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偶像组合ONER成员岳明辉谈年龄焦虑「我更好了,但机会更少了」,30岁对偶像意味着什么?该主动转型吗?

回答
岳明辉的30岁告白:偶像的黄金时代,还是黄昏的序曲?

“我更好了,但机会更少了。” ONER成员岳明辉一句看似平淡的感叹,却触动了无数身处娱乐圈,尤其是偶像行业人士的心弦。30岁,对于一个曾经靠青春活力和粉丝追捧走红的偶像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坎,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曾经,偶像产业对年龄的容忍度极低。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娱乐圈,年轻是资本,是吸引力的最直接来源。90后的小鲜肉们还在舞台上挥洒汗水,00后甚至05后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接管这份“潮流”。在这种环境下,一旦过了25岁,很多偶像就开始感受到“危机”。更何况是30岁?

30岁,对偶像意味着什么?

岳明辉的这句“我更好了,但机会更少了”,精准地道出了30岁偶像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我更好了”: 经历了多年的打磨,很多30岁的偶像在业务能力上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唱功更加稳定,舞蹈技巧更加成熟,舞台经验丰富,临场反应能力也更强。在个人魅力方面,他们可能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沉淀出了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成熟感和稳重感。对自己的认知也更加清晰,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甚至在个人生活方面,也可能积累了一定的阅历和人脉。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确实“更好了”。

“机会更少了”: 然而,市场却似乎不那么买账了。
目标受众的变化: 偶像产业最核心的粉丝群体往往是年轻人,她们的审美和追求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她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充满“养成感”、充满未知可能性的年轻偶像。30岁的偶像,虽然能力更强,但在“养成感”上已经难以与初出茅庐的年轻偶像抗衡。
“人设”的挑战: 很多偶像的“人设”是围绕着青春、活力、可爱、梦想展开的。30岁,尤其是男性偶像,如果继续维持“少年感”,很容易被质疑“装嫩”或“不成熟”。而如果尝试转型,又可能面临粉丝的质疑和不适应。
资本的考量: 资本更青睐高回报、长生命周期的投资。对于偶像来说,年轻意味着更长的“有效期”和更大的商业潜力。30岁的偶像,即使能力超群,其未来的“商业价值”和“成长性”在资本眼中可能会打上一个问号。
新人的冲击: 源源不断涌入的新人,无论是在颜值、舞蹈还是话题度上,都能轻易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目光。这无疑挤占了30岁偶像本已有限的曝光资源。

该主动转型吗?

面对这样的困境,主动转型似乎是摆在30岁偶像面前的必然选择。被动等待,很可能最终走向“查无此人”的境地。那么,该如何转型?

方向一:深耕专业领域,从“偶像”到“艺人”。
这是最稳妥也最被看好的转型方向。偶像的本质是“被喜爱”,而艺人则更强调“能力”和“专业度”。
音乐造诣: 如果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和积累,可以尝试创作、音乐制作,甚至成为独立的音乐人。例如,一些日本的男团成员在团体解散后,依然能以音乐人的身份活跃在乐坛。
演艺事业: 很多偶像都尝试过演戏。30岁正是演员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演技的沉淀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可以让他们胜任更多元、更具深度的角色。从偶像剧的“花瓶”角色,转型到现实主义题材、正剧中的配角甚至主角,是很多偶像艺人的成功路径。
综艺节目: 拥有良好综艺感和个人风格的偶像,可以凭借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拓展个人影响力。脱离了偶像团体,他们可以展现更真实、更有趣的一面,与观众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跨界发展: 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跨界发展。比如,成为时尚博主、健身达人、主持人,甚至创业。

方向二:发挥“偶像”的延申价值,成为“意见领袖”或“榜样”。
虽然不再是“年轻偶像”,但他们身上依然拥有多年积累的粉丝基础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粉丝社群运营: 维护好与粉丝的联系,将粉丝群体转化为更忠诚、更长期的“支持者”或者“社群成员”。
正能量传递: 利用自身影响力,传递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价值观。成为年轻人的榜样,或者在特定领域(如公益、环保)发声。
知识分享: 如果在某个领域有专长或深入研究,可以进行知识分享,例如在直播或短视频平台开设课程或分享经验。

