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如果做个中国版的。
假设育碧他能做个原汁原味的,比如就《刺客信条·盛唐》吧,你可以干什么呢?
你可以去见见杜甫的人生,陪着孟浩然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看着韩愈出生当一波神棍预测一下他后来的命运,跟着高适王昌龄去西域砍人玩,跟李白一起吟“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半夜翻到皇宫里看看杨贵妃的胸多大。
东征高句丽,西收碎叶城,拳打越南脚踹西域,尉迟敬德是你老师,薛仁贵是你小弟,你说不定还能娶个好老婆。
收集一堆俯瞰点走过大雁塔大明宫,还能带着盗墓的去挖挖兵马俑,多有趣的事情?
然而育碧会做吗?大概率不会,就算会,想做的那么原汁原味也太难了,那么问题来了,你想玩吗?
假设宫崎英高做个中国版原汁原味的魂系游戏,就叫《只龙》或者《光明之魂》吧,你可以干什么呢?
你可以拿着大剑去挑战蚩尤饕鬄,最后发现一切幕后黑手居然是造了人类的女娲,你发现孙悟空已经成为了远古的神,你想跟他一样大闹天宫,却发现自己会被小兵两刀砍死,天兵天将最菜的一个你都打不过,那你还玩个鸡儿。
后来你牛逼了,练好了,收集了一身装备,终结了神仙的时代,新的文明在神灵的尸体上崛起,你看到了人族三皇五帝,看到了不屈反抗的悟空,你带着自己的理想结束了游戏。
然而宫崎英高会做吗?大概率不会,就算会,想做的那么原汁原味也太难了,那么问题来了,你想玩吗?
第一部中国味儿浓厚能达到好莱坞水平的动作片是什么?是战狼2,不是外国人做的。
第一部中国味儿浓厚能达到好莱坞水平得科幻片是什么?是流浪地球,不是外国人做的。
《神秘海域》《美国末日》《荒野大嫖客》《群星》《塞尔达传说》《孤岛惊魂》……
有些东西真的是只能靠自己啊……
这个问题自从跳到我的时间线上,我就一直在思考。
说起来惭愧,虽然从业这几年做的都是手游,但我放弃安逸的生活来北京蜗居和吸霾,为的无非就是有一天能参与制作出一款牛逼的3A单机游戏。
但是一腔孤勇是改变不了世界的:除了“我想要”,“会有人想要”,“一定会很牛逼”,“一定会很中国”之外,我们有什么必须要坚定地做出3A的理由吗?
我想是有的。
前几天我翻我之前的答案,翻到一篇“DotA里面,影魔的名字Nevermore,如何意译中文比较霸气,符合影魔的气质?”。
我的回答是“奈落魔”——音意相谐,算是个妙手偶得,但是因「奈落」二字,评论区瞬时便吵开了锅。
“日本名字”,“死宅气息”,“日本文化”……
可是“奈落”一词,却是源自于中国唐代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原是从中国文化中流传出去的词语。
我将wiki查询的内容补充在答案中,并在评论区回复所有人,遗憾地是没有人来回复我——弄得我却像个斤斤计较的小孩子了。
转过两年再看这个答案,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在年轻人身上的流失。
这种流失,不光是他们甘愿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认作是“他人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年轻人所行所想,似乎变得越来越“不中国”了。
当然,我非什么文化大儒,开不起“中国文化传承“的巨大命题。
我今天要说的,不过是我区区十几年网络人生,看过的人和事。
5月11日,我应我妹的邀请,开始玩某二次元养驴手游,在那之前,我是一名佛系痒痒鼠玩家。
我对二次元这个群体了解并不是很深,只是周边见的街上跑的,大部分我认识的90后年轻人,总少不了二次元的标签和属性。
在这款养驴游戏的贴吧里,我每每见到这样的情景:
