一个强大无敌的德国威胁苏联的安全?

苏联拒绝归还波兰土地已经完完全全暴露其帝国侵略本质,彻底忘记了自己入侵波兰打的是解放波兰的旗号,也为波兰在苏东剧变中立场种下仇恨的种子。

有些小鬼又会唱收复失地的大戏,可按照苏联无产阶级无国界,一个祖国苏维埃的理论,全世界都是他们的失地,他们在中苏边境闹事,在任何一个国家执行间谍行动,在任何地方策动暴动,都是绝对合理合法的。

哎,又有人要说了苏修不是苏联,怎么可能?他正在从我国边境开始解放世界,你还没被解放呢,你怎么知道他是苏修?你体验过吗?没有?道听途说那不就是被所谓西方媒体蒙蔽的愚氓?

可笑可笑也

user avatar

此后仍有波兰,就叫侵略

user avatar

苏德条约并不直接导致苏联收复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是波兰政府崩溃逃向罗马尼亚才导致苏联出兵收复两地。类比的话,某域外势力闪击印度,印政府出奔缅甸边界,我军收复藏南甚至占领列城,能说是侵略吗?不过是收复故土,保障藏、门巴、诺巴同胞免受域外势力欺压罢了。

要是说主观看法嘛,既然萨那齐政权在倭寇侵占北平、天津、张家口、大同、保定之际尚坚决反对对倭寇使用“侵略”一词,礼尚往来地,别说苏联收复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不是侵略,就是德国占领华沙,也只能是“进入”嘛。同样的,既然萨那齐政权能够大言不惭没有第三方“公正调查”,坚决反对谴责倭寇大轰炸,说萨那齐残酷虐待德意志少数民族才招致大祸,在所谓“东波兰”大搞殖民,苏军所到白俄、乌克兰人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不过持平之论罢了。


1937年10月3日,在日本侵占北平、天津、张家口、大同、保定,淞沪激战正酣之时,国联讨论日本全面侵华问题,波兰代表助桀为虐,找各种理由反对中方提案,同顾维钧不断舌战,导致十七页的备忘录仅审理八页。波兰的核心要求是不得在报告结论中使用“侵略”一词。顾维钧在会议间隙,在休息室指责波兰代表,称其发言态度,竟与日本代表无异(彼时日本已退出国联)。


1938年9月国联会议,萨那齐波兰代表继续尽力充当当日寇马前卒,不要说制裁日本、谴责毒气不同意,连我国提出的谴责日寇大轰炸的请求,波兰也诬称我提交的证据不公正而反对。波兰代表发言称:

第三委员会未经由国际调查而获有公正之情报,自未便任便发表意见。波兰国代表所可接受者,仅乃纯粹法理的人道的决议案。

对此,顾维钧发言反驳:

关于远东方面平民生命财产横被轰炸情事,并不缺乏情报,吾人必须具有远大眼光,制定取缔办法,必有实施之日。



1939年9月30日,邹韬奋在重庆《全民抗战》周刊第90号发表署名韬奋的文章《注意国际变化与远东关系的基本观点》,对萨那齐政权评价如下:

波兰的统治者一向是仇视苏联的,以反苏为国策,在欧洲是酝酿反苏战争的急先锋,在东西两面做法西斯帝国主义者的走狗,策动反苏运动。当德国着手并吞捷克的时候,波兰的统治者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占领了捷克的特申区;自九一八日寇侵略中国以来,波兰一向是做日寇的帮凶,在国联会议中偏袒日寇,并进一步承认伪满洲国。波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弱小民族,它的统治阶级对外做法西斯帝国主义者的走狗,欺凌别的弱小民族,对内压迫国内的少数民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