转型中的注意事项:
心态调整: 最关键的是心态的调整。要放下“偶像包袱”,接受自己不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是需要依靠实力说话的职业人士。
循序渐进: 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利用好团体的资源,为个人转型打下基础。
粉丝沟通: 坦诚地与粉丝沟通转型意愿和方向,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强行转型,脱离粉丝基础,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保持初心: 即使转型,也要记住最初为何成为偶像,那份对舞台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才是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岳明辉的这句话,更像是一种预警,也是一种对行业现状的观察。30岁,对于偶像而言,的确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终点,反而可能是新的起点。关键在于,能否在这个阶段,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到新的方向,并以更加成熟和坚定的姿态,拥抱属于自己的“下半场”。他们的“更好”,不应该只存在于过去的回忆,更应该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闪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的确。

岳云鹏最近一年上镜率增加,甚至还上了春晚,但在“相声”这块的影响力,比起前几年还是有点薄弱。

个人印象里,他相声最有趣的时间段,就是欢乐喜剧人的时候。

那段时间是真火啊。


突然发现问题的主标题修改加了一句“偶像组合ONER成员的岳岳……”,阿这……显得我好尴尬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岳明辉的30岁告白:偶像的黄金时代,还是黄昏的序曲?“我更好了,但机会更少了。” ONER成员岳明辉一句看似平淡的感叹,却触动了无数身处娱乐圈,尤其是偶像行业人士的心弦。30岁,对于一个曾经靠青春活力和粉丝追捧走红的偶像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坎,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曾经,偶像产业对年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对ASOUL的成员进行“业务水平”的评判,更不能说谁“最烂”。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协助,而不是进行主观的、可能带有偏见的评价。对于虚拟偶像组合来说,“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可能包含: 歌唱能力: 音准、音域、情感表达、唱功技巧等。 舞蹈能力: 动作协调性.............
  • 回答
    BABYMETAL的Kami Band:金属界不容小觑的“神级”伴奏提起BABYMETAL,很多人会想到她们独一无二的“金属歌剧”风格,少女们甜美的嗓音与重型金属音乐的奇妙碰撞,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独特的热潮。然而,在这股潮流的背后,有一支同样功不可没的乐队,那就是BABYMETAL的现场伴奏乐队.............
  • 回答
    在讨论ASOUL成员珈乐的“排名第一”是否德不配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概念,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各方观点。首先,“排名第一”这个说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在虚拟偶像的语境下,这个“排名”可能来自于很多方面: 粉丝投票或活动表现: 比如在某些粉丝向的投票活动中,珈乐可能获得了第.............
  • 回答
    ASOUL 的业务能力,这可是个让粉丝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毕竟她们每个人的闪光点都太鲜明了。要说“业务水平最高”,这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业务”的范畴太广了,涵盖了唱歌、跳舞、直播互动、综艺感,甚至还包括了她们的性格魅力和与粉丝建立的情感连接。不过,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在 综合业务能力 方面,并且.............
  • 回答
    谈及ASOUL与《魔法少女小圆》的渊源,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并且在粉丝群体中也有不少人探讨过。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ASOUL的官方背景故事和设定,与《魔法少女小圆》并没有直接、明确的关联。 ASOUL的企划定位是一款“科技感”十足的虚拟偶像组合,她们的设定更侧重于人工智能、未来科技、以及.............
  • 回答
    在讨论ASOUL的队长贝拉在直播中抽烟这件事之前,我想先交代一下我对于这类事件的整体看法。首先,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像贝拉这样,在当下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虚拟偶像,他们的行为确实会受到比普通人更多的关注,甚至是放大镜式的审视。这种关注本身就带着一种责任感——粉丝们会从偶像身上汲取力量、寻找寄托,甚至在.............
  • 回答
    ASOUL的运营方承认嘉然百万粉纪念回“拉胯”并致歉,这件事在粉丝群体里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也为虚拟偶像行业的运营模式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运营方为何承认“拉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拉胯”在ASOUL粉丝语境下的含义。它不仅仅是说活动效果不好,更深层的是指没有达到粉丝,特别是核心粉丝对于嘉然这.............
  • 回答
