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南京的景点说来说去只有那些,无非就是中山陵总统府、秦淮河夫子庙、长江大桥浦口火车站。
今天小编请到了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几年的handong寒冬 ,让本地文青给大家推荐南京那些不被太多人知晓的小风景。
二楼南书房
一间好书店是一座城市的地标及灵魂归处, 南京的好书店亦不只先锋一家。闹市一隅,也存在着一些小巧且精致的书店。
二楼南书房曾经是国民党高官要员刘峙的住宅,沧海桑田间早已物是人非。如今在书香的氛围下这座民国老建筑显得愈加的安谧和文艺,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风骨。
房间不大,暖暖的黄色纸灯和窄高的木窗带你感受民国建筑的旧风情。在这里,你可以免费看书,也有不贵的茶水咖啡提供。24小时营业的优点在于,你可以不受限于时间,随便拿一本,想读多久是多久。
空调房里窝在小沙发里看书,是夏天最舒服的几件事之一了吧。
地址:秣陵路21号民国建筑4号楼(近市公安局)
拉贝故居
拉贝故居不大,免费对市民开放。小洋房很漂亮,那个年代的人对于建筑的美学眼光完全不输当下。
室内被改造成介绍拉贝生平的展览馆。在那段黑暗的日子,拉贝拯救了数以万计中国难民的生命,甚至用这座小洋房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
地址:广州路小粉桥1号(汉口路)
悦舍食单
整个茶馆是典雅的新中式风格,无论是院子里精心打理过的植物,钉在院墙上、供植物自由生长的黑色网格,还是店内的一事一物,都是店家用心和品位的证明。
后院里有一排户外座位,也布置的有模有样,那铺上白石子圆青砖的路,太合细节控的胃口了。
店里还有限定甜品可以享用,不过得提前一天预约,都是名字非常典雅,摆盘也很用心的点心。
地址:汉口路52-1号
3 coffee
上海路的一隅有一家叫3 coffee的咖啡店,占着旧民居的两层楼,看着破破旧旧生意却很好。店里有小型18寸电视机、小霸王红白游戏机、旧样式的沙发和折椅,都是可以勾起童年回忆的老物件。
店家应当也是爱阅读的人,满满一面墙的书架上放了很多精心挑选的书。三两好友的聚会,一个人的赶论文,或者是晚上的凭灯夜读都适合来这里。
地址:上海路82-1号1-2楼(近南京大学)
Botanical Silver
大门很特别,是可以感应的木门,走过去缓缓而开,让人眼前一亮,原来里面还别有洞天。
这是一家植物花艺设计工作室,包含各种生活杂货,不复杂的menu上提供一些简单的茶与咖啡,还有手工甜品。
内院的布置让人想好好夸夸主人,性冷淡的色调有了各种植物的中和,更多了几份生活的气味。 这其实是一处老小区民居的一楼,主人因地制宜,把小院设计得如此牵动人心。
整个院子在植物的包围下,光影婆娑,不得不说自然的光线让人更有感染力。而且窝在民居里会让人更有贴近生活的感受,仿佛这里是自家后院。
地址:慈悲社18号
幸福朝食部
老板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所以在店里的很多角落和细节都可以看到日式审美的印记。日式的家庭美学讲究简约和清淡,时令节气、食材、器具都被认真对待,踩着季节感的鼓点调整屋子里的各种装饰。
到了夏天,店里多了好多腌渍梅子的瓶瓶罐罐。印象里日式的夏天果然还是要喝梅子苏打水啊! 自己动手腌渍梅子而不是买半成品,这个细节让人瞬间生出许多好感。
梅子苏打水加一点薄酒,会更好喝!浮云卷是店里的招牌,春夏限定的柚子千层蛋糕有一种淡而清爽的柚子香气,让人惊艳。
地址: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3215a室
白鹭洲公园
这里几乎看不到外地游客,都是附近的居民,所以多了一分恬静。树荫间、凉亭下都是好去处。租上一叶竹船,在船夫的带领下感受一下水上风光也挺好。
这里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桥,几乎步步有桥。如果乘坐画舫到这里,可以观看不同的桥,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或许形容的就是这里吧。
开放时间:白天8:30-17:00,夜间17:00-22:00
地址:秦淮区白鹭村1号
水街
毗邻白鹭洲公园的水街 ,是一个小众到连很多南京本地人都很少知道的地方。在老城墙下,沿着秦淮河某条不知名的支流建起来的水街 ,显然是不为太多人知晓的幽静之处。
水街不大,站在桥头望前往去,就可以把它最美的部分尽收眼底,随手一拍都很好看。从这里体会到的秦淮风情远高于商业化的夫子庙。
水街边有一家啤酒餐厅,中午用餐时段的餐厅里三三两两的客人,不吵闹也不冷清,气氛舒服到想待上一整个下午。
灵谷寺
灵谷寺所在的钟山风景区像是一个巨大的森林氧吧,参天大树与藤蔓寄生交织在一起。走在路上,每一步都格外轻盈有力,因为这里让人恍惚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朱红色的拱门在绿意的衬托下,特别有古韵。
随处可见充满年代感的建筑和古迹,灵谷塔也是不容错过的一景。
灵谷寺有一家非常棒的素面馆,由几间草屋山房点缀其中。质朴古拙的味道在若有似无的烟香袅袅和佛乐阵阵之中自然流淌开来,弥漫四逸,还带着几分禅意。
面馆只买一种素面,却因为不加鸡精味精只靠蔬菜山珍引出的鲜甜滋味而被内行的食客传为佳话。
----------------
内容来自马蜂窝蜂首文章:四季流转 日常即美(盛夏篇) |本地文青带你走进南京的生活美学
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
戳这里下载:马蜂窝App
让旅游更轻松、更便捷、更安全
2018,马蜂窝陪你一起重新发现世界
在一百多年的中山码头上船,坐着五十多年的轮渡到一百多年的浦口码头。
穿过已经废弃不用的火车站台,再一直走到天桥下,吃一碗路边开了25年的盐水鸭配皮肚面。
这一路上没有任何景点门票,没有什么文艺游人,几乎没人,有也只有七八十岁的退休老大爷走在路上玩鸟遛狗。
没被砍光的参天梧桐树依然郁郁葱葱,好像几十年没有变过。
老南京,牛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