当一些玩家想方设法地跑来炫耀他自己的六星卡池时,下面的回复都在毫不留情地说楼主“千里送妈”。
一个玩家缺了什么线索,好友没有给他,他便会抱怨他的50个好友全都是“孤儿”。
这些年来,随着一些直播者的口癖流行,加上二次元喜欢聚众玩梗的属性,「辱骂用语」的边界被不断放大,「触发辱骂」的标准在不断降低。
时至今日,我想大多数网络居民眼中,滚和傻都已经不算骂人用语了;性交动作勉强够格,母狗与性奴将将能看——甚至偶尔还可以用来自称。
但凡与人产生了赛博冲突,先以「炸爹飞妈」打底,配菜「骨灰拌饭」,餐后运动「坟头蹦迪」——可悲的就只有这么些年了,这老三样也没什么创造性的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凭这个就说,当代年轻人没有礼义廉耻——正相反,我们的年轻人受到的是最好的教育,得到的是最好的家庭条件,具备的是浩瀚物联网带来的,老一代人没办法去想象的非凡视野。
可饶是如此,他们还是会在自认为必要时,抛弃礼义廉耻,甚至把这种语言当作在某个圈子赖以通行的家常便饭。
而可悲的是,这一切,无法不与游戏产生关联。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游戏业的发展速度不说是最快的,起码在广大人民的眼里,跟臭名昭著的房地产不相上下。
两千年左右,我们有国产游戏的「黄金一代」,他们耀眼的作品现在还历历在目:武林群侠传、大秦悍将、秦殇、傲世三国、幽城幻剑录、刀剑封魔录……
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玩家们不知道,我们的游戏曾经形式丰富,文化厚重,精神古朴,内涵时髦。
尽管他们暴力,飙血,断肢,可它们却不像今天的大多数游戏那样,千方百计促进玩家之间的攀比和捉对厮杀来提高运营收入。
只不过那个年代终究是死了,接着,网络时代来临了。
纵观网络时代在中国大火的游戏,从传奇到奇迹,从征途到天龙八部,从CF到英雄联盟,除了一些顺带提供的荣誉感和扮演性,他们的内核几乎都靠玩家间的差距炫耀、争强斗狠,恃强凌弱去驱动。
做这些游戏成长起来的制作者,大多都难以摆脱这种思维的局限性——那么玩这些游戏长大的玩家呢?
当然,我们公平地说,这不是“国产游戏“的错,就算是人们口颂的暴雪爸爸,也靠着这种“伎俩”,就用有限的边角料,拼凑出一个“这个世界需要英雄且所有英雄都在自相残杀”的守望先锋出来,不是吗?
——随着游戏开发成本的攀升,和人们对游戏内容量不断的苛求,大家都开始强调「竞技」和「攀比」,靠着人们无穷的欲望拉长对重复内容的耐受度。
而当「游戏」在大部分人眼中成了「好勇斗狠」,「争强好胜」的代名词,那么围绕它而产生的文化,便必然与美沾不上边了。
我们说,无论是「抗压」也好,「狗粉丝」也罢,这些网络文化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偶然性。
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滋养他们的土壤就是包含你我在内的中国游戏圈,他们的主力就是如今横行于网络的网络一代年轻人。
我一直在说,所谓「电竞」给游戏背的锅,十个游戏自己也甩不掉。
而你可悲地发现,中国游戏就是靠这个生活、积累和发展的,任你千句抱怨也只能咽到喉咙里,叹一声罢了。
于是竞技游戏与电竞玩家越来越多,中国游戏业越来越火爆,游戏的目的开始从扮演、体验、经历和情感共鸣等美妙的感受,简单地被抽象成打败对手和在皮肤、欧气、练度上傲视其他玩家。
接着便是文化的传染和扩散,潮流的跟随与梗的共鸣。
——直到nmsl成为一种流行的口癖,成为了真正代表一整个网络时代文化标志。
是的。
「你妈死了。」
这是中国当代网民的流行文化标志。
多么可笑。
看到一定还有人说:你至于么?这不就是一句玩笑话?社会主义青年你还怕这个?