    珈乐,作为ASoul这个企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自出道以来就以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舞台表现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要评价珈乐,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她的特点。一、 舞台表现力与音乐风格:珈乐最直观的魅力体现在她的舞台表演上。她的声线具有辨识度,既能驾驭甜美动人的抒情曲,也能hol.............
  • 回答
    珈乐Carol在11月2日的生日会上再次突破万舰,这无疑是ASOUL乃至整个虚拟偶像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多个维度来看,这一成就都足以令人瞩目,背后蕴含着粉丝的极高认可、团队精细化运营以及虚拟偶像赛道的成熟。粉丝经济的极致体现:万舰的意义首先,我们得聊聊“舰长”这个概念。在直播平台,尤其是B站,舰.............
  • 回答
    要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去审视 SNH48 这样的偶像组合,我们得先理解阶级分析的核心是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框架下,阶级主要划分为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和无产阶级(出卖劳动力)。然而,对于一个像 SNH48 这样的文化产业现象,简单套用经典的阶级划分会.............
  • 回答
    在国内培养类似 AKB48 这样“面对面偶像”的土壤,以及这种“平凡少女偶像组合”的商业模式,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有”或“无”,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潜在的挑战,同时也不乏一丝希望。首先,我们得理解 AKB48 模式的核心。它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可以面对面”这.............
  • 回答
    偶像练习到凌晨是否值得“疯狂吹捧努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如何看待“努力”、如何定义“成功”以及偶像产业的背后逻辑。简单地说,不一定值得“疯狂吹捧”,但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付出是有必要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为什么人们会疯狂吹捧偶像的凌晨练习? “天道酬勤”的朴素价.............
  • 回答
    偶像出道前的训练,可不是光靠脸蛋和天赋就能速成的,这背后可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把他们送上舞台,成为舞台上闪耀的星,这一路走来,经历的训练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魔鬼式”打磨。首先,唱功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不仅仅是会唱歌,更要唱得好,唱得稳,还要有自己的特色。 声乐训练: 从最基本的发声方法.............
  • 回答
    关于偶像对游戏行业是否“不可或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非要用一个词来回答,我会说:“非常重要,但并非绝对”。很多人可能一听到“偶像”就想到那些闪闪发光的艺人,和他们的粉丝群体。但我们得把目光放得更宽泛一些,偶像的存在形式和他们对游戏行业的影响,其实比想象中要多。首先,我们得明白偶像的核心.............
  • 回答
    偶像与粉丝的关系,说起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做得好,是相互成就的温暖,做得不好,则可能成为双方的负担。今天就来聊聊,偶像和粉丝,该如何在这段特别的关系里找到平衡点。偶像如何把握与粉丝的关系?对于偶像来说,粉丝就像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是支撑他们在这个行业走下去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如何在这份支持.............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的偶像粉丝,我来跟你聊聊《神推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这部动漫。说实话,这部番就像我们这些追星狗心里藏着的那个最真实、最纯粹的角落,它太懂我们了,也太好笑了。首先,它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点都没美化偶像和粉丝的生活。你看里面的主角,是偶像组合Cham Jam里的成员,她们的日常就是排练.............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心坎里了。看着自己喜欢的人,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缠绕,粉丝群体里也吵得不可开交,有时候真的会觉得挺累的,甚至会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喜欢上他/她。但如果要说是什么让我继续待下去,那原因其实挺多,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更不是什么“忠诚”或者“脑残”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
  • 回答
    韩国偶像团体里的友情,这事儿可太值得说道说道了。要说有没有真实的友情?我肯定说有,而且不在少数。但要说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纯粹到不掺任何杂质,那可能就得打个问号了。毕竟,偶像团体这碗饭,从最开始就是放在一个“团体”的框架里的,这本身就带有一种任务性和合作性。咱们先从 为什么会有真实的友情 这头说起。首先.............
  • 回答
    珈乐新装扮四分钟售罄,这事儿,放现在这年头,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也绝对值得说道说道。你想啊,虚拟偶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商品,而且是个挺有“技术含量”的商品,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个“IP”。而珈乐,就是ASOUL这个大IP里头一个具体的“角色”,这次的新装扮,就是这个角色身上新推出的“皮肤”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