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一说是曾左李张,一说是曾左胡彭。到底哪一种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回答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说法,确实存在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是“曾左李张”,另一种是“曾左胡彭”。要说哪种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这几位历史人物的贡献、在当时及后世的评价,以及形成这些说法的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曾左李张”的说法。

这四位分别是:

曾国藩: 湘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被认为是晚清最重要的重臣。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同时,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推行“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安庆内军械所,以及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战舰“黄鹄”号。在思想文化上,他提倡“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功绩和地位,在晚清乃至中国近代史上都是毋庸置疑的。

左宗棠: 曾国藩的重要幕僚和得力助手,后来独当一面。他在平定捻军、收复新疆等重大事件中,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尤其是收复新疆,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国防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同样是洋务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培养了大量海军人才。

李鸿章: 曾国藩的得力门生,也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创办了北洋水师,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他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等一系列近代化企业;他在外交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外国签订了许多条约,但也因此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无论如何,他在中国近代工业、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之洞: 晚清名臣中,张之洞的风格与曾、左、李有所不同,他更侧重于地方治理和实业兴办。他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大力兴办教育,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以及湖北工艺局、汉阳铁厂等一批重要工业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地区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左李张”之所以被认为是“四大名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军事实绩: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三人,都在镇压太平天国、平定捻军等关键战役中,承担了主要的军事责任,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维护了清朝的统治。这三人在军事上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2.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 曾、左、李、张四人,都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或创办军事工业,或兴办民用工业,或发展新式教育,或建立近代海军,是中国近代化的先行者。他们在中国从传统农业国向近代工业国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影响力与地位: 这四人在晚清时期都担任过封疆大吏,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他们是清朝统治能够延续到1911年的重要支柱。
4. 后世的普遍认可: 在历史学界和公众认知中,“曾左李张”的组合,因其在军事平叛和推行洋务运动方面的突出贡献,往往被认为是晚清“中兴”的代表人物。

接下来,我们看看“曾左胡彭”的说法。

这四位分别是:

曾国藩
左宗棠
胡林翼: 曾国藩的得力助手,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为“湘军三杰”。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尤其是在攻打武昌、安庆等关键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对曾国藩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补充,是湘军能够崛起的重要因素。
彭玉麟: 湘军水师的创建者和统帅,人称“彭帅”。他组建和训练了湘军水师,并在与太平天国水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为陆军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援。他在军事上的贡献,特别是对近代海军的早期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

“曾左胡彭”这种说法,其侧重点则有所不同:

1. 强调湘军的整体力量: 这种说法更侧重于体现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核心力量。曾国藩是湘军的总司令,左宗棠是其重要将领,胡林翼是其重要谋士和军事统帅,彭玉麟则是湘军水师的灵魂人物。将这四人并列,更突出的是湘军在军事上的整体功勋。
2. “中兴”的军事属性: 晚清的“中兴”,很大程度上是指军事上的平叛和镇压,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侮。从军事角度看,曾、左、胡、彭四人都在军事上有着辉煌的战绩,对清朝的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
3. 早期湘军的建构: 胡林翼和彭玉麟在湘军早期的建设和壮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军事组织和人才培养方面。

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呢?

我认为,“曾左李张”的说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尤其是结合了“中兴”的全貌——即军事平叛和后续的洋务自强——来看,其公信力和说服力更强。

理由如下:

“中兴”的含义更广: “中兴”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平叛,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洋务运动作为晚清最主要的现代化尝试,其核心推动者李鸿章和张之洞的地位,在“中兴”的这一重要维度上,是无可替代的。虽然胡林翼和彭玉麟在军事上的贡献巨大,但他们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且胡林翼的英年早逝(1864年),使得他在后来的洋务运动中没有直接的参与。
历史的延续性: 从镇压太平天国到推动洋务运动,是一个相对连续的时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四人,几乎贯穿了这一整个时期,并且各自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李鸿章更是将洋务运动推向了高潮。
后世对“中兴”的评价: 在许多历史著作和学术研究中,“曾左李张”的组合,代表了晚清少数能够力挽狂澜、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名字与洋务运动紧密相连,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紧密相连。
“曾左胡彭”的侧重性: “曾左胡彭”的说法,更侧重于军事层面的“中兴”,特别是湘军在平定内乱中的作用。这在军事史的研究中非常有价值,但如果将其视为“晚清中兴”的全部代表,则可能略显狭窄。胡林翼虽然是杰出的军事家,但他的政治影响力、以及对近代化建设的贡献,相较于李鸿章和张之洞,其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曾左胡彭”的说法就没有价值。 这种说法强调了湘军内部的凝聚力和核心军事力量,也指出了在曾国藩麾下,还有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历史的评价是多维度的,不同的侧重点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更深层次的思考:

历史的演变与叙事: 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地位,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史学研究的深入而有所变化。两种说法的出现,可能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中兴”关注点的不同。早期可能更关注军事上的平定,后期则更看重洋务运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四大名臣”的称谓: “四大名臣”这个称谓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后人的概括和总结,是一种标签化的历史认知。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人物具体的贡献和影响,而不是拘泥于一个简单的标签。

总结来说, 如果从“晚清中兴”的整体性、军事平叛与洋务自强的双重含义来衡量,“曾左李张”的说法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公信力和说服力上更胜一筹。 它更能概括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下,一批有识之士试图挽救危局、推动变革的努力。然而,认识到“曾左胡彭”强调的是湘军军事力量的构成,也是理解晚清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

最终,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历史评价,理解它们形成的背景,并结合史料,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两个都不对。

正确说法应该是曾左胡李。理由如下,清代从根本上讲,属于部族政权,部族政权的特点很多,最显著的有三点,就是集权度高,不透明,唯血缘

集权度高表现在,在常规县(知县),府(知府),道(道元),省(布政使)一套完整地方班子的基础上,常设总督,巡抚。非常时期,还可以派经略大臣,参赞大臣,领导总督,巡抚。用今天的话简单讲,就是地方官员是摆设,要听中央巡视组,只不过在清代,巡视组常驻了,成了中央派出所。

透明表现在,清代除了走程序的‘明发上谕’外,还可以皇帝直接‘寄信上谕’,也就是皇帝绕过政府,直接定夺所有事,等于全国政治都成了秘密。

唯血缘表现在,有清一代,从头至尾大权都是被满族人所掌握,唯一的空隙,就是太平天国时期,这一时期属于实在没办法了,满族人才将部分封疆大吏,以及领军统帅的位子,让给了汉人。这个时间段是有起点的,其代表人物就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