老实说,我挺害怕的。
我怕的不是封建迷信的因果串联。
如前面所述,我怕的是中国文化的流失。
现在你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怕是会觉得你有病。
是啊,中国人近代的屈辱史,我们的贫穷和落后,让我们耻笑礼仪,甚至嘲笑君子。
但我多年受到的教育,从中国多年历史中学到的教训,让我知道,中国这个概念能够传承千年,中国文化能够屹立至今,少不了他的独特之处。
而这个独特之处,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的君子之道,从来讲究一个“度”。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古往今来,先贤大儒言及君子,除开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所求的总归是恪守心中的道义。
孟子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也是心中的道义,不能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你看在B站广受欢迎的「血色湘西」中经典的「华夷之辨」,讲的不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道与度吗?
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影片中的慷慨激昂,甚至说,中华文明的立足之本,我在现在的网络青年中,看不到了。
我们的孩子,是美日文化强势入侵下的孩子。
可不是嘛,绿坝阻挡了人们的眼界,却终究没改变强势文化对我们的潜移默化。
在太多相关的问题中,太多类似的事件中,我看到了一些年轻人的「兽性」。
他们兼具软弱与坚硬,丧与激进,可以一边将严肃的事情废萌化,一边将普通的事情尖锐化。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倚强凌弱,看到了沾沾自喜,看到了阶级歧视,看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我看到了太多的东西,而主导这些的只有情绪和屁股,而不是思考,不是应有的道与度。
看看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偏向吧。
在我们刚刚脱离贫困,甚至大部分人还没有脱离贫困的时候,身在一二三线的网络青年已经开始歧视和嘲讽更加贫困的国家,更别提我们祖辈传下来,被我们发扬光大的地域黑与民族黑的优良传统。
在steam上,我们有着光荣而正确的不给中文就差评党和不低价就睿智党,以及epic司马党在“会闹得孩子想吃奶”。
在娱乐圈,我们有着万物皆可饭,和万饭皆可臭的小公主和小王子们,在为他们心爱的偶像打尻;而这饭圈偶尔还能饭到科幻界去,哪怕小节有亏,在我眼里依旧萌萌哒。
我太想给这些人展示什么是他们应该遵从的道了。
可是我太老了,我太累了——我做的东西太卑微了。
这就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做出3A游戏大作。
我们得把我们的文化精髓重新摆在我们的人民面前。
我们得把属于中国人的故事,用高级的方式讲出来,并通过故事,将年轻人的思想重新凝聚。
我们得告诉孩子,中国文化是如何对待这个世界的:
我们不会因为别人弱小而去歧视和攻击他们。
我们得让这行字出现在一款游戏开篇: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我们不会因为别人强大而卑微地跪舔他们。
我们得让这行字出现在一款游戏结尾: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我们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独特的道义;进与退,有我们自己的度量。
我们不缺少这样的故事——华为任正非,在我看来,便是当世之君子。
我们缺少能把故事讲出来的人——华为传,你想做成竞技游戏吗?
我们也许不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但我们有义务把陷入泥淖的人拉出来——就算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好好的。
我们得做些什么,不是吗?
在中国,很多工程并不一定具有经济性,但能给民众和政府带来某种满足,比如大阅兵,单纯从经济意义上说肯定是劳民伤财,但大家都喜欢看整齐的方阵、步伐如一的军人以及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大型武器。
很多时候,这种工程就是为了证明“我能!”
