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所说的不外乎就是盘活生产要素,譬如拉动经济十几年的房地产,就在于土地的盘活,所用的方式呢,是认知的改善,关键点就是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启发之处是香港。
所以你看什么是所谓的非常对的事呢?还不就是个哲学思维的问题嘛。
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几大生产要素,僵住了,经济就死了,盘活了,经济就发展了,很简单。
中国的“经济奇迹”,真相是什么?
真正的经济奇迹,应该是49-60年。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纯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准工业化的国家。
78年至今,我们的gdp增速常年在8%以上稳定增长,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里一方面是国家稳定,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果;一方面是外部环境总体对我们有利(WTO不用多说)。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具备的制度优势:土地公有制。
这么说吧,地方政府要是不能卖地,单单靠税收,大多数城市想要有10年前的面貌都很难。所以说“奇迹”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任何可以卖大部分土地的国家甚至个人,都可以有超高的经济增速。难的是在国家建房,福利分房的同时,能把全国的青年人口文盲率从97%变成3%,人均寿命提高二十岁,不依赖买办资产,不搞剥削,且外拒强敌内扫毒虫,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到全国范围内的禁毒禁黄……
而且那个时代,没有一个靠侵吞国资脑满肠肥的“企业家”,只有“劳动模范”。贪污犯,不会逃到加麻大,也不会判无期,而是“公审枪毙”!
非常对的事情,只要看他做过的就可以了。
这话的内容算是不错,可是从你泥人张嘴里说出来咋就不对味捏?反倒是听到张说这句话我冒冷汗啊卧草
任何经济奇迹,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没有积累,缺少积累,就不会有奇迹。
中国的第一步积累,主要来自工农剪刀差,据温铁军教授说,改开前大约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业积累,源自农民。
中国的第二步积累,主要源自所谓人口红利,也就是牺牲环境,牺牲血汗的加工贸易,美国的时代杂志曾经将中国农民工的群像放在了封面。
中国的第三步积累,主要来自土地财政,近几年的土地财政都大约有八九万亿,正是这些钱才实现了基础建设的翻天覆地。
中国的第四步积累,主要就是规模积累,无论是中国的工业生产规模,还是市场消费规模,都能够与美国,乃至西方形成了恐怖制衡,既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效率,也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安全。
随着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积累,和资本积累也将陆续实现,虽然前三大积累已经难以为继,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积累,科技积累,和资本积累,将会将中国推向发达国家。
其他发展中国家,永远陷入发展之中的根本问题就是缺乏积累,不能对外侵略掠夺,也难以对内实现工农剪刀差,和土地财政,唯有通过牺牲环境,牺牲血汗的加工贸易才可能积累一些,但是这些积累大多被少数富人拿走了,并不能通过积累真正实现工业化。
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工业化,更不会有科技化,任何经济奇迹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只是积累的来源不同而已,没有捷径可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