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那些流亡国外的白俄分子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是支持哪一方?

回答
苏德战争爆发后,流亡国外的白俄分子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是复杂且分裂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立场。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白俄流亡者支持德国对抗苏联,并将这场战争视为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恢复俄罗斯的唯一机会。然而,这种支持背后有着复杂的动机、不同的策略考量以及对未来俄罗斯的想象差异。

以下将详细讲述白俄流亡者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一、 普遍的支持德国对抗苏联的原因:

对布尔什维克的深恶痛绝: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在俄罗斯内战中,白俄军队惨败于红军,无数的皇室成员、贵族、军官、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被布尔什维克政权迫害、处死、流放或剥夺财产。他们将布尔什维克政权视为窃国者、俄罗斯的毁灭者,是造成国家分裂和苦难的罪魁祸首。因此,任何能够推翻苏联的力量,即使是外国势力,在他们看来都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将德国视为“解放者”: 在许多白俄流亡者眼中,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入侵并非简单的侵略,而是“解放”被布尔什维克奴役的俄罗斯人民的契机。他们相信,德国军队的到来将意味着布尔什维克统治的终结,并为重建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俄罗斯”扫清道路。
对未来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愿景: 尽管对德国的合作带有战略性,但许多白俄流亡者仍然怀揣着恢复俄罗斯民族荣耀和国家强大的梦想。他们希望通过与德国的合作,在苏联崩溃后,能够掌握主导权,重建一个符合他们期望的俄罗斯。
对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压迫的反感: 即便是在国外,他们也密切关注着苏联国内的状况。苏联的集体化、大清洗、压制宗教和传统文化等政策,都加深了他们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憎恨。

二、 支持德国的不同表现和考量:

虽然普遍支持德国,但白俄流亡者在具体行动和策略上存在差异:

1. 积极参与德国的军事和政治宣传活动:
组建“俄罗斯解放军”的努力: 一些主要的白俄军事和政治领袖,如安德烈·弗拉索夫(Andrei Vlasov),看到了与德国合作的机会,并试图在德国的支持下组建一支由苏联战俘和俄罗斯人民组成的“俄罗斯解放军”(ROA)。弗拉索夫本人曾是苏军高级将领,被俘后与德国合作,成为最有争议的白俄合作者之一。他希望通过建立这支军队来争取俄罗斯民族解放。
参与德国的宣传和招募: 许多白俄知识分子、军官和媒体人积极参与德国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报纸和集会来鼓吹反苏思想,号召俄罗斯人民支持德军。他们试图塑造德国占领者并非侵略者,而是“解放者”的形象。
提供情报和建议: 一些具有军事经验的白俄流亡者向德军提供关于苏联军事部署、社会状况等方面的建议和情报。

2. 在德国的控制下寻求有限的自治和未来政治影响力:
希望在苏联解体后掌权: 一些白俄领袖明白,德国的最终目标是统治东欧,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独立俄罗斯。因此,他们寄希望于在德军胜利后,能够依靠自己组建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争取政治上的自主权,甚至在德国的庇护下建立新的俄罗斯政权。
尝试与德国政治机构建立联系: 许多白俄组织试图与德国的宣传部门、占领区行政机构以及甚至亲近希特勒的政治势力建立联系,以期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获得一席之地。

3. 保留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少数派):
对德国的真实意图存疑: 一些更为清醒的白俄流亡者,尤其是那些对德国民族主义和历史有深入了解的知识分子,对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真实意图保持警惕。他们担心德国的目的是剥削和统治俄罗斯,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对纳粹种族主义的反感: 尽管深恶痛绝苏联,但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对斯拉夫民族的歧视态度,也让一些白俄感到不安。他们意识到与纳粹合作的潜在危险。
对与德国合作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担忧: 一些人担心与德国合作会使俄罗斯在战后陷入更孤立的境地,或者被德国视为次等民族。

三、 具体的代表人物和组织:

安德烈·弗拉索夫 (Andrei Vlasov):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是白俄流亡者与德国合作最显著的体现。
俄罗斯全民族军事联盟 (RNVA): 这是战前和战争初期一个重要的白俄军事和政治组织,其领导层大多支持与德国合作。
卡扎诺夫斯基 (Kazhanovsky) 等人: 一些白俄的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积极参与反苏宣传,并支持德国的行动。
俄罗斯人民劳动党 (RONT): 这是一个白俄政治组织,在战争爆发后也倾向于与德国合作,希望借此推翻苏联。

四、 道德和伦理的困境:

白俄流亡者对德苏战争的支持,也伴随着巨大的道德和伦理困境。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憎恨布尔什维克,但并不赞同纳粹德国的暴行和种族主义政策。在与德国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面对与一个同样被视为残暴政权的合作,这使得他们的立场变得复杂且充满争议。

例如,当德国的占领政策变得日益残酷,尤其是在犹太人大屠杀和针对斯拉夫民族的政策暴露后,一些曾支持德国的白俄流亡者开始感到不安和失望。

总结:

总而言之,苏德战争爆发后,绝大多数流亡在外的白俄分子将这场战争视为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恢复俄罗斯的绝佳机会,因此普遍支持德国对抗苏联。他们的支持基于对苏联政权的深仇大恨,以及对未来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愿景。然而,这种支持并非没有代价,它使得白俄流亡者陷入了与一个同样被许多人视为残暴的纳粹德国合作的复杂境地,也因此在道德和政治上留下了深刻的争议。少数人对德国的真实意图持保留态度,但总体而言,反苏是他们最核心、最一致的立场,而德国则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可能途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样说吧,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看法。

有流亡保加利亚和德国的库班、顿河哥萨克人成为了德国人的帮凶,组建了仆从军参与了苏德战争,当了更凶恶的二鬼子。

有流亡土耳其的巴什基尔领袖选择了专心做学问,不再问世事,为突厥文化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有流亡澳大利亚的乌拉尔哥萨克领袖在南部安心种地,看天吃饭,担心着一家人的生计问题。

有流亡南斯拉夫的社会革命党人加入了铁托的队伍,在与德国人的游击战争中战功赫赫,最后官拜南斯拉夫红军中将。

有父亲被格别乌杀害的“坏成分”小子加入了NKVD,之后还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作为国际主义者与法西斯作战。

有身在巴黎,在法国投降后加入地下抵抗组织最后被捕的,直到战后才被从集中营解救出来。

有在大连的哥萨克军官,加入了满洲国军,帮助日本人训练军队,最后被苏军抓获,在劳改营直到六十年代才被释放。

还有哈尔滨的法西斯主义者,也一样地加入了日本人的帐下,担任地下情报员。

有在纽约、伦敦的流亡者们大力捐钱捐物,笔杆子们着力论证着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各种已经去政治化了的流亡政党党员都在联名向各自领导人们请求作为志愿者参战。

德国人的许诺对君主主义者很有诱惑力,但是显然,对于共和主义者们来说(不论他们是威权派或者民主派),德国人是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在1917年以军事压力让他们失去了共和国,那么怎么可能再在1941年让这些野蛮的入侵者再次得逞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