现在退回到游戏业。手游网游营收是不错,甚至是全球独占矛头,但是其质量呢?更重要的是,国内的手游网游,大多是通过鼓励为恶来吸引玩家,而非真正的娱乐性,这一点恰恰与政府所一直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相抵触。从这一点来说,如果政府不控制版号、不呼吁游戏业做点东西出来的话,整个游戏业可以说将进入自甘堕落的恶性循环中去,并最终逼迫政府采取强硬手段取缔。
那么,现在为什么呼吁国产3A目的就很明显了。
3A不仅仅只是研发投入上的巨大成本,更要求制作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在游戏中填入一定的文化、社会内容,考虑到巨大的投入和政府的审查,这些文化社会内容完全可以肯定是积极向上的。这样一个制作精美、娱乐性强,同时具有很好的文化宣传意义的游戏,自然就可以成为中国向世界推广文化的载体——而且政府也愿意为这样的游戏提供各种支持,无论是华为还是郭帆的小破球,我们都看到了政府公开的支持。
3A的另一个潜在意义,在于游戏业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出世界级的内容,可以不追随国外的条条框框,可以有自己的中华特色。这样的制作人和企业,才是中国游戏业的未来,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组成部分,才有资格在中国的新时代中发展壮大。
任何看不到这些意义的游戏公司,中国游戏业的未来对于它就是黑暗的,无论它现在体积多大,收入多高,或者与多少国外公司投资合作。
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最近刚通关《女神异闻录5皇家版》,再看到这个问题就很有感触。
有感触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我在游戏内地铁站里迷路了很久,在地铁换乘时我看不太懂他们的路牌,他们不是1号线2号线这么分的。第二个是邀请女孩子们约会时,我根本不知道,池袋、银座、原宿、上野、浅草……这些地方究竟是玩啥的。
女神异闻录5整个游戏以东京为蓝本,描绘了日本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而朋友间的特殊活动那一套庙会、烟花、校园祭自然都有……
但我也没有去庙会,也没有看过烟花和穿浴衣的妹子,也没捞过金鱼,也没有见过校园祭……
这和我的高中大学完全的不同。
加之《东京迷城》《秋叶原之旅》等等游戏,让我一个没去过日本的人对东京的地形都了解不少……这种文化输出真的影响非常之深了
再说一个感触很深的,《漫威蜘蛛侠》这个游戏是以纽约曼哈顿岛为原型加入了漫威的建筑所构成的,游戏有一个支线任务就是拍地标诸如帝国大厦、联合国等等,对于我来说只能根据地图所标注的地方去拍照。
直到我顺手拍了一张自由女神像,然后触发了该游戏的隐藏成就——在曼哈顿岛还有很多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地标,去把它们拍下来。
WTF??这我哪知道还有什么隐藏地标啊!!这个彩蛋真的是很充满恶意了
后来当我走《全境封锁》的时候仰头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楼。啊这就是帝国大厦啊,当我曾经还是一个蜘蛛侠的时候从上面跳下来过。
但假如,是我国的3a游戏,假如以北京城为蓝本,你可以在里面约女主去故宫,去鸟巢;可以在王府井步行街闲逛;可以在三里屯购物……
假如以上海为蓝本,可以带上面具在东方明珠塔顶眺望陆家嘴,可以在环球金融中心上和反派大魔头打的你来我往……
可以体会到贴近我们文化生活的特色,不再是什么看庙会、穿浴衣、圣诞节……在游戏中的事件可以体会到更有代入感的和同伴们过中国年的喜气,可以去看现实中再也看不到的外滩跨年夜……可以面对全世界输出我们的文化
最近我玩的一款游戏,台湾做的《酉闪町》,不提打斗手感,这款游戏带给我了些许熟悉的感受,可惜台湾离大陆的文化还是有些差异,而且配音是台普的我实在听不下去,每当这时,真的无比无比的期待着,一款属于我国特色的3a游戏
难道你在舆论的战场上,一边高喊口号前进,一边从敌人那里买子弹,买武器,还求对方别下手太重?
天下苦氪金手游久矣,吾闻氪金手游垃圾也,不当立,当立者乃三A大作。洋人三A以审查故,上不使入国。今日国无三A,遂使氪金手游成名!
如果不在文化上站起看,女人跪舔外国人的现象永远不会消失。即使是黑人,在好莱坞电影的不断灌输下也成了香饽饽,即使这个黑人来自非洲,跟美国都不搭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光混个脸熟就非常有意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