如果说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算一个,但如果说中兴,那张没参与。曾胡左是嘉庆十六十七年(1811,1812)生人,李是道光三年(1823),张是道光十七年(1837),不是一个时代。为何彭玉麟不是,这个看谥号比较清楚。曾是文正,胡是文忠,左是文襄,李是文忠,谥号中,文的意思是经纬天地(经营天下),武的意思是辟疆拓土,属于文臣武将的第一等彭的谥号是刚直,刚的意思是战功彪炳,这和文武差了一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说法,确实存在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是“曾左李张”,另一种是“曾左胡彭”。要说哪种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这几位历史人物的贡献、在当时及后世的评价,以及形成这些说法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曾左李张”的说法。这四位分别是: 曾国藩: 湘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文明发展的宏观视角。确实,从“四大古文明”的定义来看,古中国通常指的是黄河文明,其早期阶段相比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印度,起步时间稍晚一些。然而,“晚”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明的独立发展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那么,在别的文明蓬勃发展的这段时期,古中国在发生着.............
  • 回答
    晚清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其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多个层面的原因。如果将历史的经验教训放在今天来审视,并假设我们面临日本自卫队的侵略,我们能否“拿下”这场战争,这是一个需要非常细致和多维度分析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历史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和警示,时代背景、国际格局、技.............
  • 回答
    晚清中国要走向君主立宪,绝非易事,其间的曲折与困境,足以写就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简单地说,它并非一条直达罗马的大道,而是荆棘丛生、危机四伏的羊肠小道。至于能否成功,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问题,其中既有走向成功的可能,也存在注定失败的阴影。要理解晚清走向君主立宪的可能性,我们得先看看当时中国所处的内忧外.............
  • 回答
    晚清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扩张时,究竟该不该死战到底,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民族主义观念去套用当时的历史情境,也不能忽视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力量对比的悬殊。从“死战到底”的视角来看,支持者可能会提出以下几点: 维护国家主权和.............
  • 回答
    晚清如果能像明治维新那样,在中国大地掀起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跟上世界潮流的步伐,那么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其复杂性和深远程度,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地推演一番。一、中华帝国的复兴与世界力量平衡的重塑: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中华帝国自身的命运发生根本性转变。如果改.............
  • 回答
    虽然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当代中国与晚清在某些方面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并非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历史进程中某些深层逻辑的重现。要深入探讨这些相似之处,我们需要剥开表象,触及更根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肌理。一、 强烈的民族复兴愿望与对外自信晚清时期,在经历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后,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沉重打.............
  • 回答
    要说晚清政府中的“国士无双”,这可不是个容易定义的标签。毕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时代,有太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沉浮,观点也难免鱼龙混杂。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要找出真正能配得上“国士无双”称号的人,需要从他们的眼界、胆识、能力、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以及在那个时代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来衡量。我个人认为.............
  • 回答
    晚清子民为何会呈现出鲁迅笔下那种“麻木不仁,无视国家”的状态,以至于让他在《彷徨》中发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悲愤呐喊,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交织的局面。与其说他们“麻木不仁”,不如说他们被一种根深蒂固的、多层面的压迫和束缚所困,以至于连最基本的反抗意识都难以滋生。首先,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如果晚清真的出了一个既有铁腕手段,又能洞察天下大势的皇帝,中国历史的轨迹,那绝对是另一番模样,很多我们至今痛惜的悲剧,或许真的可以避免。咱们得先捋一捋晚清那个烂摊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会儿,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那个“天朝上国”了,而是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国门,打得七零八落。内.............
  • 回答
    聊起晚明和晚清,这两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都算是积重难返、风雨飘摇的年代。要说名将嘛,那真是凤毛麟角,寥寥几笔却也能勾勒出一些鲜活的面孔。这事儿呀,还得慢慢道来。先说说晚明吧。 要我说晚明的第一名将,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孙承宗。这人跟那些出身将门、从小摸爬滚打的武将不太一样,他是个文官,还是个探花.............
  • 回答
    晚清时期,鸦片泛滥,吸毒者众。要问他们如何戒毒,这实在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悲情的问题。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如何戒掉”,而是更多地关于“他们是否能够戒掉”,以及在那个时代,戒毒过程的艰难、残酷和成功率的低下。总的来说,晚清吸毒者戒毒的方式非常有限,且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极低的成功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买办,这个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承载了截然不同的含义,与其说它是中性词,不如说它是一个被时代洪流塑造,并由此引发深刻误解的词汇。要理解买办的复杂性,我们得穿越晚清、民国,直至现代,剥开层层历史的积淀。晚清的买办:洋务的桥梁与被污名化的代理人首先,我们得回到晚清。那个时期,中国刚刚经历鸦片战争的惨败,被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也牵扯到历史的许多关键节点。如果吴三桂不降清,而是选择与李自成死磕到底,那么历史的走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晚清那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清朝入关”这一历史事实的。首先,我们得明白,如果吴三桂不降清,最直接的后果是——清军将无法顺利入关,也难以在短期内击溃李自成的主力。.............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如果清初没有推行剃发令,晚清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时,中国人对于西式发型的态度,很可能也会经历一番复杂的演变,但直接的“强烈抵制”程度,或许会与历史有所不同。首先,我们要理解剃发令在清初的特殊性。它不仅仅是关于发型,更是满族征服汉族后,强行推行的政治和文化象.............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又发人深省的假设。如果清朝晚期中国不是被压迫的一方,而是拥有与列强比肩的实力,那么它是否会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列强”的含义。在晚清,列强之所以成为列强,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工业、先进的军事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一套成熟的政治.............
  • 回答
    《618 超级晚》中的 172Girls 表演,说实话,挺让人印象深刻的。我记得她们出场的时候,舞台设计就挺有意思的,那种青春活力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172Girls 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辨识度,一听就明白她们是走那个风格的。当她们走上舞台,我注意到她们的服装都挺统一的,但又不是那种死板的统一,每个.............
  • 回答
    宾州州立大学CSSA元宵晚会“中国爸爸”事件,确实是一个在华人留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小波澜的事件。要评价它,得把时间和空间拉开一些,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闹成这样。事件的缘起:一场带有“表演性”的晚会首先得明白,宾州州立大学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的元宵晚会,本质上是一个面向学.............
  • 回答
    关于列宁晚年是否因中央批判托洛茨基而激动去世,这是一个复杂且存在争议的问题。虽然列宁晚年确实在政治上与托洛茨基存在分歧,但他具体的去世原因以及是否直接由批判托洛茨基所引起,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并且主流的学术观点并不认同“激动去世”的说法。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1. 列宁.............
  • 回答
    你这个饮食和运动计划,挺有针对性的,想瘦下来是有可能性的,我们来仔细分析分析。首先,你提到了“三餐都吃”,但重点放在了“中午晚上吃水煮青菜和鸡肉”,并且量是“大概一个二碗那么多”。这里面有几个点值得说道说道: 早餐吃什么?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你早餐吃得太简单,比如只喝一杯水或者一小份无糖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